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灵命日粮:改变的大能

读经: 罗马书12章1-8节


不要效法这个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 —罗马书12章2节


教育家兼畅销书作者东尼·华格纳(Tony Wagner)坚信「破坏性创新」(disruptive innovation)可改变世人的观点和操作方式。在他的著作《哈佛教育学院的一门青年创新课》中,有一句话:「人们在各领域中都可以创新,若有适当的环境与时机,大多数人都能变得更有想像力、更创新。」

保罗是第一世纪的创新者,他走遍小亚细亚传讲福音,告诉人们只要信靠耶稣基督生命就能得到改变。他写信给罗马信徒说:「不要效法这个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罗马书12章2节)。他劝勉他们将身体全然献上,为主而活(1节)。在这个自我中心、贪婪的世界里,保罗教导他们,如何活出以基督为中心、舍己的生命。

虽然自保罗以来,物换星移,世事多变,但人们渴望得到爱、饶恕和改变的能力,却仍然不变。耶稣这位伟大的创新者,就能赐给我们这一切。祂邀请我们,在祂里面经历一个全然不同的新生命。

感谢主更新,
向祢敞心扉。
愿与主同工,
使我更像祢。
上帝接纳原来的我,并使我得到改变。


全年读经:
以赛亚书37-38章 歌罗西书3章


灵命日粮:呼拉圈

读经: 马可福音6章34-44节


我们行善,不可丧志。 —加拉太书6章9节


呼拉圈是我童年时最喜欢的玩具之一,最近又再次流行起来。记得我和朋友苏西曾在前院的草坪上,花上几小时玩呼拉圈,不断改进技术,比赛看谁可以让呼拉圈在腰上摇得最久。今年我重温了那段童年时光。我坐在公园里,看到不同年龄和身材的孩子,想尽办法不让呼拉圈落地。他们使尽全力,又扭又转,但再怎么努力,呼拉圈最后都落地了。这时,有位年轻女士捡起一个呼拉圈,轻易地将呼拉圈摇上又摇下,非常流畅且带有韵律地从腰间摇到肩膀,再从肩膀摇回腰间。她的成功不是靠剧烈的摆动,而是有技巧的动作。

在我们的属灵生活中,我们可能耗尽所有精力,希望在事奉上不落人后。然而,上帝并没有要我们因工作耗尽精力(加拉太书6章9节)。耶稣在用五饼二鱼喂饱上千人之前(马可福音6章38-44节),祂叫门徒到旷野去休息,这证明祂不需要我们为了完成祂的工作,而弄得筋疲力竭、人仰马翻。耶稣教导祂门徒的真理,也是祂想教导我们的:比起狂热的行动,安静顺服能为主完成更多。

求主助我勿比较,
事奉是否比人强,
按主旨意靠主力,
爱主愿将己献上。
耶稣要的是甘心乐意,而非心力交瘁。


全年读经:
以赛亚书34-36章 歌罗西书2章


灵命日粮:你期望什么?

读经: 约翰福音16章25-33节


在世上你们有苦难,但你们可以放心,我已经胜了世界。 —约翰福音16章33节


在《被告席上的上帝》一书中,鲁益师写道:「想像有一群人住在同一幢楼,其中一半的人以为那是一间旅馆,另一半却以为那是座监狱。那些以为这是旅馆的人,可能会觉得难以忍受,而那些以为是监狱的,却可能觉得出奇地舒适。」鲁益师聪明地用旅馆和监狱的对比,描绘了我们以自己的期待来看生活的情况。他说:「如果你认为这个世界是单单为了我们的幸福而存在,那你可能难以忍受;如果你认为世界是个接受考验和纠正错误的地方,就会觉得还不赖。」

有时,我们会期望生活快乐,毫无痛苦,但这并不是圣经的教导。对信徒来说,世界是我们藉着顺境和逆境使灵命成长的地方。当耶稣解释生命应该期望什么时,祂很实际地告诉门徒:「在世上你们有苦难,但你们可以放心,我已经胜了世界」(约翰福音16章33节)。所以无论生活面对喜乐或伤痛,我们的内心都能有平安,因为这些事是上帝按着祂全能的计划所精心安排的。

在生命中有基督的同在,能帮助我们在痛苦中也「可以放心」。

祂的心极仁慈无可测度,
祂每天都有最好安排,
不论忧或喜祂慈爱显明,
劳苦中祂赐安泰。
Berg
在困难中,我们仍能在耶稣里得享平安。


全年读经:
以赛亚书32-33章 歌罗西书1章


灵命日粮:学习等候上帝

读经: 诗篇62篇1-8节


我的心哪,你当默默无声,专等候上帝,因为我的盼望是从祂而来。 —诗篇62篇5节


韩国69岁的妇女车四顺,三年来经过950次的尝试,终于通过笔试,最后考取驾照。她希望考到驾照后,可以载着她的孙子们去动物园。

在这个事事速成的世界中,她仍然坚持不懈。反观我们自己,往往在无法得到想要的东西时,就有诸多抱怨和要求。有些时候,如果我们的要求不能即时得到满足,我们就会放弃或转移目标。「等候」是我们最讨厌听到的字眼!但是,圣经却一再告诉我们,上帝要我们等候祂的最佳时机。

等候上帝,意味着对于自己的需要耐心地仰望祂。大卫知道自己为何必须等候耶和华。首先,他的救恩从上帝而来(诗篇62篇1节),大卫知道没有人能够拯救他。他唯一的盼望在于上帝(5节),因为唯有上帝垂听我们的祷告(8节)。

我们祷告时,总是希望上帝能迅速回应,并赐福我们想做的事情。然而,如果上帝只是说:「耐心等候我。」那该怎么办呢?我们可以学习大卫的祷告:「耶和华啊!求祢在清晨听我的声音;我要一早向祢陈明,并且迫切等候」(诗篇5篇3节,新译本)。即使答案不在我们预期的时间内出现,我们仍可相信祂的回应。

主,当我们呼求祢、
等待祢回应祷告时,
请赐我们所需耐心,
助我们感受祢关爱。
Sper
「愿祢的旨意成就」应是我们祷告的基本心态。


全年读经:
以赛亚书30-31章 腓立比书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