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灵命日粮:我是否忘了?

读经: 马太福音20章1-16节


我的东西难道不可随我的意思用吗? -马太福音20章15节


我曾经见过一个人,他深信自己所做过的事,永远无法获得上帝的赦免。一位长者耐心教导他,一年之后,我很高兴见到那位年轻人,不仅接受耶稣为他的救主,并且渴慕阅读圣经。又过了三年,我再度与他相遇,我发现他的热情已被牢骚取代了。 「我就是无法理解,为什么上帝会让那些邪恶的人吃香喝辣,却让祂的许多儿女勉强糊口度日。」他心中充满了牢骚,觉得上帝对他不公,这样的抱怨吞噬了他在基督里的喜乐。

他就像我们许多人一样,忘记了自己多么需要耶稣基督的恩典。那最初领受上帝时所怀的感恩,如今却已荡然无存。这使我们想起耶稣在比喻里提到的葡萄园工人(马太福音20章1-16节)。他们的眼目转向发生在他人身上的事,以及他们所得到的报酬(10-12节)。

尽管上帝不欠我们任何东西,祂却在我们接受基督时,将应许的救恩白白地赐给了我们。祂甚至慷慨赐下圣灵,在日常生活中,给予我们帮助,预备我们与祂同享永生的喜乐。面对这些生活中看似不平等的事时,我们需要定睛仰望主,专注于祂的话语,而不是注目在他人身上。 RK

不要嫉妒他人,
而要停止牢骚;
只要定睛耶稣,
必会心满意足。阿们。
因知上帝本为善,必有满足在我心。


全年读经:
马太福音20-22章


灵命日粮:万古之先

读经: 创世记1章


父啊,现在求祢使我同享荣耀,就是未有世界以先,我同祢所有的荣耀。 -约翰福音17章5节


当我儿子十来岁的时候,他问了我一些问题,其中一个问题几乎难倒了我。史提夫问我:「爸,如果上帝从亘古就存在,那在祂创造宇宙天地之前,祂在做什么呢?」

在「上帝创造天地」(创世记1章1节)之前的远古时期是什么样子呢?首先,我们知道在创造以前,就有了从上帝而来的「智慧」。在箴言8章23节中被拟人化的「智慧」说:「从亘古,从太初,未有世界以前,我已被立。」

而我们也知道早在世界被立之前,上帝的救恩大计就已经运行。在提摩太后书1章9节,我们读到恩典「是万​​古之先,在基督耶稣里赐给我们的」。同样地,在提多书1章2节也提到,那所应许的永生,是在「万古之先」的。我们也知道在「未有世界以先」(约翰福音17章5节、24节),耶稣与天父同享荣耀,得蒙天父垂爱。

像这样一窥上帝在创造天地以先的作为,能帮助我们稍稍看见我们伟大永恒上帝的本质与雄伟。我们得见祂的威严与崇高。很惊人吧?我们敬拜的是一位从万古之先,并直存到永远的上帝。 JDB

上帝啊,祢是天地万物的主宰,
祢让我们赞叹,祢是阿拉法,祢是俄梅戛,
祢是初也是终,且不止如此。感谢祢,
使我们得以敬拜祢、尊崇祢。
这受造的天地万物仅是永恒里的一个小插曲。──汤玛斯·布朗爵士


全年读经:
马太福音16-19章


灵命日粮:不增不减

读经: 提摩太后书2章14-26节


你当竭力在上帝面前得蒙喜悦,作无愧的工人,按着正意分解真理的道。 -提摩太后书2章15节


最近我读了一些文章,谈到我们很容易曲解圣经的信息。我们可能会用圣经来支持我们本来就已经深信的观念,而不是让圣经告诉我们上帝要表达的意思。有些人用圣经来为某一论点辩驳,却也有人用圣经来反对同一个议题。双方都引用圣经来支持自己的论点,但是两边不可能都对。

当我们使用上帝的话语时,我们必须完全忠于圣经的真意,不可以随意增加和删减,这是极其重要的。如果曲解了上帝的话,我们就会歪曲这些话语的真意,最终我们将会歪曲上帝的属性。这就是为什么保罗鼓励提摩太说:「你当竭力在上帝面前得蒙喜悦,作无愧的工人,按着正意分解真理的道」(提摩太后书2章15节)。要在上帝面前成为一个蒙喜悦、无愧的工人,最重要的就是正确地讲解真理的道。读经时,我们可以仰赖圣灵赐给我们智慧和理解圣经的能力。

我们有机会可以将上帝的道,以完全吻合上帝心意的方式,透过我们的言行传达出来。这是基督徒一生中最棒的特权之一! WEC

感谢天父赐下圣经,
日日引领我的生命;
愿我能够活出真理,
言行一致不偏不倚。阿们。
切记,上帝的话语绝不可增减。


全年读经:
马太福音12-15章


灵命日粮:行经幽谷

读经: 诗篇23篇


死啊!你得胜的权​​势在哪里?死啊!你的毒钩在哪里? -哥林多前书15章55节


我曾听到人们说:「我不怕死,因为我知道自己会上天堂;只是那死亡的过程让我害怕!」是的,身为基督徒,我们期待回到天家,但也可能会害怕经历死亡的过程。我们不必为承认此事而感到羞愧,害怕死亡的过程是件很自然的事。想到死前可能遭受的病痛;与心爱的人分离的不舍;医药费可能让家人陷入贫穷;梦想未实现的遗憾,都让人感到恐惧。

为何基督徒不需要害怕死亡?因为耶稣从死里复活了,且我们在基督里的人也将复活。这就是保罗为何在哥林多前书15章56-57节宣告:「死的毒钩就是罪,罪的权势就是律法。感谢上帝,使我们藉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得胜。」

死亡的过程是让我们进入上帝永恒的一段经历。当我们「行过死荫的幽谷」,我们能在圣经中找到信心:「祢与我同在;祢的杖,祢的竿,都安慰我」(诗篇23篇4节)。这里的画面是上帝行在我们身边,给予安慰及方向,祂护卫我们穿越黑暗幽谷而去到「上帝的家」。在那里,我们将与祂同住直到永远(6节)。 AL

想像你正跨越河流,
踏上安全彼岸之边;
忧伤痛苦皆已过去,
与主同住直到永远! Anon.
死亡是进入天家之前的一抹黑影。


全年读经:
马太福音8-1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