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结果是失败,这算不算上帝掌权

 

作者:圣夏

有声播读:佳音

 

今年暑假经历的一件事,让我重新认识什么是上帝掌权,以及我开始认识自己,在面对不是自己所期待的结果的时候,会有怎样的反应。 

我现在的学费和生活费基本上都是我打工赚来的,但是一边打工一边读书让我觉得很疲惫,觉得力不从心,所以想换一份兼职。我心里也一直和上帝祷告,求上帝赐另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所以暑假的时候,当我看到我们学校国际交流处招助教的公告之后,心里就开始盘算,如果去国际交流处上班,不但能学到新的东西,还能接触不同的学生。这样不但能帮助我提高韩语会话能力,在专业上也有帮助。另外,助教的待遇是减免学费,每月还会有额外的工资,这些条件都让我很心动,很想去国际交流处得到这个机会。 

所以看到这个公告的时候,我心里就认定这是上帝的带领,上帝一定能成就这件事。和身边的弟兄姊妹分享的时候,他们都很支持我去做,并肯定这份工作我肯定能被录取,这样的话也给我鼓励和信心,而且得知面试的人只有三个人,面试公告上说招 2-4 名,这让我心里很确信我能被录取的可能性很高。 

但是一个星期之后,当我得知自己没有被录取的时候,我整个人都“傻”了,因为这结果和我想的不一样。我和牧者说了结果,牧者安慰我并希望我能慢慢去接受这件事对我的冲击,牧者一直和我说:“要慢慢来”。我知道这个慢慢的意思,是让我慢慢去思考我的感受,慢慢在上帝面前整理,不要太快去地处理,忽视自己的感受和情绪。因为我是很会回避自己感受的人,所以牧者希望我能慢慢去表达我的感受和情绪,。因为之前在团契里和姊妹一起参与栽培训练,我学习到要坦白分享自己的情绪,我也和教会姊妹分享,并表达了我的伤心,难过和失落。 

虽然我试着去表达我的情绪,但是内心深处觉得这样的表达对我来说并没有什么帮助。渐渐地这样失落难过的感受变成自责,认定是因为我不够优秀、没有能力,才会被淘汰。

客观上,我知道这个结果有很多的原因,有学校人员的考虑,有大环境的原因,但是我这样想的时候,我心里又在责备自己,为自己的失败找原因。心里这样反复挣扎之后开始心生怨恨,我发现我开始找能为这件事情负责的人,如果不是我,那会是谁?所以上帝就很自然地成了我埋怨的对象。我认定是上帝让我参加面试,去应聘这个工作。如果不是上帝,我就不会去参加这个面试,不会像现在这样难过,还埋怨上帝。我心里埋怨上帝为什么结果不是我想的那样,为什么让我如此失落和难过。我在艰难之中,想起牧者和我说的,不要强迫自己马上去处理当下的感受,给自己时间,可以带着心里的艰难来到上帝的面前,向上帝祷告。 

后来我在上帝面前坦白自己的感受,我觉得我被祂抛弃了,更难过的是我觉得上帝没有与我同在,我觉得上帝没有在掌权这件事,我心里认为如果上帝保守掌权,我就不会得到现在这样的结果。当我在上帝面前祷告的时候,上帝让我暂时先放下自己的感受和判断,安静下来听听祂对我说什么。我安静下来的时候,圣灵在我心里问了一个问题:我觉得上帝带领掌权的结果是什么? 

这时候我才发现到自己认为的上帝掌权是:这件事的结果是要符合我的期待的,是要按照我想的成就的,如果没有符合我的期待我就是觉得上帝没有掌权。这时我才知道原来自己还没有真正放手,没有真正将主权交到上帝的手中。我回想自己总是喊着口号说自己要将主权交托给上帝,但是其实并不明白真正的交托是怎样的。对这件事情,我自己说要把结果交托给上帝,但是其实自己并没有放手。而且我心里早就认定被录取才是上帝的带领,其实是自己想要掌管结果。

在整个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好像个孩子,希望上帝满足自己。没有被满足的时候,就发脾气埋怨上帝。我安静下来问自己,上帝掌权的结果可不可以是不符合自己的标准;祂掌权的结果能不能是自己认为的失败;自己能不能接受这样的上帝掌权?

我在心里点头,并回答:如果上帝对这样的结果也掌权,又或者说,祂允许这样的结果发生,我的回答是我能接受。因为 路加福音11章11-12节说:“你们中间做父亲的,谁有儿子求饼,反给他石头呢?求鱼,反拿蛇当鱼给他呢?求鸡蛋,反给他蝎子呢?” 我能接受是基于我对上帝的认识,因为我知道祂看得比我远,祂知道什么对我来说是好的。因为我知道上帝爱我,祂爱我,就不会不给我好的。这一点我心里十分确信。 

通过这件事情,上帝让我看到自己心里有很多自己的标准,我没有在顺服上帝,也没有放手将主权交给他。我感谢上帝让我有了一次省察自己的经历,让我清楚在生活过程中要祷告,要努力,同时对结果要放手是一种怎样的经历。相信上帝的带领,知道没有人比祂更加明白、了解自己,因为上帝总是知道我需要什么,在什么方面需要被训练。所以上帝不断调整我的眼光,从内到外更新自己,让自己可以跟随祂。这让我想起一段经文提摩太后书1章21节:“人若自洁,脱离卑贱的事,就必做贵重的器皿,成为圣洁,合乎主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在跟随上帝的过程中,我感觉自己好像一个器皿,是一个不断成圣的器皿,上帝一边倒空我里面的罪和错误的价值观,一边将祂的眼光和标准亲自来填满我。 

我感谢上帝一路的同行,祂亲自撒种浇灌,借着牧者,还有教会弟兄姐妹,通过祂的话语,用不同的经历和不同的方式,让我更加认识祂,也更多经历祂,让我的生命不断地在被更新改变,找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灵命日粮:选择放手

读经:罗马书13章11-14节 

奥古斯丁在自传《忏悔录》描述他归向耶稣那漫长又曲折的过程。有一次,他骑马前往皇宫,准备向国王发表恭维的演说。当他正在苦思要如何奉承讨好国王时,他留意到一个醉醺醺的乞丐正开心地与人说笑。他突然意识到自己靠着欺骗谄媚才能得到短暂的快乐,而这醉汉无需付出太多努力就能拥有。于是,奥古斯丁停止追求世上的成功。

可是他仍然受情欲的奴役。虽然他知道自己若不脱离罪恶,就无法归向耶稣,但他仍荒淫无度,无法自拔。所以他祷告说:“请赐予我贞洁……但不是现在。”

在信仰的旅程中,奥古斯丁一路跌跌撞撞,在救赎与罪恶之间苦苦挣扎,直至最后他无法继续忍受。他受到其他基督徒的启发,翻阅罗马书13章13-14节:“行事为人要端正,……不可荒宴醉酒,不可好色邪荡,……总要披戴主耶稣 [....]

《诗篇》灵修4 | 困境中的呼求

经文:诗篇第4篇

大卫的诗,交于伶长。用丝弦的乐器。
1 显我为义的上帝啊,我呼吁的时候,求祢应允我。我在困苦中,祢曾使我宽广;现在求祢怜恤我,听我的祷告。
2 你们这上流人哪,你们将我的尊荣变为羞辱,要到几时呢?你们喜爱虚妄,寻找虚假,要到几时呢?(细拉)
3 你们要知道,耶和华已经分别虔诚人归祂自己,我求告耶和华,祂必听我。
4 你们应当畏惧,不可犯罪;在床上的时候要心里思想,并要肃静。(细拉)
5 当献上公义的祭,又当倚靠耶和华。
6 有许多人说:“谁能指示我们什么好处?”耶和华啊,求祢仰起脸来,光照我们!
7 祢使我心里快乐,胜过那丰收五谷、新酒的人。
8 我必安然躺下睡觉,因为独有祢耶和华使我安然居住。

困境中的呼求

作者:Nico

有声播读:穆如清风

 

 

在我心情难过的时候,我总喜欢翻开圣经的中间页,找到诗篇大声朗读。那些来自诗人的一篇篇祷告是如此迫切,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重担或者内心的需求一一向上帝倾诉。如同诗篇第四篇的开头:

1 显我为义的上帝啊,我呼吁的时候,求祢应允我!我在困苦中,祢曾使我宽广;现在求祢怜恤我,听我的祷告!

诗篇第三篇是大卫逃避他儿子押沙龙而写下的诗。诗篇第四篇也许是第三篇的延续,有可能是创作于同一个危机背景之下。在第一节中,大卫称上帝是“显他为义”的上帝。大卫清楚知道他的义是不能够靠着自己的行为换来的。大卫曾经犯下奸淫的罪,可当他向上帝认罪悔改时,上帝仍然称他为合祂心意的人。大卫因为深深认识和相信上帝的恩典,所以他可以放胆地向上帝呼求,并且知道上帝定会回应他。

大卫的祷告提醒了我们,如果我们信仰的根基是正确的,我们会做出信心的祷告。如同新约里提到的“因信称义”:因着相信耶稣基督是我们生命的救主,我们就藉着祂都称为义了。“耶和华远离恶人,却听义人的祷告”(箴言15章29节)。在大卫祷告时,他想起了以往上帝如何地帮助他从每个困境中走出来。

“我在困苦中,祢曾使我宽广”。大卫的一生充满患难。敌人屡次逼他到危险的死角,想要将他置之于死地,可每一次上帝的手都把大卫引领到广阔之地。不平凡的际遇让他真实经历到上帝是他患难中随时的帮助。因着过去上帝为他所做的,他不安的心再度充满信心。上帝是永不改变的上帝。他相信这位曾经拯救过他的上帝,今天照样会拯救他!因为上帝是永不改变的。因此大卫再次开口祈求,恳求上帝的怜悯,让他的祷告可以被垂听。

2 你们这上流人哪,你们将我的尊荣变为羞辱要到几时呢?你们喜爱虚妄、寻找虚假要到几时呢?(细拉)

3 你们要知道,耶和华已经分别虔诚人归他自己。我求告耶和华,祂必听我。

笔锋一转,大卫向他的敌人说话。大卫并没有诅咒敌人,而是劝告敌人悬崖勒马,不要去做虚无的事。“上流的人”是指背叛大卫、跟从押沙龙的随从。他们本来是大卫身边尊贵的部下,可却听了押沙龙的花言巧语而选择对抗大卫。他们心里也许都有自己的小算盘,想要为自己争取利益或者财富。可大卫却指责他们的行为是“寻找虚假”,因为大卫深知道他是耶和华所膏立的王。他是属于耶和华的。所以,他凭信心知道当他向上帝求告他的难处,上帝必定会帮助他。

4 你们应当畏惧,不可犯罪;在床上的时候,要心里思想,并要肃静。(细拉)

5 当献上公义的祭,又当倚靠耶和华。

第四节和第五节,是大卫对左右的臣仆及议论他的百姓说的。虽然有不少的人已经加入了押沙龙的叛乱中,可大卫身边仍然还有一些忠心的仆人跟随大卫。尽管如此,他们内心仍然充满忧虑,不知道等待他们的未来会是怎样的。这时大卫给他们几个提醒,好让他们可以有力量继续走下去。 

大卫提醒跟随他们的人“应当畏惧”。不是畏惧敌人,而是畏惧上帝。要知道他们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都是经过上帝允许的。既然是上帝允许发生的,上帝也有能力带他们度过这次的战乱。他们只管等候上帝的时间。 第二个提醒是“不可犯罪”。他们不能因为周遭发生的事情而犯罪。押沙龙的行为可能令很多人生气,但大卫担心人们因此而犯罪。他提醒他的子民不要因此抱怨上帝,免得犯罪。不要过度仇恨敌人,以致犯罪。

第三个提醒是 “要在心里思想,并要安静”。在面对纷乱的时候,我们的思想是最难保守的。在患难时,我们可以回顾上帝在过去对我们的恩惠。专心思想上帝的话语,安静反省自己的过错。然后献上“公义的祭”。献祭是以色列民熟悉的,但大卫所强调的祭,不是物质的祭,而是“公义的祭”,这是上帝最喜欢的祭物。先知弥迦曾经提醒百姓:“世人哪!耶和华已指示你何为善。祂向你所要的是什么呢?只要你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你的上帝同行。”(弥迦书6章6-8节)由此可见,上帝要的祭物,并不在祭物的多寡与优劣,而在内心的圣洁。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要时刻倚靠上帝,因为耶和华是军队的元帅,争战的得胜都在于祂,而非人的聪明。

6 有许多人说:“谁能指示我们什么好处?”耶和华啊,求祢仰起脸来,光照我们。

7 祢使我心里快乐,胜过那丰收五谷新酒的人。

8 我必安然躺下睡觉,因为独有祢耶和华使我安然居住。

我很喜欢诗人写的“耶和华啊,求祢仰起脸来,光照我们”。很多时候,上帝不会急着要挪走我们的敌人,或者改变我们的环境,而是会先改变我们的眼光。我们无法决定候困境什么时候临到,或什么时候能逃离逼迫,就如同诗中的大卫。可我们可以决定我们对事情的反应。当上帝光照我们的内心时,我们已经得到好处了,那就是心灵的平安。来自上帝那最真实的喜乐胜过一切的物质。诗的结尾和开头有很大的反差。开头诗人的担忧和急迫已经转化成一股平安。经过一轮的祷告,他终于可以卸下重担,安然入睡,因为他知道上帝与他同在。

让我们一起祷告:

亲爱的上帝,我们今天来到祢的面前把一切重担都交给祢。我们要学习像大卫一样,深深知道自己是你的孩子,祢必聆听我们的祷告,并且帮助我们。在我们面对困难的时候,求祢保守我们的思想,耐心等候祢的时间。让我们转换看事情的眼光,知道你时刻都和我们同在,陪我们面对所有的困难。我们在患难时,心里可以有平安,因为唯有上帝祢使我们安然居住。我们的祷告是奉靠主耶稣基督的名。阿们!

问题反思:

  1. 你在面对困难的时候,第一个反应是找人的帮助还是找上帝的帮助?
  2. 大卫的祷告如何帮助你看到你在上帝眼里的身份?
  3. 写下一个上帝曾经帮助你解决的一个困境。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灵命日粮:过度节省

读经:出埃及记16章21-30节 

梅英姑妈是出了名的节省。在她去世后,她的侄女们抱着苦乐参半的复杂心情,一边缅怀姑妈,一边整理她的遗物。她们在某个抽屉里找到一个小塑胶袋,里面装有各式各样排列整齐的短线。只见袋子的标签上写着:“线太短了,无法使用。”

为何一个人会保留并分类整理那些明知无法使用的东西呢?也许是因为这人曾饱尝极度贫困的滋味。

当以色列人逃离埃及的奴役时,他们挥别了艰苦的生活。但他们转眼就忘记上帝在领他们出埃及时,所施行的神迹奇事,并且开始抱怨食物短缺。

上帝要以色列百姓信靠祂。在沙漠中,上帝提供吗哪做为他们的食物,并且告诉摩西:“百姓可以出去,每天收每天的份”(出埃及记16章4节)。上帝也指示他们到第六天要多收一倍,因为在安息日不会降下吗哪(5,25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