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圣诞?(上)

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战争开始的几个月,投入战斗的双方采取了一种消耗性的壕沟战略,意图彻底歼灭敌军。这场战争延续了整整四年。大战结束后,世界各国的文化产生了巨大的改变,意图瓜分世界的帝国主义国家更将各国的边界来回变更了数次,残酷无情的战争导致数百万人的希望破灭,生活再也不复从前了。

战地插曲
在无情的战火燃烧之际,却传出了一个温馨的战地插曲。那是在1914年的圣诞节,一名士兵突然从壕沟中冒出头来张望。他没有向布满铁丝网的废墟投掷手榴弹,反而将几罐咸牛肉抛到敌方的壕沟里,因为他知道在战争中双方都欠缺生活物资,而且总是处在饥饿的状态。约过了一分钟,他身旁的地面上砰的一声,原来是一包咖啡粉和一些糖果掉到地上,这是敌军投过来的善意回报。

于是,士兵们开始小心翼翼地走出壕沟,离开了自己的安全地带。很快的,德语的笑话被翻译成英语;同样的,英语笑话也被翻译成德语。大家把食物堆在一起,当作圣诞晚餐。他们也在临时搭建的桌子上制作圣诞卡。原本处于敌对的两支军队,在一片笑声和欢呼声中进行了足球比赛。最后,他们以握手、欢笑,甚至互相代祷结束了这一天。

然而,隔天,就是在12月26日,双方司令都发出命令,禁止类似活动再次举行,抗命者将被处决。剧烈的杀戮随即再次展开,恢复和平的希望被战争抹杀,而曾经参与该圣诞活动的人,大部分都在一年内相继阵亡。

这绝对是战争史中一段很不寻常的插曲,也是发生在残酷的战场中一个不可思议的故事。为什么这件事会发生,而且发生在圣诞节呢?这故事是否正述说一些我们需要知道的事情呢?黑暗中的希望以及和平精神的胜利,是否就是圣诞节的全部意义呢?今天的圣诞节,充斥着礼物、圣诞树、圣诞大餐、孤单忧郁、怀旧电影,以及因过度消费而债台高筑,这如何与圣诞的意义相符呢?

圣诞的意义
如果你问人们圣诞节的意义是什么,一定有很多人会说,圣诞节应该像以上的战地插曲一样。没错,圣诞节是表达善意、做善事、彼此关怀,以及放下成见(至少暂时放下)的日子。

但是,圣经以一种截然不同的方式来形容圣诞节的意义。圣经告诉我们耶稣降世的故事,圣诞的庆祝完全是因为耶稣基督的降生。当耶稣降生时,天使宣告:「在地上,平安归与祂所喜悦的人!」这里的平安有和平、和谐的意思。这似乎与战地插曲所传达的和平信息相符。试想,这两个故事所表达的观念,与我们今天又有什么关联呢?

破裂的关系
首先,和平与善意是友谊的基本要素。友谊是一种关系,所以当朋友之间有了嫌隙,关系就会破裂。因着某些原因,一方或双方不愿意再为他们的这段关系付出,也许他们觉得对方忽视自己的期待或需要,甚至滥用这段关系。当这种情况发生时,一段曾经互相信任的关系就会变成怀疑、恐惧和敌对的关系。原本的朋友,变成了敌人,就像是交战中的双方。

要如何修复一段破裂的关系呢?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例,一方是侵略者,而另一方则抵抗入侵者,把他们逐出边界,并以抗衡的力量让对方知道不可再侵犯别人的领土。但侵略者往往不会乖乖就范,反而认为他们有权去追求自身的利益。这就形成了一个僵局,战争会持续下去,直至双方都耗尽人力、物力,最终唯有其中一方愿意退让,才可以恢复和平。

人类的自私
第一次大战结束之后,和平只维持了20年,接着第二次世界大战便爆发了。为什么呢?简单来说,这是因为关系破裂的双方并没有恢复到相互信任的友谊关系,只不过其中一方设法抑制另一方20年。事实上,问题的根本并没有解决,所以这段关系仍然是破裂的。最初导致关系破裂的错误行为,仍然阻碍双方的和好。这反映了人性最深层的真实情况,那就是人的内心都是自私的,让我们坦白承认吧!

因我们都想得到最好的,这比什么都重要。因着这种心态,各人都追求自身的利益,最终无可避免地形成冲突。而且,自私的欲望总会制造一个又一个的冲突,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何谓圣诞?(下) >> 

版权所有• 请勿翻印• 非卖品© 2012 灵命日粮事工
本文所引用的圣经经文均取自新译本圣经。

由长水泡的左手学到的

作者:何楚芳,马来西亚

但如今上帝随自己的意思把肢体俱各安排在身上了。
——哥林多前书12章18节

我刚和家人从教会的营会回来。我们在山上的度假村度过了累但快乐的三天两夜。营会的第二天,我们玩了自制版 “分秒必争”夺标游戏。我玩得太投入了,竟然没发现自己的左手食指上起了个大水泡。情况很糟糕,水泡破了,掉了皮。那天后来和接下来的一整天,我都得用一只手洗澡,用一只手洗脸,用一只手洗头……一旦手指碰水,你懂的,就会让人痛得嗷嗷大叫!

这时,我才意识到我多么需要我的左手。它对我太重要了。没有它,我做事的效率大大降低。此时,我才知道左手的价值以及它在我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会也是这样。基督说,许多部分组成了整个身体。祂是头,我们是肢体(哥林多前书12章12-27节)。没有人是不重要的。如果左手不能正常参与活动,那么整个身体将不能像有左手参与时那样有效运转(哥林多前书12章15-19节)。我写这些不仅仅是要强调教会每个成员的重要性,也想鼓励那些觉得自己太渺小、太微不足道、因此不能参与教会服事的肢体。

这对我也是一个提醒,让我意识到我们在上帝眼中是何等宝贵。我们可能觉得自己渺小、无用,但是上帝拣选软弱的,为叫那强壮的羞愧(哥林多前书1章27节)。不是我们有能力,而是基督的能力覆庇我们(哥林多后书12章9节)。这也提醒我不要再给自己找借口,说“我不知道怎么做”或者“我害怕去做……”。无论我觉得自己多么渺小,教会也仍然需要我。

所以,让我们鼓起勇气去面对每一个交给我们的任务吧。最重要的是,我们要记住:即便我们所做的事情在人看来微不足道,它们在上帝的眼中也是十分重要。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语网站)


投稿

灵命日粮:时代潮流

读经:以弗所书2章1-10节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对当时的文化产生极大的影响,形成一股「时代潮流」。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它使我们对道德败坏麻木不仁,并逐渐地接受当代的价值观。

使徒保罗称这种败坏的氛围是「今世的风俗」,他描述以弗所信徒在遇到基督之前的生命是「死在过犯罪恶之中」,并「随从今世的风俗」(以弗所书2章1-2节)。这种世俗的歪风、同侪的压力正是撒但所诱导的价值观,以及不倚靠上帝的生活方式。

耶稣要我们生活在世上(约翰福音17章15节),所以我们一定会受到属世的影响。因此,上帝赐给我们祂的话语,让我们的心思意念不断地更新,不追随世界的潮流(罗马书12章1-2节),并且上帝帮助我们行在祂的光(以弗所书5章8节)、圣灵(加拉太书5章25节)、爱(以弗所书5章2节) [....]

灵命日粮:圣诞期盼

读经:歌罗西书1章3-14节  

在伊甸园时,亚当和夏娃一无所缺,所以无须期盼任何东西。因为上帝赐百般丰盛让他们享受其中,使他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将来的岁月会和起初一样美好。但他们却听信蛇的话,以为上帝刻意对他们隐藏了分辨善恶的知识(创世记2章17节,3章5节),结果他们使自己失去了所拥有的一切。当蛇引诱他们去吃分别善恶的果子时,夏娃马上掉入了陷阱,亚当也跟随(3章6节)。他们得到了想要的知识,却不再是单纯无罪。因为犯了罪,所以他们需要期盼自己的罪行和羞耻能被除去,重获上帝的恩待。

圣诞节是充满期盼的季节。孩子们期待得到最新款的玩具或游戏;许多家庭都盼望家人能欢聚一堂。但是圣诞节所带给我们的期盼远不止如此。圣诞节提醒我们,耶稣这位「万国所羡慕的」(哈该书2章7节)已经来到!祂把我们从黑​​暗的恶势力中拯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