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灵命日粮:看重内心

读经: 读经:哥林多后书5章12-21节


金句:我们从今以后,不凭着外貌认人了。 -哥林多后书5章16节


在1960年2月1日,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格林史宝拉分校里,来自黑人学院的四位学生故意坐在自助餐厅里的「白人专用」区内。其中一位名叫麦凯恩的学生注意到,有一位年长的白人女士正在看着他们。他断定她对黑人有偏见,以及不赞同他们的反种族隔离行为。然而,几分钟之后,那位女士走了过来,拍拍他们的肩说:「孩子们,我真为你们感到骄傲。」

多年以后,麦凯恩在国家公共电台回忆起这件事时,他说自己从这件事情上学到:永远不要凭既定印象待人,不要对他人妄下定论,要找机会向他们了解真相。

初代教会也和现代的情况相仿,常常因种族、语言、文化的隔阂,而产生裂痕。保罗写信给哥林多的信徒,帮助他们晓得如何回答那些只看重外貌,而不注重品格的人(哥林多后书5章12节)。因基督为众人死,保罗说:「我们从今以后,不凭着外貌认人了。」(16节)

我们众人皆以上帝的形象受造,每个人只要愿意就能在基督里成为新造的人,所以愿我们都不要以貌取人。 DCM

第一印象易误导,
因尚未详知内心;
人们经常误判断,
只因片面看事情。 Fitzhugh
内心所想,才是至关重要。


全年读经:
诗篇10-12篇 使徒行传19章1-20节


灵命日粮: 有年纪的保罗

读经: 读经:腓利门书1章1-9节


金句:然而像我这有年纪的保罗,圪为我在捆锁中所生的儿子阿尼西谋求你。 -腓利门书1章9-10节


以往我总认为人到了60岁就已经「老了」,于是,过完60岁生日以后,我便开始计算自己的生命还有多少个年头可以有所作为,结论是10年。直到有一天,我想起一位85岁,却仍然热心事奉的同工,我的想法才开始有所改变。因此我特地去找这位同工,想了解60岁以后的生活。他告诉我,在过去的25年里,上帝给了他一些奇妙的事奉机会。

使徒保罗在腓利门书1章9节中,称自己为「有年纪的」,和我自己对年纪的认知有所呼应:「然而像我这有年纪的保罗,圪为我在捆锁中所生的儿子阿尼西谋求你」(9-10节)。保罗要求腓利门将他出走的仆人带回,有些学者认为当他写这些文字时,大约50岁,以现代的标准来看,这根本算不上是有年纪的人。不过当时的平均寿命是比现代人短得多。虽然意识到自己年纪老大,保罗仍然持续服事主许多年。

我们或许正经历肉体上或其他方面的限制,但最重要的是要继续尽力服事主,直到祂接我们回天家的那一天。 HDF

勿视己工为无益,
虽其渺小不起眼;
基督看重信实心,
当全然为主献上。 D. De Haan
上帝用人不计年纪,只要你愿意。


全年读经:
诗篇7-9篇 使徒行传18章


灵命日粮:守旧派

读经: 提摩太前书2章8-10节;罗马书12章1-2节


金句:我愿女人廉耻、自守,以正派衣裳为装饰。 …-提摩太前书2章8-9节


当处于这21世纪的初期,我们可以看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那些历史悠久的道德标准。最近一位声称自己相信耶稣的少女流行歌手,更是明显地表现了这种态度。

当与人讨论到她该怎么穿得端庄时,她无视那些对她暴露衣着的批评,反而说道:「这真是太守旧了!」

这个年轻女子的言论对错各半。某个角度来说,她是对的。基督徒的穿着标准是很「守旧」,因为这个标准是两千多年前订下的。但她那种把古老标准弃如敝屣的态度是错的。因为正确地来说,圣经的原则绝对是不受时空限制,历久弥新。即使是很久以前写下的,如今仍然适时且实用。

论到端庄的问题,当圣经说到女人应该「以正派衣裳为装饰」(提摩太前书2章9节),这在今日依然是真理,我们不该用穿着来吸引别人对自己的注意。一个更普遍性的原则是「不要效法这个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罗马书12章2节),这是2011年的命令,可以指导我们该怎么穿着。

所以,不管你是在台上的流行歌手,还是坐在教堂里的姐妹,若你的行为是根据圣经标准,那就别怕「守旧」。 JDB


主啊,求祢帮助我能遵守,
圣经永不过时的标准;
无论言行、穿着或生活,
都要荣耀祢名。阿们。

要引人注目,还是荣耀上帝?


全年读经:
诗篇4-6篇 使徒行传17章16-34节


灵命日粮:职业危险

读经: 读经:腓立比书1章12-18节


金句:我所遭遇的事更是叫福音兴旺。 -腓立比书1章12节


我靠文字为生。不管是写作或编辑,我都使用文字来传达想法,使读者可以明白。我经常可以看见其他人写作上的错误(虽然有时候我看不见自己的错),然后想办法怎么去修正。

身为一个编辑,我是被雇来逐字逐句地审查、修饰文章。我的工作就是去挑出错字和错误的句子。然而,当我在自己的生活中,也抱着这种总是专挑错处的态度时,我职业上的长处就变成了短处。因为当我们只专注于错误时,我们可能会错过一切美好的事物。

使徒保罗大可以只注意腓立比教会的错误,因为在他们当中,有些人传讲福音是出于自私的野心,这加深了保罗的烦恼(腓立比书1章17节)。但他没有选择关注在这些负面的事情上,反而看到这些事的正面效果,并且为此欢欣:因为耶稣基督被传开了(18节)。

上帝希望我们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但祂不希望我们只专注在负面的事物,变得挑剔或感到气馁;即便是处于恶劣的景况中(保罗当时是在监狱中写信),我们仍能从中看见某些好事,因为在困难的时刻中,上帝依然持续在动工。 JAL

信心之眼定睛基督,
便见盼望存在前路;
但若专注生活困境,
信心终将干渴殆尽。 D. De Haan
别让眼前的困难模糊视线,当转眼仰望耶稣。


全年读经:
诗篇1-3篇 使徒行传17章1-15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