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命日粮:无根据的恐惧

读经:列王纪上11章34-39节,12章31-32节 

“我爱你,我绝不会离开你!”茱莉保存了她丈夫写给她的讯息,让她在惧怕时可以重看这则讯息。童年的创伤使茱莉担心自己会被亲人抛弃。她经常向丈夫要求保证,也总是焦虑不安地等着丈夫下班回家。

祷告与辅导帮助茱莉以积极正面的态度看待她的惧怕。她说:“我会根据丈夫充满爱意的承诺来正视自己的恐惧。我会想,他的承诺是真的!然后我就不会再胡思乱想。”

以色列王耶罗波安也有这种毫无根据的恐惧。由于所罗门王晚年背叛上帝,上帝便应许耶罗波安:“我必从他儿子的手里将国夺回,以十个支派赐给你”(列王纪上11章35节)。上帝向他保证会将以色列民赐给他,只要他顺服上帝(38节)。

但耶罗波安却害怕百姓去了耶路撒冷,“在耶和华的殿里献祭,他们的心必归向”犹大王罗波安 [....]

灵命日粮:与人为友

读经:马太福音26章26-29节 

亚里斯多德说过,没有人能和神成为朋友。为什么呢?因友谊需要平等的地位,什么样的神会步下神圣的位阶,与卑微的人类成为同等呢?

我很好奇,若亚里斯多德在耶稣与门徒共进最后的晚餐(马太福音26章26-35节)的现场,不知他会做些什么?因为耶稣这位万有的创造主撇下天上尊荣的地位,成为卑微的人(腓立比书2章6-8节;歌罗西书1章16节),祂还告诉门徒,祂不再称他们为仆人,乃称他们为朋友(约翰福音15章15节)。

若亚里斯多德知道与耶稣同坐席的有哪些人,也会感到惊讶。其中有为罗马人办事的税吏马太;有反抗罗马政权的奋锐党西门(马太福音10章3-4节);还有被称为“雷子”的雅各和约翰(马可福音3章17节)与安静的腓力同坐。当耶稣把饼和酒比喻成祂的“身体”和祂的“ [....]

灵命日粮:关心弱者

读经:耶利米书22章1-5节 

约瑟芬·巴特勒(Josephine Butler)是维多利亚时代的女权运动先驱,为当时被指控(往往是不实指控)为“娼妓”的妇女发声,为社会大众视为“最讨厌的人”争取权利。约瑟芬因为坚定相信上帝,促使她多年致力于废除1860年代英国的《传染性疾病法案》,因为这项法案对社会中下层女性极不公平,强制女性接受残忍的医疗检查和治疗。

到了1883年,在英国国会辩论废除这项法案期间,她在威斯敏斯特与一群妇女一起祷告。当她看见那些来自贫民窟最邋遢和悲惨的妇女,与那些高尚尊贵的妇女一同哭泣,一同恳求上帝保护脆弱的人,令她深受感动。最后她们都满心欢喜,因为国会废除了这项不公平的法案。

约瑟芬要众人秉公行义的呼吁,正呼应上帝透过先知耶利米对那些作恶的君王所说的话:“ [....]

灵命日粮:行在光中

读经:以弗所书5章8-15节 

家豪住宿的旅馆房间,到了晚上似乎特别昏暗。他不禁担心,假如半夜起来因看不见而滑倒,该怎么办?当晚家豪半夜起来时,很意外地看见床底发出一道光,照亮了房间地板。原来是动态感应装置把灯点亮了,而这道光只有在他起身开始走动时,才会亮起。

圣经教导我们要专心行在上帝的光中。如同保罗告诉以弗所的新信徒:“你们该效法上帝,⋯⋯也要凭爱心行事”(以弗所书5章1-2节)。但行在上帝的光中会有什么行为表现呢?

当我们踏入基督慈爱的光中,就会远离自己的罪孽。这些罪包括淫乱,污秽,贪婪和拜偶像。保罗说:“不要参与暗昧无益的事,倒要把它揭露出来”(11节,新译本)。当时以弗所盛行异教崇拜,但保罗的教导带领新信徒回到正轨。他说:“从前你们是暗昧的,但如今在主里面是光明的,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