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J

每日旅程:利他行为的红利

ODJ oct 4

读经:诗篇41篇1-3节

「关心穷苦人的人多么有福啊!」(诗篇41篇1节)

我们所处的这个世代,从个人、名人,到企业与组织,大家逐渐发现回馈、社会责任、公益营销、以及其他各式各样的利他主义所具有的价值。有许多慈善领袖致力于改善世界,令人景仰。

我们也许会问,为什么有那么多代表各种信仰和宗教的男女,会有心去帮助那些受压制的人与弱势族群呢?在杰克森与司瓦基合着的《恩典基督教:行出我们口中的爱》这本书中,他们说:「每个人都希望被人尊重,得到公平的对待。所以,我们不应该奇怪,基督徒视为良善、合宜及值得赞赏的事物,与一般人认为良善、合宜及值得赞赏的事物并无不同。」

杰克森与司瓦基写道:「没有法律禁止基督徒最看重的那些特质,诸如仁爱、怜悯与恩慈。」其实这是在诠释保罗写给加拉太教会的话(5章22-23节)。保罗指出,虽然这些是基督徒非常看重的品格,但不是基督徒独有的品格。

虽然获得永远的救赎是藉着信心,是靠上帝的恩典,而不是靠我们的好行为(以弗所书2章8-9节),但圣经指出,我们要更深入地瞭解上帝的心意,其中一个方法就是帮助贫穷有需要的人。论到犹大的王宫,上帝说约西亚作王不「在乎造香柏木楼房争胜」;而是「为困苦和穷乏人伸冤,那时就得了福乐。认识我不在乎此吗?」这是耶和华说的(耶利米书22章15-16节)。

上帝在人内心深处安置了一种渴望,想要帮助受压制和有需要的人。当我们帮助别人的时候,就能更加认识祂。——洛克丝安妮•罗宾丝

相关经文:
•箴言14章31节
•马太福音25章40节
•使徒行传10章31节

问题思考:
这个礼拜你打算怎样帮助弱势族群?你过去照顾受压制与贫穷的人,从中学到了什么?

每日旅程:待在原道

ODJ sep 30

读经:历代志下26章3-21节

「乌西雅定意寻求上帝;他寻求,耶和华上帝就使他亨通。」(历代志下26章5节)

「待在原道上!」演习训练营的中士大声叫道。「救援已经来到。信任你的夥伴!」有位年轻鲁莽的士兵喜欢自作主张。在巡逻的队伍当中,他被指定在右翼位置,却自行离开而转到队伍的左翼,自作聪明要抵挡左边的伏兵。然而,他的长官中士知道这位士兵所不知道的内情:「敌人」会从右边进攻,埋伏在左侧的敌军只是演习计画中设计的幌子。

军事训练能使人谦卑,先把个人打碎,然后重建,让人成为团队中的一分子。人生也是如此。

很久以前,有位伟大的军事领袖因为自作主张,做了自己份外的事而受到教训。可悲的是他前半生扎扎实实地服事,最后却犯了这样的错误而走向衰败。

乌西雅原本是一位十分贤明的国王,在犹大国推动了许多极其迫切的改革措施。在先知撒迦利亚的督导之下,他遵从上帝,并且得享军事上的胜利;然而,「乌西雅王的强盛使他逐渐骄傲起来,招致他的衰败」(历代志下26章16节)。

有一天,乌西雅进了圣殿,想要去做只有祭司才可以做的工作。大祭司亚撒利雅和80多个祭司拦阻这位骄傲的国王,乌西雅非常生气。但在他向祭司发怒的时候,「他的额上突然出现了痲疯」(19节)。自此之后,乌西雅终生被隔离起来,无法继续领导百姓。

有些人口头上说自己爱耶稣,但他们的行为却没有表现出来。而另外一些人,好像要把别人的责任揽过来,对自己要求太高。他们想要靠自己的力量来解决全世界的问题。

两种方式都不对。但是,如果我们能「待在原道上,」每天靠主所赐的力量与智慧而活,祂就能为着祂的荣耀而不是我们的荣耀来使用我们。——提姆•古斯他夫

相关经文:
你所做的,要交托耶和华,你所谋的,就必成立。(箴言16章3节)

问题思考:
你会不会自作聪明为主作工而过了头?今天你可以为主做什么不一样的事且讨祂喜悦?

每日旅程:塑造年轻的心

ODJ sep 28

读经:箴言22章6-16节

「教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箴言22章6节)

最近,我五岁的儿子塞特在生我的气。这事一半是我的错(我没有全心全意地关注他);一半是他的错(不听话)。我给他一点喘息的时间反省,不过他回来的时候,还是很生气。看得出来,他在努力寻找合适的话来表达他的情感与想法。「爸爸」,他说:「我再也不相信上帝了」。显然,塞特面对的不是信仰危机;其实,他真正寻求的是:「你可不可以跟我谈一谈、进入我的心,看看我心灵中哪里出错了?」

有一句常被引用的箴言(22章6节),清楚讲到教养孩子的智慧。这句箴言鼓励父母全心全意投入这种长期的艺术,就是去发现他们孩子心中的内在状况,以及独特的地方。这位智慧的作者指教我们要教导孩子当行的路,其实就是邀请我们做这份艰苦的工作──去分辨什么是我们孩子「当行的路」,按照每个孩子独特的个性、天赋与倾向,找出教导他们的最佳方式。

我们知道,这「当行的路」包括我们每个人都当遵行的信仰规範与道德规範。教导他们勤奋、诚实,并顺服上帝。引导他们远离愚昧,做上帝喜悦的事(15节)。除此之外,这节经文还加上特别的一笔:教导孩童「当行的路」,需要考虑每个孩子与众不同的特质。所以,当我们教养他们的时候,我们必须瞭解他们的个性特质,用最适合每个孩子的方式教导他们长大成熟。

在我们的一生中,上帝以独特的方式寻找并教导我们每一个人。按照每个人不同的特质,祂用各人能理解的方式显明祂永恒不变的真理。同样,我们也需要用这种「当行的路」来教养我们的孩子。——威恩•科利尔

相关经文:
你们作父亲的……只要照着主的教训和警戒养育他们。(以弗所书6章4节)

问题思考:
你的父母如何引领你走当行的路?他们成功了吗?你将如何瞭解你孩子的心呢?

每日旅程:主认得你

ODJ Sep 27

读经:耶利米书1章4-10节

「我未将你造在腹中,我已晓得你;你未出母胎,我已分别你为圣;我已派你作列国的先知。」(耶利米书1章5节)

「你好!吉娜!」这问候听来平常,却着实令我吃了一惊。即便我并非每天上星巴克,他却知道我喜欢特大杯、低咖啡因的低脂咖啡,还要外加一份热巧克力,一直到满。我想大概是我的要求太高,才让这名咖啡师将我的名字铭刻在心。在惊讶之中,来自主的教导直入我心。我想主认得我。

我是谁?我往哪里去?我的生命重要吗?这些问题我们都曾思考过,即使信徒也不例外。有时,淹没在仇敌声称我们微不足道的谎言中,我们会将自己隐藏起来。以为无人看见之时,猛然听到一个声音,一抬头就会明白,掌管宇宙的上帝刚才所说正是我的名字(以赛亚书43章1节)!祂不只看见我,祂还认得我。

流泪的先知耶利米,是从母腹中就被分别出来的年轻人。他蒙上帝拣选承担一项相当消磨志气的任务,就是带领以色列人悔改,为上帝的救赎计画做准备。但这艰钜的任务,有时使耶利米陷入疑惑。

就像这位先知一样,生活中的挑战也许会使你质疑自己的瞭解是否真确。上帝真知道我有几根头发吗?祂真看见我正行过幽谷吗?耶利米也曾以此自问(耶利米15章15-18节)。

彼得前书2章9节说,我们是「有君尊的祭司,圣洁的国度,属上帝的子民」。我们人生的方向不是依循一块告示牌,上帝写着「由此去」几个字,而是作上帝所派遣的舰队,在人生中传递祂救赎的信息。祂要我们安息,确信自己为祂所认识,且确信祂是「留意保守我的话,使得成就」的上帝(耶利米书1章12节)。——雷吉娜•弗兰克林

相关经文:
•诗篇139篇1-5节
•哥林多前书13章12节
•帖撒罗尼迦前书1章2-8节

问题思考:
什么原因使你难以相信上帝清楚知道你的生活?你相信自己身上带着上帝救赎的信息吗?这对你有何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