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hers

天灾和疫情的当下,我的指望在哪里?

作者:奇奇,中国

有声播读:洋澜,中国

 

终于到了8月份。7月是太漫长的一个月,发生了太多的事情。暴雨,洪水,台风,疫情…… 一个接着一个。

谁能想到一场降雨竟然让将近三百人丧生,让许多人无家可归?但在两周前河南真真实实地经历了这样的事情。看了现场的一些视频,真的好惨。上午出门时还好好的,下午的时候家就没有了;在路上开车经历暴雨,根本就不敢相信会成为一场洪灾,很多人不愿意下车;好好地进入地铁,却遭遇了水淹…… 真是太恐怖了。以至于昨天晚上我们这里下了一场挺大的阵雨,我就看到朋友圈有人发有些路段有积水的视频,一个在夜晚开车在路上的朋友说,这情景让他想到了河南的洪水,真的不寒而栗。

另一边疫情又反复了。在抗疫了一年多之后,大家本觉得已经可以基本过上“正常”生活了。却没想到从南京机场到张家界演出,疫情一下子又波及了好多省市。刚刚看到消息,上海也已经出现了确诊病例。最恐怖的是,这次的病毒是变种毒株Delta,传染性和毒性都比原来的病毒要厉害得多。打了疫苗也只能防止不得重症而已。我看到朋友圈有姊妹发动态说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感觉今年比去年还要难…… 还有个朋友说,特别怀念之前世界太平可以想去哪里就去哪里的自由时光。如今看来,疫情似乎永远都过不去了,世界很难再回到过去了。

因为这波疫情的反复,我们这几天也待在家中没有出门。看着每天都蹦跶着想要出去玩的宝宝,我感觉特别对不住她,把她生在了疫情的年代。昨天没有忍住带她下楼在小区里面溜了一圈,发现好多人都没有戴口罩,好像根本不关心疫情的反复一样。我实在是着急,这样一来,何时疫情才能被控制住呢?新毒株传染性和毒性都那么高,一旦蔓延开来,真的不敢想象后果会怎样。可能就真的没有未来了,要永远被困在这样的新常态里面……

没人知道接下来会怎么发展,可能我有点悲观吧。或者是这几天不能出门感觉有点焦虑了。亦或是因为有了宝宝之后才特别害怕灾难的发生。我们本应该期盼主的再来不是吗?但我心中却分明不想要那么快看到这个世界的结局。我想让我的孩子长大,想要让她在一个和平的年代长大。

所以这样的世界令我大失所望。但是希望我的孩子在一个好的年代长大,其实也是一个虚妄的愿望。因为没有哪个年代是真正的好年代,看看历史就知道了。若我把希望放在稳定的外部环境上,那必定是虚空。因为看似好的环境可能一瞬间就崩塌了,根本没有保障。而我的悲观也好,恐惧焦虑也好,都是因为我把盼望放在了此地和此生。本来这里就不是我的家嘛,所以即使大水冲走了我的房子,我也不至于崩溃;本来此生的健康富足稳定就不是我应该追求的全部嘛,所以,即使这些都没有了,我也不至于失去盼望呀?本来孩子的人生就不是我能够掌控的嘛,祂只是上帝托付给我的产业,我做好了我该做的,其他的上帝会为她负责的不是吗?

但是我要怎么面对这一切呢?我的恐惧焦虑要何处安放呢?今天我无意中看到一句经文:“在世上你们有苦难,但你们可以放心,我已经胜了世界。” (约翰福音 16章33节)。我忽然就得了安慰,感觉主祂知道我的心思。特别用这句话来对我的心讲话。原来,祂早已经知道我们今天要面对的这一切,而我们的指望在祂那里,因为祂已经把结局告诉了我们,祂最终得胜了呀!

最后,我想到了保罗那得了秘诀的生命。也求主给我们同样的心志,让我们靠着那加给我们力量的,可以忍耐一切的环境和患难。因着我们心中看到了那荣耀的结局,所以无论是在高山还是低谷,你我都能够喜乐满足的面对。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对于“信靠上帝”,我搞错了这3点

作者:Kenny He,新加坡

翻译:奇奇,中国

有声播读:刘弟兄,中国

 

我们都知道当我们的信任被打破或当我们发现自己辜负了别人的信任时,所带来的伤害和失望多大。无论是为你最好的朋友保守秘密,还是在你老板给的最后期限前完成工作,信任都是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当涉及到我们与上帝的关系时更是如此。

但信靠上帝的真正含义是什么?以下是我想消除的三个常有的误解:


1)“只要信!”

误解1:信靠上帝不需要理由和逻辑。

在基督信仰环境中长大,我经常听到这句话被用作回答对信仰有怀疑的信徒。如果对上帝的本性和祂的应许没有清楚的认识,单单这句话会很容易被误解为“原因无关紧要,我们应该盲目地相信上帝”。

在我年轻一些的时候,我会告诉自己,任何看起来超出逻辑和理性的东西都必须靠信仰来接受。但在这个信靠上帝的表面背后,我仍然有很多疑问没有得到解决。

直到我的朋友开始对我的信仰提出问题时,我才意识到我对圣经有很多不理解的地方。感恩的是,有我的牧者和朋友陪我度过了那个时期,他们耐心地解决了我的疑惑并给我讲了神学上的相关解释。那之后我决定多读圣经,在研究了经常被引用的经文的事件和上下文背景之后,我对上帝的品格和祂在祂子民中的行事方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一路走来,我了解到我们对上帝的信靠不是没有理由的——而是对祂的能力和可靠性的坚定信心,这个信心1) 以圣经为基础,因为当中显明了上帝的品格和应许的;2)是由圣灵赋予了相信的能力(约翰一书 2章)。

我们查考得圣经越多,就越能加深对上帝的信靠——这样我们就有信心顺服祂,即使祂要求我们做我们不能理解的事情,如同亚伯拉罕那样(希伯来书 11章18-19节 )。


2)“想想上帝赐予你的所有祝福!”

误解2:上帝给我们的生命祝福使祂值得我们信赖。

尽管上帝确实会行神迹并在某些事情上面赐福我们,但圣经向我们表明,这只是上帝用来加强我们对祂信心的众多方法之一。当我们把信靠和希望寄托在神迹和祝福上,而不是单单寄托在基督身上时,危险就来了。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对游戏无比着迷,以至于我只在期末考试临近时才开始追赶功课。因为担心我会在这学期考不及格,我开始在等成绩的那周努力祷告。那时我相信上帝会行一个奇神迹将我从这种窘况中“拯救”出来。

当我通过学生账号在网上查看我的成绩时,却看到我得了个“D”——在不及格的边缘了。我失望极了,为自己没有更努力地学习而生气,我甚至也生上帝的气。

那时我才意识到我对上帝的信靠一直都建立在上帝会如何“拯救”我脱离不利的环境上。

但也许那个没有得到回应的祷告正是上帝要教我真正信靠祂意味着什么的方式。

这些年来,我了解到,虽然我们的环境、情绪、甚至我们时常寻求和祷告的结果会发生变化,但上帝对我们的爱和应许却永不改变(以赛亚书 54章10节)。与其将我们的希望建立在我们希望祂为我们的生活做些什么(在我们的工作、人际关系等方面),不如将希望寄托在祂为我们做的最具体的事情上——为我们被钉十字架。

正是在十字架上,祂将我们从最绝望的境况——罪的辖制中拯救出来(罗马书 5章8节)。仅凭这一点,祂就完全值得我们信靠。


3)“耶稣,请你来掌舵”

误解 3:信靠上帝意味着我什么都不用做了

当我们谈论信靠上帝时,经常会提到“耶稣来掌舵”这句话。虽然我觉得这句话确实帮助我们承认并接受上帝的主权(罗马书 8章28节,歌罗西书1章16节),但它也可能会扭曲我们对信靠上帝的理解,并可能助长我们的不负责任,甚至让我们在没有得到希望的结果时对上帝充满怨恨。

让我们仔细研究一下这个比喻。方向盘的功能是将汽车转向某个方向。 “耶稣,你来掌舵”暗示既然耶稣是驾驶者,我们就可以舒舒服服地坐在后排座椅上,等待祂带我们到下一站。在我生命中的某个阶段,我很爱这种想法。

在理工学院的最后一个学期,为了完成学业要求我在寻找实习机会。要做决定进入哪个公司(哪个决定才是“对的”)让我不堪重负。当时我没有向我的老师们寻求帮助,而是决定让“耶稣掌舵”,通过做一个简短的祷告,告诉上帝我会选择某一天给我发送第一封电子邮件的那个公司。

到了那一天,我没有收到任何邮件和实习邀请,这让我意识到我所做的是一种非常荒谬的“信靠上帝”的方式。从那时起,我开始做自己需要做的功课。当我刚巧遇到我的一位老师时,我鼓起勇气向他寻求建议,并在之后的多次考虑和努力后找到了一个实习机会。然后我就开始准备面试,并最终获得了那个实习机会。

我并不是说我们做决定的时候不要祷告和祈求上帝。而是信靠上帝——将我们生命的主权交给祂——的同时,也要做祂的好管家,忠于祂所托付给我们的(马太福音 25章15-30节)。

这意味着使用祂给我们的恩赐(经验、技能、教育经历和我们朋友的建议)来做出荣耀祂的决定,然后将结果交在祂的手中。

信靠上帝不是我们立刻就能弄清楚的事。但正是通过我们的失误、试炼和经历,我们才知道每天信靠上帝真正意味着什么。当我们经历人生的起起落落时,让我们不要忘记我们从不孤单,而且在圣经中,上帝已经将认识祂和信靠祂所需的一切事告诉我们了。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我可以认个罪吗?

作者:Jane Lim,菲律宾 

翻译:Cindy Wang, 澳大利亚

有声播读:Joya,中国

 

大约五年前,在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固定参加小组以后,我终于加入了教会新成立的女子查经小组。记得刚加入时的一次小组学习后,大家谈起各自的祷告请求,其中一位姐妹说:

“ 请大家为我祷告,我感觉自己有点购物上瘾。花了太多钱去买不需要的东西。”

我听了后,心里突然有股难掩的沮丧。不是因为她的祷告请求有什么不对,而是因为我发现我无法像她那般的坦诚。从“ 请大家为我祷告,因为我感觉自己有点购物上瘾”到“ 请为我祷告,因为…..我戒不掉色情片和手淫…… 这让我如何启齿?

高尚的罪与不那么高尚的罪

美国作家Jerry Bridges写了一本书叫《高尚的罪(Respectable Sins)》。我虽然还没读,但却一直记得这个让人印象深刻的书名,因它太适合用来形容大多数能说得出口的罪了——比如没耐心、批评论断/八卦、非法下载东西、工作狂——基本上是每个人都比较可能做的事情。 

当我们准备“不失面子”地向他人认罪时,往往会不由自主地言语婉转,让自己看起来不要那么糟。

所以本来是,“我今天早上对我妈大吼大叫”,会变成“我和我妈吵架了”;本来是“昨天晚上我看了色情片/读了一本低俗的爱情小说”,我会说,“我常常有不纯洁的念头。”如果连这都说不出口,我可能会挑个“较轻”的罪来认。或者干脆什么都不说。

有时候,我们不愿认罪的背后,也许是因为:

我们太骄傲了,不愿承认自己内心深处的挣扎和自己需要恩典;我们比较担心别人的想法,而不是上帝的想法;或者我们在上帝面前并没有真心悔改——也就是说,我们可能缺乏对上帝的敬畏, 或者言辞中没有丝毫悔改之心,所以我们仅仅是“告诉上帝一下”我们的问题,好像这就够了一样。

我并不是说,我们应该不分对象地向任何人坦白一切。但当我们思考罪和认罪的必要时,我们必须回到圣经,来查验我们的内心。我们是在试图将自己的罪合理化,让自己看起来没那么糟呢,还是愿意谦卑,看到自己迫切地需要上帝呢?

认罪的好处

作为信徒,我们被召做“光明的子女”,“那暗昧无益的事不要与人同行,倒要责备行这事的人” (以弗所书5章8-13节),这样我们才能长久活在光中。

但是,对于那些守着秘密,挣扎在难以启齿的罪中之人来说,我们知道鼓起勇气认罪是多么困难—— 即使这些暗中的秘密让我们痛苦不堪:

“我闭口不认罪的时候,因终日唉哼而骨头枯干。

黑夜白日,你的手在我身上沉重,我的精液耗尽,如同夏天的干旱。”(诗篇32篇3-4节)

色情成瘾的确消耗了我的精力,提不起精神做任何其他事情,尤其是那些会使我良心受到责备的事情 (比如读圣经,听讲道,祷告等)。

那样的日子里,我只能完成最基本的日常——上班、吃饭、洗澡——然后直接带着笔记本电脑上床,“放松”身心。但是不管怎么“放松”,我仍旧是很累。这个习惯时间越久,就越难“摆脱”;我越是设法保守这个秘密,它就越发辖制着我。

圣经告诉我们,真正的悔改是承认我们得罪上帝的严重性,和罪对我们身体和灵魂带来的伤害之大,因此,我们不能轻视。我们承认自己罪性的丑陋,不再设法粉饰和遮盖仿佛自己没那么糟糕,因为我们深知上帝看到也知道这一切,也只有上帝能把我们从罪的深渊里拉出来。

但是正如我们需要向上帝认罪一样,圣经也告诉我们需要彼此认罪。作为肢体的一员,我们应相互依赖。若一个肢体受苦,所有的肢体就一同受苦(哥林多前书12章26节)。雅各书5章16节说:“你们要彼此认罪,互相代求,使你们可以得医治。”

帖撒罗尼迦前书5章12-14节和加拉太书6章1节提醒我们彼此认罪有助于我们建立教会,这样我们可以互相鼓励,相互监督,并“用温柔的心”把落入罪中的人“挽回过来”(加拉太书6章1节)。

如何认罪

如何在所处的团体当中建立健康、合乎圣经的认罪习惯呢?

首先,我们需要找到那些在信仰上成熟的,并熟知和理解上帝话语的信徒,因为他们能用爱心说诚实话,并陪伴和监督我们。

其次,我们也要努力成为这样成熟的信徒,主动在教会里制造安全的空间,便于会友敞开心扉。有时,这意味着做团体中第一个认罪的人,勇敢展示自己脆弱的一面。有时,可能需要我们斟酌口中的话和对别人的判断,并始终保持谦卑和感恩,记住我们都是蒙上帝怜悯的人。

最后,符合圣经教导的认罪并没有停留在承认罪这一步,而是带我们进一步悔改。缺乏对圣经教导的认罪可能导致我们陷入不健康的自怜、同情的情绪起伏里,却没有真正经历饶恕、医治和恢复。

所以当我们认罪时,我们也要准备好接受谴责, 要坚决对付自己想要为犯罪做辩护或合理化的本能。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请他人在圣灵的带领下向我们提一些针对症结的问题,陪我们一起祷告,宣告上帝的话语,并在需要的时候问候督促我们。

坦白认罪

回到我在文章一开始讲的当时的状况,因为我刚加入这个小组,我觉得立刻和她们谈我的挣扎也许时机不恰当。不过,圣灵不断催促我向她人说出我的挣扎,并让我明白单凭自己的力量,想默默地战胜这罪是不可能的。

所以我做了两件事:

第一,我向我最好的朋友认了罪,她是一名成熟的基督徒,也理解我的挣扎。我问她能不能监督我,她同意了。所以我们几乎每天都联络彼此,要么她会问候我,问题克服得如何;要么我会在受到诱惑时联系她,她就会立刻为我祷告。

第二,我参加了教会组织的治愈性祷告课程,上了几次课之后,我了解到自己挣扎是一个长期问题,需要特别的医治性的祷告。每星期,祷告事工的同工们会邀请有需要的会友预约,所以我报了名。因为祷告事工的领袖们都接受了专门的训练,并采取措施,为认罪和祷告创造了一个安全的空间,所以这个医治祷告课程对我有很大的帮助,也让我得了医治。

向其他的基督徒认罪的经历,让我认识到与罪做斗争不需要自己单枪匹马,到头来徒劳无功。尽管我仍有时顶不住诱惑,又试图遮盖,但行在暗中的时间越来越短,因为我知道隐藏的事,迟早会被显露出来,而我越早承认就能越早获得代祷,也能越早回到光中。

并非每一个认罪的经历和过程都一样,但符合圣经的认罪是非常必要的。所以作为基督的肢体,让我们一起来祷告,愿大家都得着勇气,谦卑地承认自己犯的罪;也求上帝赐给我们智慧和辨别的能力,让成熟信徒们来帮助我们,同时自己也要竭力在基督里长大成熟,也能帮助其他有挣扎的基督徒,彼此聆听,在信心里经历基督在我们身上恢复的工作。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如果没有良善的上帝,我为什么要给女儿装饰房间?

作者:可悦,中国

有声播读:小七,中国

 

我经常听到的一个问题是:“如果上帝是良善的,世界上为什么还有那么多苦难?”我很能明白和理解,当我们看到无辜的人受到欺凌,美好的生命被灾难掠夺或自己受到不公平的对待时,我们很想知道,如果有,那位良善的上帝在哪里,祂为什么不去阻止这些事情。

但有一天早上,我却突然冒出了一个完全相反的问题:“如果没有良善的上帝……” 

因为女儿要过生日,我四处搜罗资料,想帮她把房间装饰成最美好的状态。我考虑用云朵挂件挂在她的天花板上,营造出天空的样子;也想安装星星灯,这样晚上有星空的效果;我当然还想给她铺地毯,让她和小伙伴在上面玩或坐着很舒适;甚至还想在哪里摆一些花束,或者贴一些壁纸,让她的房间看起来像开满鲜花的小山坡。

想法永远美好,但实际操作好难。搜索了一晚上加一个早上,仍然没有什么特别装饰方案的我,只好先抬起头望向窗外,暂时休息一下。猜我看到什么!蔚蓝的天空中挂着像棉花糖一般的云朵,每一个的造型都可爱又不同;远处山峦青翠,海水也呈现出温柔的颜色。这样的装饰实在比我能想象到的浪漫1亿倍!如果不是爱与良善,我为什么会想到要给女儿装饰房间?我完全可以不理她,只顾自己休息嘛。

同样的,如果不是有一位爱与良善的上帝,是谁把这个世界创造得如此美好给我们生活呢:阳光刚刚好那么温暖,不会让植物或我们被烤焦;遍地都是食物,只要我们稍微动一下手就有无数美味可以享用而不会饿死;山川、河流、星空都那么那么的美,让我们可以欣赏,让我们放松;并且,我们所做的城市、房屋设计也都井然有序。如果没有一位良善的上帝,是谁将这个世界装饰得那么美好呢?如果没有良善的上帝,人类社会的秩序和美从何而来?

最最最重要的是,如果不是有一位良善的上帝,我们为什么还会知道“良善”这个概念,并如此渴望它?如果没有良善的上帝,一个人伤害另一个人应该是很正常的现象吧?如果不是有一位良善的上帝,我们凭什么去说有些人的行为好,有些人的行为不好,判断的标准是什么?底气是什么呢?如果没有良善的上帝,我们在人类社会所见的星星点点的良善又是从何而来的呢?父母为什么会爱孩子,邻里之间为什么彼此相顾?人类自身的伟大吗?可是如此伟大的我们有谁知道自己是从哪儿来,要到哪里去呢?

圣经当中的罗马书1章20节说:“自从造天地以来,上帝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虽是眼不能见,但借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叫人无可推诿。”谁说不是这样呢?只要我们稍微去看一看,去思考,就无法回避这个世界一定有一位良善的上帝这个事实吧!

亲爱的天父,谢谢您是一位良善的上帝,把那么多对人类的爱写进了您对这个世界的创造之中,也写进了我们的心里。求您开我们的眼睛,让我们看见您对我们的爱,就像孩子去感知父母的爱。更愿您在我们的心中工作,使我们可以去留心您的良善与爱,也因此去回应您的爱。祷告是奉耶稣基督之名,阿们!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