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灵命日粮:亲眼看见

读经: 约伯记42章1-6节


我从前风闻有祢,现在亲眼看见祢。—约伯记42章5节


多年前,肯尼因对上帝失去信心而离开教会,如今他重回教会,站在会众面前,分享自己如何重拾信心。他告诉大家,上帝让他看见了受造物的美丽与精巧的设计,藉此感动了他的心。肯尼见证了上帝的普遍启示,看见上帝藉着受造万物彰显了自己,使他再次对上帝心存敬畏。现在,他凭着信心接受圣经中特殊启示的智慧。在分享了自己的经历之后,肯尼踏进教会前方的受浸池中,而他身为牧师的父亲眼中含着欢喜的泪水,凭着肯尼对耶稣的信心为他施洗。

约伯失去财富,儿女和健康之后,信心也动摇了。他说:“上帝啊,我向祢呼求,祢却不回答;我站在祢面前,祢看也不看”(约伯记30章20节,新普及译本)。上帝“从旋风中回答约伯”(38章1节),表明这并不是上帝没有看见约伯,而是约伯需要扩大眼界,需要思想上帝奇妙精心的创造。例如“大地根基”和“晨星”(4,7节),以及天地间所有的生物,植物和水(8-41节),都指向约伯能全然信靠的那位创造主,那位具有奇妙的大爱与大能的上帝。约伯回应:“我从前风闻有祢,现在亲眼看见祢。”(42章5节)

当怀疑使你对基督的信心动摇时,想想上帝奇妙伟大的创造。只要我们仔细观察,便能看见祂在其中彰显了自己。

冯得恩

上帝如何在大自然中彰显祂自己?
敬畏上帝与信靠上帝,
两者之间有何关连?
上帝啊,祢是造物主,
感谢祢帮助我在大自然中看见祢。


全年读经:
创世记18-19章;马太福音6章1-18节


灵命日粮:小伯利恒

读经: 马太福音2章1-11节


犹大地的伯利恒啊,……将来有一位君王要从你那里出来,牧养我以色列民。—马太福音2章6节


腓力·布鲁克斯(Phillips Brooks)在造访伯利恒后,写下了众人喜爱的圣诞颂歌《小伯利恒》。这位在美国牧会的牧师因圣地的经历而深受感动,因此给他主日学的学生们写了这一段话:“我记得⋯⋯在平安夜,我站在伯利恒的一间古老教堂里,靠近耶稣降生的地方。当整座教堂一个又一个小时地回荡着颂赞上帝的美妙诗歌时,我仿佛一次又一次听见你们那非常熟悉的声音,彼此诉说救主降生的奇妙夜晚。”

在1868年,腓力牧师将他的这个想法写成一首诗,由教会的司琴为之谱曲。美国内战结束后,社会依然动荡不安,这首诗歌带给人们宁静与平安:“小伯利恒,你是何等宁静;⋯⋯万世期望,战兢等待,今宵汇集此方。”

在马太福音第2章,马太记载救主降生于伯利恒。当时有“几个博士从东方”而来(1节),跟着星星来到伯利恒(参阅弥迦书5章2节),当他们找到了耶稣“就大大地欢喜”(马太福音2章10节)。

在今日欢庆主显节的同时,我们也需要救主降生这大好的消息。正如这首圣诞颂歌提醒我们,救主来到世上,“除去我心一切罪孽,降生在我心中”。在耶稣里,我们能得享平安。

柯爱莉

你的生命中有什么
最需要救主所赐的平安?
关于耶稣降生的事迹,
哪一部分最能触动你?
亲爱的耶稣,
感谢祢带给我盼望与平安。


全年读经:
创世记16-17章;马太福音5章27-48节


灵命日粮:无所不知

读经: 诗篇139篇1-12节


我出门在外,在家安歇,祢都看在眼里,祢知道我的一举一动。—诗篇139篇3节,新普及译本


上帝是无所不知的。然而,根据华尔街日报的一篇报导,美国国家安全局透过我们的智慧型手机数据,也对我们了若指掌。每个拥有手机的人都会产生“诠释资料”(metadata),留下数码轨迹。虽然每个单独的零碎数据似乎微不足道,但被整合分析之后,就会变成史上一个最强大的调查工具。透过追踪这些诠释资料,调查人员可以精准定位我们去过哪里,或明确指出某时某刻我们身在某处。

大卫说上帝知道关乎我们的一切,这远胜于国家安全局的数码轨迹分析。在诗篇139篇,大卫向上帝祈祷,而只有这位上帝能探寻,鉴察我们所有的意念(1节)。大卫写道:“上帝啊,求祢鉴察我,知道我的心思”(23节)。上帝知晓我们的一切(2-6节),祂无处不在(7-12节),创造我们的肺腑(13-16节)。上帝的意念远高过人类的理解(17-18节),就连我们面对仇敌的时候,祂都与我们同在(19-22节)。

因为上帝无所不知,无处不在,无所不能,所以祂清楚知道我们去过哪里,做过什么,以及我们是怎样的人。但祂也是一位慈爱的天父,祂会帮助我们遵行祂的道。让我们今天就跟随祂走这条生命的道路。

魏马文

明白上帝确实认识你,
如何鼓励你?
你要如何与祂同行?
亲爱的上帝,感谢祢,
即使知道我是怎样的人,
祢仍然如此爱我。
求祢帮助我能坚定地与祢同行。


全年读经:
创世记13-15章;马太福音5章1-26节


灵命日粮:归还上帝

读经: 历代志上29章10-16节


因为万物都从祢而来,我们把从祢而得的献给祢!—历代志上29章14节


有一年,我们教会的领袖邀请大家在固定每周的奉献之外,再为兴建一栋新的体育馆奉献,这个室内运动空间可用来服务我们社区中的家庭。经过祷告,也考虑到我因身体障碍而需要的医疗费用后,我询问丈夫:“你确定我们有办法这样做吗?”他点点头,说:“我们只是把原本就属于上帝的归还给祂,祂必定会供应我们的一切需要。”上帝确实如此!如今十多年过去了,我们教会仍然在那个体育馆,藉着服事人来事奉耶稣。

在历代志上29章,大卫王向以色列的领袖们表示,他完全支持他儿子所罗门作为上帝所拣选的继承人,以及圣殿的建造者(1-5节)。百姓纷纷效仿,他们“乐意献上”而且心中“欢喜”(6,9节)。大卫颂赞上帝,并宣告“凡天上地下的”都属于上帝(11节)。大卫祷告说:“耶和华我们的上帝啊,我们预备这许多材料,要为祢的圣名建造殿宇,都是从祢而来,都是属祢的。”(16节)

当我们回想上帝为我们所做的一切,以及祂赐给我们的一切,特别是祂让我们能与耶稣建立关系的恩典时,我们可以藉着归还部分所得的给这位厚赐美物的上帝,以表达我们的敬拜,感谢,以及对祂的爱。

邓书琪

承认万物都属于上帝,
怎样改变你对奉献的观点?
藉着奉献表达你的感谢如何改变了你?
慈爱的上帝,
谢谢祢是如此慷慨与信实的供应者。


全年读经:
创世记10-12章;马太福音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