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灵命日粮:上帝行大事

读经:使徒行传9章1-6,8,10-12,15节 

摩斯是牧师的儿子,也曾是一位不得志的画家。在1820年代,他在北美殖民地区四处为人作画,以微薄的收入勉强维生,但上帝引导他改变了职涯方向。摩斯从小就对科学很感兴趣,他学习电磁铁的原理,构思出了一个改变世界的概念。在1832年,摩斯(Samuel F. B. Morse)提出了电报的概念,后来也成功做出第一部电报机。

或许,圣经人物中职业生涯转变最大的是扫罗。他曾经“口吐威吓凶杀的话”迫害那些信耶稣的人(使徒行传9章1节)。后来,耶稣在大光中向扫罗显现(3节),并质问扫罗为何逼迫祂。扫罗得到并听从了新的指示(6节),停止逼迫基督徒。从此,扫罗的人生出现了180度的转变,并在基督里得到了新身份,成为一个走到哪里就把福音传到哪里的使徒。

有时我们以为自 [....]

灵命日粮:得着喜乐

读经:约翰一书1章1-4节 

佩妮是一名照顾临终病人的护士。她在博客中,提到了她从临终者口中听到的各种遗憾。其中包括“我真希望以前没那么拼命工作”和“我希望以前和朋友保持联络”。或许最耐人寻味的是“真希望我让自己过得快乐一点”。

佩妮写道:“正视我们自身无可避免的死亡,是让生活充满喜乐的最佳方法!”这是个明智的建议,但这样的喜乐要从何而来?我们要从哪里寻找生命的终极意义?

门徒约翰年轻时,对生命的意义看法有所偏差。他和他的兄弟向耶稣祈求:“赐我们在祢的荣耀里,一个坐在祢右边,一个坐在祢左边”(马可福音10章37节)。他们的请求挑起了门徒之间的争端(41节)。

数十年后,约翰对生命意义的看法已截然不同,他更看重爱耶稣和主内肢体。他将耶稣的生命,受死与复活,看作是一 [....]

灵命日粮:耶稣接纳

读经:马可福音1章40-45节 

莉莉是一栋办公大楼的清洁工,大家都知道她走路很快,真的非常快。因为这样,她才能轻易避开人群。她出身贫穷又总是被人瞧不起,所以当她从别人身旁走过时,都会本能地用一只手遮住自己的脸庞。她说她不像一般人那样,又漂亮又受过教育,所以她有很深的羞耻感。直到一位女同事主动接近她,与她做朋友,莉莉才开始改变。

有个麻风病人或许比莉莉有更深的羞耻感。按照摩西律法的标准,他的疾病使他令人厌恶,在宗教礼仪上被视为不洁净,这让他成为社会边缘人。这人不仅身体饱受痛苦,他的心灵更是饱受折磨。这个麻风病人带着伤痛靠近耶稣,乞求说:“祢若肯,必能叫我洁净了”(马可福音1章40节)。他不仅求耶稣医治他的疾病,更是求耶稣除去他的羞耻。

耶稣的回应不是厌弃他而是怜悯他。耶稣伸手摸他 [....]

灵命日粮:深掘智慧

读经:传道书8章14-17节 

佛罗里达州的建筑工程队在进行一项4,200万美元的排水工程时,意外挖掘出一个珍贵的宝藏。他们在地下深处发现一艘保存完好的19世纪渔船。在这艘船上有许多有趣的文物,包括残缺不全的煤油灯,用椰子壳做成的水杯,以及一些硬币。目前专家们正在对这艘船进行研究,希望能进一步了解一百多年前那个地区的人们是如何生活的。一位海洋考古学家表示:“这不仅仅是一艘船,它还见证了一代人的过去。”在深入挖掘的过程中,人们会获得宝贵的知识与智慧。

当我们研读传道书,便会发现书中蕴含宝贵的智慧,这些古老的智慧不仅适用于昔日的生活,也适用于现代的日常生活中。所罗门提到“智慧人的心知道⋯⋯各样事务都有时机和过程”(传道书8章5-6节,和合本修订版)。他写到智慧来自谨记“上帝一切的作为”(17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