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灵命日粮:宽容的指摘

读经:约翰福音4章7-15,28-29节 

教我山水画的老师是一位经验丰富的专业艺术家。当他评估我的第一张习作时,他单手托着下巴,静静地站在我的画作前。我心想,他一定会说,这幅画真是糟透了。

但是,他没有!他说,他喜欢整幅画的配色和空旷的感觉,接着提到远方树木的颜色可以再淡一点,那簇杂草可以画得更柔和一些。他大可依据透视法和色彩学加以批评,但他的评论却是真实又带着宽容。

耶稣绝对有资格批判犯罪的人,但当祂在古井旁遇到那撒马利亚妇人时,却没有引用十诫严厉斥责那妇人,而是用简单的几句话,温和地指出那位妇人生命中的过犯,让那妇人看见自己的错误追寻,使她深陷罪中。当妇人自觉有罪,耶稣就表明祂才是使人恒久满足的泉源(约翰福音4章10-13节)。

耶稣与撒马利亚妇人的谈话,融合了恩典与真 [....]

雅各书灵修 | 忍耐是徒劳吗?(有声中文)

作者: Raphael Zhang,新加坡

翻译:Nancy,中国

有声播读:刘弟兄,中国

封面图片拍摄:Ian Tan

 

今日经文:雅各书5章7-11节

弟兄们哪,你们要忍耐,直到主来。看哪,农夫忍耐等候地里宝贵的出产,直到得了秋雨春雨。你们也当忍耐,坚固你们的心,因为主来的日子近了。弟兄们,你们不要彼此埋怨,免得受审判。看哪,审判的主站在门前了。弟兄们,你们要把那先前奉主名说话的众先知当作能受苦能忍耐的榜样。那先前忍耐的人,我们称他们是有福的。你们听见过约伯的忍耐,也知道主给他的结局,明显主是满心怜悯,大有慈悲。

我差不多要受够了。面对这些痛苦的难题,我的心如此沉重。如果不能看到立即改变的话,把它们一次又一次地带到上帝那里又有什么意义呢?

上帝一直在让我把自己的痛苦带到祂面前,而不是压抑痛苦或试图用自己不健康的方式来解决。以我过去的经历来看,有时候我能明显感受到祂的同在,这很安慰我的心。其他时候,祂会给我一些有帮助的洞见或者让我从其他的角度来看待我的难题。

然而今晚不属于任何一种情况。我被一种徒劳无益的感觉压垮了。疼痛仍在那里。我还是很难过。

在绝望和沮丧之中,上帝让我想起雅各书5章7-8节的经文:“弟兄们哪,你们要忍耐,直到主来。看哪,农夫忍耐等候地里宝贵的出产,直到得了秋雨春雨。你们也当忍耐,坚固你们的心,因为主来的日子近了。”

上帝让我明白,农夫在播种时,雨不会马上降下来。他必须要等待雨水来浇灌这片土地。这些秋雨和春雨只有特定的时节才会降下。从本质上讲,耐心是一种美德,它是一个等待上帝并相信祂会在自己的时间里动工的过程,而不是对不会立即出现的结果焦虑不安。

而且雅各也提醒我们,我们不会无限期地等待。终点就是“主的再来”(7-8节),而且已经“近了”(8节)。我以两种方式理解这一点。一,当我们还在地上的时候,上帝可以以祂至高无上的主权在我们的处境中动工。

二,即使祂选择不在永恒的这一边这样做,也一定会在历史结束时,“擦去他们一切的眼泪。”(启示录21章4节上)。作为基督徒,我们可以殷切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号、疼痛,因为以前的事都过去了。”(启示录21章4节下)

我们现在所流泪播种的,就像是微小的种子,与将来祂让我们收割的大喜乐——“宝贵出产”(第7节)相比简直无足挂齿。因为在基督里,“我们这至暂至轻的苦楚,要为我们成就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原来我们不是顾念所见的,乃是顾念所不见的,因为所见的是暂时的,所不见的是永远的”(哥林多后书4章17-18节)。

这节经文确实讲到,等待上帝来帮我们除去痛苦是让人焦虑和不快的过程。但它也提醒我们:“弟兄们,你们不要彼此埋怨,免得受审判。看哪,审判的主站在门前了“(第9节)!

当我们因着某个长期存在的难题而处于焦虑、恐惧、愤怒或逃避状态时,我们可能会把自己的痛苦投射到别人身上,并把我们的挫败感发泄给他们。我们可能会嫉妒那些我们觉得拥有比我们更好的东西的人。当自己的内心都一团混乱时,我们会更容易对他人不耐烦甚至发怒。

我们必须注意,不要让自己因着忍耐痛苦而带来人际关系上的冲突。对弟兄姊妹们牢骚满腹是不讨上帝喜悦的。

相反,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像旧约先知们那样忍耐。雅各告诫我们:“弟兄们,你们要把那先前奉主名说话的众先知当做能受苦、能忍耐的榜样。那先前忍耐的人,我们称他们是有福的”( 10-11 节)。在患难中忍耐是有福的,因为它最终会生出对上帝之爱不可撼动的盼望(罗马书5章3-5节)。

最后,雅各告诉我们在忍耐的过程中至关重要的是记得上帝的属性。他记述了上帝怎样帮助约伯度过苦难,并提醒我们“上帝是帮助我们的”:“你们听见过约伯的忍耐,也知道主给他的结局,明显主是满心怜悯、大有慈悲”(11节)。

因为上帝对我们有怜悯和慈悲,所以我们完全可以倚靠祂帮助我们忍耐到底,并最终收获满满的喜乐。

我们只需要坚定地相信祂爱我们,并等待祂带领我们安然度过。

 

问题反思:

1.你正在经历哪些困苦?在这些方面,有什么帮助了你更耐心地等候上帝吗?

2.你等候上帝的方式,是否在你与他人的关系中造成了紧张或摩擦?如果是这样的话,你能做什么来改变呢?

3.在忍耐患难的过程中,你是否相信上帝是在乎你的,祂将像祂在约伯身上所做的一样来帮助你?如果不是,你认为有什么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上帝的属性,以圣经中所言来认识祂吗?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原文与译稿均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新的样式

灵命日粮:石头的渴望

读经:申命记34章1-5节 

有位葡萄牙诗人在他的诗集中写了一句话:“啊,石砌的码头都充满了渴望!”诗人以码头象征我们看着船逐渐远离时,那种怅然若失的心情。船开走了,码头依然留在原处,成为希望和梦想,分离和渴望的永久标记。分离让我们殷切期盼重逢。

葡萄牙语的“渴望”是指一种深刻的怀念,一种笔墨难以述尽的心境。

或许,当摩西伫立在尼波山上时,心中也充满了葡萄牙诗人所描绘的那种渴望,他从尼波山望见应许之地,但却永远进不去。上帝对摩西说:“现在我使你眼睛看见了,你却不得过到那里去”(申命记34章4节),听起来似乎严苛无情。若只看到这一点,就错失了上帝的美意。其实,上帝的话带给摩西无比的安慰:“这就是我向亚伯拉罕,以撒,雅各起誓应许之地说:‘我必将这地赐给你的后裔’”(4节)。摩西离 [....]

灵命日粮:爱不停止

读经:路加福音15章1-7节 

我年满19岁之后,便搬到离家1,100公里以外的地方,当年还没有传呼器或手机。有一天,我清早出门办些杂事,忘了跟母亲约好的每日通话。那天傍晚,两名警察来敲门。因我从未错过约定,致使母亲十分担忧,她一直打电话给我,电话却都在忙线中。于是,母亲向警察局报案,坚持他们需要来查访。有位警员对我说:“妳很幸运,因为妳母亲很爱妳,没有停止寻找妳!”

当我回电话给母亲时,才发觉电话没挂好。我向她道歉之后,她说要赶快把好消息遍告亲朋好友,因母亲告诉他们,我失踪了。挂断电话后,我觉得母亲有点小题大作,但心中却被母亲的爱充满,十分温馨。

上帝就是爱,圣经有一幅极美的图画,描绘了上帝不断地呼唤祂流浪的儿女归家。如同好牧人一样,祂关心并寻找每一只迷失的羊,因为每个儿女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