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灵命日粮:见证人

读经: 约翰一书1章1-10节


我们乃是与父并祂儿子耶稣基督相交的。 -约翰一书1章3节


当「每日探索」电视节目的制作团队在录制传记节目时,我们都特别喜欢去采访与传记主人翁熟识的朋友,以了解传记人物的生命故事。这些年来,我们采访过的人包括了:在中国的集中营和李岱尔(Eric Liddell)同住一间牢房的人;二战期间在鲁益师(CS Lewis)的家里住过的妇女,当年她还是少女;以及曾在美国的南巡演说期间,担任乔治·华盛顿·卡弗(Dr. George Washington Carver)的司机的人。他们都开诚布公地向我们讲述了这些传记人物激动人心的生命特质。

身为耶稣十二个门徒之一的约翰,在年老时写了一卷书信。在卷首即表明了自己身为见证人和耶稣亲密追随者的身分。约翰写道:「这生命已经显现出来,我们见过了,现在也作见证,并且向你们宣扬这本来与父同在,又向我们显现过的永远的生命」。将所见所闻传达出来是为了「使你们也可以和我们心灵相通。我们是与父和祂的儿子耶稣基督心灵相通的」,为了「使我们的喜乐充足」(约翰一书1章2-4节,新译本)。

耶稣门徒的亲眼见证,能使我们对基督更有信心,即便没有亲眼见祂,我们也坚信不疑。 DCM

感谢救主赐圣经,
记载门徒的见证;
祢赐下弟兄姊妹,
将我信心来铸成。
那没有看见就信的有福了。 ──耶稣


全年读经:
创世记27-28章,马太福音8章18-34节


灵命日粮:属灵眼光

读经: 以弗所书1章15-21节


我们借这爱子的血得蒙救赎,过犯得以赦免,乃是照祂丰富的恩典。 -以弗所书1章7节


有个囚犯曾在古巴监狱里度过十四个年头,他说有一个给自己打气,维持生存意志的妙方:「我的牢房里没有窗户,于是我在心里想像着在门上开了一扇窗,透过我脑海里的想像,我可以看见一幅美丽的景象,有山有水,河水汩汩流泻漫过山谷奇石,这景象栩栩如生,我无需费力,每次望着牢房门上时,即可看见。」

无独有偶,圣经里最能给人带来希望的几本书,如:腓立比书、歌罗西书、以弗所书,全是保罗在罗马被软禁时所写的。从保罗写给以弗所的书信中,即说明了使徒保罗在被拘禁之地所看见的生命盼望。

首先,保罗看见他先前所建立的教会的属灵成长。在以弗所这卷书中他为着教会有信心的见证而不住地感谢上帝(以弗所书1章15-16节)。接着,他祈求上帝开启他们心灵的眼睛,看见上帝「极丰富的恩典」(2章7节)。当保罗奋笔疾书,传递着上帝爱的计划时,没有丝毫沮丧或哀怨的情绪。

若你感到失望或怀疑基督徒的生命价值,以弗所书必能为你提振士气。这帖强心剂告诉我们,在基督里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得到无可比拟的丰富恩典。 PY

天父,祢的福音好得无比,
祢的恩典无比丰盛。
感谢祢赐下以弗所书,
成为我们的鼓励与盼望。阿们!
把盼望建立在上帝和祂的话语上,绝不失望。


全年读经:
创世记25-26章,马太福音8章1-17节


灵命日粮:纠正过来

读经: 路加福音19章1-10节


我若讹诈了谁,就还他四倍。 -路加福音19章8节


那一天真是好天气,风和日丽、晴朗温煦,我们把家里多余物品陈列出来,举办车库拍卖会。人们纷纷前来选购,翻找着衣物、平装书和不成套的碗盘。我却注意到有个年轻的女子正盯着一条白色珠链,几分钟之后,那条项链和那个女子都不见了。我发现她往街上走去,于是我赶紧跑了过去,看到那条项链正握在她的手掌里。当她看见我这个物主出现时,知道再也逃不掉了,只好掏出钱来,偿还这偷来的东西。

税吏撒该也偿还了他所讹诈的钱财。那是因为撒该遇见耶稣之后就被改变了。在那时代,税吏经常向百姓收取额外的税金,借此中饱私囊。他誓言偿付四倍的金额给那些他曾经讹诈的人(路加福音19章8节)。撒该​​希望归还这些钱,并且把他一半的财产分给穷人。这表示他的心里已经有了重大的改变,他曾经是个掠夺者,在遇见耶稣之后,他决心改过,愿意加倍偿还所欺诈的钱财。

撒该​​被改变的例子鼓励我们,我们也可以改变过来。我们也许拿了不该拿的东西,或者有未偿还的税金,或是错待了他人,当上帝提醒我们时,我们就应该立刻纠正过来,并借此来荣耀祂。 JBS

求主助我诚实可信。
无论何时言行一致;
赐我勇气行事正直,
愿人因我瞥见祢光。 Fasick
有债必还,永不嫌晚。


全年读经:
创世记23-24章,马太福音7章


灵命日粮:罪人归宿

读经: 罗马书5章6-15节


惟有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上帝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 -罗马书5章8节


有一次,我的朋友和人聊天,那人对基督教没什么好感。我的朋友知道如果自己的用词听起来太「属灵」,就会失去与他继续谈话的机会。因此,在谈话的时候,朋友问道:

「嘿,鲍伯,你知道有罪的人上哪儿去吗?」

「这还不简单,」他回答说:「你是要告诉我,这些人都会下地狱吧?」

「不对,」我的朋友说:「他们上教会去了。」

鲍伯哑口无言,这是他意想不到的答案。他没想到会听见一个基督徒承认自己的不完美。于是,我的朋友当下就对他说:基督徒了解到自己有罪,需要不断获得心灵更新。借此机会,他解释了恩典的意义──尽管我们罪孽深重而不配得救赎,却能得到上帝的恩待(罗马书5章8-9节;以弗所书2章8-9节)。

或许,我们没有让非信徒了解教会里的真实情况。他们或许不明白基督徒到教会的目的乃是敬拜赞美我们的主,因为「我们在爱子里得蒙救赎,罪过得以赦免。」(歌罗西书1章14节)

是的,有罪的人上教会去了,因着上帝的恩典,被饶恕的罪人还要去天堂。 JDB

曾满是罪污,现将永完美,
因基督是主、公义和救恩;
我无法自救,实现那公义,
主永远同在,成圣已达成。 Lee
教会是罪人的诊疗所,不是圣徒的俱乐部。


全年读经:
创世记20-22章,马太福音6章19-34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