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拜的助力

图文改编自:《探索丛书》何谓敬拜?

我们应该以各种合适的方式,尽心尽力地敬拜上帝。以下的建议可以帮助你︰
aids to worship


何谓敬拜?
什么是敬拜呢?敬拜 (worship)一词源于古英语,意思是「尊贵和价值」。当我们敬拜上帝时,我们尊崇祂。当我们敬拜上帝时,我们认识到祂无法言喻、无法描述、无穷无尽的价值。正如天堂里的天使们那样,所有虔诚的敬拜者说︰「我们的主,我们的上帝,祢是配得荣耀、尊贵、权柄的」(启示录4章11节)。真正的敬拜不仅认识到上帝的价值,并且享受在其中。

旧约和新约有好几个字被翻译成「敬拜」。希伯来文的敬拜常指的是「俯伏在地」(创世记18章2节)。希腊文的敬拜明显地表达了「敬畏」或「向上帝俯伏」的意思(约翰福音4章21-24节)。它的第二个意思指的是「去事奉、去牧养」(马太福音4章10节)。

因此,敬拜既包含了我们的态度,也包含了我们的行为。敬拜是以敬重和爱慕的态度,谦卑且忠诚地服事那位配得的上帝。

成熟有智慧的生命

作者:Riva Wang,上海

OLYMPUS DIGITAL CAMERA

成熟的生命

“我所祷告的,就是要你们的爱心,在知识和各样的见识上多而又多,使你们能分别是非,作诚实无过的人,直到基督的日子,并靠着耶稣基督结满了仁义的果子,叫荣耀称赞归与上帝!”
——腓立比书 1章9-11节

我见过很多不认识主的人,他们经营自己的公司,赚了很多钱。当遇到困难时,他们变得恐慌、喜欢抨击别人,还会说很多谎言。在我看来,他们的生命并不成熟,令人感受不到他们里面的爱心和良善,反而令人觉得他们只是一些会用各种方法赚钱的商人。

我也看到一些基督徒信主很久却还很骄傲,心里也时常不平安。他们总想从别人那里获得,自己却不愿意付出什么。

然而,那些谦卑柔和的人却总是那么的吸引我。

于是我开始思索,成熟有智慧的生命到底是什么样的。我想,生命的成熟是指品格上的成熟,和金钱、能力或恩赐无关,因此,生命的成熟度取决于爱心的多少以及谦卑的程度。这里的爱心,指的是建立在真理上的爱,因为上帝就是爱。

在圣经中,被称为“爱的箴言”的哥林多前书13章4-8节这样说:“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

如果我们能时常用圣经的标准对照自己,我们的生命应该是不断长进的。我们若先求上帝的国和祂的义,其他所需用的,上帝也会加给我们(马太福音6章33节)。

智慧的生命

“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认识至圣者便是聪明。”
——箴言书 9章10节

以色列最有智慧的王所罗门王祈求上帝赐给他智慧,可以判断他的民,能辨别是非。上帝不但赐给他聪明智慧,并且连富足、尊荣也一并赐给他,使他在世的日子,列王中没有一个比得上他。然而,所罗门王年老时,行上帝眼中看为恶的事。于是,上帝向所罗门发怒,以致有敌国兴起。(列王纪上11章)所罗门的结局令人叹息,也警示我们。

故此,什么是智慧?便是能分辨是非善恶,存敬畏警醒之心。

敬畏上帝,是智慧的开端!


投稿

基督徒能参加派对吗?

party

基督徒能否参加“派对”,取决于对这个词的理解。对一些人而言,“派对”就是朋友们一起放松,彼此庆祝一些有特殊意义的日子。派对上有游戏、吃的、喝的,还有音乐。派对具有单纯的娱乐性。对另一些人而言,“派对”就是酗酒、吸毒、乱搞性关系或其他自我毁坏行为。

在第一种社交派对中,大家只是与他人一起享受快乐时光,分享快乐的心情。第二中社交派对中,人们往往不快乐,试图通过沉溺于犯罪、伤害和短暂的欢愉所带来的狂热,来逃避现实。(以弗所书5章18节,彼得前书4章1-4节)

圣经不禁止第一种类型的派对。毕竟,耶稣行的第一个神迹是在迦拿的婚宴上(约翰福音2章1-11节)。此外,无论是旧约还是新约都对健康地享受节日和庆典相当重视。另一方面,对那些宛若没有明天或没有上帝审判的庆祝活动,圣经提出了许多严重警告。(箴言23章29-35节;以赛亚书5章11-13节;哥林多前书5章11节;以弗所书5章18节)

迦拿的婚宴就是一个基督徒可以享受其中的派对。基督徒可以享受表达感恩、欢喜和庆祝的派对,但基督徒不接受以自我满足、愤怒、怨恨和反叛为特征的派对。真正的喜悦和幸福是基于耶稣基督的亲密关系,这与消极方式的派对,形成鲜明的对比。精神和情绪健康的人享受上帝的赐予,他们不认为自我毁坏行为有任何吸引力。

(1)真正的基督徒懂得如何参加派对。他们不依赖派对外在和物质因素获取内心的快乐。他们带着爱、和平、喜乐和灵里的自由参加派对(罗马书5章5节;14章17节)。对他们而言,派对是一个机会,他们一起来庆祝已经拥有的快乐。非基督徒试图参加派对,但他们却常常像达摩克利斯那样,头上悬着宝剑去参加宴会;或者像(2)伯沙撒那样,看到一只超自然的手在墙上写字后,便开始恐惧发抖(但以理书5章5-9节)。他们的派对显示了内心的空虚和绝望(以赛亚书22章13节),炫耀的欢乐背后,总有一种声音萦绕:“派对仅此而已?”“生活仅仅如此吗?”

注解:
(1)当然,并不是每个自称是基督徒的人都是真基督徒。伪君子是最悲惨的人。他们的幸福是装出来的,他们真正需要的是悔改和改变。

(2)古希腊传说讲到,一位叫达摩克利斯的朝臣告诉锡拉库扎王说,他羡慕王的权力和特权。王就给这位想法单纯的朝臣一个体验课程,让他知道王生活中面临的压力和危险。王让他参加一个国宴,但他头上悬着一把用一根头发系着的剑!。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语网站)


投稿

活在基督里

作者:Margretta,天津

live-in-christ

“我坐下,我起来,你都晓得;你从远处知道我的意念。”
(诗篇139篇2节)

天气转凉之后,我的心也逐渐静下来。尤其在长达八天的旅行之后,我更是渴望一段独处且安静的时间。最近我也好像开始不再像从前那么爱说、爱跑;小组分享的时候,我也更愿意倾听他人的想法和体会。我心里好像有一片湖,而她安静得太美,好像任何一句多余的话、任何一个不合适的行动都会打破这样寂静的美好。

然而,不得不承认的是,刚开始时,我对于这样的状态转变感到不安。为什么我不再有那种情绪激昂的“属灵体验”?为什么我不再不顾一切地奔向所谓的“属灵事”?是不是我做错了什么,想错了什么?我不在基督里了吗?我对基督的爱呢?消逝了?减少了?我,不是“属灵人”了么?

我带着那些疑问去祷告,然而我心里除了那片安静以及想要继续安静的渴望,什么也没有。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感谢我的主,我开始渐渐发现,事实并非如我想象般非黑即白。

以前,我总觉得“属灵人”要靠“属灵事”来定义,比如长时间的祷告、读经或者参加各种聚会。同时,我也害怕,倘若自己疏远了上帝,就会无计可施、无法挽回。似乎,除非我再一次使出浑身解数用力朝祂走去,才能再次回到祂身边。而那对于自以为已然“疏远了上帝”的我来说,又是一件多么艰难的事!所以,好像最好的方法就是呆在那个“属灵状态”中,哪里都不要去,什么别的都不要想。“是,这样就安全了!”

呵,那是多么可爱又愚昧的念头!我真知道我所信的是谁吗?我的上帝是全能全知的上帝啊!难道我心里所想、手中所做的,能有一丝逃过祂的眼睛么?难道我那“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爱,祂会不懂吗?我以为我能靠自己的力量去爱祂多少呢?我承认自己软弱的时候,难道祂会转脸不看我,然后离我而去?

圣经是怎么说的呢?在诗篇139篇中,诗人如此向上帝表白:“我坐下,我起来,祢都晓得”(2节);“我行路,我躺卧,祢都细察;祢也深知我一切所行的”(3节);“黑暗也不能遮蔽我使祢不见,黑夜却如白昼发亮。黑暗和光明,在祢看都是一样(12节)”。主啊,原谅我真是不懂祢的心!

想到这里,我心里突然明白了过来。

爱,不是每天都是鲜花、巧克力,而是平淡生活中那种无言对视却依然坚定的眼神;爱,不是每天缠绵依偎、不能分离,而是哪怕相隔千里却依然踏实地彼此相信;爱,不是在某种特定的状态中才能持续的感受,而是永不改变的绝对真理。基督的爱啊,如此长阔高深,我怎能那么肤浅地理解和定义呢?我的耶稣,为我付上生命代价的基督,岂能有一件事使我与祢的爱隔绝呢?祢的话不也有说,“无论是死,是生,是天使,是掌权的,是有能的,是现在的事,是将来的事,是高处的,是低处的,是别的受造之物,都不能叫我们与上帝的爱隔绝”(罗马书8章38-39节)吗?

是啊,停止追求所谓的“属灵状态”吧!停止追求那些“属灵感受”吧!我们不活在任何“状态”、“感受”之中,我们只活在基督里。认识到这一点,生活中的每一刻都不再一样,每一件我们用心去做的事都是神圣不可轻忽且值得我们去珍惜感受的。就如劳伦斯弟兄在《与神同在》一书中所记述的一样:

“为着爱 神的缘故,就是在地上拾起一根草来也觉快乐。”

所以,我不再挣扎,不再左思右想不得安宁。我安静下来,因为心里那片安静的湖就是我的上帝与我同在的最深处。

雅米笔记:
亲爱的朋友,你如何看待自己,对自己有什么要求,想要成为一个怎样的自己?原来,我们对自己的看法和要求,正反映出我们对上帝的理解。在你眼中,上帝有着怎样的形象?我们鼓励你,花一段时间安静下来,透过圣经的话语去认识上帝,也重新认识你自己吧。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