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一直在努力讨好别人?

woman-591576_640

作者:Natalie Hanna Tan,新加坡
翻译:Penny Lau,马来西亚

我一直都很喜欢取悦他人。我知道只要按照他人吩咐的去做,就肯定能够讨好他们。

在教会里成长的我,一直都这么做。由于组长不鼓励女孩与异性太过要好,所以不论是面对面交谈或者是电话信息,我与男性朋友说话时都很谨慎 。当他们告诉我在社交网站上发帖子可能会引起他人的妒忌时,我就不再发一些“开心”的事,例如聚餐以及与朋友相聚的照片。此外,当他们提醒女孩子穿短裤可能会绊倒男生时,我就不穿短裤了。

这些年里,我都很努力地遵循这些所谓的‘规则’。当然,一些规则还是有其中的智慧的(我也很庆幸有做到一些),但是我仍旧不明白遵循一些规则的缘由。我想要组长对我有好印象,所以我就一味地跟着他们所说的去做。

我不断地去讨他们的欢心,一直到后来,门徒会议让我充满了恐惧。我很讨厌被人批评的感觉,也不喜欢被人指责做错事的感觉。当我在教会或者在一些领袖身边时,我总要特别小心。总觉得他们有太多我不理解的看法以及标准。我知道我不可能达到那些“完美”的标准,所以去教会,要活出基督样式的生活让我觉得很累,也让我难以忍受。

当我自己也成为组长时,我也对比较年轻的组员做一样的事。虽然我并不完全同意这些规则,但是我时常告诉他们:“这样做才是对的。”,我也不断地教导他们要得到他人的认可。我要我的组长看到我在教导他们做“对”的事,也想证明我是一个好领袖。慢慢的,我也开始按照这些标准去批评那些“做错事”的朋友。然而这么做使我和一些朋友的关系变得比较紧张。

直到我到海外留学,在另外一间教会聚会之后才开始对教会有截然不同的看法。很多虔诚的基督徒朋友会在Instagram上分享一些开心的照片。没有人妒忌或者觉得很难过。朋友都自由的“点赞”,并且也一起庆贺和祝福他们成就。我还看到一些朋友去教会时化妆,戴装饰品,还穿袖子不同长短的衣服。但是,没有人在后面说他们的不是,或者让他们觉得他们在“犯罪”。除此,一些男生和女生的关系虽然很要好,但是他们能够保持纯友谊的关系,这让我看到友谊的美好。这间教会不像是一个处处都是规则的地方。我在这里感觉到大家都很真诚而且关系不复杂,更没有批评和虚伪的态度。

开学几个月后,我和一位新朋友谈到有关不同教会所持守的信念与价值观。我分享了一些在我成长的教会所定下的规则,也告诉她我的想法。“妳不可以为了讨好他们而这样盲目地跟着这些规则呀。你不应该为他们而活的。”她的答复让我无言以对。那句话让我不断地反省自己所坚持相信的。原来, 我在这些年看重的是取悦他人,而不是讨上帝的喜悦。

加拉太书1章10节这么说;“我现在是要得人的心呢,还是要得上帝的心呢?我岂是讨人的喜欢吗?若仍旧讨人的喜欢,我就不是基督的仆人了。”我当时才发现我把我的组长当成了上帝。尽管我只需要有上帝的认可,但我却尽力去取悦组长,去得到他们的认可。其实,我只要有上帝的认可就够了。

那天,我回到自己的公寓时,脑子里一直在想着我多年来所持守的信念。我查考圣经,在网络上搜寻,还问了在家乡的父母以及一些好朋友。无可否认的,圣经清清楚楚地提到一些事情,例如不可醉酒,不可犯奸淫的罪,不可以说谎或者不可偷盗等……但是那些圣经没有清楚提到的要怎么做呢?圣经并没有提到社交网络,更没有提到我可以发什么样的贴 。圣经也没有在和异性相处的课题或者裙子的长短上有详细的规则。

上帝鉴察的是我的心,我所作所为背后的目的,而不是看我们所做的事情本身。打个比方,只要我清楚知道我不会绊倒其他人,也不是要去吸引其他人的注意力,我们是可以穿背心(当然不能是暴露的!)。只要明白所得到的点赞次数或者跟从者并不能反映我的自我价值,我们还是可以自由的在社交网络上分享一些照片。除此,只要我懂得如何与异性保持健康的距离以及不会绊倒其他人,我也可以与男性朋友建立美好且圣洁的友谊。

当我领悟了这个真理之后,我所背负的压力和期望都减轻了。这是我在这么多年以来第一次感到很自由。我开始把界限和规则看为是让人自由的,而不是用来约束人的。

当然,这么说并不是给我们有权利或者借口来隋己意行。上帝已经在圣经里记载一些保护我们的律法典章,也吩咐我们要过手洁心清的生活(诗篇24章4节),也要我们效法上帝,好像蒙慈爱的儿女一样(以弗所书5章1-6节),因为唯有上帝是圣洁是公义的。

至于那些圣经没有详细记载的事物,我们可以自己决定要持守的信念以及喜好。上帝给我们自由意识去决定我们可以或者不可以做的事。祂也已经赐下圣灵来引导我们,提醒我们什么事情是好的还是不好的。属灵导师,个人的经验或者是我们所处的环境都有可能塑造我们所持守的事。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信念。在思考个人所持守的信念时,我们可以问问以下这几个问题:

(一)这是按照上帝的旨意和真理吗?

我们都应该回到圣经去了解上帝所吩咐的。如果查到是违背上帝的话,或者是与上帝的属性与价值观不同,那就是你的答案了。

(二)我所做的事,背后的动机和目的是否是讨上帝喜悦的?还是我是为了要得到他人的认可而做的?

我们应该恳求主鉴察我们的心,并且向我们显明一切不属上帝的心思与意念(诗篇139篇23-24节)。我们在自我反省的时候,应该要坦然的面对我们有或没有做一些去讨人喜悦的事。

比如说,我知道喝酒并不是一件坏事。耶稣基督曾经把水变成酒,也在最后晚餐的时候有预备酒。但是,对我而言,我并不喜欢喝含有酒精的饮品,如啤酒或烈酒。这不只是因为我不喜欢酒的味道,我也不喜欢含酒精饮料所牵涉到的负面影响,如酒醉以及酒后的疯狂行为。当我与父母聊了之后,并且交托给上帝之后,我决定不喝酒。但是,我不会去批评会喝酒的朋友,因为这是我个人的选择。

(三)我这么做会绊倒我身边的人吗?

我发现每一个文化对不同的事物都有不同的看法。再用喝酒这个例子。当我在海外留学第一年时,我不能够明白为什么我去的教会在一些聚餐时都有人会带酒来。起初,我觉得所有的人都在“犯罪”。到后来,我才知道原来每个地方对喝酒都有不同的观念。在我留学的那个地方,与朋友见面聊天时喝一两杯酒是很正常的。但是,如果我在新加坡的教会里喝酒,就可能会绊倒一些思想比较保守的弟兄姐妹。

没有一个文化是错误或者“更糟糕”的。每个文化都有它不同之处。身为基督徒,我们也应该有去尊重其它文化的习惯。

(四)我的属灵导师对我所做的事有什么看法?

上帝还是会透过我们身边的属灵导师来与我们说话,也会劝勉我们。我们应该好好聆听并思考他们的劝勉。虽然我们不应该把他们所说的一切都当成真理,但是这不代表我们应该对他们的劝勉视而不见。如果我们不同意某一个“规则”,我们可以花时间去为这件事情祷告,去问一些灵命比较成熟的基督徒,然后再决定我们的立场。

我们活着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在所行的事上讨上帝的喜悦。一些规则和界限可以引导我们过讨上帝喜悦的生活,但是上帝的话和圣灵仍是我们生活上最主要的指引。当我们与上帝有亲密的关系时,祂必亲自带领我们做对的事。只要我们全心地爱上帝,我们就会自然的去做天父所喜悦的事了。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 左右两难)

当我对所选择的工作感到不安时……

nurse-1106915_640

作者:沈思含,加拿大

我大学时期读的是护士学,然而心中却常常感到很不平安。这是因为大三时, 透过在医院实习,我常常可以看见一些生病的小孩,因为身体疼痛的原因,失去了玩耍的动力,整天只能毫无气力地躺在床上;一些因心脏功能衰化而呼吸困难的老人,走路对他们来说都变成了一种挑战。因此,在实习期间,由於实战经验很少,所以我很害怕会因为自己那不足的经验,而给他们带来更多的伤害。就连我要给病患打止痛针的时候,我的手常常都会情不自禁的抖起来。

当时的我还未信主,虽然在学校,我的理论知识不错,但却很难在实习中学以致用。因此,我总是很怀疑自己是否选错了科系,更害怕在实践课时会被老师评不及格。然而老师最后不但让我及格,还在鼓励我说,“发挥你所学的知识吧!(let your knowledge shine)”但我仍旧会感到很不安,常常害怕自己无法胜任这份工作。

后来,在天父上帝的带领之下,我第一次正式的接触到福音是在2014年的夏天。那时的我刚念完大三,一位朋友邀请我去他们教会的夏天营会。由於我没有露营过,所以冲着露营、篝火晚会、看星星等原因,我就报名参加了。在营会中,牧师讲道时说了一句话,“上帝对你有祂美好的计划,因为你是祂亲手所拣选的。”(God has perfect plan for you. He picks you up His own hands)” 这句话给了当时的我很大的勇气和信心,并且有一股难以诉说的平安在我心中,减轻了我对实习工作以及那看不见的未来的担忧。从那次露营回来后,我就决定去教会认识这位上帝。

虽然我还是会感到不安,但慢慢地,在教会的牧养,以及祷告会的熏陶下,我开始慢慢学习向上帝祷告,并为着我的实习工作向祂祷告,学习将一切的重担和不安都交托在祂的手中。

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我遇见了一位因脑淤血而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且脾气非常暴躁的病人。他常常会说一些很难听的话,也不肯吃药。当我要喂他吃饭时,他也会把我的手推开。因此每当我要进他的房间时,我就会感到非常的有压力。然而圣经教导我们要爱人如己(馬太福音22章39节),我每次在进他房间之前都会向上帝祷告,祈求祂能拿去我心中的压力,并且给我更多的爱心和耐心去对待这病人。就这样,虽然我对于去看护他这件事感到非常有压力,但我依然选择一边向上帝祷告,一边每次都去老爷爷的房间里看护他,并用爱心劝他。很奇妙的,病人渐渐地不再拒绝食物和药物,暴躁的情绪也缓和下来,偶尔还会像一位慈爱的爷爷一般,用看孙女的眼光看着我。他的转变让我和我的同事感到十分地惊奇。但我知道,这其实是上帝透过这位病人来回应我的祷告,是祂那大能的手所做的美妙的工,让我对从事这份工作有了更多的信心和确信。不止如此,这也让我看见了,即或不安,但只要你愿意信靠祂,祂必会带领你,且祝福你手中所做的工。(箴言16章3节)

如今,我已经毕业和工作1 年了,在上帝的带领下,我也不断的学习更多的理论知识和锻炼我的实践经验,且越来越进步。现在的我也非常喜欢护士这份工作,我不再感到不安,反而充满平安与喜乐。每次上班之前,我也会先在家里祷告,祈求上帝能让我活出祂的样式,给我身边的人——我的同事和病人带去祝福。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 天下之忧)


submit_article

当我认定的我,遇上祂预定的我

camera-1447349_640

作者:何怡君, 台湾

我们这辈的教育里,相较于前几辈,越发重视个人的兴趣、专长,强调要建立自我品牌,走出属于自己的路。

于是,各类社群网站——像是脸书(Facebook),就成了每个人最好的一本自我“推荐书”。我身边有不少认识的朋友都在脸书上办了两个帐号,一个帐号专门经营给外人看,另一个只给知心好友看。此外,为了满足想让自己“看起来”很独特的渴望,市面上各类“有特色”的文创产品热卖,无论是什么样的商品只要沾点文创气息,就能哄抬身价。

而我身为这世代的一份子,自然也逃离不了那想建立独特自我的期待。一旦得到一个梦想、一种形象,就形影不离,紧抓不放,我即是它,它即是我。

我认定的我

大学时期的我念的是外交系。大三时,由于身边的朋友认为以我那活泼的个性,可以试试当时正在招募新人的校园记者工作。于是我就去面试,之后也顺利的被选上了。

我一接触记者这份工作就一拍即合,自此开启一条崭新的路。采访和写稿时总是有难以言喻的喜乐,是过去做任何事都没经历过的感受。而我也发觉自己许多的恩赐都能透过记者这份工作而有所发挥,像是从小就爱写作、爱聊天、喜欢多变的生活、能够展现在行文间的创意发想都是当记者能发挥之处,并且我也从中得到了不少的肯定。因此,我便认定了这就是我,这就是上帝要我所做的。

后来经过祷告,我也顺利考上了一间理想中的新闻研究所。因着耶利米书15篇19节是我的呼召经文:“耶和华如此说:‘你若归回,我就将你再带来,使你站在我面前。你若将宝贵的和下贱的分别出来,你就可以当做我的口。他们必归向你,你却不可归向他们。’”所以我很期待毕业后,能运用所学所长,与主同心,一同关怀社会、爱世人。而我理想中的记者工作,就是要能关怀社会、能采访、能写稿。

然而毕业后,摆在眼前的工作选项不是不符合这三样条件,就是自己的能力还难以胜任,以至于一直无法找到理想中的记者工作。失去实践梦想的机会,我顿时陷入困境,感到自己失去了五年以来所建立的自我形象,以及失去自认为如此独特的自己。我担心身旁志同道合的朋友会如何看待我,更担心自己原本规画好的方向该何去何从。

找工作期间,我虽持续的祷告寻求,但有时仍会怀疑及埋怨上帝,难道信靠祂,就是要放弃梦想,放弃自己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自我特色吗?难道过去我以为的祂的带领,都是一场美丽的误会?

祂预定的我

然而面对我一切的躁动、不安,上帝用一句经文回应我,即诗篇16篇5节:“耶和华是我的产业,是我杯中的份,我所得的你为我持守。”这让我渐渐明白,原来不是要先当上记者,我才能为主所用。因为不论我往何处去,我的产业是耶和华,若是每个脚步跟随着祂,我一切所得的,祂都会为我持守。

我虽仍不清楚该往何处去,也很软弱,但我仍愿深信只要是祂带领的,就是最好、最适合我的。于是我慢慢学着放下“己”,放下所建立的自我形象,不再执著于找到自己理想中的工作,再次由祂掌舵,转换航道,祂就引领我走向祂早已为我预备好的道路。

找工作的一个月中,我挑出几个想从事的媒体行业,并面试了两份工作。第一个面试时被询问若是采访议题与信仰冲突时,我会如何撰稿?当时的我回答会谨守信仰,然后就被谢绝了。第二个则是因着隔周日需值班不能守主日,以及我的交通能力不符合条件的原因之下,也被回绝。当时的我虽沮丧,但也很快明白主在透过这直接了当的方式,来保守我不走偏了路。

后来我再次思想当初的呼召经文,决定先退一步,暂时把原本设立的三个条件中的“能采访”放下,开始寻找社福单位的文字工作,锁定与我过去曾关怀的原住民族群或是身心障碍者议题相关的单位。

作出这决定后,我就向心路基金会投出履历。这个基金会是个关怀心智障碍者的社福单位,它在我投出履历后半小时内就通知我面试时间。面试后,我很快便被通知录取,然后在一周后开始上班。

如今,我在这间基金会工作近半年,担任行销企划专员,除了能发挥我原本所长——能够写各式各样的文案、出门采访、创意发想如何经营品牌形象之外,还有机会接触行销企划,学习新事物。这让我亲眼见证了上帝过去的带领并没有失误,一切的丰盛美好超乎所求所想。

经历过这一遭,我学会了当留心数算主的恩典与引领,别急着自己先下定语,自己认定了自己。在还没走到终点前,我要做的就是一路跟随、一路委身,期待在每个阶段,都遇上祂所预定的我。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天下之忧)


submit_article

当我失业时上帝在哪里?

where-is-god-when-we-lose-our-jobs

作者:Gerald Tan,新加坡
翻译:詹启圣,台湾

我的工作是帮助他人仲介工作。借由这份工作,我发现到许多人在找工作的过程中都会面对到各种不同的挑战。最常见的挑战包括:雇主持续的回绝,工作技能的错置,以及缺乏团队合作技巧。

今年,我的国家面临着经济成长迟缓的情况,许多企业也因为获利遽降或债务累累而倒闭。当然这也就造成许多人失去工作,以至于我经历到前所未有的大量被裁员个案到我们公司来寻求求职的帮助。

我发觉当人失去他们的工作时,影响他们的不仅仅是经济层面,而是经常连带会让他们感觉失去生命的目标、个人的身份、乃至于社会地位。

就以我的一位客户彼得(化名)为例好了。数十年来,彼得一直都在跨国企业的区域供应链工作。每个月五位数的收入让他可以抚养两个青少年儿子、他的家庭主妇妻子、以及高龄的母亲。另外,彼得还是一位基督徒,并且都会固定与家人去教会。但不幸的是,在他原本服务的公司2016年被另一家公司并购后不久,他被裁员了。突然之间,他稳定的收入来源中断了。尽管他后来一直都有努力求职,但仍然没有找到。

因此,一向开朗的彼得慢慢变成一个忧郁、深居简出的人。他经常抱怨他的前雇主,并且总是责怪政府没能让他有工作机会。他甚至抱怨那些想帮助他的朋友,与家人的关系也迅速恶化。最后,他患上了忧郁症——失去工作完全摧毁了这个人。

彼得的遭遇提醒了我当年以色列人的处境。在耶利米书中,我们读到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及他的大军侵袭以色列。这是上帝对悖逆的以色列人的严厉惩罚。因此,以色列人失去一切,也失去上帝原本祝福赐给他们的土地。他们被巴比伦人迁移到异地之后,只能终日悲叹,希望能够重回故土。

然而上帝听见了以色列人的祷告,并对他们显现慈爱。透过先知耶利米,上帝承诺将会解救他们,只是要先等待70年。同时,祂也教导以色列人要重新信靠祂,祷告并且在他们寄居为奴之地生养昌盛(耶利米书29章)。

虽然以色列人遭受到的困苦与我们现今不同,但对于我们面对生命中无预期的低潮却是一个很好的提醒——遇到困难时,我们的第一个反应是抱怨上帝,就如同以色列人一样吗?

当面对困难时,我们很容易就会失去盼望,责怪上帝,抱怨所有人、事、物。当我们专注在我们自己的问题时,我们就很容易削弱上帝在我们生命中的主权。在面临试炼的时候我们会将问题给无限放大,而且还容许这些试炼将我们的生命搞得天翻地覆。但上帝其实早已一次又一次显示,祂对祂的子民永远信实。所以与其专注于我们生命中的难处及挣扎,我们更应该定睛于上帝,相信祂那至高的权能及计画。

另一位基督徒客户约翰(化名),也遭遇到和彼得类似的景况。在从事物流业超过30年之后,2015年他被裁员了。如同彼得一样,他也有未成年子女、太太也是家庭主妇。但约翰与彼得不同的是他在面对这个情况时的反应。在辛苦的求职过程中,约翰始终相信上帝。即使一次次被拒绝,他仍然对上帝保持信心保持盼望,并且更努力的祈祷。他也愿意接受他人的帮助,在失业的十个月期间一直保持信心以及正面的态度。最终,工作机会出现了。约翰现在成了多家私人训练学校的训练员。

所以,对于失去工作,财务上出现困难的朋友,让我们继续坚信和寻求上帝,相信不论要花费多久的时间,祂总是会支持我们,带领及帮助我们重新开始回到正常。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天下之忧)


submit_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