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灵命日粮:改变

读经: 路加福音6章27-31节


当爱你们的仇敌。—路加福音6章27节,新译本


那是意义深刻的一次握手。在1963年3月的一个晚上,来自两间大学的篮球队员(一位黑人,一位白人)不顾种族隔离主义者的仇恨,相互握手。这是密西西比州历史上的头一遭,纯白人的男子球队与有黑人的球队进行较量。当时该州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白人球队不准与有黑人球员的队伍比赛。所以密西西比州立大学队为了与有四个黑人球员的洛约拉大学比赛,用替补球员以掩人耳目的方式避开禁令,进行了这场象征着“改变”的比赛。而洛约拉大学的黑人球员则在整个赛季忍受着种族歧视,被观众丢爆米花和冰块且处处遭排斥。

但这些年轻球员没有放弃。当晚洛约拉大学队以61-51击败密西西比州大学队,后来还赢得了全国冠军。但那晚真正胜利的是什么?是化仇恨为友爱。正如耶稣的教导:“你们的仇敌,要爱他!恨你们的,要待他好!”(路加福音6章27节)

耶稣的教导是一个改变生命的概念。我们若要像耶稣教导的那样爱敌人,就必须服从祂那革新的命令而有所改变。如同保罗写道:“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哥林多后书5章17节)。但耶稣革新的方式如何在我们里面胜过旧有的模式呢?答案是藉着爱。然后,在彼此的身上,我们最终得以看见祂。

雷翠霞

在你的生活中,什么原因会让你视他人为敌?
你要做出哪些改变,
才能用耶稣的爱来对抗仇恨?
慈爱的上帝,求祢帮助我,不将别人视为仇敌,
而是祢宝贵的子民,并像耶稣那样去爱他们。


全年读经:
申命记23-25章;马可福音14章1-26节


灵命日粮:存心忍耐

读经: 希伯来书11章39节-12章3节


存心忍耐,奔那摆在我们前头的路程。—希伯来书12章1节


看见我朋友艾拉在社群网站的动态更新时,我忍不住哭了。2022年,乌克兰首都基辅遭敌军围困,住在那里的艾拉不得不逃离家园。几天后,她分享了一张自己过去完成跑步项目后举起乌克兰国旗的照片。她写道:“我们都在尽最大的努力,为一场名为生命的马拉松而奔跑。这几天,让我们带着永远不灭的盼望,竭尽所能地奔跑吧!”在接下来的日子,艾拉不断发布消息,让我们了解如何为她的国家遭受苦难的人们祷告并给予支持,她正以多种方式继续跑这场马拉松。

希伯来书12章呼吁信徒在奔跑前面的路程时要“存心忍耐”(1节),艾拉的一番话让我对此有更深的体会。这个呼吁对应了第11章中对诸多信心伟人的生动描绘。“这许多的见证人,如同云彩围着我们”(12章1节),以勇敢,坚定的信心生活,甚至必须冒着生命危险(11章33-38节)。尽管这些见证人对上帝的应许只是“从远处望见,且欢喜迎接”(13节),但他们是为永恒的事物而活,为永远不灭的盼望而活。

所有相信耶稣的人都应当以这样的方式生活,因为上帝国度的繁荣与平安,值得我们为此付出一切,而且支撑我们的是基督的榜样和力量(12章2-3节)。

白茉妮

你见过哪些勇敢地坚守信仰的例子?
耶稣的榜样如何给你盼望?
亲爱的上帝,看见祢的子民在艰困的环境里,
仍勇敢坚定地信靠祢,让我百感交集。
求祢赐我勇气,让我也能像他们那样跟随祢。


全年读经:
申命记20-22章;马可福音13章21-37节


灵命日粮:化敌为友

读经: 罗马书12章17-21节


若是能行,总要尽力与众人和睦。—罗马书12章18节


新约研究学者贝里(Kenneth E. Bailey)提到有一个非洲国家的领导人,知道如何在国际社会中保持一种不寻常的姿态。他与以色列及其周边国家都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有人问他如何让他的国家在国际社会保持这种微妙的平衡,他回答说:“我们选择我们的朋友,而且不鼓励我们的朋友为我们选择敌人。”

这是有智慧且切合实际的外交政策。这个非洲国家领袖在国际事务上树立的模范,正是保罗劝勉每一位读者在个人层面上应当要做的事。在保罗描述被基督改变的生命特质的长篇论述中,他写道:“若是能行,总要尽力与众人和睦”(罗马书12章18节)。他继续强调我们与他人相处的重要性,提醒我们对待敌人的方式(20-21节),正反映了我们对上帝的信任和倚靠,知道祂会全然眷顾我们。

我们并不一定能与每个人和平相处(毕竟,保罗是说“若是能行”)。但身为基督徒,我们所当做的是让上帝的智慧引导我们的生活(雅各书3章17-18节),好让我们能与周围的人和平共处并且使人和睦(马太福音5章9节)。这难道不是我们尊荣这位和平之君最好的方式吗?

柯贝尔

你在哪方面一直无法与人和平共处?
作为一个使人和睦的人,
你要如何以恩慈化解冲突?
慈爱的天父,我原是与祢为敌,而今祢称我为朋友。
求祢使我成为和平之子,使我能向人展现同样的恩典。


全年读经:
申命记17-19章;马可福音13章1-20节


灵命日粮:音乐治疗

读经: 撒母耳记上16章14-23节


大卫就拿琴用手而弹,扫罗便舒畅爽快。—撒母耳记上16章23节


当5岁的贝拉住进北达科他州的医院接受癌症治疗时,她的疗程包括了音乐疗法。很多人都曾体验音乐对心情造成的巨大影响,但却并不完全了解原因何在。近来,研究人员证实了音乐的临床益处。如今,像贝拉这样的癌症病人,或有帕金森氏症,失智症及精神创伤的人,医生都会开一剂音乐处方作为治疗。

扫罗王在受干扰感到痛苦时,也寻求音乐治疗。他的臣仆见他心神不宁,便提议去找一个擅于弹琴的人为他演奏音乐,盼望能让扫罗王“感觉爽快”(撒母耳记上16章16节,和合本修订版)。于是,他们将耶西的儿子大卫找来,而扫罗非常喜爱大卫,还要大卫“侍立在他面前”(22节)。大卫在扫罗心神不宁时为他演奏音乐,使他从痛苦中得到解脱。

音乐对我们身心确实有巨大的影响,这个发现我们可能近代才有科学证明,但上帝一直都知道这个道理。上帝创造了人类的身体,也创造了音乐,无论我们生活在哪个时代,无论去医院看病是多么容易,上帝早已为我们的身心健康提供一个随时能取得的良方。即使我们无法听音乐,仍可在喜乐或在困境中向上帝唱歌,唱出属于我们自己的音乐(诗篇59篇16节;使徒行传16章25节)。

洪可婷

上帝曾如何用音乐抚慰你的心灵?
你要如何像大卫对扫罗那样,用音乐使人平静?
亲爱的天父,谢谢祢创造了音乐,
并在我遭遇艰难时,
用音乐使我的心得享平静。


全年读经:
申命记14-16章;马可福音12章28-44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