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灵命日粮:给予尊重

读经: 约翰福音8章2-11节


没有人定你的罪吗?—约翰福音8章10节


玛琪带了一名年轻女孩参加教会的聚会,这名女孩的穿着引人侧目。但大家应该都不会感到意外,因她是一名性工作者。女孩在座位上忸怩不安,时不时拉着过短的裙子,又刻意将双臂交叉挽在胸前。

玛琪问她:“喔,你会冷吗?来,我的披肩借你。”就这样,玛琪巧妙地让人们的注意力不再放在女孩的穿着上。

玛琪带领许多人认识耶稣,她只是邀请他们来到教会,并使他们感到轻松自在。她使每个人都得到尊重,这亲切的举动,让福音能绽放光芒。

当宗教领袖拉着一个妇人来到耶稣面前,严厉(又精准)地控告她行淫,耶稣却没有把注意力放在她的身上,直到祂使控告者一个一个地离开。在所有人离开之后,耶稣本可谴责她,但耶稣只问了两个简单的问题:“那些人在哪里呢?”以及“没有人定你的罪吗?”(约翰福音8章10节)第二个问题的答案当然是“没有”。因此,耶稣用简短的一句话,让她得到福音:“我也不定你的罪。”接着,耶稣劝勉她:“去吧!从此不要再犯罪了。”(11节)

永远不要低估真诚爱人的力量。这样的爱不会定别人的罪,甚至还能尊重并包容每一个人。

葛庭墨

当你看见社会边缘人时,
你有什么反应?本周,
你能邀请谁来教会?
你如何使他们愿意来到教会?
慈爱的上帝,请原谅我
经常以批判的眼光看待人,
求祢帮助我,
能向人展现祢的慈爱与恩典。


全年读经:
出埃及记36-38章;马太福音23章1-22节


灵命日粮:练习感恩

读经: 诗篇103篇1-8,17节


我的心哪,你要称颂耶和华,不可忘记祂的一切恩惠!—诗篇103篇2节


在克里斯蒂娜·科斯塔(Christina Costa)被诊断患上脑瘤之后,她注意到在面对癌症时,人们常用“抗争,搏斗”这类的词语。但她认为这种说法很容易让人感到精疲力尽,她本身并不想花超过一年的时间,与自己的身体对抗作战。相反地,她发现最有帮助的是天天练习感恩,例如:为照顾她的专业医疗团队而感恩,或为她的脑部跟身体状况好转而感恩。她亲身体验到无论感觉多么痛苦,练习感恩有助于我们克服沮丧,并帮助我们培养复原的能力。

科斯塔强有力的见证提醒了我,虽然上帝确实值得我们感恩,但练习感恩并不仅仅是信徒的责任,练习感恩也能让我们获益良多。当我们诚心向上帝祷告说:“我的心哪,你要称颂耶和华,不可忘记祂的一切恩惠!”(诗篇103篇2节)我们就会想起上帝以无数的方式施展祂的作为。祂保证我们一切的罪可以得到赦免,医治我们身体和心灵一切的疾病,让我们经历祂的慈爱和怜悯,并在祂创造的宇宙万物中享受数不尽的“美物”(3-5节)。

虽然不是所有的痛苦都能在今生完全得医治,但我们的心却能因感谢上帝而得更新,因为上帝的慈爱会常与你我同在,从“亘古到永远”(17节)。

白茉妮

你曾如何藉着感谢上帝
而经历了医治?
今日你要为哪些事而感谢上帝?
亲爱的天父,
感谢祢总是让我能心存感恩,
以及心怀盼望。


全年读经:
出埃及记34-35章;马太福音22章23-46节


灵命日粮:以爱相赠

读经: 箴言11章24-25节


有施散的,却更增添。—箴言11章24节


温多琳(Gwendolyn Stulgis)在婚礼那天,穿上自己梦想中的婚纱。婚礼之后,她把婚纱送给人,送给了一个陌生人。温多琳认为,美丽的婚纱不该放在衣柜里沾灰尘。有些新娘也同意这个想法。如今,透过温多琳的社群网站,有几十位女士捐出或得到婚纱。正如一位捐赠者说:“我希望这件婚纱能传给另一个新娘,然后再传,再传,为更多新娘在庆典中增添光彩,直到这件礼服不堪使用为止。”

确实,慷慨给予会让人感觉像参加庆典!正如圣经说:“有施散的,却更增添;有吝惜过度的,反致穷乏。好施舍的,必得丰裕;滋润人的,必得滋润。”(箴言11章24-25节)

在新约,使徒保罗也教导了这项原则。当他向以弗所的信徒道别时,为他们祝祷(使徒行传20章32节),并提醒他们慷慨给予的重要性。保罗以自己的工作态度作为众人仿效的榜样,劝勉他们说:“我凡事给你们作榜样,叫你们知道应当这样劳苦,扶助软弱的人,又当记念主耶稣的话,说:‘施比受更为有福。’”(35节)

慷慨给予反映出上帝的特质。“上帝爱世人,甚至将祂的独生子赐给他们⋯⋯”(约翰福音3章16节)。当上帝引导我们去仿效祂时,让我们立志跟随祂那荣美的榜样。

雷翠霞

你最近送给人什么美好的礼物?
这份礼物对那人有何帮助?
亲爱的天父啊,求祢让我的心充满祢的爱,
好使我能张开双手,大方给予。


全年读经:
出埃及记31-33章;马太福音22章1-22节


灵命日粮:在基督里深交

读经: 撒母耳记下1章23-27节


我们二人曾指着耶和华的名起誓……如今你平平安安地去吧!—撒母耳记上20章42节


在英国剑桥大学基督学院的礼拜堂里有一个石碑,是纪念两位17世纪的医生,约翰·芬奇(John Finch)与汤玛士·贝尼斯(Thomas Baines)。芬奇与贝尼斯被人称为“形影不离的朋友”,他们一起做医疗研究,在公务行程上也结伴同行。当贝尼斯于1680年过世时,芬奇为彼此间长达36年“从不间断的灵魂契合”而哀悼。他们的情谊具有丰厚的情感,忠诚与承诺。

大卫王与约拿单也是亲密的朋友,彼此有深厚的情谊(撒母耳记上20章41节),甚至立下互相承诺的盟约(8-17,42节)。他们的友情以极其忠诚而为人称道(19章1-2节,20章13节),约拿单甚至愿意放弃继承王位的权利,好让大卫能登基为王(20章30-31节,参见23章15-18节)。当约拿单战死沙场时,大卫哀悼约拿单对他的爱“奇妙非常,过于妇女的爱情”(撒母耳记下1章26节)。

今日我们可能会对于将友情比作爱情而感到不自在,但像芬奇与贝尼斯,大卫与约拿单的情谊,或许可以帮助我们将自己的友情提升到更深的地步。耶稣欢迎祂的朋友倚靠祂(约翰福音13章23-25节),而祂向我们展现的情感,信实以及完全的付出,都能作为你我建立深厚友谊的基础。

霍薛顿

你认为信靠基督如何能加深友情?
你如何对朋友投入
更多的情感,忠诚与付出?
亲爱的耶稣,请帮助我
能与别人建立更深厚的友情。


全年读经:
出埃及记29-30章;马太福音21章23-46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