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灵命日粮:恶性循环

读经:箴言7章10-27节 

海洛英成瘾绝对是个悲剧。吸毒者会产生耐药性,每次都需要更大的剂量才能达到快感,很快地他们所摄取的剂量便足以致命。上瘾者若得知有人死于吸食浓度过高的海洛英,第一个反应或许不是恐惧,而是“我可以在哪里找到这样的海洛英?”

鲁益师在《地狱来鸿》中提醒读者要小心这种恶性循环,他以丰富的想像力描写了魔鬼的诱惑伎俩。魔鬼会先让人感到快乐,而且尽可能是合乎上帝心意的快乐,但享受快乐的方式却是上帝所禁止的。一旦人们上钩了,魔鬼就会减少一点愉悦感,诱发人想要得到更多。这种不断减少的愉悦感,让人不断地想要得到更多,一直到最后,魔鬼得着那人的灵魂,而那人却一无所得。

箴言7章用这种恶性循环来形容性犯罪的诱惑。性关系本是上帝所赐的礼物,但在婚姻关系以外寻求性满足,就像是“牛往宰杀之 [....]

灵命日粮:为主辛勤苦干

读经:希伯来书6章9-12节 

威廉·克理(William Carey,1761-1834年)在英国的乡村长大,同乡的人可能都想不到他日后会有如此成就,甚至被誉为“近代宣教士之父”。克理的双亲皆为织布工,他自己则是个鞋匠,也曾当过短期的教师,并自学希腊文,希伯来文和拉丁文。多年后,他实现了去印度宣教的梦想,但却面对极大的困难。他的儿子离世,妻子因受打击而精神失常,而他服事多年的民众对福音依然冷淡。

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中,为何克理还能将整本圣经翻译成6种语言,并将部分圣经译为另外29种语言呢?他说:“我可以辛勤苦干,只要有明确的目标我就会坚持到底。”不论遭遇何种试炼,他总是忠心地事奉上帝。

忠心服事基督,正是希伯来书的作者对信徒的劝勉。他呼吁读者,要使上帝得荣耀就不可“懈怠”(希伯来书6章12 [....]

灵命日粮:在职训练

读经:马太福音16章21-28节 

巴西一间公司的经理要大厦所有的清洁人员都提交书面报告,因为她想要知道每天谁负责清理了哪些房间,哪些房间尚未清扫,以及打扫每个房间需要多少时间。一周后,她才收到这些理应每天都呈上的书面报告,而且并不完整。

这位经理调查后,才发现大部分的清洁员都不识字。她大可辞掉他们,但她却为他们安排了识字班。五个月后,每个人都有基本的阅读能力,且能继续工作。

上帝经常使用我们的缺点或不足,成为装备我们的机会,使我们能继续为祂作工。在彼得的一生中,他经常犯错也经验不足。他试着在水面上行走,却信心动摇;他不确定耶稣是否应该纳丁税(马太福音17章24-27节);当基督预言,祂将被钉十架及第三日复活,彼得却拒绝接受(16章21-23节)。耶稣透过这些事情让彼得更加明白,耶稣就是上帝所 [....]

灵命日粮:使人和睦

读经:马太福音5章9,13-16节 

在纪录片《见闻者:温德尔·贝瑞》中,作者贝瑞(Berry)以离异来形容这个世界的状态,人与人,人与历史,与土地离异了。原本应该完整结合的事物,已经变得支离破碎。当有人问他该如何回应这令人难过的景况时,贝瑞说:“我们无法把所有的事物结合为一体,但能将两样事物结合在一起。”也就是说,我们可以使两件破碎分离的事物再次合而为一。

耶稣告诉我们:“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马太福音5章9节)。使人和睦就是带来平安(希伯来语shalom),意思是让世界恢复原本的样貌。有位神学家将平安形容为“万物繁盛,整全,一片欣欣向荣……是万物应有的样貌”。也就是说,平安是使破碎的变成完整。让我们跟随耶稣的带领,致力于恢复万事万物的原貌。正如祂呼召我们使人和睦,成为“世上的盐”和“世上的光”(13-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