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hers

提问雅米| 我完全可以自给自足,为什么还需要上帝?

文字翻译:Nancy,中国

编者按:以下内容根据“YMI事工”和“Ravi Zacharias国际事工亚太分部”共同在新加坡举办的“YMI探索信仰大会”问答环节的谈话内容改编。RZIM事工亚太区总负责人Max Jeganathan回答了观众提出的这个问题。

 
问:我完全可以自给自足。我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决定自己的未来。为什么我还需要上帝?
 
答: 如果给生活足够的时间,你就会发现,你不是完全自给自足的。你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也不能决定你的未来。你不必相信我,你的生活本身会向你证明的。你只要继续活下去,就会发现我是对的。
 
但让我至少从概念上解释一下为什么会这样。我知道你并不真的这么认为,所以我很感激你提出了这个问题。因为很多人确实这么想过,即使只是在某个瞬间,对吧?所以我知道提问者并不真的相信这个理论。你是个有智识的人。你只是想听听我会怎么回答。
 
原因有三:1.真理是必不可少的。2.痛苦是不可避免的。3.快乐是不够的。
这就是你仍然需要上帝的三个原因。
 

1.真理是必不可少的

 
因为上帝是真实的,福音是真实的。这实际上是成为基督徒的第一个也是唯一的好理由。因为它是真实的。其他的那些理由也很好,它们都对信仰有帮助,给了我们确信。但首先,成为基督徒最好的理由是因为“这是真的”。
 
所以如果你真按你说的这么想的话,你就必须抛弃这个事实。你必须把自己置身于《楚门的世界》或《黑客帝国》这样的毫无真实可言的世界之中。你只想建立一个属于你自己的虚假世界,在其中你相信你可以自给自足、并且一切都很好。
 
但实际上你里面是破碎的。你有生存方面的挣扎,也有精神方面的挣扎。你渴望得到更多。但你一直忽略它们。你强迫自己忽略上帝是真实的、祂为你而来、为你而死的事实。你也忽略了祂带给你不可思议的救赎和与祂同在的永恒未来并给了你充满喜乐的今生和未来的真理。
 
所以真理是必不可少的。
 

2.痛苦是不可避免的

 
今天有很多人问了关于痛苦的问题,因为它真的无处不在。它影响着每一个人的生活。每个人都需要面对某种痛苦。无论这个痛苦是死亡、疾病,还是失业、焦虑、抑郁,或是社交孤立、身体残疾。不管怎样——我们都在受苦。
 
耶稣借着十字架,给出了人类历史上对苦难最令人信服、最有力、最实用及最理性的回答。
 
上帝来到世界,被钉在十字架上,祂为我们受苦,把所有的痛苦都加在祂自己身上。现在,我们可以握着祂的手,祂会和我们一起经历和胜过苦难。
 
基督耶稣的十字架与其他世界观截然不同。让人难以置信的是,诚实的无神论者认为苦难毫无意义。引用Richard Dawkins的话说:在一个时间加物质加可能性的世界里,我们所能期待的只有盲目无情的冷漠。有些人会致富。有些人会变得富有。有些人会很幸运。有些人会被强奸。有些人会被杀。而这些都不重要。这些事情的发生没有任何规律或者理由。不管是有神论者还是无神论,没有任何世界观和宗教能给我们耶稣所给的——痛苦中的安慰,而且如果我们握住祂的手信靠祂的话还可以胜过苦难。

 
然后你再看耶稣基督的十字架和祂带给我们的。
 
所以真理是必不可少的。痛苦是不可避免的。

3.光有快乐是不够的

 
如果你想要的只是快乐,你的这套说辞可能还行得通。但我们知道,光有快乐是不够的。鲁益师(C. S. Lewis)说:“如果快乐就是我所追求的一切,那么我只需要几瓶苏格兰威士忌和几个朋友就够了。”
 
快乐是一种感觉。快乐是因着某个发生在你身上的事而带给你的感觉。当你改变了那些外部事件,你的感觉也会随之改变。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可以通过做一些非常重要且有意义的事情来让自己快乐,比如谈恋爱,爱我们的朋友,帮助不幸的人,抚养孩子,找份好工作。但是在大热天喝一杯好喝的冰咖啡也能够让我们感到开心。对我来说,吃几块美味的炸鸡会让我很高兴。
 
那么,我们怎么会如此降低自我标准,把这种只要一片喷香的培根、一部好看的电影或一份冰淇淋就能让我们达到的感觉当成了毕生的追求呢?上帝看着这样的我们,认为我们真的很可悲。
 
“你认为追求快乐是我把你放在这儿的原因吗?你已经把你全部人生意义变成了追求这种感觉吗?当你去挠被蚊子叮咬的包时,你也会有这种感觉,你会感觉很好。你认为这就是你活着的原因吗?你就是这么贬低你存在的目的——你认为活着是为了追求快乐?这真是可悲。”
 
然后祂说:“我想给你点别的。它叫做喜乐。”
 
这就是耶稣所说的。祂说我来了,是要叫他们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祂说的不是快乐,而是喜乐。因为快乐是你感受到的某种感觉,而喜乐出自你的内心。
 
这就是为什么对于那些和耶稣走得很近的人,当坏事发生的时候(坏事确实会发生在基督徒身上),他们会受苦,也会因此而不开心。但喜乐却依然在。因为他们的根基很稳固。他们知道自己将要迎来的是更美好的未来。他们知道在另一边有救赎。他们知道,即使在苦难中,他们也能握住救主的手。这位救主曾为他们受苦,现在也会和他们一起经历苦难。
 
所以我们这些与耶稣同行的人称自己为基督徒。我们越认识祂,和祂的关系就越深,我们也就越能获得这种喜乐。喜乐并非是更多的快乐。两者在本质上不同。
 
你谷歌一下“喜乐”,字典就会告诉你,喜乐就是非常非常快乐。然后你谷歌“快乐”,会说它是喜乐的组成部分。这是自我引用。这个世界真的不知道快乐和喜乐的区别。因为他们不知道,所以会从一个指向另一个,来回引用。要知道这个区别,你必须去查圣经。你必须到耶稣基督那里,才能明白快乐和喜乐的真正区别。
 
这就是你为什么需要上帝。因为真理是不可或缺的。痛苦是不可避免的。快乐是不够的。
 
我们要来到耶稣基督的面前。因祂就是真理。祂是苦难的终极答案。祂也是永恒的喜乐源泉。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原文与译稿均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黑暗中的旌旗

脱离自虐与自杀的深谷(有声中文)

作者:玉箫,中国

有声播读:杨澜,中国

我很小时就信主了。更准确地说,我是第三代基督徒,从小在主日学长大。
 
为了给我更好的教育,在我小学毕业后,父母将我独自一人送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去学习音乐。在那个陌生的地方,没有了父母保护的我要学会一套新的生存法则。在别的小朋友还在父母面前撒娇的时候,我已经学会了在什么情况下该说什么话,做什么事,以及要如何在陌生人面前管理和压抑自己的情绪。刚开始我会在每次打电话给父母的时候都会向他们诉苦说我又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以及我多么孤独和害怕。幼小的我这样表达无非是希望他们能够多给我一些关心。然而那时候的我还不懂人都是软弱和没有办法依靠的。当我又一次向我的母亲表达我的情绪时,她突然跟我说:你能不能每次不要总是说不好的事情,能不能跟别的孩子一样,说一些让我们高兴的事情。我当时震惊了,当时还不会表达情绪的我在心里默默的想:啊,原来我也不能跟我的父母说这些,而应该自己忍着。这是我第一次深刻地感受到什么是被拒绝和不被接纳。我感到他们并不爱我。所以从那天开始,所有坏的情绪我都自己忍着和消化,慢慢地我自己也开始不能接纳自己。我觉得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我,还有谁可以接纳和爱我?因为各种各样情绪的堆积和没有办法释放,终于在14岁那年我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
 

无助中求死

 
我开始咒诅自己的生命,并且开始自虐和多次尝试自杀。自虐让我患上了很严重的胃病。而当我的自杀尝试没有成功时,我就开始了一个长达4年多的祷告。我对上帝说:反正我也看不到我人生目的,这里也没有人爱我,如果可以,你能不能让我在路上走的时候被车撞死?(因为我很多次在路上走的时候看到自己被车撞死的画面)我心想也许这样我父母就会想起他们还有一个孩子。然而我祷告了4年,什么也没有发生。我没有因此怀疑上帝不存在,而是怀疑上帝不爱我,或者因为祂很忙,根本没有精力听我的祷告,抑或是因为我没有像别的人那样有很好的行为,祂不想理我?是不是祂也像我的父母一样,只觉得我是负担?这一系列的问题困扰着我。在这期间,我依然会去教会,但觉得自己就是一个观众,看着大家表演。当听到大家说自己的上帝多么好的时候,我会默默的想,可能我在上帝的家里也是被放弃的那个吧。
 

转机

 
终于在我绝望内心黑暗扭曲到极致时,祂给我开了一扇门。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一群宣教士。上帝通过他们来爱我。他们会花很长的时间来帮助我,当然刚开始我并没有接受他们的帮助,也不想走出自己的心里的房间。我觉得他们跟我没有任何的关系,为什么帮助我?我觉得他们就像慈善事业者一样,只是想做一些好事,而我恰好是他们选择的对象。所以我的内心很拒绝。然而我是一个不会表达拒绝的人,所以没有办法,我必须硬着头皮接受他们的好意。我在心里默默决定,我还是当一个好观众,像以前一样看着他们表演就好。但我没有想到的是,在跟他们见面的过程中,我看到了他们生命中的不同。很多的时候我做了一些连自己都觉得过分的事情,自己想着这次他们应该会生气或者失望吧,但他们并没有,而是依然像刚开始那样鼓励我、爱我、帮助我认识自己的重要性。他们也不像是我从前认识的那些宗教领袖,总是说很对的道理,但丝毫不关心我的生命。当我看到这群宣教士的不同时,我就开始好奇,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同样相信上帝,为什么他们的上帝好像活着,我的上帝却像是死了一样?为什么我的上帝不能跟他们的上帝一样活着呢?他们的生命照亮了我,我开始想上帝是不是也可以照亮我内心的黑暗。我开始盼望上帝在我里面也那样有力量的活着。
 

得到答案

  
“我又告诉你们:你们祈求,就给你们;寻找,就寻见;叩门,就给你们开门。”(路加福音 11章9节)
 
当我看到这个经文时,决心最后试一次,这次真心地来寻求祂。我首先要解决上帝是否爱我的问题。我在祷告中问上帝:这样黑暗到我自己都害怕的我,你还会爱吗?你后悔创造我吗?上帝并没有用我想象中的方式回答我,但祂用我听得懂的方式回答了我。如果祂不爱我,这些跟我生命无关的人,不会为了我付出这么多。第二个要解决的问题是:为什么让我经历这么多痛苦?我得到的回答是:“我们晓得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上帝的人得益处,就是按祂旨意被召的人”(罗马书 8章28 节)。我对这节经文很熟悉,但当时却不能理解。我觉得是上帝在敷衍我。然而在大概过了一年多后的暑假,在一次高中生夏令营中,我有机会分享了我的见证。结束以后,有很多的高中生来找我,他们告诉我自己也有同样的经历,甚至有些人现在还会有自杀的想法,但我的见证鼓励了他们。听到这样的话,我突然就明白了上帝给我的那句经文的含义。
 
我必须承认,这个过程还是很艰难。这样一来一回的问答,我经历了最少5年的时间。有些事情也是经过时间以后才能看清楚答案。
 
我经常对别人说的一句话是:你们现在能看到我就是恩典。这句话是发自我内心的。我感谢祂在我在黑暗和绝望中挣扎时仍与我一起。感谢祂医治看那个破碎不堪的我。是祂用一颗新的心,替换了我原来那颗破碎的心。

 

*本文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黑暗中的旌旗

当你怀疑上帝的计划时(有声中文)

作者:Q Jackson,美国

翻译:Verena Chi,台湾

有声播读:Joya,中国

 

我一直都认为在做决定方面自己是个思虑周全的人。我会尽可能考量所有潜在因素和可能发生的结果,而且我会花很长的时间考虑(我似乎觉得思考时间越长,就会做出越好的决定)。基本上我没有不考虑就做决定的时候,但即使我这么努力,却发现自己依然没有多好的决策能力。我也不确定我们当中有谁是好的决策者。毕竟,没有谁能够预测每个决定带来的影响。我们无法预料未来会发生什么事,也无法替不确定的事做万全准备。

 
我在大学三年级时就面对了这样的状况,当时的我一直苦苦挣扎于一个难以抉择的决定。我对比较政治学的追求和研究,促使我有机会向华盛顿特区的州代表办公室申请一个暑期实习的机会。在寄出申请资料、提交专文和面试后,终于我在学期快结束的几个月前收到审核通过的通知。州代表办公室不但给予了我暑期实习的机会,更棒的是,他们还奖励了我一份不容易得到的奖学金。
 
所有的事情来得又快又急,真的很难以置信我能够拥有这么一个能给自己加分又有荣耀的好机会。但与此同时,对这次实习我心中充满了挥之不去的不安和不确定感。为了应对我的恐惧,我决定在做出任何承诺前,转向上帝认真地祷告。
 
在祷告后,我发现其实自己希望这个暑假能够留在本地,找一个离学校近的工作,而不是跑去700英里以外的华盛顿。但这个结论对我来说毫无道理。于是我列出所有利弊,最终分析的结果全是偏向去华盛顿当实习生。这根本就是此生难得的机会,我可以因此获得研究领域内的丰硕经验,还可以借此机会在国家政治中心传递主耶稣的爱与福音。我甚至考虑在完成学位后搬到华盛顿去,让自己可以更有效地运用自己积攒的人脉关系。这没准可以帮助我在毕业后找到工作!
 
不过,我越是祷告,越觉得自己应该留在本地。渐渐地,对于要去华盛顿实习,我感到越来越不平安。在不停祷告及跟自己内心交战数周后,我终于知道且确定该怎么做。我通知了州代表办公室和奖学金委员会,告知对方我无法过去实习。
 
说真的,我松了一口气。不过还是觉得沮丧,因为面对不解的家人和朋友,我的唯一解释是“我祷告后觉得不平安。”尽管亲近的主内肢体完全能够理解我在祷告之后的顺服,但大部分人不能接受这个老套的回答,并对我的决定深表怀疑。
 
五年过后,我终于理解当年为什么我要留在当地。我和我的好朋友因此能在那个夏天有了更深的友谊,进而后来走向婚姻。同时我也看见,当我将自己在比较政治学领域的计划交托给上帝时,祂如何重新为我订立了新的理想和职业道路。祂赐给我完全不在我预期之内也不可能为之做预备的新工作机会,这份工作完全和政治以及华盛顿无关。
 
我们不可能每一次都清楚上帝为何带领我们这么走。
 
有时候我们可能要花大半辈子才知道原因,也许是一辈子都无法懂。但是这个难得的经历让我可以回头检视,并且发自内心的向主说:“啊……我知道祢为何要这么做了。幸好当初我顺从了祢计划,而不是自己的。”我紧紧抓住这个见证,用它来提醒自己:我们全知全能的上帝不受人类逻辑的限制,祂的作为也超乎我们的理解。
 
这样的时候我会明白不能够过度依靠自己和追求这个世界告诉我们的,而是应该把自己的道路交托给主。因为祂的意念高过我们的意念,祂的道路也高过我们的道路(参见箴言3章5-6节、以赛亚书55章8-9节)。
 
我非常感谢主没有让我在那个夏天去华盛顿,不然我就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错过祂给我预备的美好婚姻与工作。尽管主用一个让我意想不到甚至有些无法理解的方式引导我,但我知道无论如何祂都是值得我信赖的。
 
上帝是我们完美的作者(希伯来书12章12节)。这说明祂知晓每一个情节的转变、每一个我们要面对的挑战和每个我们会犯的错误。我永远都可以寻求祂的指引,完全依靠祂的智慧来度过我的人生而不是自己或属世的知识。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原文与译稿均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黑暗中的旌旗

在不明白“为何”会这样的时候,要“如何”依靠上帝?(有声中文)

作者:希の梦,马来西亚
有声播读:馨宁,中国

编者的话:作者文中写到的小妹已在9月3日被主接走。请为作者和小妹的家人祷告,求主安慰他们的心。
七月尾的某一个星期四,我接到了远在台湾的家人关于小妹的消息。她的癌症复发了,病危。听到这个消息,我十分震惊。因为在那之前,我才刚在社交媒体上看到她去日本开心游玩的照片。那时的她已完成了所有化疗,看似已经痊愈了。
除了为她流泪祷告,我真的很想飞往台湾去看她,因为深怕那会是最后一面。然而,我心中却也很犹豫到底要不要这么做。因为那时的我正在赶研究论文,截止日是7月31日。另外,那昂贵的机票费用,也让我迟迟做不了决定。在我的上一篇文章《我可以当个有钱人吗?》系列:从大卫的一生看待财富(有声中文)中我曾提过,我的津贴突然停止供应了,若要付出这笔不小的数目,我未来的生活开销是否会被影响?

1.在不知所措中更要祷告等候,并为此付出行动。

在为这件事祷告的时候,哥林多后书12章9节的经文给予我提醒:“我的恩典够你用”。
于是,我决定买机票,两天后就出发。出发前还发生了一段小插曲,原来我未注意到自己的护照已经过期。但感谢主,就在出发前一天护照顺利得到更新。虽然我理智上知道,就算我们去那里,也无法真正帮助到她什么,可是,若不去,我深怕自己会后悔。

2.不要找借口和埋怨,而是要反思自己能够做什么。

在去往台湾的六个小时的飞机上,我思考了很多事。为什么慈爱的上帝会让这件事发生在我才17岁的小妹身上?
我想了种种原因,从她的生活作息再到她父母对待生病的她的饮食习惯等,想起来就觉得无望。“如果当初他们听我们的意见就好了!不要带她去旅行、不要带她吃……”我愤愤不平,可这时候,圣经的话再次提醒我:“你们不要论断人,免得你们被论断”(马太福音7章1节)。是啊!我为了赶论文,连日来的熬夜生活也对身体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凭什么自以为义呢?求主怜悯我。

我向上帝认错。因为希伯来书4章16节说:“所以我们只管坦然无惧地来到施恩的宝座前,为要得怜恤,蒙恩惠,做随时的帮助。我也勇敢地向祂求:“请再次医治我的小妹!”同时,我也为着她的父母祷告,希望他们能有强壮的身心灵去照顾她。

3.反思自己的生命:我有没有做到“珍惜”上帝的恩典?

当我和家人抵达台湾时,听到她的父母说她不再处于昏迷状态,甚至在得知我们要来时,精神有了好转,感谢赞美主!我当下真实地感受到,飞来台湾的意义比我想象得要大的多!
可当我们去看她时,我的心碎了。她小小的身躯插了好几条管,因为疼痛,萎缩地躺在床上。止痛药不断地被输送到她体内,甚至还用上了吗啡。她更是不能吃、不能喝、也不能说话。在看到我们的那一刻,她哭了。她的父母说:“她是坚强的孩子,做化疗什么的,都很少哭,也很少喊痛。现在她哭出来是好事,能够让她压抑的情绪释放出来。”

我总共在台湾逗留了五天。这五天里,我虽然会为自己要上交的论文着急,却也有不少时间去反思自己的生命。
我似乎把健康的身体当成了理所当然,为了完成论文,连续熬夜、睡眠不足也没觉得怎么样。我也让“怕交不上论文的焦虑”充满了我的心,以致有时会急性焦虑症发作。我似乎把世上的一切看得比主更重要,也忽视了祂交托我们的事——传福音。
不珍惜恩典的我,之前一直不明白诗篇63篇3节里说的:“因祢的慈爱比生命更好,我的嘴唇要颂赞祢。”我不知道在境况不好的时候要如何称颂耶和华。然而就在我写这一篇文章的时候,我阅读到了布道家David Wilkerson对此经文的解释:
“生命短暂,生命有如青草,一时发旺,又转眼消逝。然而,上帝的慈爱却永远长存。千万年后,主对我们的温柔慈爱还是历久常新。别人可夺去你的性命,但却无法挪去上帝的慈爱。”

无论处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有一位眷顾我们的慈爱父神。祂历数过我们所流过的泪、所承受的痛、所背负的重担,祂也记念我们的需要,且识透我们的每个意念。我们能称颂祂,是因为祂已经把上好的福分赐予了我们——让我们“从罪中得释放,有永恒的生命”。

4.不要停止祷告

或许你正处在艰难的环境中,看不到希望,甚至感到绝望。但请不要停止祷告,勇敢向上帝祈求祂的帮助吧!要相信,我们都是活在上帝爱里的儿女!因为信是未曾看见,依然仰望十架。
现在,已经到了八月。我也早已回到了马来西亚,论文在预定的时间内交上,甚至本来停止供应的津贴,也把拖欠我的钱汇入我的银行账户里了!这再次印证了,上帝的恩典真的够我用!

 

*本文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黑暗中的旌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