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命日粮:全然顺服主

读经:马可福音8章34-38节 

中国布道家宋尚节出生在一个牧师家庭,在家排行第六。在1920年,他获得赴美留学的奖学金,毕业时荣获最高荣誉学位,后来继续进修先后获得硕士与博士学位。但他在求学过程中却远离上帝。然而,在1927年的一个晚上,他将自己的生命献给基督,并蒙主呼召成为一名传道人。

当时,在中国有许多赚取高薪的机会正等着他,但在搭船回国途中他受到圣灵感动,愿意抛开自己的雄心壮志。为了表达他的决心,他把所有的奖状都扔进海里,只留下博士学位证书,以示对父母的尊重。

耶稣提醒那些想要跟从祂的人﹕“人就是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马可福音8章36节)而宋尚节深明此理。当我们舍己,离开旧有的生活来跟随基督和祂的带领时(34-35节),意味着可能需要牺牲个人的欲望 [....]

新的一年,扎根建造

 

作者:loomy

有声播读:Joya

 

 

“我们的心向来等候耶和华,祂是我们的帮助,我们的盾牌。”(诗篇33篇20节)

过去的圣诞节抽到了这样的经文卡片,我读着读着眼睛就湿润了。我像是一个受了伤的孩子,本来强撑着的泪水在看到妈妈的那一瞬间决堤了,在祂面前我不必努力去作一个完美小孩,我身上的每一处伤痕祂都替我痛过,我的每一次软弱祂都完全地接纳了。人们都说时间是良药,再痛的记忆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模糊不清,伤口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愈合,但我知道有些痛苦不会消失,只是暂时被搁置,能治愈伤痛的只有耶和华的慈爱与怜悯。约瑟被下在牢狱的两年没有过抱怨,因为他坚信患难是上帝的美意,正如诗篇66篇12节:“我们经过水火,祢却使我们到丰富之地”。

回家的这几天,每天不是在忙着找实习就是在找租房,肉体看似平静但灵里并没有安息,本来准备周日去签租房合同,但上帝将周日给我空了出来。我带着母亲来到小时候去的那个教会,在一群白发老人中坐下,他们中的许多人我都认识,只是皱纹多了,腰也更弯了,但诗歌唱得很起劲,比我们年轻团契的声音还要洪亮。颂赞结束后,一个年轻的身影走上前去,我惊讶地发现她是我去年认识的姐姐,自从和母会的弟兄结了婚,她就回到家乡全职服侍。她嗓音清脆洪亮,脸上洋溢着笑容,时不时转身在黑板上写写画画,怕老年人听不懂,她又将语速放得很慢,但内容依旧生动,她像是给这个烛尽光穷的教会注入了新的生命。那天她讲的是尼西米记,尼西米向王请命回到耶路撒冷重建城池,他亲自走过断垣残壁,呼召百姓“我们起来建造吧!”破败的城池需要建造,我们的教会也需要建造,我们的生命更需要建造,破碎的是旧我,但重要的是建造新我。

昨天姊妹和我聊天谈论到奔波和安稳时,我发现我迫切地需要扎根。对我来说,在新的一年里我需要建造的是一个扎根的自己。我就像一粒种子,若不深深埋在土里就无法结果,也无法抵御世上的风雨。我说的扎根并不是成为某个教会的会友,或是常常往返于小组之中,而是扎根在圣经的土壤,我渴望新的一年与上帝建立更加深刻的联系。在这个浮躁而短频化的时代,我们可以用几秒钟爱上一样东西,又在几秒钟后厌恶它,这是一个不需要真相的时代,我们也只相信我们愿意相信的东西。

前些天室友热衷于去寺庙求问学业,过两天又去道观求问工作是否顺利,当我问她如果抽到了下下签怎么办,她耸肩:“那我就立刻变成唯物主义者。”我不禁暗自发笑,当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人们往往不假思索得“趋利避害”,殊不知此时已经把自己摆在了上帝的位置上。扎根意味着舍去地上那些令人舒服的阳光空气,把自己埋在黑暗潮湿的土壤里,从圣经里面汲取养分,无声无息的发芽,直到有一天冲破土壤,以更加坚强的灵魂与世界共存。泥土下面的那段日子并不孤单,因为耶和华始终与我们同在。

新年伊始,那位委身在乡下的全职同工给了我偌大的鼓励,我仿佛在迷茫而又焦虑的时候看到一座灯塔,而且知道远处还会有许许多多同样的灯塔在指引着我,他们的亮光虽然如此微弱,但足以找回迷失的灵魂。新的一年我愿扎根在主里建造自己,为自己的心祈求,耐心等候祂预备的一切。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灵命日粮:君王耶稣

读经:以赛亚书32章1-8节 

在气候极其炎热和干燥的利比亚钻探石油时,钻探小组竟意外发现世界最大的古地下水系统。于是,在1983年利比亚政府开展了“人工大河”的工程,建立输水管线,将优质的淡水输送到急需水资源的城市。在这工程的发源地附近有一个告示牌,上面写着﹕“生命的动脉源于此地。”

先知以赛亚用干旱之地的溪水来描述未来公义的君王(以赛亚书32章)。当君王和统治者以公平和公义来治理国家时,他们就像“如干旱地的溪流,又如干燥地巨石的阴影”(2节,和合本修订版)。有些统治者会选择压榨百姓而不是爱民如子。然而,一个敬畏上帝的领袖会维护民众人身安全,让百姓安居乐业。以赛亚说,对上帝的子民而言,上帝“公义的果实是平安,公义的效果是平静和安稳,直到永远”(17节,和合本修订版)。

以赛亚 [....]

《诗篇》灵修41| 医治我

读经:诗篇41篇

大卫的诗,交于伶长。

1 眷顾贫穷的有福了!他遭难的日子,耶和华必搭救他。

2 耶和华必保全他,使他存活,他必在地上享福——求祢不要把他交给仇敌,遂其所愿。

3 他病重在榻,耶和华必扶持他;他在病中,祢必给他铺床。

4 我曾说:“耶和华啊,求祢怜恤我,医治我,因为我得罪了祢。”

5 我的仇敌用恶言议论我说:“他几时死,他的名才灭亡呢?”

6 他来看我,就说假话;他心存奸恶,走到外边才说出来。

7 一切恨我的,都交头接耳地议论我,他们设计要害我。

8 他们说:“有怪病贴在他身上,他已躺卧,必不能再起来。”

9 连我知己的朋友,我所倚靠吃过我饭的,也用脚踢我。

10 耶和华啊,求祢怜恤我,使我起来,好报复他们。

11 因我的仇敌不得向我夸胜,我从此便知道祢喜爱我。

12 祢因我纯正,就扶持我,使我永远站在祢的面前。

13 耶和华以色列的上帝是应当称颂的,从亘古直到永远!阿们,阿们。

 

医治我

作者:畅然

有声播读:穆如清风

 

 

亲爱的弟兄姊妹,您是否处于疾病的痛苦之中,正蒙受他人无微不至地照料?亦或您是那位在病榻旁守护病人,陪伴他度过苦难时光的照顾者?诗篇第四十一篇正是讲述了大能的上帝,既是医治者,又是安慰者,竟然眷顾世人,在病中亲自为他们铺床。主愿意医治我们,不论健康或疾病,富有或贫穷,与我们同在的那一位,才是真正的安慰。

纵览整本诗篇,有不少诗篇为个人哀歌。诗篇第四十一篇就是一个例子。本诗是卷一最后一首诗,是一首求告诗,诗人患病,求上帝医治。全诗可分为三部分,分别是:第一部分陈述了义人必在难中蒙眷顾(第1-3节);第二部分描述了作者的朋友和敌人都厌弃他(第4-9节);第三部分呼求上帝的医治(第10-13节)。有学者相信,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正是押沙龙图谋叛变,而大卫亲眼见到朋友亚希多弗背叛自己的时候。

第一部分为作者相信上帝的医治,是陈述语气,整体而言是倾向应许。格式和主耶稣的登山宝训一样:“眷顾贫穷的有福了,他遭难的日子,耶和华必搭救他。”上帝没有应许祂的百姓不生病,但承诺会与病中的百姓同在。笔者曾经非常害怕生病,看到病人也很痛苦。上帝很奇妙,笔者的父母都是医生,因而笔者从小就跟父母进出医院,医院竟成了笔者最有安全感的地方, 因为去那里,就意味著得到医治。信主之后,上帝不断提醒笔者何为真正的“生命”,“生命”是从上帝而来的力量,是从相信上帝、跟随上帝而来,肉体健康并不一定拥有真正的“生命”。

在这段经文当中,我们看到诗人坚定地表达自己的信靠——

上帝必与义人同在,搭救义人。义人曾经行善扶持他人,上帝也必会扶持他。一如主耶稣基督,十架舍身,让我们拥有永生。

上帝必会亲自的医治,“铺床”直译过来是“翻转他所有的病床”,即更换被铺,诗人描绘 的上帝是站在病榻边细腻照顾,服侍我们的那一位。我们每一天都经历著祂的伟大细腻,即使在病中,祂也无微不至第照顾我们。

值得注意的是,主耶稣说过:“健康的人用不著医生,有病的人才用得著。我来不是召义人,而是召罪人。”(马太福音9章12节)即使我们人如何行义,最终也不能通过自己的义来得到上帝的喜悦,主耶稣来到这世界上,承担了我们的罪,让我们能够得到医治。我们对医治的信心,是建立在对上帝的信心上。我们因信被称为义人,得到了上主的医治。

第二部分为作者陈述自己的病情和苦情,一如我们去医院先会向医生说明症状一样。“我曾说:“耶和华啊,求祢怜恤我,医治我,因为我得罪了祢。”(诗篇第四十一篇四节)诗人相信,一切景况都不可能脱离上帝的掌管,并最终由上帝来控制。诗篇当中的其他个人哀歌,也是先认罪悔改(诗篇38篇18节,69篇6节),修复自己与上帝的关系。因此,诗人必定会呼求上帝,认定他,然后悔罪,与上帝重建关系。这里作者呼求上帝,渴望得到医治。正如我们刚悔改信主的时候,认识到自己是无药可医的罪人,唯有寻求耶稣,才能有生的希望。

“我的仇敌用恶言议论我、说、他几时死、他的名才灭亡呢。”“他来看我,就说假话。他心存奸恶、走到外面才说出来。”人性是如此脆弱,有些人一生病,身边围绕的亲友就作鸟兽散,更别提幸灾乐祸的敌人,比肉体痛苦更难以承受的,是心灵上的孤寂和软弱。最令诗人痛苦的是昔日蒙自己恩情的朋友也背叛自己。“连我知己的朋友、我所倚靠、我所吃过饭的、也用脚踢我。”诗人贵为一国之主,身边必然有许多亲近之人。但在此阶段,他们全部人心向背,假意探病,诗人内心的痛楚可想而知。主耶稣也用这节经文来形容自己会被出卖:“我这话不是指著你们众人说的,我知道我所拣选的是谁,现在要应验经上的话、说:“同我吃饭的人,用脚踢我。”(约翰福音13章18节)。犹大曾接受耶稣的恩典三年之久,但最后还是出卖了主。我们基督徒应当警醒,见到人遭难,不可幸灾乐祸,不可出卖他人的秘密,要在主的真道上站稳,扶持受苦的弟兄,与他们同行。

第三部分,作者呼求主的医治。“耶和华啊,求祢怜恤我,使我起来,好报复他们。”(诗篇第41篇10节)这里的“报复他们”是指自己能够重新站立起来,重新在敌人面前见证上帝。这祈求的基础是诗人对上帝存有一颗纯正的心,使得他能坦然无惧地来到上帝的施恩宝座前得医治。最后,作者以两个阿们结尾,热烈地颂赞了上帝。从这里开始,诗篇的卷一也就结尾了。诗人还未得到上帝的医治,就称颂了上帝。他最在意的,是自己与上主之间的关系,是希望自己能够得到上帝的宠爱,专一地寻求上帝,站在祂的殿前,这美好的盼望,扫除了所有疾病的阴霾。

亲爱的弟兄姊妹们,你是否现正面临对疾病的恐惧或正处于痛苦的疾病当中呢?要知道我们的上帝是赐人生命、赐人盼望的上帝,在幽谷之中,祂必然与我们同行。世界上的医生,只能医“生”,医治活著的人,但我们的上帝,却可以医“死”,用祂的死给了我们新的生命,我们已经拥有永生。将来某一天,我们都会健康地与上帝和其他弟兄姊妹在天家里,这是何等美好的盼望。

让我们一起来祷告:

天父上帝:感谢祢的慈爱公义,让祢的儿子耶稣基督来到这个充满罪污、疾病的世界,道成肉身,亲自作我们的医治并拯救。主耶稣所行的医治神迹,一直伴随著我们每一位弟兄姊妹,让我们的生命充满力量,谨慎地度过在世每一日的日子。主,求祢安慰现在正在病中的弟兄姊妹,亲自与我们同在,减轻我们的病痛和内心的烦扰,让我们有力量在你的道路上继续行走,求你亲自来医治,给我们生命的盼望。也求你赐下力量和爱心给健康的弟兄姊妹,让我们能扶持身体软弱的肢体,彼此相爱,活出新生命的样式。奉主耶稣基督的名祷告,阿们。

反思问题:

1、最近你的身体健康状况如何?灵性生命的健康又如何呢?
2、在你现在或是曾经的病中经历中,你是如何仰望上帝的,又看到上帝的什么恩典呢?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