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每日旅程:职场的不公

Aug 6

读经:彼得前书2章18-25节

「倘若人为叫良心对得住上帝,就忍受冤屈的苦楚,这是可喜爱的。」(彼得前书2章19节)

赖孟在一家贸易公司作高级会计师达25年之久,最近被调到另一个部门,且被迫调低薪资。他的上司另聘一人来顶替他的职缺,此人支领的薪水只有他的一半。赖孟此时若辞职,过去所累积的医疗与财务保险金都将一笔勾销,而这正是他那缺德的老板所打的如意算盘。在这种情况下,你会用什么话来鼓励赖孟?

彼得前书2章18-25节这段经文,有助于我们应对基督徒遭受老板亏待的情境。据估计,在使徒彼得写这段话时,全世界约有6千万奴隶。然而,彼得却写信给每一个在他人手下工作的人,他用的字是oiketai,就是「仆人」(18节),这个词的定义包含领工资的雇工。我们该庆幸的是,现在没有那么多的奴隶,然而,有许多雇工仍在遭受经济上的剥削。

彼得教导说,无论上司是「善良温和」还是「乖僻,」我们都要「存敬畏的心顺服主人」(18节)。他说:「你们若因行善受苦,能忍耐,这在上帝看是可喜爱的」(彼得前书2章19-20节),祂还要「为此奖赏你们」(3章14节)。神鉴察万事,因此使徒保罗警戒那些不仁不义的雇主说,他们也有一位要向其负责的主(歌罗西书4章1节)。

在工作上遭受不公时,我们当效法耶稣的脚踪(彼得前书2章21节)。祂这样回应人的恶待:
– 祂不犯罪(22节)。
– 祂不报复,也不说威吓的话(23节)。
– 祂将自己交托那按公义审判人的主(23节)。
– 祂亲身担当我们的罪,使我们能为义而活(24节)。

我们能忍受他人的恶待,因为知道耶稣与我们同在—祂照顾我们如同牧人,保护我们如同守护者(25节)。沈启智

相关经文:
‧申命记24章14-15节
‧罗马书12章14节;17章21节
‧彼得前书3章13-17节

问题思考:
若你是赖孟,你会采取什么行动?你为何会这么做?彼得在这段经文中的教导,为何很难做到?

灵命日粮:必会显露

读经:诗篇32篇1-5节 

一位牧师在当地的报纸讲了这则关于自己的故事。有一次他跟一位刚认识的老先生闲聊,牧师说:「听说,你曾在一家电力公司做事。」他也说出那家公司的名字。老先生回答道:「是啊!」牧师也提到在他小时候,那家公司的电缆越过他父母的土地。老先生问了牧师的住处,当牧师告诉他地点后,老先生说:「我记得那块地,我很难将电缆警告标示牌竖立起来,因为孩子们老是把它射倒。」牧师开始面露尴尬表情,老先生接着问:「你是其中一个射击者,对吗?」答案是肯定的。

那位牧师替他的忏悔故事下了这个标题:「必会显露」,他巧妙地引用了摩西在民数记32章23节所提到的,罪必会显露。

过去我们所犯下的错误总会显露,而没有处理的旧罪则会导致严重后果。正如大卫在诗篇32篇的哀叹道:「我闭口不认罪的时候,因终日唉 [....]

灵命日粮:始终如一

读经:但以理书6章1-10节 

当我在研读但以理书时,看到他原本可以很轻易地避免被扔进狮子坑里,却没有这么做而感到震惊。在巴比伦政府里,有很多人嫉妒但以理,这些对手藉着他每天恒常向上帝祷告而设下陷阱(但以理书6章1-9节)。但以理完全知道他们的诡计,他大可以转为私下祷告一个月,直等事情平静,但他并没有那样做。

「但以理知道这禁令盖了玉玺,就到自己家里(他楼上的窗户开向耶路撒冷),一日三次双膝跪在他上帝面前,祷告感谢,与素常一样」(10节)。但以理非但没有惊慌,也没跟上帝争辩。相反地,他继续「像往日一样」(10节,新译本)照常祷告。他一点也不害怕迫害带来的压力。

这件事让我看见,但以理始终如一,每日坚持亲近上帝,这为他带来极大的力量。他的力量并不是出于自己,而是来自上帝,但以理希望每日讨上帝 [....]

灵命日粮:转换观点

读经:使徒行传17章16-23节 

我太太习惯早起,她很享受家人醒来前那段安静的时间,并用来读圣经与祷告。最近,她如常坐在最喜爱的椅子上,眼前所见却是前一晚「某人」看足球赛时,在沙发上留下的一片狼藉。刚开始,这片脏乱使她分心,而她对我的不满也干扰了原本的温馨时刻。

之后,一个想法闪过她的脑海,她转而坐到沙发上。坐在那里,从我们家前面的窗户望出去,她看到了太阳自大西洋上方冉冉升起。那天早晨,上帝所创造的美景改变了她的观点。

当她告诉我早晨发生的事时,我们都有所领悟。虽然有时,我们无法控制影响我们生活的事情,但我们可以选择要继续为那些「脏乱」苦恼,或是选择转换自己的观点。当保罗在雅典时,「看见满城都是偶像,就心里着急」(使徒行传17章16节)。但当他转换了观点后,他就运用他们对信仰的兴趣,作为传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