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灵命日粮:男婴

读经: 申命记10章14-22节


[上帝]为孤儿寡妇伸冤,又怜爱寄居的。—申命记10章18节


一年多来,他的法定姓名就叫“男婴”。他在出生后几个小时,就被人随便用个袋子包起来,遗弃在一间医院的停车场。直等到一名警卫听见婴儿的哭声,才发现了他。

在男婴被发现后,社会服务单位很快地便联络了等待收养的家庭,收养他的这对夫妇将他改名为瑞慎。收养手续完成之后,瑞慎终于有了正式的名字。如今,你见到的是一个讨人喜欢的孩子,他会用那稚嫩,还不太标准的发音,认真诚恳地与你交谈。你绝对想不到,他就是那个曾经被人用袋子包起来,遭到弃养的小婴孩。

摩西在他晚年的时候,回顾了上帝的特质,以及上帝为以色列民所做的一切。摩西告诉百姓说:“耶和华专爱你的列祖,爱他们”(申命记10章15节,和合本修订版)。上帝的这份爱涵盖面广大,正如摩西说:“祂为孤儿寡妇伸冤,又怜爱寄居的,赐给他衣食”(18节),因此“祂是你所赞美的,是你的上帝”(21节)。

上帝要我们反映祂的爱,我们可以透过收养,或是藉着爱他人和服事等方式来彰显祂的慈爱。上帝使这对有爱心的夫妻成为祂的手和脚,向被忽视和被遗弃的人传递祂的爱。同样地,我们也可以成为上帝的手和脚!

葛庭墨

你如何在各种大小事上,
感受到上帝对你的爱?
你今天可以做些什么小事来反映这份爱?
天父啊,求祢怜悯孤儿!
今天就让我成为祢的手和脚。


全年读经:
以赛亚书43-44章;帖撒罗尼迦前书2章


灵命日粮:你还爱我吗?

读经: 罗马书5章6-11节


惟有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罗马书5章8节


十岁的琳琳终于被收养了,但她却常常担心害怕,因为在她生长的孤儿院里,她经常会因为小小的过失而受罚。琳琳问她的养母:“妈咪,你爱我吗?”她的养母(我的朋友)给了她肯定的答复,但琳琳又问:“如果我犯了错,你还会爱我吗?”

当我们觉得自己让上帝失望时,有些人虽然没说出口,但可能也想问上帝相同的问题:“祢还爱我吗?”其实,我们只要活在这个世界上,难免都会犯错以致得罪上帝。在犯错之后,我们常会猜想:我所犯的错会不会使上帝不再爱我?

还好,约翰福音3章16节向我们保证了上帝的爱。上帝差祂的儿子耶稣为我们而死,只要我们相信祂就能得到永生。但若是我们在信主之后令祂失望,那该怎么办呢?此时我们更需谨记,“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罗马书5章8节)。如果上帝在你我最糟糕的时候还愿意爱我们,那如今我们已经成为祂的儿女,就更加不需要质疑祂对我们的爱了。

当我们犯罪时,天父会慈爱地纠正并管教我们。然而,这不是嫌弃我们或是要定我们的罪(罗马书8章1节),而是因为祂爱我们(希伯来书12章6节)。但愿我们这些上帝所爱的儿女,时时谨记祂对我们的爱坚定不移且永不改变,让我们因这有福的确据而不再担心害怕。

黃嘉仁

了解上帝对你的爱之后,
如何使你更愿意顺服祂?
这如何影响你对罪的看法?
亲爱的天父,谢谢祢对我坚定不变的爱。


全年读经:
以赛亚书41-42章;帖撒罗尼迦前书1章


灵命日粮:预期寿命

读经: 诗篇90篇1-14节


在祢看来,千年如已过的昨日。—诗篇90篇4节


在1990年,法国研究人员面临一个电脑问题。他们在处理珍妮 · 卡尔门(Jeanne Calment)的年龄资料时,出现了数据错误。当时珍妮的年龄是115岁,超出了电脑软件设定的年龄上限,因为设计人员并没有预期人的寿命会那么长!其实,珍妮后来一直活到122岁。

诗人写道:“我们一生的年日是七十岁,若是强壮可到八十岁”(诗篇90篇10节)。这是一种比喻性的说法,表明无论我们活到几岁,就算活到像珍妮 · 卡尔门的岁数,我们在世上的岁月仍然十分有限。我们一生的日子都在慈爱上帝的掌管之中(5节),但在属灵的领域里,我们要记得上帝的时间与你我的不同,在上帝看来,“千年如已过的昨日”(4节)。

同时,在耶稣基督里,人类的预期寿命也有了全新的意义,因为“信子的人有永生”(约翰福音3章36节)。这里的“有”是现在时态,表示现在就有,在我们目前肉身承受苦难与泪水之时就有永生了,而且我们的未来是有福的,在永恒里我们的生命是无限的。

为此我们欢欣喜乐,并像诗人那样向上帝祷告说:“求祢使我们早早饱得祢的慈爱,好叫我们一生一世欢呼喜乐。”(诗篇90篇14节)

毕恺腾

人生的困境和有限让你有什么忧愁挂虑?
耶稣的同在如何使你得安慰?
慈爱的上帝,人生虽有苦难,但祢的供应从未短缺,
因此我要喜乐欢唱,
求祢使我今日饱得祢那无尽的爱。


全年读经:
以赛亚书39-40章;歌罗西书4章


灵命日粮:各司其职

读经: 创世记12章1-9节


你要⋯⋯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亚伯兰就照着耶和华的吩咐去了。—创世记12章1,4节


我的朋友方萍只工作了几年,公司就想升她为该部门的主管,使她感到有如千钧重负。她在为此事祷告时,感到上帝指示她担起此重任,但她仍然害怕自己无法胜任。她问上帝:“我的资历那么浅,怎能带领整个部门呢?如果我注定会失败,为何要将我放在那个位子上呢?”

后来,方萍从创世记12章读到了上帝对亚伯兰的呼召,她注意到亚伯兰所需要做的是前往上帝所指示的地方,而亚伯兰就按上帝的吩咐去了(1,4节)。这是一个不寻常的举动,因为在古时候没有人会像他这样迁离家乡。但上帝要亚伯兰信靠祂,离开家乡所熟悉的一切,将其余的事交给上帝。身份?上帝必使他成为大国;供应?上帝必赐福给他;名声?上帝会使他的名为大;目的?是要叫别人得福。虽然亚伯兰后来陆续犯下一些过错,但他在当时“因着信,⋯⋯就遵命出去,⋯⋯出去的时候,还不知往哪里去”(希伯来书11章8节)。

方萍领略这一点之后,终于放下心头大石。她后来告诉我:“原来我不用担心工作的成败,只需专心信靠上帝,相信祂会赐我能力胜任这份工作。”上帝会供应你我所需的信心,让我们将自己的生命全然交托在祂手中。

许文荣

你的工作令你有何烦恼?
上帝如何要你在目前的处境中信靠祂?
亲爱的上帝,我常为了要胜任工作而恐惧忧愁,
现在我要把一切的忧虑交给祢。
请帮助我尽自己的本分,其他的就全然交托给祢。


全年读经:
以赛亚书37-38章;歌罗西书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