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灵命日粮:永恒的爱

读经:耶利米哀歌3章21-26节 

最近,我搭乘的一趟班机着陆时不太平稳,在机场跑道上左摇右晃。有些乘客显得非常紧张,但坐在我后面的两个小女孩却兴奋地欢呼:“好棒啊!再来一次!”紧绷的氛围瞬间消失无踪。

孩童总是愿意尝试新的事物,以谦卑,好奇的心态来看待生命。或许耶稣也曾这么认为,所以祂说:“凡要承受上帝国的,若不像小孩子,断不能进去。”(马可福音10章15节)

生命难免会有挑战和悲伤,很少人能像“哭泣的先知”耶利米那样体会良多。然而在耶利米遭遇困境时,上帝却以奇妙的真理鼓励他,以至于他能说:“我们不至消灭,是出于耶和华诸般的慈爱,是因祂的怜悯不致断绝。每早晨这都是新的。祢的诚实极其广大!”(耶利米哀歌3章22-23节)

上帝随时都会赐下新的怜悯,事实上,上帝的怜悯一直都存在我们 [....]

灵命日粮:人生旅程

读经:约翰福音14章15-21节 

我成长于叛逆的六十年代,曾经背弃信仰。我从小就开始上教会,但直到二十多岁遇上一次惨痛的意外之后,才真正认识耶稣。自从那时候起,我就将所有的岁月用来传讲耶稣对人们的爱,这就是我的人生旅程。

在这破碎的世界,用“旅程”一词来描述人生,实在很贴切。沿路上,我们会遇到高山与低谷,江河与平原,拥挤难行的公路与人迹罕至的道路,经历高峰与低谷,喜乐与悲伤,冲突与失落,心痛与孤寂。我们无法看见未来的路程,前景也未必如我们所愿,因此不同的景况来临时,我们只能默默承受。

然而,基督的跟随者不必独自面对人生旅程中的景况。圣经提醒我们,上帝永远与我们同在:无论我们往何处去,祂都在那里(诗篇139篇7-12节) ;祂绝不离弃我们,也不撇下我们(申命记31章6节;希伯来书13章5节) [....]

灵命日粮:受造之美

读经:诗篇136篇1-9节 

爱德华·艾比(Edward Abbey)曾担任犹他州拱门国家公园的管理员,他将那几年的经历写成《旷野旅人》一书。艾比对于美国西南方栩栩描摹的巧语,让这本书值得一读。

可惜艾比虽能妙笔生花,却是个无神论者。除了眼见的美景,他无法体会其他的意义。多么令人惋惜啊!他的一生都在赞扬受造物之美,却完全错失了重点。

自古人们总以传奇故事,神话和歌曲来阐述世界的起源,而以色列人传讲创造的起源却很独特。他们叙述一位上帝创造美丽的世界,使我们享受其间,沉浸在童真的快乐里。上帝创造宇宙天体时,祂说有就有,并且说这创造是“好的”(希伯来文的好也意味着美)。上帝完成美好乐园的创造后,又因着爱而创造我们,将我们安置在伊甸园里,然后对我们说:“好好享受吧!”

有些人看见造 [....]

灵命日粮:发自内心

读经:约珥书2章12-17节 

在许多文化中,人们会以大声哭泣,哀嚎,撕裂衣裳来宣泄个人痛楚或面对重大国难。旧约时代,以色列百姓也以类似的行为,来表达他们对于远离上帝的哀伤和悔改。

悔改的外在表现若是发自内心,可以令人感到震撼,但若没有从内心诚恳地回应上帝,即使是在基督徒当中,也可能只是做做样子而已。

当犹大境地遭蝗虫吞噬,上帝透过先知约珥呼吁百姓虔诚地悔改,以免受到上帝更多的审判。“耶和华说:‘虽然如此,你们应当禁食,哭泣,悲哀,一心归向我。’”(约珥书2章12节)

接着,约珥呼吁百姓由内心深处回应:“你们要撕裂心肠,不撕裂衣服,归向耶和华你们的上帝;因为祂有恩典,有怜悯,不轻易发怒,有丰盛的慈爱,并且后悔不降所说的灾”(13节)。真正的悔改,需要发自内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