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灵命日粮:黑暗与光

读经:诗篇91篇1-8节 

在少年时期,我有一份送报的工作,每天我都得将报纸派发给140多户人家。这些住家分布在两条街,中间隔着一个坟场。我送的是早报,因此在凌晨三点就需要出门。在逐家派报时,我需要步行穿越那一片漆黑的坟场。阴森可怕的坟场总是让我毛骨悚然,有时候我还会因为极度恐惧而拔腿狂奔,直跑到另一条街的路灯下,那时,心中对黑暗的恐惧才被亮光驱散。

诗篇的作者明白恐惧与黑暗之间的关系,也知道上帝胜过一切恐惧,所以诗人写道:「你必不怕黑夜的惊骇,或是白日飞的箭;也不怕黑夜行的瘟疫」(诗篇91篇5-6节) 。不论是黑夜的恐惧或阴暗的邪恶势力,都不足以令我们惊慌畏惧,我们有上帝差派祂的独生子,成为世界的光(约翰福音8章12节)。

在上帝的慈爱,恩典与真理,如光照耀之下,我们便能得着勇气,支 [....]

灵命日粮:到我这里来

读经:约翰福音6章30-40节 

耶稣在世上时邀请人到祂那里,今天祂仍如此行(约翰福音6章35节) 。我们能从耶稣和祂的天父那里得到什么呢?

得拯救。耶稣是使我们罪得赦免进入天堂应许的唯一途径。耶稣「叫一切信祂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约翰福音3章16节) 。

得目标。我们必须全心,全意,全性,全力来跟随耶稣。耶稣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马可福音8章34节)

得安慰。在试炼或哀伤中,「赐各样安慰的上帝……在一切患难中,祂就安慰我们」(哥林多后书1章3-4节)。

得智慧。我们需要超越自己聪明的智慧来做决定。「你们中间若有缺少智慧的,应当求……上帝,主就必赐给他」(雅各书1章5节)。

得力量。当我们疲惫时,「耶和华必赐 [....]

每日旅程:失败和拒绝

ODJ sep 14

读经:使徒行传15章35-41节

「压伤的芦苇,他不折断;将残的灯火,他不吹灭。」(以赛亚书42章3节)

约翰.马可是个年轻人,曾参加保罗和巴拿巴的第一次旅行布道(使徒行传13章4-5节)。因某种原因,他放弃了那次宣教事工(13节)。也许他想家,也许他受不了宣教的辛苦。保罗因约翰.马可缺乏委身的态度并离开他们而不悦。

在第一次旅行布道三年后,保罗想要重访原来的城市,鼓励那里初信的人(15章35-36节)。巴拿巴想在第二次旅行布道时带马可同去。保罗强烈地反对。他觉得这个年轻人不值得信赖(37-38节)。对保罗而言,宣教很重要,所以保罗不带马可同去是对的。但对巴拿巴来说,人才是重要的,所以巴拿巴想带马可同去也是对的。这样的歧见使得他们无法同工。「于是两人起了争论,甚至彼此分开」(第39节)。

马可曾经失败过,但是巴拿巴认为,应该给马可第二次机会。巴拿巴看到他的年轻表弟虽因失败而被拒绝(歌罗西书4章10节),但他也看到他所拥有的价值和潜力。巴拿巴在马可的失败之外,看见他可以重新被建立,将来能成为有用的工人。

得到第二次机会的马可,果然没让人失望。保罗后来承认(或许带着歉意),马可对他的传道事工有极大的帮助(提摩太书后书4章11节)。这名曾被拒绝的年轻人,后来写了以他名字命名的《马可福音》。

你是否记得,当你失败时,有一个巴拿巴在你旁边,相信你,帮助你重新成为有用的人?现在轮到你了,在你周围,有许多人像马可一样正在渴求第二次的机会。你是否愿意像巴拿巴一样对待他们呢?——沈启智

相关经文:
•以赛亚书35章3-4节
•马太福音11章28-30节
•腓立门书1章11-12节

问题思考:
在你与失败者的交往中,你比较像保罗还是像巴拿巴?在你的生活中,你愿意对哪一个「约翰.马可」讲一些医治和鼓励的话?

灵命日粮:塞鲁士谕令

读经:以斯拉记1章1-4节 

在1879年,考古学家在伊拉克地区(圣经中的巴比伦),发现了长仅九英寸的塞鲁士圆柱体。上面记载了波斯王塞鲁士在2500年前,允许一群人回到家乡,重建他们的「圣城」。

这正是以斯拉记1章记载的故事。我们从圣经中可以读到「耶和华……激动波斯王塞鲁士的心」下诏通告(1节) 。在诏书里,塞鲁士王宣告要释放被掳到巴比伦的人,让他们回到耶路撒冷,重建家园及圣殿(2-5节) 。

但这个故事不只如此,先前但以理承认自己和百姓所犯的罪,并恳求上帝结束他们被巴比伦俘掳的日子(但以理书9章)。上帝回应但以理的祷告,并差派一位天使向他说话(21节),之后更感动塞鲁士王释放希伯来人(参阅耶利米书25章11-12节,39章10节)。

塞鲁士圆柱体和上帝的话都向我们显示君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