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J

每日旅程:生命的话语

读经:申命记32章45-47节

「因为这不是虚空与你们无关的事,乃是你们的生命,在你们过约旦河要得为业的地上,必因这事日子得以长久。」(47节)

话语是有能力的,一句尖酸刻薄的话可以比身上的伤口伤人更深。我依然清晰地记得,上初中时,我身体上的特征成为他人取笑我的把柄。我们大多数的人,都曾被父母、老师或是朋友刻薄、尖酸、侮辱性的言语深深地伤害过——这些事或许发生在许久以前。若有人说:「棍子和石头可能会令我伤筋动骨,流言蜚语可伤不到我。」显然是在睁眼说瞎话。

可另一方面,一句安慰人的美好话语能给人带来希望,让孤独的人心得到温暖,为受伤的人抚平伤痛。言语——诚实的言语——可以触及人心的最深处。

上帝藉摩西对以色列民说的话一直深深地吸引着我,当时,上帝教导他们在上帝所赐的应许之地上该怎样生活,当怎样向耶和华保持忠心。在结束这些内容全面的指示之后,摩西补充一句说,「你们都要放在心上」(45、46节)。上帝的这些话语,不是要创建一套冰冷的、程式化的生活模式;这些话语亦非刻板的教条,而是来自造物之主——祂希望这些话可以播撒在我们肥沃的心田中,让爱、希望和生命得到最好的滋养。

上帝的话不是空话、大话,亦不是关于繁琐宗教礼仪的长篇大论。摩西说,这些话正是以色列人的生命。上帝的话语像我们需要呼吸的空气,滋养我们身体的食物,不可或缺(诗篇119篇103节)。上帝的话语让人知道自己生命的意义以及他们的身份,指引他们走向喜乐和丰裕,并在地上过「长久的日子」(47节)。

上帝的话语同样可以指引我们的道路。当我们聆听、遵行上帝的话,祂的话就会指引我们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威恩•科利尔

相关经文:
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约翰福音14章6节)

问题思考:
无论是积极的话还是消极的话,给你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你面对的挑战是什么?上帝的话语如何指引你应对挑战?

每日旅程:好消息

读经:哥林多前书15章1-4节

「我当日所领受又传给你们的,第一,就是基督照圣经所说,为我们的罪死了,而且埋葬了,又照圣经所说,第三天复活了。」(哥林多前书15章3-4节)

我告诉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事,也是别人告诉我的。基督为我们的罪死了……祂被埋葬,第三天从死人中复活。

你一个亲密的朋友得了重病。一天你接到一通电话,是她的医生打来的,要你马上赶到医院。当你赶到医院时,医生告诉你,你的朋友只能活十分钟了。

你那奄奄一息的朋友用微弱的声音问你,「这些年来,你没有跟我讲过关于耶稣的事。你能不能跟我讲讲祂的好消息?」你的朋友希望在去世之前瞭解福音。在短短的十分钟内,你怎么能讲得完福音呢?可以讲讲以下几个方面:

基督为我们的罪死了(哥林多前书15章3节)。我们经常告诉别人上帝的爱。没错!但是,我们却忽视了上帝的愤怒这一事实。上帝爱每一个罪人,没错,但是上帝同样恨恶罪恶。耶稣不是为了政治原因死的,也不是为了我们能够健康或富足而上十字架的。耶稣之所以像一个囚犯一样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是为了平息上帝对我们罪恶的愤怒。祂是为了我们死的。

耶稣被埋葬(4节)。保罗这样写是说,耶稣确实死了。如果一个人没有真正死去,人们是不会埋葬他的。因为耶稣被埋葬了,这就为祂的复活奠定了基础。因为耶稣从死里复活了,所以坟墓是空的。

第三天,耶稣从死人中复活了。基督信仰是关于复活的信仰。没有复活,它和其他的人类哲学或宗教没有两样。一个死的救主不能救任何人,因为他连自己都无法拯救。古罗马帝国曾将3万多人钉死在十架上,但是只有一个人是为了世人的罪死的。

只有祂战胜了罪恶、战胜了死亡,并且从死里复活了。今天,就花几分钟的时间,告诉别人有关主耶稣的事吧!——沈启智

相关经文:
基督若没有复活,你们的信便是徒然,你们仍在罪里。(哥林多前书15章17节)

问题思考:
上一次,你和朋友分享福音是什么时候?你个人接受救恩的经历如何激励你去与他人分享福音?

每日旅程:脱离淤泥

读经:诗篇69篇1-33节

「谦卑的人看见了就喜乐,寻求上帝的人,愿你们的心甦醒。」(诗篇69篇32节)

在威尔士,沼泽潜水是一项非常流行的运动。参赛者穿着脚蹼,戴着潜水面具,咬着潜水管,努力穿过一条条拦断沼泽潭的沟渠,却保证不使用手臂!虽然我不知道沼泽潜水是怎么开始的,但是我知道「陷在泥里」不是什么新鲜事!

大卫在感情上曾深陷淤泥之中,他写道,「求你搭救我出离淤泥,不叫我陷在其中」(诗篇69篇14节)。如果你曾一蹶不振,你就能明白他的心情。脱离淤泥的征战惨烈、使人害怕、令人疲惫。

大卫讲到他失望的情绪,尽管如此,他还是尽力勉励自己。比如说,他相信自己总能脱离淤泥。他预见到自己的苦难会最终结束,因此他写道,「我要以诗歌赞美上帝的名,以感谢称祂为大!」大卫相信上帝会帮助他。

请看下面的内容。大卫继续写道,「寻求上帝的人,愿你们的心甦醒」(32节)。这里的关键字是「寻求上帝。」有时我们遇到困难,就太轻易放弃帮助,转去寻求酒精、朋友的建议,或是自助的书籍。虽然我们知道只有上帝才能真正救拔我们,可我们为什么不情愿寻求祂的帮助呢?

别忘了,「上帝听穷乏人的呼求」(33节)。祂不会不管不顾我们的挣扎,祂也不会简单地让我们忘掉从前的伤痛。上帝有「丰盛的慈爱和诚实」(出埃及记34章6节)。祂始终在倾听我们的祷告,祂始终与我们同在。

你知道有谁陷入泥潭吗?或许你就是那个人?如果是,就要记住,上帝能够并且愿意帮助你脱离淤泥。今天就寻求祂吧,不要再用什么其他的方法。——珍尼弗•本森•舒特

相关经文:
你不要害怕,因为我与你同在;不要惊惶,因为我是你的上帝。我必坚固你,我必帮助你,我必用我公义的右手扶持你。(以赛亚书41章10节)

问题思考:
寻求上帝的帮助如何能复兴绝望的心灵?大卫的例子会怎样鼓励你?

每日旅程:痛苦的完美

读经:马太福音23章1-24节

「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你们将薄荷、茴香、芹菜献上十分之一,那律法上更重的事,就是公义、怜悯、信实,反倒不行了。这更重的是你们当行的,那也是不可不行的。」(马太福音23章23节)

他咧开嘴,露出了开怀的笑容,掩盖了他那一触即发的怒气。我朋友的父亲是个复杂的人,他凡事想得周到,待人有爱,但他却是个完美主义者,喜欢控制别人。

他虽已撒手人寰,但带给孩子们的伤害却无法抹去:他的孩子总是不能把事情做得完美,永远也无法真正取悦他们的父亲。他的家总是一尘不染,但他在家里的处事方式总是严肃无情。他追求完美,但给他的孩子带来的却是伤害。

耶稣严厉斥责法利赛人,因为这些宗教领袖只顾追求完美主义的律法,对他人的罪耿耿于怀。「耶稣说,他们把难担的重担捆起来,搁在人的肩上,但自己一个指头也不肯动。」(马太福音23章4节)

换句话说,那些无法遵守旧约律法的人,也无法遵守一大堆教条的人,既得不到法利赛人的帮助,也得不到他们的支持。法利赛人奉献那「最不重要的十分之一」,却无视「律法中更重要的部分」(23节),这一部分包含像怜悯这样重要的美德。

耶稣饱含怜悯之心。与法利赛人的做法恰恰相反,耶稣说,「我的担子是轻省的」,「我就使你们得安息」(11章28,30节)。

你在痛苦地追求完美吗?你身边有人这样吗?你对完美的不懈追求有没有伤害他人?如果是,那么现在正是时候,要拿去这些完美主义的枷锁,代之以耶稣轻省而慈爱的担子。只要我们为主尽力而为,我们就能荣耀上帝。然而,这并不意谓着我们所做的一切尽都完美。

只有耶稣毫无瑕疵(希伯来书9章14节)。我们靠着肉体的力量不能完全(加拉太书3章3节)。不过,让我们来彰显耶稣的恩慈和怜悯,特别是向那些我们最亲近的人。——汤姆•弗尔腾

相关经文:
「(律法原来一无所成)就引进了更美的指望,靠这指望,我们便可以进到上帝面前。」(希伯来书7章19节)

问题思考:
耶稣将自己一次献上,使我们得以完全,这与人的完美主义有何区别?
你会怎样向人展现上帝对你的恩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