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身于三个世纪后的我们,虽拥有愈显便捷的交通,但却因为都市化的发展,上学和放学、上班和下班花费于等车和坐车上的时间依然不少。我们清楚什么是一直“在路上”(on the way)的感觉。于是,我们想出各种方法,来“消磨”这些“在路上”的时间。例如地铁站派发或出售商业化的报纸,又如地铁播放各种新闻和广告;还有数字化时代的典型表现:我们上了瘾地用智能手机发讯息、打电话,或用平板电脑玩游戏、听音乐、看电影和电视剧。
这一切并非完全不好。但是如果只有这一切,我们快节奏生活中早已所剩无几的时间真的会化为乌有。公元一世纪时,使徒保罗教导以弗所教会的基督徒,“要谨慎自己该如何生活,不要像一个无智慧的人,倒要像一个有智慧的人”(Be careful then how you live, not as unwise people but as wise Ephesian 5:15 NRSV)。而究竟该如何生活才像一个“有智慧的人”呢?在保罗看来,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爱惜光阴”(以弗所书5章16节a)。有趣的是,保罗在此似乎同时想告诉我们,“邪恶的世代”的邪恶渴望,就是让我们成为无智慧的“愚昧人”——而“愚昧人”在此的显著标志,就是浪费光阴。
曼宁(Brennan Manning)引用《卫斯理的信息》(The Message of the Wesleys: A Reader of Instruction and Devotion)说,“除非愿意阅读,人不可能在恩典中成长”(曼宁:《衣衫褴褛的福音》,页17)。“马背上”的阅读,能操练我们成为“爱惜光阴”的“智慧人”,并藉此使我们在天父上帝透过圣灵、藉着圣子耶稣而赐给我们的恩典中,不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