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感到恐慌、焦虑我就来敬拜(有声中文)

WeChat Image_20171025095438

作者:Rachel Moreland,美国
翻译: 殷敏,马来西亚
语音播读:馨宁,中国

我永远不会忘记我第一次恐慌症发作的那天。那时我在上大二。在一个星期四晚上,我像所有19岁的美国姑娘一样,去超市买Ben&Jerry’s(美国冰淇淋品牌)的大桶冰淇淋。

我正选着冰淇淋口味,忽然一股肾上腺素涌入全身,让我不得不停下来大口喘气。接着,我的手指开始发麻,手掌和脚也失去了知觉,只觉得整个世界开始天旋地转。“这究竟是怎么一会儿事?!”

我的心开始扑通扑通加速跳动,似乎在一分钟内跳了一千下。我的双腿也开始感到无力,我觉得我随时都能晕倒。因为喘不过气来,我只能靠着冰柜门。我对自己说:“深呼吸,Rachel。呼,吸。呼,吸。大口呼吸。”

等我清醒过来的时候,我已经坐在9号货道的地板上,背靠着冰柜。冰柜里面是一堆哈根达斯冰淇淋和浆果冰棍。我歇斯底里地蜷成一团,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我想我当时看起来一定可怜极了。

“我到底怎么了? ”我哭着自言自语,膝盖缩到了胸前,低着头,抽泣得肩膀一耸一耸,“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每一秒,我都能感觉肾上腺素穿过我的静脉,在我的手臂里像电流一样上蹿下跳。就像海边的波浪,一个波浪刚刚退去,不到一秒钟,另一个波浪又可怕地咆哮而至。

突然,有人轻轻地拍了一下我的肩膀。“亲爱的,你还好吗?”一位年长的女士问,她的声音打破了我的混乱。我满眼血丝,眼妆已经完全哭花,回头一看,这位女士大概50来岁,一手拿着一盒麦片,一手拿着一瓶清洁剂,关切地看着我,说:“你还好吗?需要帮忙吗?”她又问了一次。“不好……”我闷声回答,“我一点都不好!”

接下来,我说出了有生以来大概最重要的宣告之一,而这也成为我人生的转折点:“可是我还从来没有告诉过任何人。我得让人知道,我觉得我出问题了,很大的问题。”

从19岁开始,我就患上了焦虑症。全世界大概有数百万人罹患这个病症。大学时期,当其他人都忙着烦恼星期五晚上要穿什么出门时,我却在房间上网搜索自己最新的症状并自我诊断患上了癌症(并且很可能是晚期)。不然就是我会每两秒查一次手机,看朋友是否回复了我的短信。心想,“她当然不会回我了,她现在知道了我的真实模样,她再也不会跟我好了。”

现在我已经26岁了,我非常想要告诉你我已经胜过了这一切。我多希望我可以说焦虑已经是我的过去时,早晨我不再因为焦虑而恐惧,晚上也不会因它睡不着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我没有战胜它,它到现在依旧会困扰我。

在我对抗焦虑的过程中最大的障碍或许就是我的基督徒身份。在很多美国福音派教会中,承认你焦虑,就像承认你有酒瘾、毒瘾、搞一夜情或是在凌晨两点吃巨无霸一样。这被认为是一种有罪的“习惯”,它会让你边缘化,渐渐地被美国中产阶级教会会众排挤到门外。

至少有一些教会常常让我有这样的感受。每次早上踏进教会,一种深深的让人无法回击的内疚感就像礼物一样被包装得精美无比由人亲手递给我。虽然我一点儿都不期待有一个完美的教会,但我真的希望大家可以对我更有爱,更接纳一些。

自从在超市发生了那次丢人的状况后,我开始思考该怎样处理我作为一个患有焦虑症的基督徒这样一个身份。我不得不开始寻找方法,让我在因焦虑而感到孤独疲惫后得到片刻安息,虽然整个寻找的过程漫长又痛苦。

我发现在敬拜中我可以向上帝敞开心扉并领受从祂而来的平安(是那种保罗在腓立比书第四章中提到的超自然的平安)。下面让我来告诉你为什么敬拜会成为我对抗焦虑症的解药吧。

1.敬拜是一种内心平静的状态

敬拜不仅仅是星期天早上那超自然的嗨,而是一种心态。最初,我将礼拜天的敬拜看成是我可以从主那儿领受平安的唯一机会。然而,我后来意识到敬拜不单单只是在大聚会或者小组团契时进行的。敬拜上帝应该成为一种常态。我要长存一颗敬拜的心,常常想到祂的良善以及在我生命中的恩典。于是我开始操练我敬拜的心——我会在工作通勤路上祷告以及在打扫公寓时播放伯利特敬拜团的音乐——这已经成为了医治我焦虑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2.敬拜带给我一个安全的空间

要控制住我的焦虑意味着我必须与上帝有真实和亲密的关系,把我所有的忧虑和秘密都告诉祂,就像我将秘密告诉我的闺蜜一样。创造一个安全的空间让我可以与上帝交谈,这成为了使我从焦虑症中恢复的重要部分。我特别喜欢的一件事是拿起吉他,把上帝的话语唱出来,为自己和家人祷告。我相信宣告上帝的话语是大有能力的,它能够改变我们生活中的混乱和破碎。敬拜是战胜忧虑的有力武器。

3.敬拜是直达上帝的方法

我很喜欢美国作家John Paul Jackson说的一句话:平安是启示的开始。我发现我恐惧的时候,往往是我跟上帝之间沟通最少的时候。但我也很清楚在我最软弱的时候,接下来应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敬拜。若我们能在恐惧时腾出空间让上帝对我们说话,便能将焦虑拒于门外。信心往往在这些我们与上帝亲密接触之时帮我们击败恐惧。

我想再澄清一下,我并没有说我已经完全战胜了焦虑。有时我会感到要完全摆脱焦虑几乎是不可能的。很多时候,这就像让从未上过游泳课的你在游泳池最深处踩水一样。并且在你开始往下沉的时候,身边还没有人能丢给你一件救生衣。

上帝为我们预备了丰富的恩典,人生不只是每天与恐惧做斗争而已。我祈求上帝,随着我们让敬拜成为自己的生活方式,我们都可以渐渐从焦虑的捆绑当中挣脱出来,好让我们可以自由地去做上帝呼召我们去做的事情。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真实的世界

我在抑郁、轻生、饮食混乱的黑暗中找不到出口,祂叫我抬起头(有声中文)

mmexport1492563667384

作者:Cindy,中国

语音播读:小盒,中国

录音后期制作:庞宏宇,中国

“前我失丧,今被寻回,瞎眼今得看见……”这是我六年前受洗归主时,说出的“临终遗言”。我曾经为自己设想过N种死法,上帝却给我最为特别的一种——在罪上死、在义上活。

 现在很多人评价我是喜乐、才华横溢、逗比、有活力的人。但你能相信吗?六年前的我,是一名中度抑郁症患者,有比较严重的轻生倾向、饮食紊乱、对爱无望。若非主耶稣,我可能已经是一具冷冰冰的尸体,或者是一个苟活于世的行尸走肉。
(一)黑暗与微光
“那坐在黑暗里的百姓看见了大光,坐在死荫之地的人有光发现照着他们”(马太福音4章16节)对大学生活的不适应,拉开了我人生灰暗的序幕。我发现自己对所学专业没有什么天赋,从小到大的优等生突然沦为成绩中等偏下的学生;我在校园活动的选拔也频频落选;室友关系亦出现问题。于是,我开始认定自己是个“不合格产品”,始终会一事无成,并且开始在“我活着有什么意义呢?”这个问题上痛苦。通过一位朋友,我认识了一群基督徒朋友,对信仰的好奇心让我开始走近他们。他们与上帝的关系是如此的亲密、热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是上帝为我即将经历的更大黑暗,所埋下的第一盏亮光。当时的我,虽然学业受挫,但仍然想靠着自己去解决问题。内心充满着骄傲、怀疑、戒备,这让我没办法与人、与上帝走得更深。我渐渐疏远了他们。(二)寻找必寻见

“因为凡祈求的,就得着;寻找的,就寻见;叩门的,就给他开门。”(路加福音 11章10节)

为了变得更好,我逼过自己:为了变瘦,我逼自己不吃或少吃;为了多看书,我逼自己少睡觉;为了学习赶超其他同学,我屏蔽一切社会活动……但这样严苛的自我要求,并没有给我带来任何持久的益处:节食让我患上了慢性胃炎、内分泌失调;缺乏睡眠使我的记忆力和反应力严重衰退;集体活动常常爽约,令我和室友关系闹僵。我崩溃了,开始放纵自己:暴饮暴食、整夜整夜地看小说、看电视剧……我觉得自己像极了阴沟里的老鼠、发了霉的蛆虫、《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里的女主角,只想快点过完这样的一生。

上帝放置的第一盏亮光突然在我脑中闪过,我像深渊中的人想抓住这束微光。但我不好意思面对那群基督徒朋友,于是开始寻找附近的基督教堂。寻找到天黑,我迷了路,正当迷茫时,有人指着我的身后说:“喏,那不就是么。” 我转身抬头的刹那就看到教堂尖顶上硕大的标志闯入眼帘。那一刻泪水止不住地流下,我感受到上帝的爱一直在那里,等着我回转向祂,祂就会来拥抱我。于是,我开始坚持每个周日去教堂参加主日敬拜。这是上帝放置在我黑暗道路上的第二盏亮光。

然而,我当时偏重追求心灵被洗涤的感觉,并没有专心全面地查考圣经,也没有与基督徒建立稳定深入的团契关系,所以,每当我走出教堂,就又陷入生活的混乱无力、绝望阴郁之中。我开始酝酿自杀的方案,跳楼、割腕对我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但身体自我保护的本能一定程度上遏制我去付诸行动。

(三)起来

“耶稣对他说:‘起来,拿你的褥子走吧!’”(约翰福音 5章8节)

三年时光飞逝。在我大学四年级,上帝赐下了第三盏亮光——我的新室友Grace。我惊喜地发现她是一名基督徒,我们很快成为了朋友。Grace把我介绍给教会的弟兄姐妹。多位热心的姐妹帮助我细致地查考圣经,从认识上帝、圣经,到认识罪、耶稣、十字架,扫除了我多年来的许多疑问和盲区。

当我在祷告中,第一次向主呼求:“对不起,我是个罪人,请帮帮我”时,我坚硬的外壳终于轰然倒塌。我当下泪流不止,感受到轻松与释放。我已吃尽骄傲、怀疑、倚靠自己所带来的苦头,所以我选择信赖其他基督徒的帮助。我把自己赤露敞开,将那些黑暗、污秽、混乱的经历都倒出来。与姐妹们的交流中,她们帮我看到我原有的认知与上帝的真理相差得是多么远!上帝的话语将我背后隐藏的罪、软弱、伤痛都一一照明,让我的生命开始一点一滴地发生美好的改变。

在决定是否受洗的那段时间,我梦见自己是一个破败孤单的丑女人,蜷缩着在哭泣。天父走向我,柔声说:“首先,你要做的是把头抬起来。”是啊,四年的时间够久了,一路走来无论我多么的糟糕,上帝都没有放弃领我归家。祂渴望与我有联结,祂一直在耐心等候我抬起头来,去主动寻求祂、回应祂。我不再犹豫,我渴望回应这位慈爱的天父,渴望为上帝而活的新生命。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 : 奇异恩典

压力山大?试试这五招!

5-Ways-To-Deal-With-Stress

作者:Hans Anthony,印度尼西亚;翻译:小雨,台湾

“遇到问题了就说明你还活着。”这句话说得太对了。只要我们还活着,就必然会遇到问题,不是吗?如果哪天我们不用再面对问题了,那说明其实我们也不再活着了。

问题本身的问题在于它们经常把我们的焦点从重要之处转移,搞得我们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身心俱疲。生活变得一团糟,我们也觉得被卡住,压力山大。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该如何突出重围呢?根据我自己处理压力的经验,我想鼓励你尝试以下五件事情。

一、祷告
听起来很老掉牙吧?作为基督徒,我们知道,祷告是我们与上帝沟通的渠道。当遇到困难与压力时,就会有人提醒我们要祷告,祈求上帝的帮助。但实际上,我们做到了吗?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其实都是试图自己找出路,或者找别人来帮我们解决问题。

我记得在2012年,我遇到了一个很紧张的局面。当时因为我对进口货品税收估算错误,导致自己的公司要支付大约1亿印尼盾(大约7572美金)的罚款。从逻辑上来讲,问题越大,理应越快投奔上帝,不是吗?然而,我却浪费了好几天,总想自己解决,最终得到的结论是:对此,我束手无策。

我们都知道圣经教导我们要把忧虑卸给那位有能力背负我们重担的上帝(诗篇55章22节)。圣经也告诉我们“应当一无挂虑,将我们所要的告诉上帝”(腓立比书4章6节)。但我们或许并不真的相信上帝在乎我们。这个世界问题那么多,又有那么多的人提出他们的需求,上帝会不会懒得听我的祷告?而且,即使祂很关心,祂能提供什么样的解决方案呢?除了祷告之外,似乎有更好的事情可以做。

因此,上帝只好给我一个天大的难题,好叫我屈膝来到祂跟前。我走投无路,承认自己能力有限,并祈求上帝,赐我清晰的思路,好使我能够找到解决办法。当我这样做的时候,感觉就像一个沉重的负担从我肩上卸了下来。的确,当我们降服在上帝面前时,祂就赐下出人意外的平安充满我们,取代我们的挫折感(腓立比书4章7节)。我的问题还没有解决,不过我已不再陷在焦虑不安之中了,因为我知道我并不是独自一人在面对问题。

二、与敬虔的人为伍
我们和谁在一起影响了我们处理问题的方式。如果在我们身旁的是一群乐观的人,即便是面对难题,大概也不会让人觉得那么可怕。但是,如果我们被消极的人环绕,最后就有可能变得沮丧和失望。我很庆幸我有敬虔的朋友,在艰难的日子里他们是我倾诉的对象。虽然他们不是“专家”,不能充分了解与分析我的问题,他们却给了我很多鼓励,并用祷告扶持我。当我与他们分享自己所经历的压力时,我开始用不一样的眼光来看待自身的情况,我的压力指数也显著下降。

要对抗压力,你得找一群能够建造你的伙伴。要和爱上帝、渴望生命活得像基督的朋友在一起。如此一来,我们就“得以彼此扶持丶互相帮助”(传道书4章9-10节;箴言18章24节)。

三、感恩
你可能听到这句话很多次了:“不要告诉上帝你的困难到底有多大,而要告诉你的困难你的上帝有多大。”当我们只专注于我们的问题时,我们很可能就只会感到压力大而不知所措。

当我以祷告来到上帝面前,让自己接触敬虔友人及其忠告之后,我感到有很多事情值得感恩。我感恩当我的生意尚小时,上帝给我机会学习这重要的一课。我无法想象,如果这个危机发生在我的公司成长得更大的时候,会有怎样的后果。可能不仅是我面临巨额损失,甚至会牵连到其他和我一起工作的同事(以及他们的家庭)。

美国哲学家及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经说过:“对抗压力最大的武器就是我们控制自己想法的能力。”这也是我所操练的。我选择把注意力从一件事(我面临的问题)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帝)身上。而且,你知道吗?即便是在困难之中,我们也能够数算恩典。毕竟,不论顺境逆境,献上感恩是上帝向我们所定的旨意(帖撒罗尼迦前书5章18节)。

四、从上帝的角度看事情

因着人类有限的理解力,我们经常下错误的结论。 12个探子的故事,总是提醒着我,从上帝的角度来看事情是多么的重要。当10个探子回报说,他们所窥探的那地充满坚固的城池和高大的巨人时,以色列人的结论是,上帝已经抛弃了他们,这让他们无路可走(民数记14章2-4节)。约书亚和迦勒则从完全不同的角度来看这件事情。他们认为那地是良善的上帝要赐给以色列百姓的佳美土地,他们对上帝的保护满有信心(民数记14章7-9节)。

与其被压力和绝望淹没,我学会了思考这个问题:“上帝想要借着我所面对的难处,在我生命中或透过我做些什么呢?”我发现,就是在这些难处当中,我的性格变得更坚强,处理问题更有智慧,管理公司也更加谨慎。这个过程也模塑我,为了上帝的缘故,成为一位更优秀的商人。

五、从过程中学习
将重担卸给上帝并不等于我们要变得消极和掉以轻心。如果我们不应用我们从处理问题的过程中所得到的教训,当类似的问题再次出现时,我们可能还是会面临同样程度的压力(甚至更甚!)。

想知道我的问题是如何解决的吗?祷告寻求上帝,并与敬虔的伙伴分享之后,我决定找出更多有关计算税务的讯息。有一天,当我上网浏览时,我找到一篇税务释疑的文章。依据该文——真是令我又惊又喜——我的计算方式其实是正确的!我把这篇文章拿给税务顾问看,证实了我的确不必支付任何罚款后,我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当上帝允许祂的孩子遇见困难的同时,祂也应许,这些困难不会超过我们所能负荷的,祂会为我们开一条出路,好让我们可以承受得住(哥林多前书10章13节)。当我们用上帝的应许填满我们的思想时,就没有多余的空间存放压力了。我们将能够以感恩的心接受我们的处境,并敞开心胸从中学习。因为我们知道,上帝可以使用任何状况来塑造祂的孩子成为祂的样式。祂甚至会为我们预备更大的事情。

想想在成为埃及宰相之前, 约瑟所受的13年磨难。想想在被托付治理国度之前,在外邦国王手中,但以理的信心所受的诸多挑战(但以理书1-6章)。

只要我们还活着,就总是会遇见各样问题,经历各种压力。但我学会了,我们不用被压力击垮。我们可以紧紧抓住上帝的应许,依靠祂来应对压力。我们可以寻求敬虔朋友的建议,并且把我们的焦点转向上帝。我们的心思意念也可以充满感恩,并把我们的眼目定睛在上帝为了自己的缘故所要教导我们的功课上!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原文发表于雅米印尼文网站

*原文与译稿均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生活小窍门)


submit_article

怕黑

作者:Phoebe C

Are-You-Afraid-of-the-Dark

老实说,我怕黑。我之前还没意识到这一点。直到最近,我才发现,每当夜幕降临时,我总觉得背后有什么东西慢慢在靠近,随时会向我扑过来(请注意,我说的可不是我家的狗)。

当我终于不再否认自己怕黑,并开始理性地去处理这个问题时,我才发现,这种恐惧还包括我对人生“漆黑”部分的恐惧。我发觉自己或许不是怕黑,而是害怕未知。

你有没有同感?你会不会在凌晨三点的时候突然醒来,为未来焦虑?或常常问自己:“毕业后做什么呀?”“我这辈子究竟该干嘛?”“10年后我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儿的呢?”

在创世纪37-45章中,我们看到,即便在约瑟人生最糟糕的时刻,上帝也都与他同在,让他的生活化险为夷。约瑟先被哥哥卖到埃及为奴,随后又被陷害入狱,但他最终还是成为埃及宰相,由此得以在后来的饥荒中帮助家人。

年纪轻轻就遭奴役与囚禁之灾,约瑟当时可能也会怀疑上帝究竟还会不会管他。当时的约瑟十有八九吓得半死,不知道明天会如何。但是等到年纪老迈、智慧与权势都紧握在手时,这时的约瑟再回顾艰辛、坎坷的一生,他看到的,一定是从始至终上帝的保守和看顾。

约瑟的故事给我很大的安慰和鼓励,因为上帝奇妙地看顾祂儿女的人生。慢慢地,我也开始学会将人生看作是一场与上帝同行的野外山地探险,每一步都有祂的带领。有时我会因踩到松动的石头而失去平衡;有时所到地方会险象环生;有时又会有大雾遮住视野让我看不清前路。但我知道,在这一切经历当中,上帝都会一直引导我,带我走过人生路。也正是因为这一点,生活中的不确定倒(很奇怪地)变得令人激动起来。

如果你也有类似的怕黑经历,让我问问你:“你愿不愿意不再害怕,让上帝带你去探险?”我向你保证,若是如此,你的人生会大不相同。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相关主题:面对生命中的巨人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