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J

每日旅程:刑事侦查

ODJ Sep 11

读经:申命记17章2-13节

「有人告诉你,你也听见了,就要细细的探听。」(申命记17章4节)

我的妹妹是新加坡犯案现场的侦查员。一天早晨四点钟,她突然被持续不断的电话铃声吵醒,原来发生了一起谋杀案!她只有四十八小时的时间,来收集足够的证据起诉已被警方拘留的嫌疑犯。在接下来的几天当中,我的妹妹严谨地展开繁琐的案件侦查。

第一晚她回家时说:「当我闭上眼睛时,我看见到处都是血。」第二晚她沉思地自言自语说﹕「我只看见伤痕累累。」第三晚她宣布说﹕「我可以将犯案过程拼凑起来了。」

很多时候,基督徒也被呼召成为犯罪现场侦查员。请看申命记17章2-13节,我们两次读到:「这样,就把那恶从你们中间除掉。」这几节经文,非常注重以色列人在社区侦查和处理罪恶的重要性。上帝恨恶罪,绝对无法与之共存。祂是圣洁的,祂也期待我们彰显出祂的圣洁。摩西在重申上帝与以色列民之约时,告诉他们不应该让罪的影响在社区中蔓延。罪就如癌症,必须要诊断出来,还要彻底清除。

然而,他们需要「细细的探听」(4节)。上帝不希望他们匆忙下结论。指证人有罪,需要两、三个人作见证(6节)。为了防止错误的指控,恶行确定之后,见证人要丢第一颗石头(7节)。如果丧生的人是无辜的,见证人就要承担这罪。

如果我们认识的信徒好像落入了罪中,我们需要仔细审查案件。如果证实有罪,我们的目的应该是带着怜悯来鼓励他们到我们圣洁的上帝面前悔改。谢葆芳

相关经文:
•申命记19章15-19节
•马太福音18章15-17节
•提摩太前书5章19-21节

问题思考:
当你看见一个信徒在罪中挣扎时,你该如何应对?有人出于爱心指出你生活中的罪之后,你的灵命有什么长进?

每日旅程:夜深人静

ODJ Sep 9

读经:创世记28章10-22节

「我也与你同在,你无论往哪里去,我必保佑你。」(创世记28章15节)

在1963年,达雷尔‧希尔忍受了很大的羞辱。身为美国马里兰大学美式足球队的外接员,希尔是首位打入种族隔离严重的大西洋海岸联盟的黑人球员。每周他都要面对敌视他的群众,甚至有些敌队的球迷还穿上3K党的白袍、手持绞索威吓。在维克森林大学(Wake Forest)的一场比赛中,希尔更是遭遇到特别刻薄恶劣的气氛。但是,维克大学的一个选手布莱恩‧皮克罗,却穿过球场直接走向希尔,然后把他领到鼓噪的维克学生区面前;皮克罗伸出手将希尔环抱住,和他一起站在那里,观众就渐渐默然无声。

单单站在另一个人的身边,就可以成为颇具威力、且带来医治的举动。而上帝亲近祂百姓的事实,更是极其美好、安慰人心的事!

雅各曾经历过上帝的亲近。雅各离开他的家人,在旷野独自旅行,没有床铺可以躺卧休息,雅各「便拾起那地方的一块石头枕在头下,在那里躺卧睡了」(创世记28章11节)。但随后出现了来自上帝的奇特异象。雅各看见了一个梯子,梯子的头顶着天,有天使在梯子上,上去下来,而上帝站在梯子顶上。

上帝对雅各说的大有能力的话语,向雅各表明了祂自己的身分,也表明了雅各在家中的地位。上帝的话清楚表明,祂是一直与雅各的列祖同在的上帝:「我是耶和华你祖亚伯拉罕的上帝,也是(你父亲)以撒的上帝」(13节)。当雅各深夜独自睡在石头上时,上帝向他保证,祂也要永远与他同在。永远!上帝对雅各说:「(我)总不离弃你」(15节)。

当我们孤单、疲累、丧志时,很容易会觉得我们被全世界抛弃了。但这不是事实,因为上帝一直与我们同在。——威恩•科利尔

相关经文:
•约书亚记1章5节
•希伯来书13章5节

问题思考:
你何时最感孤单?要是你早已安息在上帝一直与你同在这一真理上,这会如何影响你呢?

每日旅程:长日将尽

ODJ sep 7

读经:提摩太书4章9-21节

「我所亲爱、所想念的弟兄们,你们就是我的喜乐,我的冠冕!我亲爱的弟兄,你们应当靠主站立得稳。」(腓立比书4章1节)

最近我的父亲动了开心脏的手术,而我的岳父则弄伤了他的背。手术过后,他们俩个都马上感伤地向亲友表达他们的深情厚爱,一直持续了好几周。「我是真爱大家!」卧病在床的岳父不断地向每一个人重复这句话,还加上深情的拥抱。

他们这种情感的爆发,一部分是因为他们的疗程,但更可能的是,经历过生死的一瞬间,使他们的心思聚焦于那些他们最在乎的事务上。这两个人平时都很在乎保持爱车的光鲜、以及庭院草坪跟房子的干净整洁,但经过这场危机后,他们都不再关注自己所拥有的物质,单单在乎人。

保罗给提摩太写的最后一封信,也表达了相似的关注点。保罗深知他「离世的时候到了」(提摩太后书4章6节),就恳请提摩太说,「要赶紧地到我这里来」(9节)。使徒保罗觉得孤单,因为底马、革勒士和提多都离开了他,所以他力劝提摩太「来的时候,要把马可带来」,并要「赶紧在冬天以前到我这里来」(11节,21节)。

保罗传道的热情动力,你碰到的任何人可能都有。不过,他怎么能成为我们最伟大的宣教士呢?因为他在乎的是人。在人生最后的时刻,他最在乎的还是人。或许这可以解释,在他最注重教义的书信中,为什么最后会逐一地问候近三十位罗马的基督徒。保罗知道,正统神学要是没有人来分享,就没什么意义。

同样,各种成功也是如此。沃伦‧巴菲特曾说:「我认识一些很有钱的人,有褒扬的感谢晚宴为他们举办,或有医院建筑以他们的名字来命名,但事实是,在世上没有任何人爱他们。当你到我这个年纪时,你衡量自己人生成功的标准就是会看有多少人真正爱你,这是检验你如何活出生命的最终考验。」马可•威特莫尔

相关经文:
•列王纪上2章1-4节
•传道书4章7-12节
•帖撒罗尼迦前书3章6-10节

问题思考:
如果你知道明天你的生命就会结束,今天你需要或想要和哪些人一起共度最后的时光?你会怎么接近他们呢?

每日旅程:强颜欢笑

ODJ Sep 6

读经:箴言14章1-13节

「人在喜笑中,心也忧愁;快乐至极,就生愁苦。」(箴言14章13节)

1998年上映的电影「心灵点滴」,改编自杭特‧亚当斯的真实故事。这位内科医生曾经投注心力,大量运用幽默跟游戏,来改善病人跟医生间的关系。亚当斯相信,与病人建立这样的关系是改善他们生理和心理健康的关键。

欢笑及幽默是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箴言说:「喜乐的心,乃是良药」(箴言17章22节)。总体来说,我们都需要让生活充满更多的欢笑。

不过,人们虽有因幽默而欢笑的时候,也有把笑容当面具的时刻。人们其实可以表面非常欢乐,内心却伤痛欲碎。作为一个谘商师,我曾经坐在一群人面前,听他们讲述自己最悲惨的故事,然后看他们一笑置之作了结。

这是真的。有时候,笑容或者讲个笑话只是一种伪装。我们可以到处开玩笑,掩饰自己,别人就不会把我们当真。我们之中很多人都学会了怎么当小丑,在幽默跟机智下,隐藏许多的心痛。箴言说:「人在喜笑中,心也忧愁;快乐至极,就生愁苦」(箴言14章13节)。虽然喜笑可以掩盖悲痛,但是悲痛仍然存在,我们需要去处理它。

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需要面对伤痛,而非躲避隐藏的时刻;更有收起强颜欢笑,忧愁伤痛的时候(传道书7章3节)。同时,还要邀请上帝安慰的话语、医治的大能,进入我们受伤的心灵。

不要让强颜欢笑阻碍只有上帝才能带来的安慰和医治!——杰弗•奥森

相关经文:
哀恸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安慰。(马太福音5章4节)

问题思考:
你曾经在怎样的心痛时分还强颜欢笑?你该如何把自己的伤痛带到上帝和他人面前,以致得到真实的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