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灵命日粮:要到几时呢?

读经:诗篇13篇 

在路易斯.卡罗(Lewis Carroll)的经典作品《爱丽丝梦游仙境》中,爱丽丝问道:“永远是多久?”白兔先生回答她:“有些时候,只是一秒。”

当我的哥哥大卫突然过世时,我的感受就是如此。离举办追思会的日子越近,失去亲人的痛苦悲伤,就越发凝滞在我们的心里。每一秒都像持续到永远。

圣经中的大卫也同样有这样的感伤,他吟唱道:“耶和华啊,祢忘记我要到几时呢?要到永远吗?祢掩面不顾我要到几时呢?我心里筹算,终日愁苦要到几时呢?我的仇敌升高压制我,要到几时呢?”(诗篇13篇1-2节)在这短短的两节经文中,他四次求问上帝“要到几时呢?”有时,生命中的痛苦,仿佛永远不会停止。

但在这样的伤痛中,我们却能经历天父的同在和看顾。如同大卫王一样,我们也可以坦然地 [....]

灵命日粮:唯有祷告

读经:马可福音9章14-29节 

我的朋友正在接受癌症治疗。某天深夜,她打电话给我,那不能自已的啜泣声让我也情不自禁地难过流泪,我无声地祷告着:亲爱的主,我该怎么做呢?

她的哭泣令我感到揪心。我无法为她止痛,改变她的处境,或说任何一句抚慰的话,但我知道谁能帮助她。当我们一同哭泣,断断续续地祷告时,我轻声地呼求:“耶稣!耶稣!耶稣!”

朋友难过的哭泣转为抽泣和呜咽,最后变为和缓的呼吸声。接着,我听见她先生的声音说:“我妻子睡着了,我们明天再打电话给妳。”

挂上电话后,我伏在枕头上流泪祷告。

使徒马可也曾提到,有人想要帮助他所爱的人。一位绝望的父亲带着被鬼附着的儿子来见耶稣(马可福音9章17节)。在叙述他们的绝望景况时,他的恳求带着疑惑(20-22节),并且承认他需要 [....]

希伯来书灵修|进入上帝的安息(有声中文)

作者:Cindy Wang,澳大利亚

语音播读:美君,中国

播读后期制作:小盒,中国

封面图片拍摄:finnbmo,中国

读经:希伯来书4章1-13节

若是约书亚已叫他们享了安息,后来上帝就不再提别的日子了。这样看来,必另有一安息日的安息为上帝的子民存留。——希伯来书4章8-9节

友人在脸书上分享度假照片,看她虽置身于青山绿水间,却手机、电脑不离手,仍忙碌着手上的工作。这也许是大多数现代人的写照——无时无刻地在忙碌,即使在周末休息的时间,头脑里依然思考着没完没了的事情。我们或许摆脱了身体上的劳碌,但精神上却像上紧了的发条,越绷越紧,生怕一放手,就失去掌控。

“记念安息日,守为圣日”其实是上帝给以色列民的诫命(出埃及记20章8-11节)。埃及十灾,劈开红海,白日的云柱,夜间的火柱,从天而降的吗哪……在摩西带领以色列民出埃及和在旷野漂流的四十年间,他们无数次见证了上帝的大能,却依然在上帝面前牢骚不断,怀疑祂的计划和作为。虽然恪守安息日,但除了约书亚和迦勒,所有人都倒在了旷野,没能进入上帝为了让他们摆脱埃及的劳苦,而预备的可以安息的迦南美地(希伯来书4章3节)。

以色列民表面遵守律法,守安息日,即便目睹无数神迹奇事,却从没真正相信上帝,是他们倒在旷野的原因(希伯来书4章2节,6节)。因为进入上帝的安息的唯一途径是通过“信”。

正如希伯来作者所说,我们既有着进入上帝安息的应许(希伯来书4章1节,8节),就不要效仿前人,应当紧抓“今日”,与上帝连接(希伯来书4章7节)。

这种“信”是学习相信上帝。是即使处于人生的风暴,处境每况愈下,经历无法承受的压力,我们依然可以得到从上帝而来的安息,明白祂知道你的一切,所有都在祂的掌控之中,祂会对你负所有的责任,全能的上帝会最好地照顾你。所以我们不管是以走、跑、或爬的方式,都要“竭力”到达那安息之地。

只有在这个安息之处,我们才能安静、休息、恢复、更新、得力,才能开始下一个启程。

思考:你是否将自己的一切烦恼交托给上帝?是否在人生的风暴中,依然可以在祂的同在里安静得力呢?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在主里成长

灵命日粮:主纪念

读经:以赛亚书49章14-16节 

在爱达荷州的萨蒙河,即“不归河”沿岸,有一座遭弃置偏远的农场。几年前,我和儿子们在那里待了一星期。

有一天,我在农场四周蹓跶时,偶然看到一座古墓,竖立着木制的墓碑,墓碑上的字早已被风化了。有人曾在此生活,在此长眠,现在却已被遗忘了。这座古墓让我感到悲伤唏嘘。回到家后,我花了几个小时,翻遍了与这座老旧农场和附近地区相关的历史资料,但仍无法得知被埋葬在这古墓里的人是谁。

人们常说,伟人可流芳百世,让人永铭于心,而我们这些平凡人则很快就让人遗忘。人们对逝者的记忆,就像墓碑一样,会随着岁月而褪色。然而,我们的信仰见证却会在上帝的家中传承。我们活着时如何爱主爱人的榜样,都会遗留下来。玛拉基书3章16-17节甚至告诉我们说:“且有纪念册在祂面前,记录那敬畏耶和华,思念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