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灵命日粮:花钱买水

读经: 罗马书5章12-21节


因一次的义行,众人也就被称义得生命了。 —罗马书5章18节


多年来,许多美国人都大量饮用瓶装水。即使大部分人都随时可以得到免费、安全的食用水供应,因为水龙头或是饮水机随处可见,但他们仍在购买瓶装水。明明能有免费的享受,却选择付款购买,这真让我百思不解。但有些人就认为,需要付款购买的产品,一定比任何免费的东西优越。

这样的想法有时也存在于我们的属灵生命。有些人很难接受救恩是白白赏赐的礼物,他们想要做些事情来赚得救恩。问题是:根本没有人能够付得起这代价,那是完全的(马太福音19章21节),且只有耶稣能做到(罗马书5章18节)。对于心灵干渴的人,祂应许说:「我要将生命泉的水白白赐给那口渴的人喝。」(启示录21章6节)

有些人以为只要有好行为与慈善捐款,就可以购买救恩的活水。虽然上帝认为这些也是基督徒有价值的属灵服事,但上帝宽恕我们的罪,并不是因为我们的行为。上帝差派了耶稣来替我们死,偿付了罪的代价,并且耶稣将上帝的救恩泉源供应给我们,那是永不干涸的,我们能白白地享用,满足心灵干渴。

耶稣是生命的活水,
一口饮下使你完全;
每日从这泉源汲取,
给你灵里带来更新。
D. DeHaan
耶稣是那唯一能满足干渴心灵的泉源。


全年读经:
士师记11-12章 路加福音6章1-26节


灵命日粮:温柔的人有福了

读经: 马太福音5章1-10节


温柔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承受地土。 —马太福音5章5节


辞典将「温柔」定义为:温和柔顺。有人也将「温柔」视为没有主见,与怯懦、软弱同等。甚至在一本英文辞典中,提供「温柔」的第二个定义是:「太柔顺的、容易被影响的、软弱没骨气的、死气沉沉的」。这使得一些人会质疑为何耶稣说:「温柔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承受地土。」(马太福音5章5节)

希腊学者范恩(W.E. Vine)则说,圣经中的温柔是对上帝的一种态度,「是我们接受上帝对我们的安排,知道那是美好的,因此我们并不争论,也不抗拒」。我们在基督身上也看见如此,祂喜悦地遵行祂天父的旨意。

范恩继续说:「主耶稣所表现并要信徒遵行的温柔,是能力的结果。……主是『温柔的』,因祂有着上帝无限的资源,可以任由祂掌控。」祂本来可以呼唤天使来,免去祂被钉十架之苦,但祂并未这样做,甘心顺服。

耶稣告诉祂疲乏、担重担的信徒们:「我心里柔和谦卑,你们当负我的轭,学我的样式,这样,你们心里就必得享安息」(马太福音11章29节)。祂就是「温柔」的完美榜样。

当我们疲累且忧虑时,耶稣邀请我们柔和谦卑地信靠祂,借此发现其中的平安。

神遣爱子救主为我舍命,
祂为何要爱我?
为我钉十架在加略山顶,
祂为何要爱我?
Harkness
上帝有两个住所,一个在天堂,一个在谦和且感恩之人的心中。──沃尔顿


全年读经:
士师记9-10章 路加福音5章17-39节


灵命日粮:更美好的世界

读经: 彼得前书2章9-12节


你们在外邦人中,应当品行端正,叫那些……因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归荣耀给上帝。 —彼得前书2章12节


我很喜欢看以查理布朗为主的《花生漫画》。在其中一集里面,向来充满自信的露西这样说:「这世界有我在其中,怎会变坏呢?自我出生以来,世界就有明显的进步了!」

当然,露西对她自己的看法并不切实际,也未免自视过高,但她指出一个有趣的观点。无论上帝将我们放在哪里,若我们尝试以彰显基督的爱,来使这世界变得更好,这会怎么样呢?

当彼得写信给受逼迫的信徒时,他劝勉他们「应当品行端正」(彼得前书2章12节),要有好行为,这至终会将荣耀归给上帝。换句话说,我们能以行动来使世界变得更好。想想那些效法基督的行为,比如:爱、怜悯、宽恕、公义与和平,能给我们的世界带来如何的改变。我总是想着,若我们活出这节经文,人们会说:「我们的办公室因着某某在这里工作,而成为更美好的地方。」又或是:「我们的社区变得更好了。」或者:「我们的学校变得更好了。」

我们无法独力改变整个世界,但借着上帝的恩典,我们能让基督在我们里面所作的改变,来改变我们周围的世界。

爱是为世界的需要而给予,
爱是以圣灵的引导而分享,
爱是当世界在哭泣而关怀,
爱是用基督的眼光而怜悯。
Brandt
人人都能为主发光,让世界更美好。


全年读经:
士师记7-8章 路加福音5章1-16节


灵命日粮:耐心等候

读经: 诗篇130篇


在指望中要喜乐,在患难中要忍耐,祷告要恒切。 —罗马书12章12节


多年来,哈利日复一日地为着远离上帝的女婿约翰,向上帝倾诉他心里的忧虑。而在哈利逝世的几个月之后,约翰终于回到上帝的面前。当约翰的丈母娘玛莎告诉他,哈利曾经每天都为他祷告时,约翰回答:「我耽误得太久了。」但是玛莎却喜乐地说:「你看,上帝现在应允了哈利在世时的祷告。」

对于我们这些祷告并且等待回应的人来说,哈利的故事可以带来鼓励。我们可以学习他「恒切地祷告」,并且耐心地等候(罗马书12章12节)。

诗篇130篇的作者,也曾经历在祷告中的等候,他说:「我等候耶和华,我的心等候」(5节)。他在上帝里面找到盼望,因为他知道上帝「有慈爱,有丰盛的救恩」(7节)。

关于上帝的时间表,作家撒母耳·恩亚(Samuel Enyia)写道:「上帝并不按照我们的时间,我们的时间是按先后顺序排列的,但是上帝……是永恒的,祂按自己预定的时间做事。我们的祷告……或许没办法催促上帝马上行动,但是……却能将我们自己摆在祂的面前,与祂同在。」

这是多么大的殊荣,让我们可以在祷告中与上帝同在,并且等候祂,等祂在预定的时间回应我们。

祷告祷告!不住祷告!
回应若迟,耐心等待;
我主基督,必定再来,
准时到来,绝无阻碍。
Chisholm
上帝对我们的祈求,可能暂缓,但绝不失信。


全年读经:
士师记4-6章 路加福音4章31-44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