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灵命日粮:纪念

读经:约翰福音15章9-17节 

每年5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一是美国“阵亡将士纪念日”。每年的这一天,我总是会想起许多退役军人,尤其是我的父亲和好几个叔叔,他们都是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服役的军人。虽然他们侥幸归来,但在这场战争中,却有成千上万的家庭痛失为国家效力的亲人。然而,每当被问及时,我父亲和那时代多数的军人都会表示,他们愿意牺牲性命来保护自己的亲人,并为他们认为正确的事情而战。

每当有人为国捐躯时,人们常会在其丧礼上朗读约翰福音15章13节:“人为朋友舍命,人的爱心没有比这个大的。”以此来尊崇逝者的牺牲。但这节经文的背景是什么呢?

当耶稣在最后的晚餐中向门徒讲这些话时,已临近受难的时刻。事实上,十二个门徒当中的犹大已经离开准备出卖祂了(13章18-30节)。基督虽然知道这一切,但仍 [....]

灵命日粮:交谊桌

读经:使徒行传2章42-47节 

孤单会严重威胁我们的身心健康,使人沉溺于社交媒体,或导致不良的饮食习惯等等。英国一项研究显示,将近三分之二的人(不论年龄或性别)都会在某些时候感到孤单。因此,英国某间超级市场就在店内的咖啡厅设立“交谊桌”,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若有人需要人际互动,只需坐到桌前加入其他人,或表示希望加入对话就可以与人交谈。当他们与人谈话时,便会觉得自己与人产生联系,融入了群体。

初代教会的会众也看重彼此间的联系,如果没有彼此扶持,他们可能会在实践信仰的路上感到非常孤单,因为当时人们对基督信仰并不熟悉。所以信徒们不仅“恒心遵守使徒的教训”,明白如何跟随耶稣,他们也“天天同心合意恒切地在殿里,且在家中擘饼”,彼此鼓励和相交(使徒行传2章42,46节)。

我们都需要与 [....]

灵命日粮:光之守护者

读经:约翰福音8章12-16节 

人们称他们为“光之守护者”。

在美国北卡州的哈特拉斯岛上有一座灯塔,那里有一个纪念碑,纪念自1803年以来,在那里看守灯塔的诸多守护者。原有的灯塔已经被往内移,因为海岸线被侵蚀危及灯塔的地基。人们就把那些灯塔守护者的名字刻在原有灯塔的基石上,并设置成一个圆形剧场的形状,面向灯塔的新基址。正如告示牌所介绍的一样,现今游客们也可以追随历史上守护者的脚踪“看守”灯塔。

耶稣是众光之源,祂说:“我是世界的光。跟从我的,就不在黑暗里走,必要得着生命的光”(约翰福音8章12节)。无论谁这么说都难免被视为激进分子,但耶稣这样说是要肯定祂与天父的关系。天父不仅差派耶稣来到世上,更是创造光和生命的主宰。

当我们接受耶稣的救恩并遵行祂的教导时,就恢复了 [....]

灵命日粮:在上帝面前哀哭

读经:耶利米哀歌3章49-66节 

去年夏天,一只被人们命名为塔勒阔的虎鲸妈妈,成功地产下幼鲸宝宝。虎鲸族群正濒临灭绝,塔勒阔的新生儿是这些受保护的虎鲸族群的新希望。然而,小虎鲸却存活不到1个小时就夭折了。世界各地许多的人都从一段纪录片看到令人伤痛的一幕,塔勒阔推动那死去的小虎鲸,在寒冷刺骨的太平洋海水中,整整游了17天,最终才放开它的虎鲸宝宝。

有些时候,基督徒也不知道如何面对悲伤。我们或许会担心自己的悲伤,会被人看为失去盼望。然而,圣经记载许多人都曾在悲痛中向上帝呼求。哀哭和盼望同样都反映出对上帝的信心。

耶利米哀歌收录了五首抒情诗,表达上帝子民失去家园的伤痛。他们被敌人追捕,近乎死亡(3章52-54节),便哀哭呼求上帝伸张正义(64节)。他们向上帝哭求,并非因为失去盼望,而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