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hers

这个圣诞,用5个方式去爱陌生人!

作者:M.D Valley,非洲

翻译:Tutu, 中国

又是一年圣诞节,这是个充满欢乐和友爱,值得每个人欢呼雀跃的节日。对大多数人来说,这是一个和家人朋友欢聚的日子,也是一个反思过去一年的好时候。

而对于基督徒,圣诞节是一个纪念和感恩上帝赐给我们的最好礼物--救世主耶稣基督的降生的时候(路加福音 2章11-12节)。正如上帝将祂的独生子赐给世人来表达祂对世人的爱,我们也通过送礼物来表达对家人朋友的爱。

在尼日利亚北部的人们有制作美食点心来迎接圣诞节的传统。我们会准备很多美味,比如爽脆油炸的chin-chin,蛋糕,甜甜圈,肉饼,炸鸡和牛肉等等的小吃来为圣诞节做准备。为了展现上帝的爱,我们会在圣诞节那日的清晨早早地醒来煮饭做菜,然后把热腾腾的食物分享给那些非基督教徒的邻居和朋友们,而他们也会在他们的宗教庆典节日里和我们一起分享食物来回报我们。

但我们有多少人会把这种友爱传递给一个完完全全的陌生人呢?何不试试?就让我们在这个圣诞节刻意地把这份爱传递给周围的陌生人!当然,传递爱的方式有千千万万。但我觉得下面这5种礼物可以帮助我们开启这份爱的传递。

作为基督徒,我们时时刻刻都应该心存恩慈--更何况是在圣诞节期间呢?毕竟,我们过圣诞节是为了纪念耶稣基督的降生——这个上帝给世人最大的恩典(以弗所书 2章8节)。

因此让我们尽自己最大努力成为更加富有同情心和耐心的人。对于那些打断我们讲话的人,我们要控制冲动的口舌,以友善之词回应。面对在杂货店里插队,或者是在车道上夹塞儿的人,让我们试着放下心中的委屈和不满而忍让他们。面对那些在工作中,在公共场合,或者在聚会中冒犯到我们的人,也让我们快快地原谅他们吧。

虽然我们有些人会定期地给慈善机构和弱势群体捐赠,但我们也可以试着去孤儿院或者老人家中慰问。加入到你们当地教会组织的慈善活动中去吧!给那些一无所有的人们送上舒适的毛毯和热乎的食物。别忘了耶稣是怎么做的,祂曾喂饱了5000个饥肠辘辘的陌生人。(马可福音6章30-34节)

圣经告诉我们要彼此代祷,“义人祷告所发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雅各书5:16)。也许你曾经想方设法地试着去送给某个人一份礼物或者尝试着鼓励他却遭到那个人的拒绝。这样的时候,别忘了我们仍然可以为那个人祷告。让我们为那些还未接受福音的人们祷告,为那个你在回家路上遇见的在街头哭泣的人祷告,为你未曾谋面的你的朋友的男朋友的叔叔祷告,也为我们国家的领导人,为我们民族的和平祷告。

我们可以通过给陌生人礼物和钱来传递我们的爱。同样,我们也可以通过服侍他人来传达我们的爱。圣经里有许多经文鼓励我们去服侍他人。(比如腓立比书 2章 5-7节; 哥林多后书 4章5节; 马可福音 9章35节; 加拉太书 5章13节) 耶稣祂自己来到世间也是要服侍人,并不是要受人服侍。(马可福音10章:45节)

服侍陌生人的方式有很多。它可以简单到搀扶一个陌生老人过马路,停下来帮助陌生人换轮胎,或是在回家的路上捎人一程。当然也可以是在教会服侍,或者是加入给无家可归的流浪者们分发食物衣服的组织里去。

人人都知时间宝贵,一旦流逝就不复返。而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担负着无尽的责任和义务,似乎每个人都自顾不暇,更别提留时间给别人了。正因为如此,我们愿意把自己的时间花在别人身上就成了一种对陌生人表达爱的最宝贵的方式之一。

我们可以试着在圣诞节期间花时间去认识和了解邻居,试着和校园里偶遇的同学或者公司其他团队的同事一起吃一顿饭,或者去邀请一个独守家中的朋友来共度圣诞。你也可以试着做那个在超市里遇见的心烦意乱的妈妈的聆听者,或给那个在地铁站台里哭泣的陌生人一个温暖的肩膀。

耶稣基督在世时花时间去走访慰问那些被宗教组织轻视的人。祂喂饱饥饿的人,医治生病的人,和悲伤的人一起悲伤。祂为祂的朋友、敌人甚至那些祂在世间从未相遇的人祷告。

这个圣诞假期,我尝试着迈出跟陌生人交流的第一步,之后我发现这是一件非常令人愉快的事情,有时我还可以借此机会和他们讨论圣诞节的真正意义。另外,我会和当地教会的弟兄姐妹们一起去到老人院和残障人士之家给他们唱圣诞颂歌。

对我而言,圣诞节是效仿主耶稣最好的时候。在我们感谢我们的救世主耶稣降生,感谢祂谦卑地去关爱那些不认识祂的人(约翰福音17章25-26节)并且和这些人交朋友,把他们迷失的心带回上帝面前的时候,让我们也跟随祂的脚步去爱身边的陌生人吧!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 甘心乐意)

无法以上帝为乐?三个方法帮助你(有声中文)

作者:Jacob Ng,新加坡

翻译:晓晴,中国

有声播读:Carol,中国

 

Jacob是Yvonne的丈夫,是Jed和Justus的父亲(和玩伴),也是新加坡Redemption Hill Church的牧师。他至今都会在每天早晨醒来时为上帝所赐予的这些角色而感恩。他享受并感恩平凡生活中的点滴与恩典,以此来表达对上帝的爱。

 
一副小小的蓝牙耳机竟让我的身体越来越健康。让我来解释一下是怎么回事吧。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从不喜欢任何体育运动。但我不得不在二十多岁的时候开始定期跑步——因为我的新陈代谢速度不断下降,而当时身为军人的我必须通过每年一次的体能测试。但由于我从一开始就不喜欢跑步,所以在过去的几年中每当生活有变动时,我首先放弃的就是跑步。
 
然后蓝牙耳机登场了。因为喜欢听Spotify歌单里美妙的音乐,我又开始找到了跑步的动力。一副高质量耳机竟让跑步的过程变得愉悦。渐渐的,听着音乐跑步开始成为了一项让我喜爱的任务。后来,我发现过去另自己害怕的跑步现在我却会主动去做。
 
我们经常觉得职责和快乐是两股对立的力量——“要做的”和“想做的”永远是冲突的。但是在基督徒的世界观中,职责和快乐并不冲突。我们对上帝履行职责和在祂里面享受喜乐也不是两种对立的力量。诗篇84篇的作者大声向上帝说:“在你的院宇住一日,胜似在别处住千日”(诗篇84篇10节)。他认为只有在上帝的同在中才能找到最甜美、最喜乐的满足感。寻求“基督里的喜乐”是他的终极“基督徒职责”。
 
一副耳机或许能把我跑步的任务变得更有趣,但还是无法让我真正爱上跑步。然而不同的是,上帝真的很想让你我在祂里面享受爱和喜乐。
 
但为什么上帝如此看重我们以祂为乐?我们又要怎样才能做到呢?
 
 

被快乐驱使

 
在《You Are What You Love(你是你所爱)》这本书中,作者James K. A. Smith问道:“可不可以不先把人类假设为会思考的个体,而是确信人类首先是会爱的个体呢?如果定义你的不是你知道多少,而是你渴望什么呢?”这本书的中心思想是我们的行动和做出的选择更多是基于我们所爱和所喜欢的,而不是我们认为和相信的。
 
我想起了冰箱里那桶高价冰激凌。尽管我知道冰激凌糖分高,对身体也没什么好处,但我还是无法抵挡它的诱惑。为什么?因为冰激凌可以带来甜蜜的快乐和满足,所以我享受品尝它时的感觉。
 
同样,尽管我们深知基督教教义也清楚地了解福音,但还是会陷入最严重的罪中。我们选择犯罪,仅仅就是因为我们从金钱、情欲和权利那里获得的快乐比从上帝应许中得到的多。
 
也就是说,问题不只是做错选择或犯错误,最深层次的问题是我们没有不能够以上帝为乐。规则和努力挽救不了一颗在上帝那里得不到喜乐的心。
 

我们需要一个外力

 
我们需要一位外在的救主介入到我们的生命里,进入我们混乱的内心,从内至外地拯救并改变我们。这位救主离开了自己在天堂舒适的住所,远离祂至高的院宇,只为居住在我们中间用自己的生命换取我们追随祂的心。
 
你知道是什么使耶稣走上了十字架么?不是简单的职责,而是“因那摆在前面的喜乐”(希伯来书12章2节)。耶稣承受十字架是因为祂对天父和祂子民的爱。如果我们能完全理解这一点,并接受这一珍贵的爱之礼,我们怎能不将心回转去爱祂呢?
 
但有时即使我们在为上帝做一切对的事情,我们还是会缺乏喜乐。
 
那么我们要如何学会渴慕上帝呢?我最近读到的一本书是John Piper写的《The Dangerous Duty of Delight(危险任务:以上帝为乐)》,书中的三个步骤我认为很有用并且正在自己的生活中实践。

1.承认自己的不喜乐是个问题

 
圣经明确告诉我们在各样的景况中都要喜乐(马太福音5章11-12节,彼得前书4章13节,腓立比书4章4节等)。上帝想要的不是我们“端正的”行为,而是我们的感情。不要觉得只要做对的事情就好,而不在乎自己感受如何,我们要承认并坦白自己内心的冷漠是真实而严重的问题。
 
我们的感受和情感很重要,因为上帝很在乎。
 
在过去的几年中,上帝经常温柔、慈爱地提醒我虽然我喜爱并享受全职服事,但并没有真正喜爱并享受祂。我经历过没有喜乐只有责任的服事,真的是很大的挑战。最困难的是当我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缺乏喜乐的时候。但上帝的慈爱让我意识到自己错置的情感。只有认识到了这个问题,我才能开始学着以祂为乐。

2.谨记我们有多么不配得上帝的爱,并向祂献上感恩

 
诗篇中共有11篇(包括诗篇84章)是由可拉的后裔撰写的。可拉曾在旷野中领导以色列人反抗上帝和摩西。在这些诗篇中,可拉的后裔们心中充满谦卑,一直怀着一颗知道自己不配得的心向上帝表达发自内心的感恩并献上最甜美的敬拜。
 
同样,我们越是明白自己多么不配得上帝的爱,越能在祂的恩典中经历喜乐。当我们谦卑地来到上帝面前感恩祂赐下的生命和祝福时,就可以在祂里面找到喜乐,并且相信祂喜爱赐给我们一颗新造的心,让我们在祂里面得满足。

3.相信“履行”职责会让我们的喜乐在上帝所定的时间里被点燃

 
尽管喜乐不会一蹴而就,我们仍要坚持做正直、良善的事,并坚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上帝会用喜乐点燃我们的心。
 
与全然不顾感受地埋头苦干不同,我们要竭力去感觉、去感受并积极等待责任与喜乐共存的那一天。
 
 

结语

 
事实上,没有人敢说自己完全地爱上帝并以祂为乐。有时候我们不得不面对毫无生机的责任,甚至有时恨不得连这些责任也不愿去做。当我想抛开责任也不能以上帝为乐时,我就安息在“上帝知道我不完美却仍然以完美的爱爱我”的真理中。
 
有一个人已经为我们成就了一切。祂正在我们的生命中做工并且会一直做下去。正是这一位救主走上十字架战胜了罪恶,我们的情感和内心才得以恢复,重新学会爱祂和享受祂的同在。祂牧养着我们的心,使我们能把以祂为乐变成我们最大的追求。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为爱而生

耶稣的爱让我学会感谢忧郁症(有声中文)

作者:Nico,马来西亚

有声播读:Joya,中国

在夜深人静,人们都已经进入梦乡的时候,有个女孩孤单地坐在床上,流着泪问一个她肉眼看不见的存在:“上帝,祢爱我吗?”,“上帝,祢到底在哪里?”
一位作家丘基尔(Churchill)曾经说过:“心中的忧郁就像一头黑狗,一有机会就抓住我不放。” 忧郁症如同小偷,总冷不防地闯进一个人的生活。它藏在人的骨子里,默不吭声地侵蚀受害者的生命。

我万没想到,有一天自己的心竟让忧郁症这只“黑狗”住了进来。这只黑狗剥夺了我日常的生活,让我几乎每天以泪洗脸,影响了我和家人的感情,破坏了我和上帝亲密的关系,甚至差点让我亲手放弃自己的生命。
毕业后,我的生活失去重心。拿着一级荣誉的毕业证书,却要仰赖着政府遥遥无期的工作派遣。眼看着一个个从别的科系毕业的同龄好友纷纷找到稳定的工作,而我却留在家乡,边做着低收入的兼职,边焦急地等候政府的通知。我多次向上帝寻求方向,可祂却持续抱着沉默的态度。另一边,长年外地求学,习惯自由的我如今回到家中,频频受到家人的管束,以至于常和家人发生剧烈的摩擦。
生活连连受挫,慢慢地,怨恨苦毒进入我的心底。我埋怨自己没有能力让家人过上经济稳定的生活,我埋怨自己的言语行为常让家人伤透了心。我也埋怨家人对我的不谅解。最后,我迁怒于耶稣。
 “如果耶稣真的爱我,为什么祢会让这么多的事情发生在我身上?”

我埋怨耶稣的冷漠。在多次祷告寻求祂的时候,我都感受不到耶稣的爱和安慰。祂没有让我找到稳定的工作,没有医治我的忧郁症,也没有修复我和家人的关系。在我看来,明明我这么努力想走在祂的心意里,可祂却任凭我在翻腾的海浪中,苦苦挣扎,而祂却袖手旁观。
“祢不爱我!”这是我对耶稣的呐喊。曾经我和耶稣有着亲密无比的关系,可苦难的折磨让我开始怀疑祂在我生命中的存在。后来,我的生活开始失去控制。我的脾气变得易怒忧郁。别人一句无心的话语便会轻易地冒犯到我。当情绪发作时,我必须一个人躲在房间或浴室,努力地抵抗耳边怂恿我了结生命的声音。“去死吧!你死了,对大家都好!”“你不是总说上帝爱你吗?你那么痛苦,上帝祂都在哪里?”
最后,当我觉得我的身心灵快要被撕碎时,我哭着向上帝求死。当一个人在夜晚哭着走在大马路上时,我求祂让一辆车冲过来结束我的生命,好让我不用再每天在自杀的倾向中挣扎。
读到这里,你是否好奇上帝如何翻转我这看起来已经走到绝望的生命?祂是守约施慈爱的上帝。虽然忧郁症让我有段时间离开了祂,可祂却不曾放开我的手,忘记祂和我之间的盟约。耶稣曾经说过,当祂有一只羊走迷了路,祂定会撇下祂剩余的九十九只羊,不顾一切地寻回那只走失了的羊(马太福音18章12节)。虽然我的属灵生命陷入低谷,让我不再寻求耶稣。可耶稣却再次找回了我,如同牧羊人从狼的爪牙下夺回祂所爱的羊。

祂透过我身边的人,让我知道祂对我的在乎。在我担任小学临教三个月时,从和孩子们的互动中,耶稣给我上了一课。祂提醒我要回转像孩子般,懂得找回最初的喜乐。祂让我看清我心里的欲望——稳定的工作,理想的工作收入和自我的价值是如何捆绑了我的心,而看不到上帝为我预备的一切——爱我的家人、陪伴在我身边的朋友、尊敬我的学生还有上帝给我的恩赐。从孩子们上一刻吵架下一秒和好如初,耶稣教导我要如孩子般有颗饶恕别人的心,学会原谅我家人不小心对我造成的伤害。从我班上的一个孤女身上,她让我看到快乐可以很简单,只是我们选择把眼光放在哪里。透过孩子们犯错的情形,仿佛耶稣温柔地对我说:“孩子,我允许你犯错。”最后我终于明白过来,事事要求完美是我患上忧郁症其中的原因。世界的价值观蒙蔽了我的双眼。没有安全感的我总是认为我需要事事完美,才可以得到我想要的工作、收入,甚至家人对我的爱。
上帝是完美的,可祂却允许祂的孩子不完美。在对抗忧郁症期间,我每天都活在自我控诉的光景中。我记得有一天我驾车出去发生了小意外。我不断向上帝自我责备,怪自己太笨,什么事都做不好。可上帝却温柔地提醒我,祂允许我犯错,因为我还有祂。可祂却不要我自暴自弃。
如今,上帝还没有完全医治我的忧郁症,我的前途仍是一片模糊不清,不懂何去何从。可我却收获了我和耶稣的友情,我再次回到祂的爱里。每一天我这位挚友都会透过日常的大小事温柔地提醒我祂的同在。环境虽然还是充满困难,情绪偶尔还是不稳定,心里还是会害怕未来的不确定性,可耶稣每天与我的同行却让我打从心底感到满足。祂的鼓励终于让我重新站起来,和祂一起勇敢地拥抱外面的阳光和风雨。

曾经我埋怨为什么上帝偏偏让我患上了忧郁症,每天一睁开眼就要活在巨大的痛苦中。可如今我却感谢上帝透过忧郁症修剪我,好使我变成祂合用的器皿。“鼎为炼银,炉为炼金,唯有耶和华熬炼人心”(箴言17章3节)。祂炼净我的心,不但要在富足的环境中学会感谢上帝,更要懂得在等待的旷野中单单爱祂。 
曾经我无数次问耶稣:“祢在乎我吗?”可如今我却可以肯定地告诉自己,耶稣在乎我!
彼得三次不认主,而我却离开过耶稣无数次。若祂不在乎我,祂就不会多次换回我,使我到今日仍然与祂同行。每当我以为耶稣对我失望,不会再理我时,祂这位牧羊人总是用祂的杖祂的竿,祂的爱祂的管教把我这只小羊牵回来。
亲爱的朋友,若你和我一样,活在巨大的挫折甚至苦难里,也许当下你感觉耶稣离你很遥远,甚至你怪祂把这一切的苦加在你的身上。在漫漫长夜,你不懂祂几时会垂听你的祷告,困难几时被挪走,面对未知的压力几乎要压垮你。但请你记得,你要把这些负面的情绪一一告诉耶稣,再求祂在你等待的过程里坚定你的心。
耶稣一直都在,而你也必定会在等待的旷野里学到受用一生的功课,因为凡等候耶和华的必不致羞愧!(诗篇25篇3节,以赛亚书49章23节)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为爱而生

战胜性侵的噩梦——我是如何学会原谅侵犯我的人的(有声中文)

作者:Nelle Lim,新加坡

翻译:Nancy,中国

有声播读:Joya,中国

 

这不仅仅是她的手怎样悄悄地伸到我身上,或者是知道这还会再次发生所带来的恐惧。

 
她事后编造故事,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找尽借口。对我因此而被毁掉的状态,她多加嘲讽,并归罪于我,说是我把她引上了这条路。她把自己描绘成一个没有其他人爱的受害者,如果我不再给她机会,她就说我不是一个好基督徒。
 
她的故事版本永远都会胜出。我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敢告发她。她40多岁,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教会资深职员,而我才20出头。谁会相信我胜过相信她?
 
尽管五年后我终于举报她,让她因性行为不端而被解雇,她仍然把自己描绘成受害者。
 
这些侵犯没有留下任何身体上的伤痕。我的愤怒和痛苦好像是唯一可以证明我遭遇了这些可怕事情的有形迹象。如果我原谅了她,我是不是在告诉所有人不公也没关系呢?
 

“看顾我”的上帝

 
我拒绝原谅侵犯我的人,是源自我对“被理解”的深深哀求。我需要知道,当我被他人侵犯去满足那个人的私欲时,上帝会感到悲伤。我需要知道,我的痛苦值得得到人们的关注。
 
我需要像夏甲一样认识上帝(创世记16章1-13节)。作为一个被性剥削、怀着主人的孩子、被主母虐待、被迫逃离以保护自己的仆人,她满足“被忽视的女人”所有的定义。但她遇见上帝之后,就宣告说上帝是“看顾人的上帝”(创世记16章13节)。
 
上帝用两种强有力的方式告诉我祂也看顾我。第一次是我在一个晚上读Elie Wiesel的《夜晚》。这是一本标志性的回忆录,讲述了15岁的ElieWiesel如何在对犹太人的大屠杀中幸存下来。他扎心的文字使我为犹太人所受的苦难而悲伤。然后,一个清晰的想法浮出水面,如果我能感受到这种不公正的痛苦,那上帝呢?
 
无以言表地,我可以想象上帝为我的遭遇所感受到的痛苦了。
 
几周后,我在思考上帝作为 “按公义审判人的主”(彼得前书2章23节)具体意味着什么。我开始想象自己在祂面前陈述我的案子,然后停顿了下来,不确定事情会如何发展。
 
令我惊讶的是,这一幕在我脑海中继续进行下去。这位无所不知的审判者比我更清楚地看到了一切,祂立即回答说:“是的,正如你所说的。”紧接着祂说,“罪的工价乃是死”(罗马书6章23节)。在我还没来得及完全体会这个审判的严重后果时,就看见耶稣走向前说:“我来偿还。”
 
整个场景五秒钟就结束了。但当我意识到在我面对的是一个完美的法官,我不需要去恳求祂相信我所说的话时,我得到了极大的解脱。因为没有什么能逃过祂的眼睛。突然间,侵犯我的人再怎样叙述这件事情都已经不重要了。上帝知道真相,在祂面前,谎言最终都会化为乌有。
 
我再也不想为了被人理解而紧紧抓住我的痛苦了。因为我知道我已经被祂看顾了。
 

宽恕不会让我们吃亏

 
但“耶稣全盘担当了她应受的惩罚”这件事情仍然让我不安。我知道传统的基督教教导会提醒我,我也是一个罪人,因为十字架已经做成的工而得到宽恕。我既然领受了那恩典,就应该把同样的恩典施加给侵犯我的人。
 
然而对此,我完全无法赞同。给她恩典让我觉得是对自己不公。我想让她,而不是耶稣,感受到她对我所造成的每一点痛苦,这样她就能知道她的行为让我付出了多大的代价了。我担心如果我免去了她所亏欠我的,我就永远得不到偿还了。
 
但如果我认为她的痛苦可以偿还她的罪过的话,岂不是有如她偷了我10亿美元,我却只要回10亿块石头。她的痛苦不会让我的生活再次丰满起来,也不会给我的生活增添任何本质上的益处。这些,只有上帝能做到。
 
当耶稣为我们的罪而死时,那并不是祂故事的结尾。上帝的大能使祂复活、让祂战胜了罪和死(以弗所书1章19-22节)。当我相信祂时,上帝用这同样的能力在我的生命中动工(罗马书8章11节)。
 
在基督里,她的罪在我生命中造成的“死亡”(雅各书1章15节)不必是永久的。我的性或情感健康的死亡不必永久。我的信任和心理健康的死亡也不必永久。因为被困在一个操控的关系中而导致的我这么多年光阴的死亡亦不必永久。唯有耶稣承担了罪的后果,才能有这死后的生命。
 
正如精神科医生Henry Cloud和StuartTownsend所写:“宽恕意味着承认我们永远不会从那个人那里得到我们应得的东西。[…]放手吧,去从上帝和能够给予的人那里得到你所需要的东西。”[1]
 
上帝让我接受耶稣偿还了她的罪过这件事情,并不是要我抹去我的过去。祂要我选择一个更好的未来。借用神学家Miroslav Volf的话来说,十字架的复活力量意味着“酷刑者不会永远战胜受害者。”[2]侵犯不用成为我故事的结局。
 
我原以为原谅那个侵犯我的人最终会让我吃亏,但上帝告诉我,宽恕反而会丰富我的生活。
 
祂还了她的债,这样我就不必白等她永远也不能给的东西了。我现在可以自由地求祂“使我复活”(罗马书8章11节)。
 
祂也做到了。祂给我提供了一个治疗师,帮助我在8个月内消除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祂把我带到一个新的教会,增强了我健康的友谊,给了我有意义的工作和志愿服务的机会。最重要的是,祂重建了我信仰的基础,告诉我祂是值得我信任的。
 
这个过程很慢,有时也很费劲。看起来一天天的变化并不大。但是,当我看着一年前从学会原谅她开始的新生活时,我可以看到祂已经为我建立了多么美好、健康、和平的生活。尽管我没有从她那里得到任何我想要的东西,但我意识到我并不需要任何这些来让自己成长。
 

宽恕——一个持续的选择

 
这并不是说我不会时不时感到愤怒,尤其是当我被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触发或者又一次意识到侵犯给我带来的代价时。但当我不断选择宽恕时,原谅她的罪、回到上帝那里去寻求我所需要的就变得更容易。也许有一天我可以原谅她,纯粹是因为我想给她恩典,而不是因为这对我有好处。
 
现在,我知道原谅她并不意味着掩盖、忘记或重写我所受过的侵犯。上帝已经看见了;祂必按自己的公义在祂的时间,帮我处理所发生过的事情。相反,原谅她意味着我能看到的不仅仅是我的痛苦和破碎:我能看到一个超越侵犯的生命。
 
尾注:
 
[1]Henry Cloud博士,John Townsend博士,《过犹不及——如何建立你的心理界限(Boundaries: When to Say Yes, How to Say No to Take Control of YourLife)》(Grand Rapids,Michigan:Zondervan,2017),第292页。
[2]MiroslavVolf,《排斥与拥抱:认同、他者与和解的神学探索(Exclusion and Embrace: A Theological Exploration of Identity,Otherness and Reconciliation)》(Nashville,Tennessee:Arbington出版社,1996),第124页。
 
编者按:这篇文章是一个关于性侵犯的系列文章的第二部分。点击这里阅读第一部分:《战胜“性侵”的噩梦——我是如何学会原谅自己的》,并请关注未来将要发布的最后一部分:《战胜“性侵”的噩梦——我是如何学会原谅教会的》。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为爱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