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hers

新酒新皮袋

作者:圆圆,北京


对酒,我们总喜爱「陈年佳酿」;穿衣服却是要「赶时髦最新款」。这一陈一新的喜好,在圣经中主耶稣就设了一个比喻,说:「没有人把新衣服撕下一块来补在旧衣服上;若是这样,就把新的撕破了,并且所撕下来的那块新的和旧的也不相称。也没有人把新酒装在旧皮袋里;若是这样,新酒必将皮袋裂开,酒便漏出来,皮袋也就坏了。但新酒必须装在新皮袋里。没有人喝了陈酒又想喝新的,他总说陈的好。」(路加福音5章36-39节)

这里我认为主耶稣在讲到禁食问题时,设了这个比喻,是在讲我们在新造的生命中的灵修与实行上帝的话语。

我们就像那一个装酒的皮袋,若是新酒装入旧皮袋,就好像是上帝的话语我们听了装在心里,但是实践生活中没有活出新生命。时间长了,会使我们本已经领受的上帝的恩言,像新酒在旧皮袋中漏出来一样,流失淡忘了。活在自己本来的老我中,总是让人觉得自在和舒服的,因为可以随心所欲,认为那“陈”就是好;对于“新”——从上帝领受的教导、在新生命中的各样操练和破碎重生的改变,总会让我们感到不那么舒服。

同样,如果我们只是单单听道,却没有按照上帝的话语,在每日的生活中去活出新生命的样式来。那也好像是把一块新布贴补在了旧衣服上,浮在表面。若撕下新布,也许还会有痕迹,但总是那块新的和旧的也不相称。

主耶稣基督教导我们,要听见主的话就去行(路加福音6章46-49节),我们的根基就立在磐石上,新酒也必须装在新皮袋里。

“不要效法这个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
叫你们察验何为上帝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
——罗马书12章2节

投稿

祂愿意为你

作者:麦田采薇


祂愿意为你,祂愿意为你成为脆弱婴孩。
生在马槽里,一切荣华尊贵全放下。

祂愿意为你,祂愿意为你放弃祂自己,
虽为圣洁神子,一切冷漠酷刑全尝尽。

祂愿意为你,祂愿意为你来到罪恶世界,
寻找,迷失在世界的你。
你是否愿意,你是否愿意离开罪境。
进入祂为你所备永恒的爱的国度。

祂愿意为你,祂愿意为你担当一切重担苦楚,
你是否愿意,你是否愿意在祂怀里得享安息。
靠祂信实,尝祂慈爱。

祂愿意为你,祂愿意为你献生命为祭。
你是否愿意,你是否愿意来跟从救主,
以你真心,换祂生命

祂要用你,祂要用你成为千万人的祝福。
你是否愿意,你是否愿意与祂同行生命道路。
将你青春热情全然献上。

祂愿以圣洁慈爱为你装饰,以新心代替你石心。
祂愿以尊贵荣耀为你冠冕,以喜乐衣代替你忧伤灵。
祂愿以永永远远的爱来爱你,以慈绳爱索来牵引你

你可晓得,你可晓得祂心意。
千万年来,祂的眼泪从未止息,
祂深深思念,苦苦等候,唯愿你心意全然转回。

祂名称为奇妙策士、全能的神、永在的父、和平的君。
祂是万王之王,万主之主。

“上帝爱世人,甚至将祂的独生子赐给他们,
叫一切信祂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
——约翰福音3章16节

投稿

懂你

作者:圆圆,北京

最早在读到圣经中约翰福音20章24-28节时,我的第一反应是会去论断多马怎么那么多疑,他提出的“我非看见祂手上的钉痕,用指头探入那钉痕,又用手探入祂的肋旁,我总不信。”(约翰福音20章25节)这样的要求,让我对多马没有好感,觉得他的要求粗鲁又无礼。

但是今天,当我再一次读这段经文时,我读到了,耶稣基督我们可爱的主祂是怎样懂得我们,爱我们。

八日后,门徒们又在屋里,多马也和他们同在。耶稣基督出现了,祂直接解除多马的疑惑,对多马说:“伸过你的指头来,摸我的手;伸出你的手来,探入我的肋旁。不要疑惑,总要信!”(约翰福音20章27节)耶稣基督完全了解多马,也满足他向主寻求解答的要求,让我深深感动。

我们在这个世界中,总是渴望被人了解,被人懂得。很多时候,我更是希望,在还没说出自己的想法或要求时,就会有人与我们心有灵犀。像小时候,路过玩具店或小吃店,我总会放慢脚步向店里多张望两眼,就是希望爸妈能注意到,并主动问我要不要买玩具或雪糕。我不会向父母开口提出购买的要求,因为害怕被拒绝,又失去了乖孩子的头衔。

但主耶稣基督在向多马显现的时候,就像是完全了解多马会提出什么要求。多马多疑的特性,主都完全懂得。主满足了他,教导多马不要疑惑,总要信。主耶稣基督就是那一位完全懂我们心中每一丝一毫意念心思的。即使是对祂的怀疑、无礼的要求,主都完全地呈现给我们祂自己,使我们认识祂,信靠祂。

现在的多马在我眼中,也更加可爱。那就是我,我也是多马。但多马做得更好,他没有将疑惑和怀疑伪装藏在心中,表面上去附和其他门徒,而是敢于说出他自己的困惑和疑问,他想要得到主耶稣基督亲自给予的答案和显现。多马寻求的是从主得来的,经过证实的真相。主爱我们,也亲自地安慰了我们。我要向多马学习,心中的重担、怀疑和不坚定都呈现出来。主爱我们,主最懂我们,必会亲自来解答我们向祂寻求的那一道提问。

“耶和华啊,你已经鉴察我、认识我。
我坐下,我起来,你都晓得,
你从远处知道我的意念;
我行路,我躺卧,你都细察,你也深知我一切所行的。
耶和华啊,我舌头上的话,你没有一句不知道的。”
——诗篇139章1-4节


投稿

“马背上”的阅读

作者:王志希

“你们要谨慎行事,不要像愚昧人,当像智慧人。
要爱惜光阴,因为现今的世代邪恶。”
——以弗所书5章15-16节

十八世纪英国循道派宗教复兴运动的发动者、杰出的户外布道家约翰•卫斯理(John Wesley),一生风尘仆仆,四季常骑着瘦马,在各处旅行布道。他典型的每日活动,包括凌晨四点起床后一个小时个人灵修、五点主持晨祷会、白天在不同的村庄向村民讲道、天黑后或约见循道派领袖(或主持崇拜聚会)。而在如此众多的事情要做的情况下,他仍坚持一件事情——阅读。每日早饭后,卫斯理就“上马前行,随身带着书籍,在马背上阅读”(许牧世:“卫斯理约翰传略”,载《卫斯理•约翰日记》,页26)。他似乎总是在工作,从不曾休息。他曾说:“我和空闲无缘。只要活着,如果健康状况容许,我就要做事。”而即便一天有许多时间都花在当时英国落后的交通上,他也不会浪费光阴:“我通常在马背上阅读历史、诗歌和哲学,因为其他时间还有别的事要做。”

处身于三个世纪后的我们,虽拥有愈显便捷的交通,但却因为都市化的发展,上学和放学、上班和下班花费于等车和坐车上的时间依然不少。我们清楚什么是一直“在路上”(on the way)的感觉。于是,我们想出各种方法,来“消磨”这些“在路上”的时间。例如地铁站派发或出售商业化的报纸,又如地铁播放各种新闻和广告;还有数字化时代的典型表现:我们上了瘾地用智能手机发讯息、打电话,或用平板电脑玩游戏、听音乐、看电影和电视剧。

这一切并非完全不好。但是如果只有这一切,我们快节奏生活中早已所剩无几的时间真的会化为乌有。公元一世纪时,使徒保罗教导以弗所教会的基督徒,“要谨慎自己该如何生活,不要像一个无智慧的人,倒要像一个有智慧的人”(Be careful then how you live, not as unwise people but as wise Ephesian 5:15 NRSV)。而究竟该如何生活才像一个“有智慧的人”呢?在保罗看来,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爱惜光阴”(以弗所书5章16节a)。有趣的是,保罗在此似乎同时想告诉我们,“邪恶的世代”的邪恶渴望,就是让我们成为无智慧的“愚昧人”——而“愚昧人”在此的显著标志,就是浪费光阴。

也许,前文提到的约翰•卫斯理能在这一点上给予我们启发。都市中的我们不再坐在马背上,但仍需要坐在出租车、公车或地铁上。除了有时的社交(如发讯息或打电话)和娱乐(玩游戏、听音乐、看电影和电视剧)之外,我们是否可以如卫斯理一样,随身携带一本属灵书籍或小本圣经,在交通工具上阅读?又或者,我们是否可以运用我们比卫斯理便利得多的条件——即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在上学和放学、上班和下班的时候,为自己创造出一个单单属于自己与上帝的“神性空间”,来阅读书籍、聆听诗歌或默想圣言?

曼宁(Brennan Manning)引用《卫斯理的信息》(The Message of the Wesleys: A Reader of Instruction and Devotion)说,“除非愿意阅读,人不可能在恩典中成长”(曼宁:《衣衫褴褛的福音》,页17)。“马背上”的阅读,能操练我们成为“爱惜光阴”的“智慧人”,并藉此使我们在天父上帝透过圣灵、藉着圣子耶稣而赐给我们的恩典中,不断成长。

二十一世纪的你,能否找到属于自己的“马背”?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