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hers

为什么现在看不到神迹出现了呢?(有声中文)

作者: Hilary Charlet ,美国

翻译:悦,中国

语音播读:舒然,中国

播读后期制作:小盒,中国

*背景音乐:www.bensound.com

小时候,我曾多次目睹了我弟弟因为心脏手术险些丧命。有一次,医生给我们下了病危通知,并告诉我们即使我弟弟安全度过了那晚,他们可能也不得不对他进行腿部截肢。

我看到医生都落泪了。我当时真想蜷成一团,回到几天前我和弟弟一起在户外玩耍、一切都还好的时候。在接下来的几小时里,我拼命祷告求上帝搭救我弟弟。

全然是因着上帝的大能,我的弟弟平安度过了那晚,也全然因着上帝的恩典,护士们发现了造成他腿部有12英寸血栓的问题症结。渐渐地,他们找到了病因,我的弟弟开始一天天地好转。整个治疗过程一共用了28天,但是他一步一步地走了过来。虽然一路上充满了泪水和阻碍,但是上帝让我们一家人紧紧团结在一起,并陪我们一起走过。

现在,我弟弟过着正常的生活。他在服用血液稀释剂。虽然他几年前又出现过一次血栓,但是他的漏心瓣膜已经完全修复了,他可以像其他人一样做任何事情。他现在是一家医院的护士,在帮助那些像他小的时候一样在病痛中的人。

回首往昔,我可以非常确定的说,我弟弟能活下来绝对是上帝行的神迹。

寻常小事

但是如此不同寻常的事情通常很少见。也许我们中的一些人有机会目睹,但大部分人很难遇见。

为什么像圣经中记载的神迹不再发生了呢?

为什么盲人不再重见光明?为什么不再看到有人在水上行走?为什么我们没有谁能把水变成酒、或者用几块面包喂饱成千上万的人?为什么再也没有被鲸鱼吞食后仍然存活的人了呢?

反而,我们看到人们在航船事故中溺水、有些父母连一顿饱饭都不能供给他们的孩子、我们的亲人朋友们深受疾病之苦……

为什么神迹不再出现了呢?

来看韦氏词典对神迹的定义:

在人类事务中发生的,彰显上帝大能的非凡事件。极其不寻常的事件、事物或成就。

尽管我们今日所见未必如圣经时代那般非比寻常,但我认为神迹依然是无处不在的。我们每天醒来、心脏不停跳动、血液流入血管、肾上腺素分泌保证我们每日的生活。我们走出去,感受阳光的照耀、雨滴的掉落。我们经历四季变换、树叶凋零、作物发芽、农民丰收。这些事情我们都太习以为常了,以至于我们看不到它们的独特之处,也就失去了对它们的惊奇和敬畏。

让我们退一步来重新审视这些“寻常小事”。想一想初生的婴儿。她一从母腹出来就知道呼吸、哭泣,知道如何通过吮吸母乳来获得营养。没有人教过她,也没有人告诉她要怎么做,但宝宝就是知道该如何生存下来。

想一想太阳、月亮、星辰,美丽的海洋、山脉、丘陵和山谷。为了维持地球上的生命,它们被精确地放在了需要待在的地方。

你看,虽然如今的神迹不同于我们在圣经上看到的,但是它们依然真实的存在。那些在我们看来是不可能的事——毫无希望的诊断书、面临离婚的无望婚姻,你认为永远不会得到宽恕的境况——我们遇到这些无助的情况、感觉没有了盼望,但这时上帝做工使刚硬的心变柔软,并完全翻转了结局。正如路加福音18章27节所说:“在人所不能的事,在上帝却能。”

为什么这些神迹不同于以色列历史上和使徒时代的那些神迹呢?既然我们已经不能像他们一样因着摸到耶稣而得医治了,那为何我们不能在祷告中向上帝祈求并得到应允呢?我们不知道为什么当今的神迹不再一样了,但不管怎样,上帝仍然在做工并仍然与我们同在。祂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身边,垂听我们的呼求,叫爱祂的人得益处。(罗马书 8章 28节)

神迹未必都是惊天大事,其实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的每一个呼吸都是神迹。我们每天醒来,又获得再生活一天的机会。这也是神迹。如果生活本身不是神迹,我真不知道还有什么是了。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在主里成长

物质名利的欲望让我几乎忘了上帝要我做的事(有声中文)

作者:Nico,马来西亚

语音播读:馨宁,中国

*封面和文中图片来自PEXELS & Pixabay

我很喜欢散步,尤其是心情不好的时候更是需要出外散步。上周我因为某些事一直责怪自己,情绪也十分低落。我躺在床上,什么事都不想做。平日的读书、写作也被我搁置在一旁。正当我不耐烦地抓头,拼命想要打起精神时,心里有一个声音叫我起床去散散步吧,外面天气可晴朗呢。

我踱步到住家附近的公园。因为是傍晚的关系,公园里的游乐场有很多小孩在奔跑嬉戏。他们的父母坐在石凳上,等孩子们玩累了就替他们擦汗,从背包里拿出水壶递给他们喝。走着走着,不远处的亭子有一对情侣正开心地自拍,想要在那黄昏的景色里留下甜蜜的纪念。我又往前走,看见几个白衣蓝裙的少女背着书包一边舔着手里的甜筒,一边开心地聊着学校里发生的趣事。她们的一笑一颦张扬灿烂,仿若盛夏骄阳。

我退到一旁,用眼睛细细捕捉眼前美好的小世界,耳边听着人群间的欢声笑语。

每天早晨,我们一睁开眼睛,翻开报章,映入眼帘的标题不外是杀人放火、强奸屠杀的案件,亦或是时尚潮流和八卦新闻。曾几何时,我们起初的惊骇愤怒,慢慢地变为冷漠的习以为常。残酷嗜血几乎成为这世界的代名词。身为基督徒,我们常常忘记我们本是上帝的儿女,应该用属乎祂活泼的爱和盼望去照亮这混沌黑暗的世界,只可惜我们的心常被世界给欺骗去了。我们不再在乎如何成为这世界的光和盐,只因我们无能为力于这个世界的糟糕。反之,我们却让物质名利的欲望悄悄把我们带离上帝要我们做的事。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困扰于别人对我自身的评价。我拼命追逐美丽的衣裳和靓丽的外表。一旦别人给我不合我心意的评价,我的心情就会无比低落,内心又慌又自卑。身体的欲望让我几乎忘了上帝要我做的事。

直到我从家跑出来,到公园散步时看到这幅景象。游乐场里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子爱、亭子里情侣间缱绻深情的爱,少女间朋友的爱。这些都在提醒着我上帝对我的爱。爱伴随而来的就是笑声。上帝喜欢笑声,因此祂也要我们学会如何爱人。

我常说,“我爱祢,上帝。”可是我却发觉我对其他东西的爱高过我对上帝的爱。这个发现让我又惊恐又惭愧。我任凭自己的欲望发酵,常常一股脑儿热地追求更好的物质,只因害怕别人瞧不起我的眼光。我将情绪的钥匙交在别人的手里,任别人操纵我的心情,却不愿停下来听听上帝想要对我说什么。

直到祂问我,“你说你爱我,可你真的把我放在第一位吗?”

如果我们真的把上帝放在第一位,我们该怎么做呢?“因为耶和华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耶和华是看内心。”(撒母耳记上16章7节)上帝注重我们的内心多过我们的外在。可我们常常把心思都放在外表的追求,忘了时常自省本身的内心光景。其实,祂最想我们做的事是爱祂和爱人。

先爱祂,才能爱人。只有把目光对焦在祂身上,才会明白如何爱人。

我记得我去过一个咖啡店买咖啡。当那个年轻的女服务员递给我一杯热腾腾的咖啡时,她还不忘给我一个大大的笑容。那天,不但咖啡温暖了我,她的笑容亦是。我也记得我曾经手拿着一袋袋东西,在巴士上因没位置坐而被迫站着时,一个坐在我对面的女孩亲切地帮我拿起东西,好让我安心地站着。简单的举动就可以温暖人的心,只要背后的用意是出乎爱。

我想,最好的方法是每天早晨先让自己回转到上帝的爱里,让祂的话语先充满我们的心。之后再祈求祂打开我们的眼睛,能够看见别人的需要。我们也许可以问问上帝,到底该怎么做才可以用从耶稣基督得来的爱安慰和鼓励人心。祂总会给你一个最好的答案。

无力时,就走出去,看看这位充满慈爱的上帝所创造的世界。有一次,我身心极其疲累。当我出门散步时,在途中不经意地瞥见一颗毛茸茸粉红色的心形吊饰挂在某个车窗上,仿佛上帝在提醒我祂的爱一直都在。

既然上帝把爱送了给我们,那我们也应该把爱分享出去。即便这世界还是有好多不如人意的事情发生,但总不可以冷淡我们的爱心。

在过去的日子,我的好友发生了一些难过的事。我很爱她,可是我却帮不了她。在那段难熬的日子,我只能陪伴和聆听她的所有,且为她祷告。直到后来,她终于从沮丧中站起来。在她口中,我才得知那段时间我的聆听和陪伴带给她很大的安慰与鼓励。那时我才懂得原来陪伴和聆听也是一种爱。

你现在是否也在为眼看着所爱之人面临苦难,却不知该如何帮助他而感到困惑和迷茫吗?那你可以试试聆听他的心情,接受他的好与不好,并且陪伴他。过程中,也别忘记为自己和他祷告。学会爱别人前,也不要忘记先爱上帝和爱自己。

落日的余晖洒落在天地间,之前灰濛濛的心情也因着沿途的风景而被一扫而空。一阵清风吹过脸颊,我深吸一口气,踩着细碎的脚步慢慢走回家,继续完成上帝要我做的事。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在主里成长

受难日好像并没有减轻你的重担?

作者:Joanna Hor,新加坡

翻译:上帝的小鸟,中国

受难周开始的时候,我注意到同事突然变得沉默寡言,看上去非常疲惫。虽然之前也见过他情绪有起有伏,但我从来没见过他如此消沉。我询问了几句后,他告诉我说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让他不高兴。他只是好像突然失去了对生活的热爱。生活琐事让他感到疲倦,而好的事情也无法再让他感到兴奋。尽管他尝试阅读圣经,但也还是感受不到上帝的同在。

“我可能是最近太累了吧,”同事最后总结道。我试着给他一些建议,也为他做了一个祷告。可是除此之外,我好像也没有什么可以帮到他的了。

就在同一天,我听到了另外一个消息。我的一个朋友要临时赶回自己的国家,因为他的岳父突然去世了。

几天后,我又听说另外一位朋友的祖母住院了,因为她的喉癌恶化了,预后听起来很糟糕。

虽然这一周是受难周,但它却似乎与任何其他一周没有太大的不同。我不禁想起,五年前,也是在这样一个受难周,我经历了人生当中最难熬的一段时光。那个时候我工作上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同时,我的父亲突然得了严重的中风。

受难周也好,非受难周也罢,生活好像不会因此产生太大的变化。那些试炼和困境依然存在。

可是谁又说过它们会因此而消失呢?我自己突然自言自语到。

受难周与否,我们都仍然生活在一个满是罪恶、充满各种麻烦和痛苦的世界中。每一天,都有人哭泣,有人挣扎,有人受苦,有人死去,似乎看不到尽头。

但是,真正让这个世界不一样的是这个事实:2000多年前,耶稣来到的正是这同一个充满罪恶的世界,并且代替了我们,为了我们的罪死在了十字架上。

有时,在我们仔细思考耶稣的死对我们的意义时,我们有可能会避开一个事实,那就是耶稣不仅仅是来为我们死的,他也来替我们受苦。耶稣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时候,他并没有让自己免于我们所经历的一切试炼和艰难。我们的救赎者、救主和生命的主,同样也是“多受痛苦,常经忧患”的(以赛亚书53章3节)

而这就给我们现在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

什么样的改变呢?不管在生命的哪个时期,不论我们的生活境况如何,我们都能确信有人了解我们正面对的痛苦。因为祂自己曾亲自经历过这一切。

因此,如果你被诊断出患有某种疾病,请想一想耶稣,祂活着的每一天都清楚的知道摆在祂前面的酷刑与死亡(马太福音 16章21节)。

如果你无法按上帝的意思行事(可能是家里或者工作上不如意),想一想耶稣在客西马尼园的祷告(路加福音22章42节)。

如果你的朋友背叛了你或离你而去,想一想耶稣,祂也被自己心爱的门徒犹大所背叛(路加福音22章3-6节)。

如果你被冤枉,又遭人谩骂,想一想耶稣,祂也曾遭人诬陷而在彼拉多和希律王面前受审(路加福音23章2节,10节)。

如果你失去了所有,想一想耶稣,祂放弃了天上的宝座,来到了我们这个破败的世界(腓立比书2章6-8节)。

如果你的权利被剥夺,想一想耶稣,祂也因为我们而放弃了自己的权利(腓立比书2章6-8节)。

如果你身体上正经历着巨大的疼痛,想一想耶稣,祂曾被挂在十字架上(以赛亚书53章4-5节)。

如果你感觉上帝似乎抛弃了你,想一想耶稣,祂在十字架上的时候,也遭到了上帝的离弃(马太福音27章46节)。

想一想耶稣。

想一想,祂死了是为了让我们可以生。

也想一想,祂在世界上的日子,教会了我们该怎样活。

这个受难日,在我们记念耶稣在十字架上的死时,让我们也向祂敞开心扉,充满信心地来到祂面前,因为知道祂了解我们的一切,也会给我们恩典与怜悯去面对我们的试炼(希伯来书4章14-16节)。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在主里成长

我们为什么愿意向上帝忏悔,却不愿彼此坦诚认罪?(有声中文)

作者:Adriel Yeo, 新加坡

翻译:詹启圣,中国台湾

语音播读:LOMO,中国

播读后期制作:庞宏宇,中国

基督徒彼此之间的友情毫无疑问算得上是基督徒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一环,但却很少像婚姻关系那样被谈及。毕竟,圣经并没有说所有人都会结婚,却很清楚地说了人们都需要委身群体中,才能够长大成熟,互相鼓励,并且感受来自上帝的爱(以弗所书4章13节,希伯来书10章24-25节)。

那么我们要如何才能够培养出健康的基督徒友谊呢?最常见的回答是多多与朋友一起祷告和一起读经。但回顾自己二十多年来在教会的成长历程,我发觉还有一个一直都很少被提及的重要方面——那就是在基督徒群体里的坦承认罪。

一周又一周,我们会在礼拜中默默地向主承认自己的罪,然后一起背诵公祷的忏悔经文。请别误解我的意思:在教会里的认罪,对于清楚地了解自己在上帝面前的身份以及我们是因着耶稣的宝血才得赦免(以弗所书1章7节)这两点是极为重要的。但是,我们是不是因此而忽略了在小组里面认罪的重要性?我想不起在讲道中听过几次这样的信息,虽然或许也有可能是我在牧师提及这些信息时刚好睡着了。

你可能会觉得,“在小组中忏悔自己的罪真的那么重要吗?”我在最开始研究这个问题时也是这么想的。然而后来我发现:朋友间的彼此认罪可以给团契带来你无法想象的效果。

我这辈子其实大部分时间跟我的教会都有种距离感,我并不希望其他人了解太多我在教会以外的生活。但这样隐藏我的罪,让我在教会朋友的面前筑起了一道围篱,这道围篱使得别人不能了解真正的我。

或许你会说,至少我有在上帝面前认罪啊!但德国神学家及殉道者潘霍华牧师做了有趣的观察并挑战了这个想法:

“为什么我们认为向上帝认罪远比对一位弟兄认罪要简单得多呢?上帝是圣洁无罪的,祂公平的审判罪恶以及所有的不顺服。但弟兄却跟我们一样是有罪的,他能从自己的经历出发理解我们隐藏的罪。那为什么我们不会觉得在弟兄面前认罪比在神圣的上帝面前认罪要容易一些呢?

我们必须扪心自问,我们所谓的对上帝忏悔认罪,是不是只是在欺骗自己?是不是我们其实只是对自己认罪,然后告诉自己你已经得到赦免?而这是否也造成我们不断地再度犯罪?基督徒的软弱是否正是因为我们活在持续自己原谅自己,而没有真正得到原谅这个事实中?”

是这样子吗?我回想自己无数次的在睡前随口嘟哝着对上帝忏悔,自以为得到祂的赦免是理所当然的。如果上帝真是圣洁的,祂如何看待我们的罪难道不比基督徒弟兄如何看待我们的罪而更让我们紧张吗?然而现实中,我们似乎害怕对人认罪过于对上帝认罪。

当然,我们可能有特别的原因不愿意对某个弟兄坦白我们的罪,例如害怕让他因此跌倒。但另外一个同样重要的原因是,许多时候我们担心人的审判过于担心上帝的审判。还有,不幸的是,有些时候,人远没有上帝那么能够原谅人。

根据潘霍华牧师的说法,接下来我们必须要看到上帝如何透过我们在群体内的认罪来让信徒共同成长。没有承认的过犯会让人与群体隔离,因为要持续隐藏这个过犯。基督徒若不愿意在群体里承认自己的罪,就无法诚实、透明地过日子也无法接受他人的帮助。当我们对自己的基督徒同伴认罪悔改时,也就卸下了所有的骄傲,我们才能够站在一起,彼此承担重担,真正地互相代祷(雅各书5章16节)。

 

在团体内忏悔认罪的潜在危险

但这并不表示在团体内忏悔认罪是毫无风险的。事实上我至少可以想出两个风险。第一点是对你的认罪对象而言的。听你忏悔认罪的人必须始终牢记真正的赦免唯独来自于基督的十字架,绝不是由某个人来给予赦免原谅。

听者的角色是将认罪者指向圣经,使其在经文中得到上帝的赦免。这才是团体的真正力量。听者不能把自己当做上帝,而是应该向认罪者展现基督的大爱(约翰福音13章34-35节),让其确信我们的救主耶稣基督,正是为了我们犯下的这些罪而死在十字架上。

第二个危险则是对认罪者而言。“为了灵魂的益处,万万不可将忏悔认罪当成自己的敬虔。”潘霍华牧师这么说。我们得救不是因为我们认了罪,也不是由于我们在信仰上多么努力,而是源于耶稣基督的宝血。换句话说,我们并不是因为认罪而得到救赎,而是因为相信基督才得到救赎。因着信,忏悔认罪是自然的结果。认罪及悔改是靠着圣灵所结的信心的果实。

 

找到适合的群体

那么我们在哪里能找到可以让我们忏悔认罪的群体呢?个人认为刚开始最好是在非常亲近的朋友所组成的小组里。Grace works的创办人Tan Soo Inn牧师写了好几本关于属灵友谊的书籍,他提到一个3-2-1法则,我觉得非常适用也很有帮助。这个想法建议一个由三个人组成的小组,每次碰面两小时,每个月聚会一次。

虽然我还没有使用过这个 3-2-1法则,但我的确有一位我经常碰面的好朋友,我会跟他分享及认罪坦白(你可以说我运用了2-2-1法则)。我们的交情之所以那么深是因为我们不只彼此分享基督,而且我对他完全透明从来不掩饰我的软弱和过犯。

我们彼此的坦承认罪提醒我们自己的生命每时每刻都需要上帝的恩典,而且让我们知道在这条成圣的道路上,我们并不是孤军奋战。

对于从来没有这么做过的人,第一次的尝试可能会让你觉得很尴尬,甚至是害怕。但圣经的确要我们彼此认罪,互相代求(雅各书5章16节),所以我们应该要思想,缺乏与属灵同伴彼此的忏悔认罪,会阻碍我们灵命的成长和成熟。

正是透过与属灵同伴的相互忏悔认罪,我才明白弟兄姊妹们是在基督的十字架前跟我一同走天路的罪人。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在主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