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灵命日粮:可以休息

读经: 创世记1章31节-2章3节


上帝造物的工已经完毕,就在第七日歇了祂一切的工,安息了。—创世记2章2节


我和朋友淑琪坐在海滩的巨石上,观看波浪翻起层层的白色浪花。看着海浪不断涌来,一波波地拍打在岩石上,淑琪大声地说﹕“我喜欢大海,因它不停地翻腾涌动,所以我就不用动,可以休息了!”

我们有些人也像淑琪一样,常常无法从工作中停下来,觉得好像要得到许可才能休息,这是不是很耐人寻味?其实,美善的上帝早已许可我们可以休息!上帝用六天创造天地,光,陆地,植物,动物和人类,到第七天就歇息了(创世记1章31节-2章3节)。在十诫中,上帝列出可以荣耀祂的生活法则(出埃及记20章3-17节),其中包括安息日要休息的诫命(8-11节)。在新约中,我们看到耶稣治好城里许多患病的人(马可福音1章29-34节),然后在第二天清晨,祂就退到旷野地方去祷告(35节)。我们的上帝不仅工作,而且也适时地休息。

上帝要我们辛勤工作,但也要我们适时地休息,这是祂为这个世界所设定的生活节奏。正如农夫春天播种,夏天耕耘,秋天收获,然后冬天休息。一天24小时,可分为早上,中午,下午,傍晚和夜晚。上帝为你我的生活安排了工作和休息,准许我们劳逸结合。

莫丽莎

你如何评估自己在工作与休息之间的平衡?
每天你要如何让自己的生活
符合上帝设定的节奏?
上帝的本意并非要我们因忧虑或满足他人的需求,而被压垮,祂乃是要让我们知道祂是信实可靠的。欢迎点击链接:
阅读三月主题文章
亲爱的上帝,感谢祢让我明白,
祢的心意是要我劳逸结合,
好使祢得荣耀,也让我自己得益处。


全年读经:
约书亚记10-12章;路加福音1章39-56节


灵命日粮:日日更新

读经: 哥林多后书4章16-18节


外体虽然毁坏,内心却一天新似一天。—哥林多后书4章16节


几千年来,中医一直采用珍珠粉去除角质,就是用磨成粉状的珍珠去掉皮肤表层的死皮。在罗马尼亚有一种泥巴成为广受欢迎的去角质剂,据说它可以使皮肤恢复年轻和光泽。在世界各地,人们使用各式各样的方法来护理肌肤,他们相信即使是最黯淡无光的皮肤亦能焕然一新。

然而,我们为了保养皮肤而采用的种种方法,只能带给我们短暂的满足感。更重要的是,我们要让内在的生命保持健康强壮。作为基督徒,我们可以藉着耶稣,使内在的生命得到更新。使徒保罗写道﹕“我们⋯⋯身体虽然日渐衰残,内在的生命却日日更新”(哥林多后书4章16节,当代译本修订版)。当我们内心充满恐惧,焦虑和伤痛时,每天所面对的种种挑战就会让我们心情沉重。反之,当我们“不是顾念所见的,乃是顾念所不见的”(18节),即不再只看今生的苦难,而是专注未来的荣耀,那么内在的生命便能得到更新。我们可以将每天的忧虑交托给上帝,并祈求上帝让我们的生命重新展现圣灵所结的果子,包括仁爱,喜乐,和平(加拉太书5章22-23节)。当我们将烦恼卸给上帝,让祂的灵透过我们散发光采,祂就会使你我内在的生命日日更新。

骆金妍(Kimya Loder)

你期盼上帝如何更新你的生命?
今天圣灵是如何鼓励你的?
主耶稣,我每天面对的困境都会让我身心俱疲。
有时我会感到挫败,
但我知道祢能使我的生命得到更新。


全年读经:
约书亚记7-9章;路加福音1章21-38节


灵命日粮:追求满足

读经: 诗篇131篇


我的心平稳安静,好像断过奶的孩子在他母亲的怀中。—诗篇131篇2节


一位心理医生在他的咨询专栏中,回应一个名叫茹兰的读者。茹兰哀叹自己雄心勃勃地追求所向往的一切,最后却得不到满足,而这位心理医生很直白地说:“人类受造并不是为了获得快乐,而只是为了求生存与繁衍后代。”接着,他又说:“人类天生想要追求满足,但这就像是妄想捕捉诱人且难以捉摸的彩蝶,往往只会让我们白忙一场,求而不得。”

我心想,当茹兰读到这种虚无且悲观的回应时,不知有何感想?但她若读了诗篇131篇,感受必截然不同。在这首诗篇,大卫引导我们细思如何得到满足。大卫一开始就展现谦卑的态度,放下一国之君的雄心壮志,对人生中许多重大难懂的事件,他也全搁在一旁(1节)。接着他以平稳安静的心来到上帝面前(2节),将未来交托在上帝手中(3节)。这带来了美好的结果,大卫说:“我安适满足,像断奶的婴儿倚偎在母亲怀里。”(2节,现代中文译本修订版)

在我们这败坏的世界里,追求满足有时就像水中捞月。使徒保罗在腓立比书4章11-13节说,满足是需要经过学习的。但我们若相信人生在世不过是“求生存与繁衍后代”,那么追求满足就真的只是镜花水月一场空。大卫告诉了我们获得满足的方法:来到上帝面前安静歇息,可以获得满足。

霍薛顿

你何时感觉最满足?今天你要如何安排
一段不匆忙的时间,安静地亲近上帝?
亲爱的上帝,我要全然信靠祢,
唯有祢能使我得到真正的满足。


全年读经:
约书亚记4-6章;路加福音1章1-20节


灵命日粮:兄弟扫罗

读经: 使徒行传9章10-19节


[亚拿尼亚]把手按在扫罗身上说:“兄弟扫罗,……主……打发我来。”—使徒行传9章17节


“主啊,祢让我去哪里都好,就是不要去那里。”这是我在十几岁时的一个祷告。当时我成为交换学生,即将展开为期一年的海外生活。我虽然不知道会被安排去哪里,但我知道自己不想去什么地方。因为我不会说那个国家的语言,对当地风俗与人民也充满偏见,所以我求上帝别让我去那里。

但上帝以祂无限的智慧还是让我去了那个国家。为此我十分感恩!如今四十年过去了,我还有一些好朋友在那个国家,其中包括史提芬。我结婚时,他做我的伴郎;他结婚时,我也搭飞机去当他的伴郎。如今,我们正计划找时间再聚一聚。

当上帝使人回心转意时,美好的事就会发生!亚拿尼亚说的“兄弟扫罗”(使徒行传9章17节),正是这种转变的最佳写照。

扫罗相信耶稣后,亚拿尼亚随即被上帝差遣去为扫罗祷告,让他重见光明(10-12节)。一开始亚拿尼亚因扫罗之前的恶名而不愿前往,且对上帝说:“我听见许多人说,这人怎样在耶路撒冷多多苦害祢的圣徒。”(13节)

但亚拿尼亚终究还是顺服了上帝。因亚拿尼亚回心转意,便多得了一位弟兄,扫罗成为福音使者保罗,而耶稣的福音也大有能力地被传开了。上帝总能带来真实的改变!

庞雅各

上帝曾如何呼召你回心转意?
今天你如何鼓励身边的初信者?
耶稣,感谢祢以祢的爱改变了我的心,
求祢帮助我,也能以祢的爱去关怀别人。


全年读经:
约书亚记1-3章;马可福音1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