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命日粮:碰碰车

读经:马太福音18章23-35节 

人生就像游乐园里的碰碰车。坐上碰碰车,你知道一定会遭到碰撞,只是不知道会遭受多大的撞击力。当你被撞时,你会立刻踩油门,开始紧追撞你的那个人,希望以更大的撞击力去回敬他。

对玩碰碰车来说,这种策略是有趣的,但运用在生活上,那可就糟透了。在生活中,这种报复性的行为只会使事情恶化,最终让大家都受到伤害。

对此,耶稣有更好的策略:饶恕那些「撞击」我们的人。你可能跟使徒彼得有相同的疑问,有人得罪你,要饶恕他几次呢?当彼得问耶稣:「七次可以吗?」耶稣回答说:「不是到七次,乃是到七十个七次」(马太福音18章21-22节)。换句话说,恩典是没有止境的。我们应该常有饶恕的精神。为什么呢?因为在「不饶恕人的恶仆」这个故事里,耶稣告诉我们,饶恕敌人不是因为他们值得我们这么做,而是 [....]

灵命日粮:强迫休息

读经:西番雅书3章14-20节 

某一年的圣诞节前夕,我的朋友珍被诊断出罹患血癌,需要立刻接受化疗。在这件事发生的几周前,她刚告诉朋友,很满意自己的生活,觉得上帝很恩待她,赐给她幸福的家庭、舒适的房子,以及刚出生的孙子。当她走进医院时,她祈求能感到耶稣亲密的同在。

接下来的七个月,是治疗和被隔离的日子,她称之为「强迫休息」时期。她说,无论是否能痊愈,她学会了如何放慢脚步、安静省思,以及在上帝的慈爱及完美的计划里,享受休闲时光。

对珍来说,上帝给以色列人的其中一个应许,就如上帝亲口应允她的一样。上帝在西番雅书3章17节:「耶和华你的上帝是施行拯救、大有能力的主!祂在你中间必因你欢欣喜乐,默然爱你,且因你喜乐而欢呼。」

珍说,在生病时所经历的这段日子,使她的生命变得更加美好。如今 [....]

与耶稣“同负一轭”?

作者:陈樱之,新加坡

耶稣说:“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我心里柔和谦卑,你们当负我的轭,学我的样式,这样,你们心里就必得享安息。因为我的轭是容易的,我的担子是轻省的。”(马太福音11章28-30节)

当耶稣呼召我们背负祂的轭时,祂并不是呼召我们额外再加添一个轻省的担子,而是将我们的重担转移到祂的轭上。祂与我们同行,拉动轭与我们的重担,然后回过头来对我们说:“我会给你安息”。事实上,这个轭之所以是容易的、轻省的,是因为耶稣在那里——我们的劳苦重担都加在了祂身上。

耶稣呼召我们去背负祂的轭,是轻省的,因为耶稣会分担我们的重担。但这也许并不是那些想寻求上帝帮助的人的愿望。我们往往只是希望上帝能够彻底拿走我们的重担,这样我们就不需要再继续背负并承担这个重量了,尽管有了耶稣的轭后,这负担已经轻省了许多。因此,一个人即使已经转向耶稣,如果问题不立即消失,也可能还是会感到很沮丧。但耶稣从未如此应许我们。

耶稣呼召我们一同负祂的轭,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这样做。与某人同轭意味着我们要与他(或她)并驾齐驱,保持同样的步伐。如果轭没放平,合作将会失效,因为他们紧紧地连接在一起,彼此制约;最后,双方都被搞得无法动弹,寸步难行。或许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与耶稣同轭,因为耶稣所去的地方并不是我们想去的。或者祂的步伐对我们而言太快或太慢。当与耶稣同轭的时候,我们可能会想要占据主导或者按自己的意愿定速度,但说真的,这有什么好处呢?如果人本身就能承受自己的劳苦重担,他或者她还会到耶稣那里去寻找安息吗?所以,与耶稣同轭,却总想占据主导,这又有什么好处呢?

或许这就是为什么耶稣说,“学我的样式”。我们需要停止自己的奋力挣扎,效法耶稣温柔谦卑的心,这样我们就能相信祂的带领,相信祂的方向和速度对我们每一个人而言都是最好的。我们需要谦虚地说,“耶稣,我做不到,请祢来帮我”,并接受祂的邀请:“来”。

也许劳苦重担的环境正是亲近我们救主上帝的机会,因为只有在这些时候我们才会与耶稣同轭,与祂同行并有祂的样式。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语网站)


投稿

灵命日粮:有人在看

读经:提多书3章1-8节 

虽然已经过了几十年,我仍然记得那件让我深受打击的事。当时我还在念高中,运动对我来说极为重要。我把精力都放在篮球上,花上几百个小时练球。所以,当我在高中最后一年没被选上大学篮球队时,我彻底崩溃了。

即使内心失望又困惑,我仍然坚持下去。我当了大学篮球队的记分员,在每场球赛中,帮朋友们记录篮板球和进球次数。即使没有我上场比赛,他们仍打进了州际锦标赛。老实说,我从没想过他们怎么看我当时的反应,我只是做我该做的事罢了。所以,当我最近听到几位同学和我弟弟说,他们从我的反应中了解到基督信仰,看到基督的榜样,这让我非常惊讶。我并不是要你和我做一样的事,因为我也不是很确定我到底做了什么。重点是:不管我们是否知道,都有人在看着我们的言行举止。

在提多书3章1-8节里,使徒保罗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