current

林肯公园主唱查斯特·贝宁顿之死——麻木有别于医治

Image-1-Chester-Bennington

作者:Priscilla G,新加坡

翻译:奇奇,中国

查斯特·贝宁顿的自杀只不过是当今众多明星自杀事件中的一例。然而身为美国著名摇滚乐队林肯公园的主唱,他的死确实震动了我们这一代许多粉丝的心弦。

今年41岁的贝宁顿在7月20号被人发现死在家中——这天也是他的好友Chris Cornell的生日。媒体报道说贝宁顿的自杀跟Cornell的相仿。前声音花园乐队和音魔合唱团的主唱Cornell两个月前也在家中上吊自杀。这个消息一出来就让我想起了贝宁顿在歌曲《Numb麻木》和《Somewhere I Belong我的归宿》中嘶吼的声音——完全表达了我青春期内心的焦灼。很多人也有同感,因此歌曲《麻木》的MV自2007年发布以来点击量已经超过5.6亿。记得14岁那年我尤其喜欢这首歌曲。歌词描述的是无法满足别人期望而带来的挫败感。

小学时我一直是学校的首席学生长,但到了初中我却没有通过考查而成为学生长,于是我感到失望极了。因此,我觉得变得叛逆一点似乎是不错的主意,虽然我基本上只把叛逆和痛苦放在心里,只有自己知道。歌曲《麻木》的歌词也描述了我对我爸爸的不满情绪——他总是斥责和命令我,从来都不会鼓励和关心我。

“我变得如此麻木,感觉不到你的存在

我变得好疲惫,并且越发警觉

我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我只想更多做我自己,不要像你”

当我唱到最后那一句“我只想更多做我自己,不要像你”时,我就想到我爸爸的缺点。

然而即使我每次都大声唱着这句歌词,它仍然无法淹没在我内心深处上帝的声音。那年的年末,我再次将自己献给了耶稣。

没过多久,我就不再听林肯公园的歌了。因为我发现他们的歌词里带出的信息跟基督教的价值观相左。《麻木》的最后一句歌词在倡导一种骄傲和自我中心的态度,鼓励我们对我们不想要尊重的权柄人物持有“我比你好”的姿态。这首歌所提倡的麻木自己受伤情感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

麻木就是“去除感觉和应激反应”。然而我们必须能够感受痛苦才能够知道哪里出了问题,这个感知痛苦的能力是极其重要的。若是我们身体对疼痛的感觉消失了,放在炉灶上的手就会被灼伤而我们也丝毫不会察觉。正如美国基督徒作家Philip Yancey在他的书《有话问苍天Where Is God When It Hurts》中所写的:“虽然从定义上来看,痛苦是令人不悦的,但正是这种难受让我们把手指从炉灶上拿开,正是痛苦救我们脱离了被毁灭的危险。除非痛苦的警报信号提醒我们要做出反应,否则我们是不会注意到危险的。”

在媒体报道上看了贝宁顿的人生经历后,我知道他是一个在痛苦中挣扎的人。我的个人经历绝对无法跟他的相提并论,然而他却似乎没有用最好的方式来处理自己的痛苦。

从7、8岁到13岁,他一直被一个比他年纪大一些的朋友猥亵。他的父母在他11岁那年离异了。2005年他也跟他第一个老婆离婚。他在毒瘾和酒瘾上的挣扎和痛苦让他为乐队写出了一些成名曲。然而即使乐队后来那么火,他仍旧没能戒掉这些瘾症。

贝宁顿在2009年的一个采访中说到:“通过麻木自己,我大概能应付这辈子任何的痛苦经历,而通过音乐我也能发泄我的情绪”。今年早些时候他又说到:“若不是因为音乐,我百分之百早就死了。”

当然,通过音乐或者其他途径(比如画画,作诗,跑步等)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要比压抑自己的情感好得多。但这种方式依然不能够完全医治我们受伤的心。

麻木自己就像是用手指堵住有破口而漏水的瓶子:只能暂时通过手指的压力让水不漏出来,但却没有解决最根本的问题。

如果你感觉到自己是个破碎的人,那么请记得“上帝医好伤心的人,裹好他们的伤处(诗篇147篇3节)”。我们自己凿出破裂不能存水的池子是无益的,唯有上帝活水的源泉可以帮助我们(耶利米书2章13节)。就像是耶稣对撒玛利亚妇人所说的:“凡喝这水的,还要再渴;人若喝我所赐的水,就永远不渴。我所赐的水要在他里头成为泉源,直涌到永生。”(约翰福音4章13-14节)

我在此祷告,愿你能找到安慰和喜乐的真正源泉。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拨云见日)

英国自由民主党领导人因信仰辞职,作秀还是真虔诚?

Untitled

作者:Chris Wale,英国
翻译:Elim,中国
封面图片: Liberal Democrats Flickr

6月14日,英国一个较大的少数党——自由民主党的领导人蒂姆·法伦(Tim Farron)宣布离任。这一举动发生在英国大选后的一个星期。自由民主党在今年的英国大选中表现平平,因此蒂姆·法伦离任的消息并没有让人感到十分意外。

不过,法伦的辞职决定跟他的政党表现却没有丝毫关系。在几名亲近同事的陪同下,法伦在一场匆忙安排的声明会上解释道:“我发现,当我认真面对自己的信仰时,我无法既做一名虔诚的基督徒,又当一个政治领袖……或许有更优秀,更有智慧的人能处理得更好一些——在当下的环境中领导好一个政党,同时还能保持对基督完全的忠心。但对我来说,我真的没有办法在2017年当好一名政治领袖,特别是带领一个进步自由党,同时还做一名委身的基督徒,持守圣经教导。”作为一个身在英国的基督徒,我思考的问题是:法伦的决定正确吗?大选结束后,没有任何一个政党取得绝对多数票数而造成了英国现在的“悬歭国会”状态。法伦在这么敏感的时期做出辞职的决定,这只会让英国目前的局面更加混乱。我们的领导人难道不应该直面挑战,而不是逃避吗?

尽管在信仰上要面对一些障碍和负担,甚至做出一些妥协,法伦除了辞职就不能做点别的吗?

我的同事当中有人对法伦非常了解,因为他们与法伦同去一个教会礼拜。我的同事们都说法伦是一个谦卑爱主的人。我觉得这不正是我们需要的政治领袖吗?我们需要更多像他一样的人来领导这个国家,但他却偏偏选择了离任。他这样做对吗?

我想起使徒保罗写给他年轻的朋友提摩太的建议。提摩太虽然不是一位政治领袖,但却是一位教会领袖。保罗对他说:“你要谨慎自己和自己的教训,要在这些事上恒心。因为这样行,又能救自己,又能救听你的人”(提摩太前书4章16节)。显然提摩太需要对他领导的人负责任,但如保罗所说,提摩太首先要负责任的是他自己在上帝面前的生命。

我想这正是我们在法伦身上看到的。最重要的是让上帝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得荣耀。对法伦而言,做一个谦卑爱主的人比在政坛积极开拓(即便这很好)更重要。如果当一名政党领袖确实需要他在信仰上妥协,那么离任毫无疑问是正确的决定。他在上帝面前的生命是他的首要责任,这对我们每个信徒来说也是一样。

身为基督徒,我们都会有为信仰成为众矢之的的时候。信仰让我们与众不同。我们的责任是全然谦卑地爱耶稣,即使有时这样做意味着要做出艰难的决定或者放弃看起来很重要的事情。法伦为耶稣不妥协,媒体却嘲笑和憎恨他。然而,即便有这么多消极的媒体评论,也还是无法妨碍他给所在的政党留下“以上帝为中心”的好影响,并赢得党内人士的敬重。

法伦因为不愿妥协信仰而放弃了自己的政治地位。很多媒体嘲笑攻击他,甚至有一个报道称他的决定是“自恋”。然而,他在上帝面前表明了自己的优先次序。在坚定地追随耶稣和追求政治生涯之间,他选择了耶稣。

为着这样的见证感谢主。愿我们也都能留下如此纯粹和率直的见证。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头条大追踪)

超人工智能要来的话,就问你怕不怕!

forward-2083419_960_720

作者:奇奇,中国

最近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很火,大咖菜鸟都在开聊。叫好的很多,提醒前方危险的声音也不少,特别是关于超人工智能的讨论,两边的火力都很大。那么面对人工智能的发展,特别是超人工智能的可能性,我们到底该有什么样的态度,可以从圣经上得到什么启发吗?接下来跟大家分享一些我最近的思考,希望可以为大家贡献点思路,也希望可以抛砖引玉。

首先,什么是人工智能?你知道人工智能还有弱人工智能、强人工智能和超人工智能之分吗?
pexels-photo-353644
如今,人工智能在我们的生活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我们平时使用的手机软件,网络上的搜索引擎,苹果手机上的Siri等等,都是人工智能。可以说我们现在每一天的生活都离不开人工智能,只不过目前这些为我们所用的人工智能还只是停留在比较弱的阶段——我们称之为弱人工智能。因为它只能在单一方面做到精通。著名的阿法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虽然它打败了全世界最高段位的围棋高手,可以堪称围棋界霸主,但在别的方面它可能就智商为零了。真正令我们感到兴奋又担忧的是即将要出现的强人工智能和超人工智能。所谓强人工智能就是在各个方面可以达到人类水平的人工智能。如今世界上已经了有这样的机器,只不过它耗资巨大且体积也非常庞大,所以才尚未普及。但是根据摩尔定律,计算机芯片的更新速度是指数级增长的。因此,据专家们推算,在十年以内我们便能以低廉的价格买到与人类同样聪明的电脑了。然而这之后的才是最恐怖的,我们无法控制它只停留在人类智力水平不再继续向前发展,因为它的发展速度是指数级的,这代表它会以飞快的速度发展成为我们无法想象的超人工智能。
对此有两队的人看法不一。乐观派对此表示非常兴奋,认定超人工智能到时候可以帮我们解决现在地球上大部分的难题,如治疗癌症之类的疾病,解决环境污染和能源问题,甚至控制衰老,让人类能够永生,到时候人们就可以幸福快乐并且永远年轻地生活下去了。而悲观派则非常担忧,认为人类是在召唤恶魔。因为人工智能不像人类,有道德约束和情感,所以超人工智能出现的时候也可能会是人类灭绝的时刻。

作为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基督徒,我要站在哪一队呢?

processor-2217771_960_720

首先,对于乐观派,我只想“呵呵”。姑且不说相信人工智能能成为人类的忠实伙伴和帮手的想法是多么天真。就算它真的帮助人类解决了疾病的困扰和环境的问题并让我们有永生,我们就真的能够快乐吗?解决了表面的问题,可内心的问题呢?难道有了永生我们就不会憎恨、嫉妒和彼此相争了吗?看一看当今的世界就明白了。在过去的20年间,世界的经济和科技的发展速度比之前任何时候都快,技术也确实帮助人类解决了很多难题。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舒适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便捷,人手一个智能手机,可以随时办公,随时买到想要的东西,去想去的地方……但是人的罪恶少了吗?事实是人类的道德底线越来越低,在一个物质丰富的外在包装下包裹的是越来越破败的人心。毒奶粉,各种伪造食品,拐卖儿童,割卖器官,杀死亲生孩子,各种恐怖袭击等等……科技的发展无疑是同时为罪恶创造了更便捷的实施手段与施展渠道。在网络上隐姓埋名,肆意地谩骂和攻击别人,难道不是因为不害怕要承担责任,所以终于可以把本性暴露出来了吗?这就是我们将要永远生活在的世界——一个充满罪恶的世界。

这样想一想,你还要永生吗?若是超人工智能帮我们实现了,那岂不真的是求死都不能了!我常常说,我绝对不要在这世上永远活着。我才不要在一个充满破败与罪恶的世界中永生。没有爱的永生跟地狱有什么差别?仔细想一想,若是不解决人里面罪的问题的话,表面的永生似乎真的会成为一个诅咒。

因此,从上述分析得出,人工智能并不会成为人类的出路,那真正的出路究竟在哪儿。

为什么看似是解药的科技救不了我们呢?因为没有对症下药。我们真正的病不在肉体上,而是在我们里面——人内在罪的问题。那这个病有药可以根治么?是的!而且解药我们的造物主早就在两千多年前就给了我们,即祂的儿子耶稣基督。更好的是祂竟然也应许给我们永生。这个永生不是在罪里面的,而是在爱里面的(启示录21章4节)。到时候所有的罪恶都除去了,我们将要生活在新天新地里,与造物主同在,也就是与爱同在。

那么,这样棒的解药该如何得到呢?圣经约翰福音3章16节和6章47节说:“上帝爱世人,甚至将祂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祂的不致灭亡,反得永生”、“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信的人有永生。”我们的造物主实在是爱我们,将解药白白地赐给了我们。我们需要做的只是相信。

对于悲观派,我也理解他们的忧虑。我曾经也算是他们一队的,认为人类就是在自掘坟墓,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努力制造的是一个恶魔,而且当超人工智能实现的时候也就是人类不可活的时候。evolution-296400_960_720

 

作为基督徒,我们很多人也是相当担忧。想着未来可能被人工智能吞灭了,怎能不恐惧呢?其实大可不必。超人工智能的发展推测是基于进化论(只是一个理论),而我们依照来做推算的摩尔定律也只是一个推测而非真理。那什么是真理?恒久不变的才是!上帝在马太福音24章35节就告诉我们:“天地都要废去,我的话却不能废去。”可见上帝的话才是真理。

我们的上帝创造了天地万物,连同创造了我们。祂是掌管一切的上帝。退一步讲,人类想要靠自己的聪明去通天的行为是不可能行得通的。日光之下,并无新事(传道书1章9节)。很久以前人们想要共同建造通天塔(巴别塔),然而最后上帝变乱了人们的语言,文明倒退了很多年。在我看来,如今的人工智能与巴别塔无异。人类凭着自己的骄傲行事,觉得自己快要能上天了,真的可能么?上帝岂能不管不问?祂是直到今日仍然坐在宝座上的上帝!虽然现在看起来人工智能似乎很可怕,但是能够蹦跶到哪个阶段哪个程度还不一定呢,因为上帝才是那真正掌管一切的!所以让我们抓住上帝给我们的平安,不要成为恐惧的奴仆!

revelation-981662_960_720

作为基督徒,我们同时也需要警醒。
在末世必定有大灾难,也必定有各种假先知假教师出来,我们都不要以为稀奇。反而要在主里面坚固自己,别被这些吓倒和迷惑。同时我们要能够辨别,不与邪恶同流而污。就如彼得前书4章7节教导我们,“万物的结局近了,所以你们要谨慎自守,警醒祷告。”最后让我们抓紧真理活出不一样的生命,在末世也不要陷入恐惧里,而是要靠主做刚强的人,把真理传扬出去,让陷在糊涂蒙昧里的人得见真光,帮助大家找到真的出路。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头条大追踪)

关于网络暴力视频的一点思考(有声中文)

Are-We-Sinning-More-on-Social-Media-

作者: Ian T. ,新加坡

翻译:孔晓慧,中国

语音播读:刘弟兄,中国

背景音乐:Discovery House

深夜三点,我辗转反侧,努力对抗失眠,但还是睡不着。于是我拿起手机,想都没想就打开了脸书(我知道这是个坏习惯)。脸书和Instagram似乎是我手机上最常用的两个应用程序,很多时候我不自觉地就打开了。

像往常一样,我先看了看有没有新的通知,然后刷屏浏览好友推送的新闻。在无数条更新信息中,有一条新闻吸引了我注意,它有一个链接视频,标题是“保姆脚踹两岁的宝宝”。我点开视频,花了两分四十秒看完。看起来像是监控拍下的片段,一个女人因为食物被撒了一地就向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撒气。这个人看起来像是孩子的保姆,她把孩子推倒在地上,拿起一个类似梳子的东西不断地打他的背。孩子哭个不停,她最后又踢了一脚孩子并用脚在孩子的背上踩了一脚。“这个女人到底什么毛病?!”我不禁大声质问,愤怒和厌恶涌上心头。

我接着开始浏览其他信息,一边还在惊讶于这个女人的暴行。看了几条后,我又打开了另外一个视频,标题是“哈哈……”。几秒后我惊恐地意识到这个视频并不好笑。三、四个女孩把一个女生逼到教室的墙角,轮流欺凌她。刚开始是用椅子砸她,然后又拽她的头发,接着是一次次地扇她巴掌。除了这个视频的内容本身让人震惊,我实在不能理解这个视频的标题——人们怎么能以他人的痛苦为乐呢?我完全被这两个视频弄得心烦意乱,更加没有睡意了。

第二天,我跟一个朋友提到视频的内容,我简直不敢相信他的回应:“这有什么惊讶的呢?”朋友平静地回答,“你难道没看过那个有人被现场砍头的视频吗?”

我突然意识到问题的所在。我昨晚看到的暴行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人们能如此方便、轻松地观看到这些视频却是前所未有的。科技的进步使社交网络成为一个极其方便煽动和美化暴力、邪恶的平台,人们只需点一下鼠标即可。令人伤心的是,大部分时候,社交媒体这个平台成为了放大和鼓励人类内在罪性的平台。

每天接触这些无谓的暴行会使渴望为受欺压者和弱势群体伸张正义的人失去盼望。那些给别人带来伤害和痛苦的人能轻易逃脱惩罚,这似乎成了自然而然的平常事儿。

但是,令人欣慰的是,这种情况并不是现在才有。在诗篇第三篇中,我们大致能看到生活有时会多么无序和混乱。大卫王失去了百姓的支持,他的百姓以为上帝已经抛弃了他,而他的儿子押沙龙也在追杀他。这是多么令人绝望的境况啊!但是,尽管毫无盼望,大卫王仍旧相信上帝会保护他,重新建造他,并救他脱离仇敌的手。(诗篇3篇6-8节)

在诗篇15篇3节中, 诗人提醒我们上帝的眼目遍查全地,祂既鉴察行事公义的人,也鉴察那些做事诡诈的匪类。公义的人,上帝保护他们,爱他们,并按着他们敬虔的行为来回报他们。悖谬的人,上帝也看到了,等待他们的是上帝的审判,若不是在地上,就是在最后的审判日(诗篇11篇6节)

知道我所信的上帝终将为义人伸冤、审判那些恶人,这使我充满盼望。并且我深知世界上的种种罪恶和疯狂有一天将会结束,一切都将会被上帝更新和恢复。

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头条大追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