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灵命日粮:内心光景

读经:撒母耳记上16章1-7节 

荷兰退休医学物理师雷亚文(Arie van’t Riet),以独树一帜的手法制作艺术品。他用各种植物和动物尸体排成不同的组合,照射X光,然后把X光片扫描输入电脑,再用电脑在图片上加添颜色。他的艺术品展示了花朵,鱼类,鸟类,爬虫类和猴子的内在复杂结构。

 

事物的内在往往比外貌更重要,更吸引人。撒母耳第一眼看见以利押,心里以为下任以色列王就是他(撒母耳记上16章6节) 。可是,耶和华警告撒母耳不要只看以利押的外表,祂对撒母耳说:「人是看外貌,耶和华是看内心」(7节) 。上帝不拣选以利押,反而拣选大卫作下一任的以色列王。

上帝看我们的时候,祂重视我们的内心甚于高矮,重视我们的心灵甚于容貌。祂不会认为我们太老,太年幼,太矮小或是太高大。祂看 [....]

灵命日粮:等待回应

读经:诗篇9篇1-10节 

我们的女儿15岁时,曾离家出走超过三个星期。这是我和妻子生命中最长的三周。我们着急地到处寻找她,并且向警方和朋友求助。在那一段焦虑绝望的日子里,我们夫妻俩认识到在祷告中等候上帝是何等重要。我们已经心力交瘁,走投无路,只能倚靠上帝。

在父亲节那天,我们终于找到了女儿。当时,我们在餐厅的停车场,准备去吃晚饭,突然手机响起来,有一家餐厅的女服务生认出她,打电话通知我们。当时女儿就在附近,我们立刻去找她,把她平安无恙地带回家。

每次我们祷告之后,要等候上帝回应。我们不知祂会如何或何时才回答,但是我们可以向祂倾心吐意,不住地向祂祷告。有时祂未必如我们所愿立即回应,情况也可能越来越糟。但我们仍要坚持,仍要相信,仍要祈求。

等待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不论 [....]

灵命日粮:十架与冠冕

读经:约翰福音19章21-30节 

英国伦敦的西敏寺,有深厚的历史背景。自十世纪起,本笃会的修士便每天在那里敬拜,至今仍是如此。许多著名人物也是安葬于此;此外,自1066年起,每一位英国君王都是在此加冕登基。事实上,当中有17位君王是安葬于寺内,此处是他们王权的开始,也是王权的结束。

 

不论这些君王的葬礼多么风光,世上的君王难免兴起,殒落;有生,有死。唯有我们的君王耶稣,虽经历死亡,却不葬在坟墓里。耶稣第一次来的时候,被人钉十字架,头戴着荆棘冠冕,还有一个牌子上面写着「犹太人的王」(约翰福音19章3,19节) 。因为耶稣战胜死权,从死里复活,我们信徒才能有胜过死亡的盼望,确信自己可以与祂共享永生。耶稣说:「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凡活着信我的人必永远不死 [....]

每日旅程:我有爱吗?

ODJ oct 15

读经:约翰一书4章7-12节

「没有爱的就不认识上帝,因为上帝就是爱。」(约翰一书4章8节)

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弗雷德•克劳德克去印度作宣教士。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克劳德克的母会电汇给他购买回家船票的钱。圣诞节那天他抵达港口,准备要离开,但是克劳德克看见一幅令他不安的景象,一艘载满德国犹太难民的船,暂时停靠在码头,这些流亡者把船舱挤得水泄不通,没有人安慰他们。克劳德克用他身上的钱尽可能地多买一些糕饼,给这些难民吃。事后,他告知自己的教会,教会的人说:「你难道不知道他们不信耶稣吗?」

克劳德克回答说:「我知道,但是我信啊。」

当我们相信耶稣基督时,我们的世界就会完全改变。因为我们得蒙生命之主的圣灵浇灌,所以我们的心灵、眼睛和希望(倘若我们愿意)都会被重新调整,能看见上帝眼中的世界。

如果想知道我们的信心是否在成长;想知道我们的行为是否更像耶稣;想知道我们是否真的「认识上帝」,那么我们必须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是否愿意去爱?」「凡有爱的……认识上帝」(约翰一书4章7节)。

今天的世界,直率的答案越来越少,非黑即白、一翻两瞪眼的回答也寥寥无几。但约翰一书第四章讲到一个具有决定性的测试,若你真的爱人,你就认识上帝。若是你不能真的爱人,你不认识上帝。就是这样。

朋友的离开让我感到寂寞,我的父亲离家出走,我遇到有需要的人……在这些时刻中,我有爱吗?这爱不仅是将心中贮存的美好愿望付诸于行动,真正的爱是将上帝慷慨赐给我们的一切,全都给出去。——威恩•科利尔

相关经文:
这是真爱──不是我们爱上帝,而是上帝爱我们。(约翰一书4章10节)

问题思考:
知道上帝已经用祂的爱充满了你,你对「爱」有什么不同的认识?遇到爱别人的机会时,你是怎么回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