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灵命日粮:保持联系

读经: 马太福音6章5-9节


向那在隐秘中的父祷告。—马太福音6章6节,和合本修订版


麦德琳‧兰歌(Madeleine L’Engle)已经养成习惯,每周打一通电话给她的母亲。后来母亲日渐年迈,这位广受喜爱的灵修作家就更常打电话给她,麦德琳说:“我只是想保持联络。”同样地,麦德琳也喜欢她的子女以电话来维系彼此的关系。有时通话时间很长,因讨论重大问题需要解答;有时单单只是拨个电话,确认号码没换也就够了。正如麦德琳在她的一本书中(Walking on Water)提到:“孩子和父母保持联系是件好事;同样地,我们身为天父的儿女,与天父保持联系也是件美好的事。”

许多人都很熟悉马太福音6章9-13节的主祷文,但前一段经文其实也很重要,因它为接下来的祷词定了大方向。这段经文指出祷告不是为了夸耀自己,“故意叫人看见”(5节)。祷告不在于内容长短,而且“话多”(7节)未必就代表祷告有内涵。祷告的重点是在于和天父经常保持联系,这位天父在我们“没有祈求以先”(8节),就已经知道我们的需要了。耶稣强调,对你我而言,能和天父保持联系实在是太美好了。因此接下来,祂教导我们:“所以,你们祷告要这样说……。”(9节)

祷告是一个美好且至关重要的抉择,这能让我们与上帝,这位我们在天上的父保持联系。

博约翰

你要如何与人保持更密切的联系?
你如何经历到与天父保持联系?
天父,感谢祢,在我祈求之前,
祢就早已知道我的需要。


全年读经:
历代志上10-12章;约翰福音6章45-71节


灵命日粮:听见了!

读经: 诗篇116篇1-7节


祂既向我侧耳。—诗篇116篇2节


在1910年,查尔斯‧瑞柏曼和乔治‧兰荪特在合著的《物理》一书中提出了一个问题:“当一棵树在寂静的森林中倒下时,若附近没有任何动物听见,那么它究竟有没有发出声音呢?”多年来,这个问题引发许多关于声音,感知与存在的哲学与科学论辩,直到如今尚无定论。

一天晚上,我陷入寂寞忧伤,深受一个从未与任何人分享的烦恼所困扰,那时我想到了那个哲学问题。我自问:如果没有任何人听见我的呼求,那么上帝听见了吗?

撰写诗篇116篇的诗人在面临死亡威胁,感到心灰意冷时,或许也感到被遗弃,因此他向上帝呼求,因知道上帝正在聆听也必帮助他。诗人写道:“祂听了我的声音和我的恳求。祂既向我侧耳”(1-2节)。即使无人知晓你我内心的痛苦,但上帝都知道;就算没人听见你我的呼求,但上帝都听见。

知道上帝必向我们彰显祂的慈爱并保护我们(5-6节),能让我们在困境中仍享“安宁”(7节,新译本)。译为“安宁”的希伯来文(manoakh)原意是平静安稳之处,即我们可以安心,因知道我们有上帝的同在与帮助。

瑞柏曼和兰荪特提出的问题有各种答案,但上帝听见了吗?这个问题的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听见了”。

黃嘉仁

当你感到孤单或被人遗忘时,你会做些什么?
上帝倾听你的呼求且关心你,
你会对祂说些什么?
天父,感谢祢一直垂听我内心的呼求。
祢的帮助与同在使我得享安宁。


全年读经:
历代志上7-9章;约翰福音6章22-44节


灵命日粮:感同身受

读经: 西番雅书3章17-20节


祂在你中间必因你欢欣喜乐。—西番雅书3章17节


美国埃默里大学的研究人员,使用磁振造影(MRI扫描)来研究祖母们的大脑。研究人员让参与实验的祖母观看自己孙子女,成年儿女,以及一个陌生孩子的照片,检测这些祖母的同理心反应。研究显示,祖母们对孙子女的情绪感同身受的程度,更高于成年儿女。研究人员将之归因于所谓的“可爱因素”──祖母们自己的孙子比成年儿女更“可爱”。

在我们说“啊不然咧?”之前,我们可以想一想进行这项研究的詹姆斯·里林(James Rilling)博士说过的话:“如果照片中的孙子女在笑,祖母就会感受到孩子的快乐;如果孙子女在哭,她们也会感受到孩子的痛苦和忧愁。”

先知西番雅描绘了上帝看着祂子民时的感受,就如上述的研究一般。西番雅书3章17节说:“[上帝]必因你欢欣喜乐,默然爱你,且因你喜乐而欢呼。”也有人将这句话翻译为:“你要叫祂心里充满喜乐,祂要大声歌唱。”就像一位富有同理心的祖母,上帝能感受我们的痛苦:“他们在一切苦难中,祂也同受苦难”(以赛亚书63章9节);祂也能感受我们的欢乐:“耶和华喜爱祂的百姓。”(诗篇149篇4节)

在感到沮丧时,让我们谨记上帝对我们有真实的情感,与我们感同身受。祂不是冷漠,遥远的上帝,而是爱我们,喜悦我们的上帝。现在就让我们来亲近祂,感受祂的微笑并聆听祂欢唱。

毕恺腾

你曾如何感受到上帝喜爱你?
这让你感觉如何?
亲爱的上帝,帮助我感受到祢正对我微笑。


全年读经:
历代志上4-6章;约翰福音6章1-21节


灵命日粮:记得你的名字

读经: 以赛亚书43章1-7节


你不要害怕!因为我救赎了你。我曾提你的名召你,你是属我的。—以赛亚书43章1节


我开始在教会担任青年领袖,并结识几位青少年之后的那个星期日,我与一位坐在她母亲身旁的少女打招呼。我面带微笑地问候这位害羞的女孩,轻唤她的名字,问她最近过得如何,她立刻抬起头,睁大美丽的棕色眼眸。她也露出微笑,小声地说:“你记得我的名字!”我只不过是轻唤那位女孩的名字,就开启了一段信任关系。在这间满是成年人的教会里,她也许感到自己微不足道,而我知道她的名字,让她感觉自己被看见,被重视。

在以赛亚书43章,上帝透过先知以赛亚向以色列人传达类似的信息:他们被看见,也被重视。即使是他们在旷野或被掳的时候,上帝也看见他们,并知道他们的“名”(1节)。对上帝而言,他们不是陌生人,而是属祂的子民。他们或许感到自己被遗弃,但上帝视他们“为宝为尊”,并且祂“爱”他们(4节)。上帝除了提醒他们自己知道他们的名之外,祂还告诉他们,祂要为他们成就的一切,尤其是在百般试炼之中,祂会与他们同在(2节)。他们不必害怕或忧虑,因为上帝记得他们的名字。

上帝知道祂每个孩子的名字,这真是个好消息,尤其是在经历生命黑暗深渊之时,记得这点让我们更得安慰。

潘恺兰

最近你正面临什么考验?
谨记上帝知道你的名字,
如何帮助你面对试炼?
亲爱的上帝,谢谢祢认识我,知道我的名字。


全年读经:
历代志上1-3章;约翰福音5章25-47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