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灵命日粮:资源短缺

读经: 出埃及记6章1-13节


我要用伸出来的膀臂……救赎你们脱离他们的重担。 —出埃及记6章6节


我们当中有很多人,都曾面临资源短缺的挑战。在钱财不足、时间不够、人手短缺,以及体力透支的情况下,工作量还是一样的多。有时,甚至还会越来越多。有句谚语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描述的正是这种窘况。

这句谚语正是以色列人在埃及为奴时的写照。当年,法老决定停止供应稻草,但却要求以色列人每天生产一样数量的砖块。当以色列人拼命捡拾碎屑当原料的同时,埃及监工却鞭打指责以色列人不够努力(出埃及记5章13节)。以色列人沮丧挫折到极点,以至于没有听见上帝透过摩西对他们说:「我要用伸出来的膀臂……救赎你们脱离他们的重担。」(出埃及记6章6节)

虽然以色列人摀住耳朵不愿聆听上帝的信息,上帝仍继续指示摩西如何向法老说话。上帝定意帮助以色列人,并在幕后工作。我们和以色列人一样,常因为灰心丧志而不理会上帝的鼓励。在黑暗的人生幽谷,想起上帝是我们的拯救和帮助,就让人感到欣慰(诗篇40篇17节)。即使我们无法看清上帝的作为,上帝却总是与我们同在。

主啊,求祢帮助我!
让我在困境中也能信靠祢,
请借圣灵让我心中充满盼望,
让我用生命向世人见证祢的信实。
生命艰难坎坷日,正是信靠上帝时。


全年读经:
出埃及记4-6章 马太福音14章22-36节


灵命日粮:合一

读经: 彼得前书4章7-11节


各人要照所得的恩赐彼此服事,作上帝百般恩赐的好管家。 —彼得前书4章10节


我爱弹奏五弦班卓琴,但它有个缺点,就是它的第五弦只能弹奏简单的和弦。当其他的乐手想要弹奏较复杂的旋律时,班卓琴手就必须做些调整,那么,他就能在即兴演奏中增添令人惊叹的旋律。

正如乐手需要调整乐器,如果我们想要与他人有合一的服事,也需要按着属灵的恩赐做出调整。例如,那些有教导恩赐的人,还需要与有其他恩赐的人配合。因为其他人有的擅于安排会议,有的能确保会议室设置完备、整齐干净。每个人都有属灵恩赐,大家需要合作,上帝的工作才能完成。

使徒彼得说:「各人要照所得的恩赐彼此服事,作上帝百般恩赐的好管家」(彼得前书4章10节)。做个好管家也要与他人合作。现在,想想看你有哪些属灵恩赐(罗马书12章;哥林多前书12章;以弗所书4章;彼得前书4章),并思考一下,自己该如何配合其他弟兄姊妹的恩赐,奏出和弦。当我们的恩赐可以互相补其不足时,就会带出合一且荣耀上帝的结果。

敬拜虽无音符,
赞美仍能献上,
乐意摆上恩赐,
真诚服事我主。
Branon
定睛基督,教会合一。


全年读经:
出埃及记1-3章 马太福音14章1-21节


灵命日粮:谁为大?

读经: 马可福音10章35-45节


你们中间,谁愿为大,就必作你们的用人。 —马可福音10章43节


虽然有些人觉得自己只是无名小卒、沧海一粟。然而,不论我们自觉多么微不足道,都可以被上帝大大使用。

马丁•路德•金在1968年初的一篇讲道中,引用耶稣在马太福音10章有关服事的那段话。然后他说:「每个人都可以是伟大的,因为每个人都可以服事。你不需要有大学文凭才能服事;你不需要了解句子文法才能服事;你不需要知道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是谁才能服事……你只需要一颗充满感恩的心,以及一个被爱激励的灵魂。」

当耶稣的门徒为谁才可以在天堂里坐在荣耀的位子上而争吵时,耶稣告诉他们:「你们中间,谁愿为大,就必作你们的用人;在你们中间,谁愿为首,就必作众人的仆人。因为人子来,并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并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马可福音10章43-45节)

我不知道我们对此是否也抱持同样的看法?我们是否乐意做那些没人注意的差事?我们服事的目的是否是讨上帝喜悦多过于赢得掌声?如果我们甘愿为仆人,服事他人,我们的人生便会让人看到那位真正伟大的上帝。

服事职分无大小,
高举基督才可夸;
若是出于己私心,
遍及全地亦为渺。
Anon.
为主所做的小事即是大事。


全年读经:
创世记49-50章 马太福音13章31-58节


灵命日粮:两个人

读经: 约翰福音11章30-37节


[祂]心里悲叹,又甚忧愁……耶稣哭了。 —约翰福音11章33、35节


我们的城市里,有两个人在同一天惨遭杀害。第一个是一名警员,他在试图帮助一个家庭时被枪杀。另一名则是一个流浪汉,在当天早上与朋友喝酒时被射杀。整个城市都哀悼那名警员,他是一位心地善良、关心他人、备受街坊爱戴的年轻人。相反地,只有几位流浪汉哀悼他们所爱但已失去的朋友。

我想主耶稣会为这两个人哀痛。

当耶稣看到马利亚、马大和他们的朋友为拉撒路哭泣时,「[祂]心里悲叹,又甚忧愁」(约翰福音11章33节)。祂爱拉撒路和他的姊妹。虽然耶稣知道祂很快就会使拉撒路从死里复活,但祂还是与他们一同哭泣(35节)。一些圣经学者认为耶稣哭泣的部分原因,不仅是为了死亡的本身,更是为了死亡使人所感受的痛苦和哀伤。

人生难免会遭逢失丧。然而当我们失去挚爱时,耶稣会与我们同悲伤,并希望我们也「与哀哭的人要同哭」(罗马书12章15节)。而且耶稣是「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25节)的主,信祂的人,终将会经历没有死亡和痛苦的日子。

赐我怜悯温柔心肠,
与主基督心肠相仿;
伸手援助他人需求,
祢的怜恤充满心房。
Anon.
怜悯有助于医治他人的伤痛。


全年读经:
创世记46-48章 马太福音13章1-30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