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灵命日粮:显露本性

读经:马太福音23章23-31节  

有个夜晚,一位牧师在往教会的路上,突然遭到抢匪持枪抢劫,威胁他说:「要钱?要命?」当牧师从口袋拿出钱包时,抢匪看见他的牧师领圈,就说:「我看你是个牧师,那算了,你可以走了。」这个牧师对劫匪如此虔敬的举动感到意外,就给了抢匪一块巧克力,结果抢匪说:「不了,谢谢。我不在大斋节期间(基督教的节期)吃巧克力。」

这个人以为在大斋节期间禁食不吃巧克力,是一种牺牲的表现,但他​​抢劫的举动才真正显露了他的本性。根据箴言的作者,行为举止表​​明了一个人的本性!如果有人说自己是一个敬畏上帝的人,唯有他平时的行为才能证明他的话(20章11节)。这也是耶稣时代那些宗教领袖的写照。耶稣谴责那些法利赛人的伪善,他们在人前自称敬虔,但实际上却言行不一(马太福音23章13-36节)。外表和言词都可以 [....]

灵命日粮:一堂课

读经:罗马书12章14-21节  

某年夏天,我参加中学同学会,突然有人从身后轻拍了我的肩膀。当瞥见她胸前的名字时,就让我想起这人曾经塞在我置物柜缝隙间的字条,里头写着无情羞辱的话,让我深受伤害。我记得我曾想:「该有人好好给妳上一堂​​课,教妳怎么待人!」虽然少年时期的痛楚又被勾起,我仍挤出虚伪的笑容,对她说些言不由衷的话。

接着,我们开始聊了起来,她也倾诉起她艰难的成长过程和不幸福的婚姻。当她在诉苦时,希伯来书12章15节的「毒根」一词突然浮现我脑海。我想:「那正是我现在的感受啊!」这么多年来,苦毒仍深植我心,扭曲且残害着我的心灵。

然后我想到这些话:「你不可为恶所胜,反要以善胜恶」(罗马书12章21节)。

我们深谈,也一起落泪,谁都没提起当年的旧事。那个午后,上帝给某个人上了 [....]

灵命日粮:正好足够

读经:马太福音6章25-34节  

我喜欢为《灵命日粮》撰写文章。然而,我也得承认,有时候我会向朋友发牢骚,因为要把所有想表达的事情压缩到一篇灵修短文,真的很难,多希望可以用超过450个字数来自由发挥。

今年当我按着读经进度读到马太福音时,我发现一件以前从未留意的事:基督受试探的经文(马太福音4章1-11节)原来这么短,只用了342个字,就描述了在整本圣经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我也想起其他简短有力的篇章:诗篇23篇(160字)和马太福音6章9-13节的主祷文(149字)。

很显然,我并不需要更多的文字来写好一篇文章,而是要善用它们来表达意思。这个道理也可以应用在生活的其他层面,如:时间、金钱、空间。圣经向我们确保,对于那些先求祂的国和祂的义的人,上帝会满足他们的需要(马太福音6章33节)。诗人大 [....]

灵命日粮:细细品味

读经:尼希米记8章1-12节  

在这个「速食」的时代,很少人会花时间和朋友一起细嚼慢咽,悠闲地进餐。有人甚至宣称:现代人能享受七道佳肴的唯一方式,就是将其全部夹在两片面包当中!

当许多被掳到巴比伦的以色列人回到耶路撒冷,开始重建圣殿和城墙时,他们聚集在一起听以斯拉阅读律法书,那是上帝借着摩西传给他们的话(尼希米记8章1节)。他们一听就数小时,律法教师向他们「讲明意思,使百姓明白所念的」(8节)。

当他们发现自己没有遵行律法书的教导时,他们伤心哭泣。以斯拉和省长尼希米告诫他们:不要哭泣,而要欢欣。他们要百姓去预备筵席,和那些一无所有的人分享,「因靠耶和华而得的喜乐是你们的力量」(10节)。于是「众民都去吃喝,也分给人,大大快乐,因为他们明白所教训他们的话」(12节)。

上帝在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