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灵命日粮:主的话语

读经: 诗篇119篇17-24节


祢的法度是我所喜乐的,是我的谋士。—诗篇119篇24节


上帝的话语能透过许多不同的方式临到我们。以圣经为中心的证道、读经、唱诗、研经小组和灵修文章,都可以让我们从圣经中认识上帝的真理。当然,也包括了个人读经和研经。

最近,我很认真地一段一段细读申命记,同时也读马太福音5-7章的「登山宝训」,如此读经,让我的心深受感动。两段经文都记载了信仰的法规,那就是「十诫」(申命记5章6-21节),以及「八福」(马太福音5章3-12节)。申命记所记载的是旧约律法,即上帝吩咐祂的子民遵守的律法;而在马太福音,耶稣告诉我们,祂来是为了成全旧约的律法,并且建立新约的准则,好使我们不再背负律法的重担。

当我们读上帝的话语时,圣灵会让我们得着教导、力量、引导,知道自己的罪,并得到洁净。因此,我们就能明白、悔改、更新,并在耶稣里成长。神学家施本尔(Philip Jacob Spener)写道:「我们越熟悉上帝的话语,就越能够激发我们的信心和多结果子。」愿我们与诗人一同祷告说:「求祢开我的眼睛,使我看出祢律法中的奇妙。」(诗篇119篇18节)

天父,我们在祢面前屈膝跪下,
愿祢的话语成为我们的规范与引导,
愿圣灵成为我们的导师,愿祢的荣耀成为我的目标,
奉主耶稣的名祈求,阿们。
John R. W. Stott
有上帝的话在我们心里,就会在生命中体现出来。


全年读经:
利未记14章;马太福音26章51-75节


Photo credit: Gripnerd / Foter / CC BY-SA

灵命日粮:丰沛滋养

读经: 耶利米书17章1-8节


他必像树栽于水旁……叶子仍必青翠。—耶利米书17章8节


我有一位朋友,他居住在美国蒙大拿州一个宽广平原上的农庄。前往他家必须经过一条漫长的路,道路两旁尽是寸草不生的黄土,一片死寂。当车子驶近农庄时,你定会发现眼前的景色与先前的形成强烈对比,郁郁葱葱的树木,茂盛的植物,到处生机盎然。这是因为佳美的鳟河流经这块土地,使生长在河岸两旁的植物,都得到源源不绝的滋养。

耶利米说,信靠主的人「必像树栽于水旁,在河边扎根」(耶利米书17章8节),他描绘的正是这幅充满生机的图画。虽然许多人不信靠上帝,选择活在毫无生机的环境中;不过信靠上帝的人,则活出充满朝气和多结果子的生命。我们倚靠上帝,就像是将生命扎根在祂佳美的溪水旁。我们可以确定,祂所赐的爱,源源不绝,永不止息。

最终有一天,上帝会将这个世界变为美好,所以我们可以相信,祂必定把我们的痛苦转为益处、透过苦难使我们更臻成熟,即使在干旱的土地,也能多结果子。

主啊,当我活在干旱无水之地,
感谢祢不离弃我。
我要把信心扎根在祢的活水泉源,
那里有祢永远的应许、坚定不移的爱。
把你的生命,扎根在上帝佳美的溪水旁。


全年读经:
利未记13章;马太福音26章26-50节


灵命日粮:死而复活

读经: 以弗所书2章1-10节


当我们死……[上帝]便叫我们与基督一同活过来。—以弗所书2章5节


一个人是否可以被宣判死亡之后,又重新受法律承认是个活着的人呢?这个问题成为了国际新闻,因为在美国俄亥俄州有一位男子,失踪25年之后,竟然活生生的「重现人间」。在他失踪以前,他失业了、染上毒瘾,而且长期无法支付孩子的生活费,结果他决定隐藏起来。可是,他回来之后,才发现原来要摆脱死亡的身分是那么困难。他到法院申请注销自己的死亡记录,不过法官拒绝他的要求,因为已经超过了三年的追溯期。

在法庭上,这种「死而复活」的要求并不寻常;但对上帝而言,这是很普遍的事。保罗写给以弗所的书信说:「当我们死在过犯中的时候,[上帝]便叫我们与基督一同活过来」(以弗所书2章5节)。然而,让我们在灵里活过来,对上帝而言,是一件很沉痛的事情,因为我们的罪及罪的代价,必须由上帝的儿子承受苦难、死亡和复活,才得以偿付(4-7节)。

要证明一个人是否活着,并不太难;然而,要证明一个人是否有属灵的生命,就不容易了。我们这些靠着主有新生命的人,就应当因上帝所赐那丰富的怜悯和全新的生命,以感恩的心为主而活。

天父,我们死在过犯中,祢却来拯救我们,
为此我们心中充满感谢。
愿我们因祢所赐的新生命,
满有喜乐,不住感恩。
耶稣的死,使我们得着新生命。


全年读经:
利未记11-12章;马太福音26章1-25节


Photo credit: Yukiko Photographer / Foter / CC BY-NC-SA

灵命日粮:探访者

读经: -马太福音25章31-40节


我赤身露体,你们给我穿;我病了,你们看顾我;我在监里,你们来看我。—马太福音25章36节


朋友问一位刚退休的先生,他现在每天都做些什么。对方回答说:「我到处去探访,若有教会或社区的人在医院或安养中心,不管是独居或是需要人陪伴、谈话和祷告的人,我都去探访他们。我很乐意做这些事!」这位先生有清晰的目标,而且愿意关怀别人,我的朋友对他十分欣赏。

在耶稣被钉十字架的前几天,祂对门徒说了一个比喻,强调探访有需要的人是非常重要的,祂说:「王要向那右边的说:『……我赤身露体,你们给我穿;我病了,你们看顾我;我在监里,你们来看我』。义人就回答说:『主啊,我们……什么时候见祢病了,或是在监里,来看祢呢?』王要回答说:『……这些事你们既做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马太福音25章34、36-40节)

当我们去做探访的事工时,探访的对象得到了帮助和鼓舞,同时也是在服事我们的耶稣基督。

今天,有人会因你前去探访而受到鼓励吗?

主耶稣,帮助我以祢的眼光看别人。
指教我如何对周遭的人彰显祢的爱。
感谢祢爱我,
使我能与人分享祢的爱。
怜悯是知道别人有困难,就立即伸出援手。


全年读经:
利未记8-10章;马太福音25章31-46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