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灵命日粮:对上帝诚实

读经:以赛亚书1章12-18节 

我三岁的孙子这天一开始就不怎么顺遂。先是找不到他最喜欢的上衣,后来他要穿的鞋子又让他很不舒服。最后,他焦虑地对祖母大发雷霆,然后坐下来放声大哭。

我问他说:“你为什么这么生气?”我们谈了一会儿,等他冷静下来之后,我温柔地问他:“你可以对祖母生气吗?”他低头盯着他的鞋子,想了想说:“不可以。对不起!”

他的话让我感到安慰。他没有否认自己做错事,反倒诚实地承认。接着,我带他一起祷告,求耶稣赦免我们的过错,让我们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在以赛亚书1章,上帝指出百姓所犯下的过错。他们的法庭充斥贿赂,不公,且为谋私利而欺压孤儿寡妇。但即使是这样的时刻,上帝仍怜悯他们,给他们机会承认过错并且悔改,祂说:“你们来,我们彼此辩论。你们的罪虽像硃红,必变成雪白。”( [....]

灵命日粮:得着平安

读经:歌罗西书3章12-17节 

几年前我和朋友共进午餐时,朋友问道:“你对平安有什么看法?”“平安?”我有点困惑:“嗯,我不肯定,但你为什么这样问?”他回答说:“呃,因为我看到你在教会崇拜时抖着脚,我猜想是否什么事让你感到不安。你相信上帝会让那些爱祂的人得着平安吗?”

那时,朋友的问题让我有点难过,但也让我重新思考这方面的真理。我开始查考圣经,看看上帝的子民如何得享安宁,甚至在艰困中也满有平安。当我读到保罗写给歌罗西教会的书信时,不禁咀嚼思想保罗的吩咐。保罗告诉他们,要让基督的平安在他们心里做主(3章15节)。

保罗从未造访过歌罗西教会,只是从他朋友以巴弗那里听说过。他写信给他们,是担心他们会因为受到错误的教导,而失去基督的平安。保罗并非责备他们,而是鼓励他们信靠那位赐给他们确据和盼望的耶 [....]

腓立比书灵修 | 你为何而活?(有声中文)

作者:Kezia Lewis,菲律宾

翻译:Tutu,中国

有声播读:馨宁,中国

 

今日经文:腓立比书1章19-26节

因为我知道,这事藉着你们的祈祷和耶稣基督之灵的帮助,终必叫我得救。照着我所切慕、所盼望的,没有一事叫我羞愧。只要凡事放胆,无论是生是死,总叫基督在我身上照常显大。因我活着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处。但我在肉身活着,若成就我工夫的果子,我就不知道该挑选什么。我正在两难之间,情愿离世与基督同在,因为这是好得无比的。然而,我在肉身活着,为你们更是要紧的。我既然这样深信,就知道仍要住在世间,且与你们众人同住,使你们在所信的道上又长进又喜乐,叫你们在基督耶稣里的欢乐,因我再到你们那里去,就越发加增。

 

奔跑,我奋力地奔跑,

去追逐所有。

快点,请加快步伐,

我需要再实现一个成就。

十几年前我写下这首诗。就在写诗的前几年,刚刚成为基督徒的我,就失去了因患癌症去世的母亲。对我而言,母亲的去世赋予了死亡全新的定义:它带给我如此真实的痛苦。我既生气,又害怕,又懊恼。因此我开始追逐金钱和成就,并努力组建一个幸福的家庭,想要以此来排解自己内心的悲伤和痛苦。

与此同时,我尽了基督徒所应尽的一切义务:去教堂做礼拜,奉献,祷告,唱赞美诗歌,读圣经。我明白这些都是我与主耶稣同行必做的于我有益的事,然而我却忽略了心灵上与主的亲近。基督教信仰只是我给自己内心增加安全感的砝码,因为它能保证我走向幸福的巅峰——进入永生。对我而言,活着就是幸福,死亡便是悲剧。

我过去没有明白的是,与上帝亲近意味着要为耶稣而活。这意味着我们要以耶稣基督的心为心,并活出祂给我们的使命——你们要去,使万民做我的门徒。(马太福音28章19节)这便是使徒保罗的人生。

使徒保罗写给腓立比的信中饱含着他的切慕和盼望:无论他是生是死,总叫基督在他身上照常显大(腓立比书1章20节)。保罗对生命的看法与我的截然相反 ——于他而言,活着就是基督,死了就有益处(腓立比书1章21节)。

使徒保罗的一生都是为了耶稣基督而活。就在他写下对主耶稣效忠的美丽宣言时,他还被关在由罗马士兵看守着的监狱里。他的宣言并非空洞的效忠之词,而是信心的证明。他已经准备好付上一切为基督而活的代价了——即便是死亡。

对保罗来说,死亡并非是坏事,因为死亡意味着回归与基督同在,这对他而言远胜过肉身活着(腓立比书1章23节)——在一个为基督而活的人来看死了绝对是有益处的。然而,即使在思考他是应该活着与众人同住,使众人在所信的道上有长进有喜悦,还是离世与基督同在时,保罗选择的仍是对他人更有益的,而不是更让他自己受益的(腓立比书1章24-25节)。他选择活着,叫众人在基督耶稣里欢乐,因他再到众人那里去就越发加增。(腓立比书1章26节)。

保罗的选择完美阐释了什么是为了他人和基督的缘故而自我牺牲。当我们都只顾着自己的幸福和利益时,保罗的这种选择就成为了最容易被人忽视的。除了耶稣基督,保罗把一切都看得云淡风轻。他愿意为基督付上任何代价。

使徒保罗的故事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目标和使命。现在的我不再追随世俗成就,而是渴望更多地认识主耶稣基督并将他人带到祂的面前——即使这意味着我要跳出舒适圈去与周围的人分享福音。

我为自己和世界各地的所有信徒祷告,祈求大家都能拥有与使徒保罗一样的异象——渴望为基督而活,并不再惧怕死亡,因为它意味着我们将“与耶稣基督同在”(腓立比书1章23节)。让我们不断地反思自己在为何而活,调整自己所看重的更靠近基督的旨意,并作出那些可以帮助他人认识基督的选择吧。

我祷告我们都像使徒保罗一样,将认识基督,追随基督和为祂而活当做生命的一切。

 

问题反思

1.反思使徒保罗在腓立比书1章19-26节所写的内容,并请求上帝帮助我们看清自己最看重的是什么。问问自己,你为何而活?你愿意为何而死?

2.你对生与死的看法在哪些方面与保罗有相似之处或不同之处?

3.使徒保罗的例子如何鼓励你改变今后的人生目标和方向?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原文与译稿均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成长的身量

灵命日粮:现在好饿!

读经:雅各书2章14-18节 

汤玛士出生于印度的贫穷家庭,后来被一个美国家庭领养。在一次回印度期间,他目睹了家乡许多孩童的急迫需要,知道自己应该给予协助。于是,他打算回到美国完成学业,积存一大笔钱,然后再回去印度帮助他们。

当他仍在印度时,他读到雅各书2章14节说:“若有人说自己有信心,却没有行为,有什么益处呢?”接着,他听到附近有个小女孩哭着对母亲说:“但是妈妈,我现在好饿!”这令他想起小时候常饥饿难耐,甚至在垃圾桶翻找食物的景况。汤玛士知道自己不能等到几年后才提供帮助,他决定:“我现在就要开始!”

如今,他创建的孤儿院住了50名孩童,他们衣食无缺,并且可以受教育,学习认识耶稣。这些人得帮助,都是因为汤玛士清楚知道上帝要他做的事之后,立即采取行动。

雅各的话也同样是对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