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灵命日粮:预备之地

读经:约翰福音13章36节-14章4节  

一对夫妻把年迈的婶婶接来同住。他们担心她会住得不自在。于是,他们把家中一个房间,装潢得与婶婶家里的卧室一模一样。婶婶到达之后,觉得那房间里的家具、挂饰,以及其他心爱的物品,都如此熟悉,像是在对她说:「欢迎回家!」

在约翰福音13章36节-14章4节,耶稣在最后的晚餐中对门徒说话,预备他们面对祂的死亡。西门彼得问:「祢要往哪里去?」耶稣回答:「我所去的地方,你现在不能跟我去,后来却要跟我去」(13章36节)。耶稣继续对彼得(也对其他的跟随者)说:「在我父的家里有许多住处;若是没有,我就早已告诉你们了;我去原是为你们预备地方去。我若去为你们预备了地方,就必再来接你们到我那里去;我在哪里,叫你们也在那里。」(14章2-3节)

天堂是万国万民基督徒将来要团聚的家,它 [....]

灵命日粮:当面对话

读经:加拉太书2章11-21节  

通信科技的发达,可能使我们失去和人对质的能力吗?毕竟,现在的雇主可以透过电子邮件,寄发裁员通知书。人们不再面对面地交谈,而是改由在脸书和推特上批评他人。或许我们应该舍弃这些工具,看看当保罗和彼得意见出现不一致的时候,保罗是如何和彼得沟通的。

因彼得所行的不合福音的真理,保罗就当面反对他(加拉太书2章11-16节)。当时,彼得原本与外邦人有交往。但当犹太人(相信罪人得救是透过耶稣,再加上守摩西的律法)到达时,那曾声称自己是外邦人一分子的彼得,因害怕来自犹太人的压力而离开了外邦人。保罗看见这种装假的行为,就以热切的心,在主的爱里当面指责彼得,因为彼得明知律法无法改变生命,却对这些律法主义者作出妥协。保罗提醒彼得,唯有恩典能将我们从罪的辖制中解脱出来,引我们进入自由之境,并且顺 [....]

灵命日粮:近与远

读经:诗篇145篇  

有健康的双眼,并不能保证可以看得清楚,这是我的亲身体验。在我经过一连串修复视网膜剥离的眼部手术后,双眼都有了良好视力,但它们却拒绝合作。一只眼睛看着远方,另一只眼却盯着近处,双眼不肯配合,反而互争主权。我的双眼一直无法对焦,直到三个月后,我戴上了新配的眼镜,情况才有改善。

这跟我们对上帝的看法有点类似。有些人喜欢「近看」上帝,他们将祂看成日常生活中亲密同在的上帝,因为这样会较能专注于祂。另一些基督徒则喜欢「远看」上帝,将祂视为以至高权能管理着宇宙的全能主宰,认为这样较能看清楚上帝。

哪一种看法是最好的呢?这实在是见仁见智。然而,圣经就像眼镜一样,能帮助我们看见两者都正确。大卫王在诗篇145篇里呈现这两种观点:「凡求告耶和华的……耶 [....]

灵命日粮:旧风车

读经:加拉太书6章6-10节  

一位在德州西部牧场长大的男子,谈到立于他家中谷仓旁摇晃的旧风车,它为他们家提供了灌溉的水,在方圆百哩内,这是唯一的水源。

在强风中,这风车可以顺利地转动,但在微风里就无法动弹。这时需要人工转动风车的叶片,直到叶片对准风向。只有面对适当的方向,风车才能转动为牧场供水。

当我与偏僻地区的小教会牧者见面时,我就想到这个故事。他们许多人感到孤立无援,他们关怀他人,却似乎没人关心他们。到了后来,他们逐渐疲倦,且难以给他们的羊群带来生命活水。我喜欢告诉他们关于这个老旧风车的故事,提醒他们说:我们每日需要将自己重新定位,转向主及祂的话语,从祂那里汲取生命活水,祂是这活水的泉源。

这适用于牧者,对众人也是如此。服事上帝是要从内而外地流露出来。耶稣说:「信我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