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拿书》简介

 

作者:谢葆芳

 

《约拿书》是旧约中 12 部小先知书中的一部。与其他先知书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主要是叙事体(而其余的先知书大多是诗歌体)。

约拿给以色列的预言(主要记录在《列王纪下》 14章23-28节)很不同寻常,因为其他先知都是宣布对以色列民拜偶像的审判,而约拿却给出了平安富强的信息,尽管在一个恶王的统治下却依然得到了领土的扩张。

重要的一点是,据说约拿是上帝派去向以色列以外的国度传福音的第一个“宣教士”。由于当时的亚述处于相对较弱的时期,并多次与其他国家发生冲突,这样的环境可能有助于亚述人聆听上帝的信息。

约拿的预言——不管是对以色列的还是对尼尼微的,都强调了上帝的怜悯,让人们看到尽管他们犯罪,上帝仍然选择赦免他们,不让他们毁灭。

 

作者

《约拿书》没有明确说约拿是作者,尽管许多学者认为他是,因为书中有太多的细节只有他自己知道。大多数人都认同这本书是基于约拿自己对其尼尼微之旅的描述而写的。

 

写作时期

书中的事件发生在公元前 780-753 年之间。据说这部著作可能早在公元前 8 世纪中叶就开始着笔了,然而许多学者认为它是在公元前 3 世纪完成的。

 

核心主题

约拿的故事指出了上帝对祂创造物的怜悯之心,祂不仅渴望拯救我们,也想要拯救那些与我们不同的人,那些在我们看来“不配”祂恩典的人,甚至那些与我们为敌的人。

 

这本书还让我们看到:

上帝对世界万物有绝对的主权(兴起暴风雨,派去大鱼)上帝坚持不懈地要传递祂的信息(两次为同一个使命召唤同一个先知)

 

当人们悔改时,上帝愿意宽恕他们并不再审判

 

这本书向我们显明了上帝丰富的恩典——不轻易发怒,满有爱——以及我们需要谦卑和悔改。

需要悔改的地方包括当我们不相信上帝的计划时很难顺服祂,我们对周围发生的事情缺乏同情心,以及我们的以自我为中心,当事情不顺心时常常会苦毒抱怨。

 

接受了上帝拯救恩典的我们,应该意识到祂并非仅仅是宽恕我们而已,而是会持续不断地塑造和磨练我们,使我们成为祂向世人施怜悯的管道和器皿。

 

大纲

约拿书的结构十分显明,可以清晰地分成上(约拿书 1-2章)下(约拿书 3-4章)两部分。

 

一、上帝的呼召与约拿的悖逆

1.约拿逃避上帝(1章1-3节)

2.上帝的审判和异教徒水手们的回应(1章4-16节)

3.约拿祈求怜悯和上帝的拯救(1章17节-2章10节)

 

二、上帝的呼召和约拿的顺从

1.约拿听从上帝的呼召(3章1-3节)

2.上帝的审判和异教的尼尼微人的回应(3章4-10节)

3.约拿愤怒的祷告和上帝的怜悯(4章1-11节)

 

约拿书两部分之间的平行关系有助于我们认识并更深入地思考我们与上帝关系中的这种模式,即:

——上帝找到我们(给我们祂的话语,通过某件事呼召我们/让我们知罪,拯救我们)

—— 我们回应(悖逆、顺服、祷告、提出疑问、降服)

——从始至终,上帝继续在我们生命中深深地动工(管教我们)

 

 

参考书目

Thomas L. Constable 博士所写的关于《约拿书》的笔记

ESV学习圣经

Robert M. Solomon所著:《追寻的上帝:《约拿书》中的功课(God in Pursuit: Lessons from the Book of Jonah)》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一代的声音!www.ya-mi.org”

《约拿书》灵修7 | 当事情不如你意时

 

约拿书4章5-11

 

5 于是约拿出城,坐在城的东边,在那里为自己搭了一座棚,坐在棚的荫下,要看看那城究竟如何。

6 耶和华上帝安排一棵蓖麻,使其发生高过约拿,影儿遮盖他的头,救他脱离苦楚。约拿因这棵蓖麻大大喜乐。

7 次日黎明,上帝却安排一条虫子咬这蓖麻,以致枯槁。

8 日头出来的时候,上帝安排炎热的东风,日头曝晒约拿的头,使他发昏。他就为自己求死,说:“我死了比活着还好!”

9 上帝对约拿说:“你因这棵蓖麻发怒合乎理吗?”他说:“我发怒以至于死,都合乎理。”

10 耶和华说:“这蓖麻不是你栽种的,也不是你培养的,一夜发生,一夜干死,你尚且爱惜,

11 何况这尼尼微大城,其中不能分辨左手右手的有十二万多人,并有许多牲畜,我岂能不爱惜呢?”

 

当事情不如你意时

 

作者:Wendy Wong

翻译:奇奇

有声播读:穆如清风

 

想象一下,当你的孩子快要出生时有人告诉你,你被赶出家门了,会是怎样一种体验。

当我们的新房东买下了我们租用的公寓,并告诉我们他想尽快搬进来住时,这样的事情就发生在了我和丈夫身上。

尽管知道我们的孩子快要出生了,新房东仍然坚决要求我们在规定日期内搬出去。我们提出请求提前结束租约,以便我们可以在分娩前搬家,但遭到了对方的拒绝。我们提出至少免除最后一个月租金,这个请求也同样遭到拒绝(尽管我们已经提前三个月搬走)。对于这一切,对方都没有给出任何解释。

你可以想象,我对房东有多大的厌恶感。我觉得我大概能够理解约拿在面对如此不公正的情形时的感受。

在对以色列民族的敌人发出了审判的预言之后,约拿在城外等待看到上帝的判决——然而却只看到了尼尼微人的悔改和上帝的宽恕。看到邪恶凶残的尼尼微人逃脱了他们应得的惩罚,约拿气到想要求死(4章3节)。

在阳光下暴晒带来的身体不适很可能加剧了约拿的不满。所以上帝安排了一棵蓖麻来为他遮荫——这里出现了约拿全篇唯一一次的 “大大欢喜”(第 6 节)。

然而,就在第二天,上帝让一条虫子咬坏了这株植物,约拿因此又暴露在了灼热的风中。于是再一次,他气急败坏地向上帝求死(8-9 节)。

约拿对上帝和他周围环境的反应说明了他真正看重的是他自己。约拿只想要如他所愿。他要看到仇敌遭报,他想要舒适,当他不能如愿时,他就想死!

这促使上帝发问:如果你都如此关心这株你甚至没有种过的植物——你能想象我对整个大城里百姓该有多关心吗? (第 11 节)

看到约拿书怎样突然以这响亮的反问句结束,我想,也许上帝希望我们读者们也思考一下当事情不如我们所愿时自己对生活的态度。

当事情不如我们意时,我们是否也会像约拿一样,感到愤怒和沮丧?我们对什么感到“大大喜悦”呢?这说明我们最终看重的是什么?

想想另一个人——约伯。在他失去所有一切的那天,他的反应截然不同:“我赤身出于母胎,也必赤身归回;赏赐的是耶和华,收取的也是耶和华。耶和华的名是应当称颂的”(约伯记 1章21节)。

约伯的反应表明他知道所有一切——甚至生命本身——都来自他的创造主。约拿似乎忘记了这个真理,也忘记了上帝给他的所有他并不配得的恩典——救他脱离溺水,甚至为他预备树荫纳凉。

虽然我很容易注意到约拿是多么忘恩负义和心胸狭隘,但我却和他一样很难在处境中看见上帝永不改变的善良,也很难放下苦毒选择饶恕。

然而,当我学会将目光投向上帝的恩典而不是房东的无情时,我逐渐学会了谦卑地放下自己的想法去做祂看为正确的事。因此,我们没有以“正当的”愤怒来回应房东,而是选择以恩典来回应:我们为他的得救祷告,也祈求我们能够原谅他,然后就悄悄地搬了出来。

谁知道呢?或许通过我们“和平温柔”的行为(提多书 3章2节),我们可能已经在房东心里播下了福音的种子。虽然房东不是尼尼微,但我希望我们的回应少一些约拿,多一些约伯,来赞美上帝(约伯记 1章21节)。

 

问题反思:

  1. 当事情不如你意时,你对上帝和其他人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在这些情况下,你如何被上帝永不改变的恩典和良善指引而做出回应?
  2. 思想上帝对所有祂所造之人的关爱,这如何帮助你以正确的视角来看待你自己所关心的人事物?

 

 

Wendy是一位作家、妻子和母亲。她完美的一天要有花生酱、与耶稣共度时光,以及与丈夫、儿子好好的拥抱。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一代的声音!www.ya-mi.org”

圣经名人堂之西门篇:暗影刺客

作者:斯蒂芬·伍

 

西门,不叫吹雪;他不是一个剑客,乃是一个刺客——武器不是长剑,而是匕首。

 

01 前辈光荣的身影

 

“我们不害怕死亡,只害怕灵魂无处安放。”

西门作为热血的犹太人,一直听着英雄的故事长大。

因为塞琉古王朝的安条克四世亵渎圣殿事件(就是将宙斯雕像放在犹太人圣殿内,并声称犹太人的唯一上帝‘雅威’只是宙斯幕下,一个非常非常小的杂牌神),迫害犹太人信仰,激起犹太人无比的愤恨和反抗。

公元前168年,掀起马加比正式起义的领袖是耶路撒冷西北莫顶(Modein)城的老年祭司马提亚(Mattathias)。当安条克四世的官员在莫顶城设希腊祭坛,强迫犹太人在祭坛前按异教礼仪献祭时,马提亚和他的儿子们以及犹太族人坚决不从。投奔起义军日益增多,他们常与塞琉古作突击游击战,虽以寡敌众,仍常得神奇之胜利。

马提亚死后,由他的第三儿子犹大·马加比接任领袖(公元前166~161年),犹大·马加比智勇双全,善于战术,常操胜券,被称为执铁锤者 (Maccabee)。在他的领导下,犹太人常败中得胜,收回耶路撒冷,并在公元前165年12月25日把重建完成之圣殿再新献给上帝用,在殿中满布烛光,是为烛光节或修殿节 (参约翰福音10章22节)。纪念上帝所给之胜利,巴勒斯坦重回到犹太人手中。

 

 

02 叛贼皆可诛

 

“如果你的文明是叫我们卑躬屈膝,那我就带你们看见野蛮的骄傲! 真正的赛德克巴莱人可以失去身体,但一定要赢得灵魂。”——电影《赛德克.巴莱》

西门知道,马加比起义的历史已经是二百年前了;今天的景况没什么变化:以前是塞琉古人压迫犹太人,今天是罗马人压迫他们。前辈马加比为了犹太人的自由和独立,可以起来反抗塞琉古人;而今天他觉得他们做得太少。

西门目睹罗马人对犹太人政治、军事、经济的奴役、压迫和掠夺,心里充满了愤怒。他入党了,他加入的叫奋锐党;就是传说中的小刀会——会党的宗旨是:暗杀罗马人以及跟罗马人合作、为罗马人服务的犹太人(比如税务工作者小马哥)!西门接受了党内最好的刺客训练。

犹奸最可恨,叛贼皆可诛!

 

 

03 不是凯撒,乃是你…

 

希腊罗马人的统治,给犹太人带来了文化的影响,比如清洁的大浴池、歌剧院,还有条石铺的大道(条条大路通罗马)。

他们把这个称为——凯撒的光荣,罗马的和平!

呃,呸!昨天驻防的罗马士兵还上街强抓人扛大包呢?

西门看见一个怪人,听见祂的怪话——“你们听见有话说:‘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只是我告诉你们,不要与恶人作对。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有人想要告你,要拿你的里衣,连外衣也由他拿去;有人强逼你走一里路,你就同他走二里”(马太福音 5章38-41节)。

西门百思不得其解:罗马人无故地打我们、拿走我们的衣服、强逼我们扛包;我们为什么要接受,而且做得更多?

西门跟着这个怪人,渴望了解祂的一切。

 

 

04收刀入鞘

 

今天罗马人压迫犹太人,上帝真正的拯救不是让犹太人翻身把歌唱、去压迫罗马人。这样的世界不会变得更好。

上帝的国已经来到!罗马人是罪人,犹太人也是,所有的罪人都要悔改,从罪中得到喜乐和释放!一同在上帝的国里蒙恩,同得福气。

西门终于理解:为什么那些罗马人和犹奸死在自己刀下,自己却并不开心和快乐?自己的心反而陷入更深的黑暗和绝望之中,怨这说不尽国仇家恨、杀不尽坏人的破世道?

西门跟随了这个怪人,成为祂十二个弟子之一,随祂走遍巴勒斯坦的山山水水、村村寨寨!

客西马尼园的那个夜晚,石头哥拔刀了;西门没有,他那有力稳健的手已经挥不动刀了……

 

 

05 西门的结局和你我的人生

 

五旬节圣灵降临的时候,西门也在那里,也受圣灵。

耶路撒冷教会大受逼迫之后,西门逃到了外邦,他四处寻找有犹太人的地方,在犹太人当中传播福音。他去过埃及,还去了非洲的古利奈、毛里塔尼亚和利比亚等国家,因为有很多的犹太人流散到了非洲。

西门走了很远很远,他还去过大不列颠群岛和邻近岛屿,后来他又去了波斯,在那里的犹太人中间传播天国的福音,他的行动引起了当地教派的不满。

西门被捕,在波斯殉道。有关西门的死,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说:西门是被钉在十字架上而死的;另一种说法是:西门是被人用锯子给锯成了两段,惨遭杀害。

因为狂热爱国主义的仇恨,西门举起过刀,夺走别人的生命;因为耶稣的爱,他放下了刀,带着爱和使命,去邀请人跟上帝和好!

今天常常有人也得罪你我,你我当然不能举刀;但是因着恨和愤怒,我们也常常把人关在我们心中的牢房里,不愿释放他/她,也不愿释放我们自己!

在圣诞的季节里,愿耶稣的爱浇灌我们,让我们不再恨人和诅咒人,乃是喜乐地传递和平的福音,给人带去永恒的生命!

 

PS:西门,Simon,意思是“上主倾听”。上帝听见黑暗中一个刺客绝望的低语,让他走进光明中!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一代的声音!www.ya-mi.org”

《约拿书》灵修6 | 当我们需要从自我中被拯救时

 

约拿书 4章1-4节

 

这事约拿大大不悦,且甚发怒,就祷告耶和华说:“耶和华啊,我在本国的时候,岂不是这样说吗?我知道你是有恩典有怜悯的上帝,不轻易发怒,有丰盛的慈爱,并且后悔不降所说的灾,所以我急速逃往他施去。耶和华啊,现在求你取我的命吧!因为我死了比活着还好。”耶和华说:“你这样发怒合乎理吗?”

 

当我们需要从自我中被拯救时

 

作者:Nelle Lim

翻译:奇奇

有声播读:穆如清风

 

作为一名年轻的基督徒,当我读到关于基督信仰英雄的传记时,我常常感到的不是被激励而是蛮有压力。戴德生、伊丽莎白·爱略特以及其他似乎从不怀疑上帝的圣徒们的故事感觉与我自己的信仰生活相去甚远,因为生活中我常常难以相信上帝的良善。他们的故事给我的印象是,对上帝的看法不佳是一种亵渎,更别说对祂坦诚我的想法了。

但我很快就意识到,这些故事描绘这些属灵伟人的方式与圣经中描述的方式并不完全相同。在圣经中,上帝 “伟大的英雄们”远非完美。他们既有非凡的信心,也有令人难以置信的缺点。他们对上帝也有怀疑,常常向上帝倾诉他们的愤怒和失望。然而,上帝并没有被冒犯,而是经常利用这些最真实的时刻来进行祂最深入的门徒训练。

例如,约拿就不明白上帝怎么会如此不偏心地施行怜悯。上帝在以色列最大的敌人之一亚述人悔改后当即赦免了他们,这让约拿非常愤怒(约拿书 3章10节—4章1节)。他对亚述人的仇恨使他认为上帝的一些最美好的属性——“有恩惠”、“有怜悯”、“不轻易发怒”、“有丰盛的慈爱”、“改变心意不降灾难”(第 2 节)——是上帝的缺点,并理应为此 “不公正”而受责备。他的观点如此扭曲,以至于他宁愿不顾他的使命且认为要是他的敌人得怜悯,他“死了比活着还好”(第 3 节)。

令人惊讶的是,上帝并没有因为约拿发脾气而惩罚他。取而代之的是,上帝使用约拿刚刚贬低的恩典,将他自我中心的这一时刻转变为救赎的时刻。上帝通过问“你这样发怒合乎理吗”来帮助约拿处理他的愤怒。 (第 4 节)。“关于我,关于罪和怜悯,你此时有什么认定?它们是对的吗?”然后,上帝给了约拿空间来消化祂的话,承认自己的偏见,并开始看到这些偏见如何阻拦他让他无法完全活出上帝给他的呼召。

令人惊讶的是,上帝会选择这位有偏见的先知来完成对外邦人传福音的任务。但在这个令人费解的决定中却隐藏着上帝极深的恩典。这个任务绝不仅仅是要拯救亚述人那么简单。也是要将约拿从他的自以为义中拯救出来,并让他看到作为上帝的先知他同亚述人一样需要上帝的怜悯

圣经中不完美的英雄们的故事提醒我们,在所有的故事中,最终上帝才是真正的英雄。他们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上帝是多么有耐心在我们的破碎之中动工,以及祂是如何无条件地爱我们(尽管我们里面充满罪恶)。无论我们信主多少年,都仍然需要祂的恩典。

因此,属灵成熟的标志大概是当祂揭露我们隐藏的偏见时,我们有多愿意接受祂的纠正。只有接受纠正我们才真正能与我们 所蒙的呼召相称:变得像基督(以弗所书 4章1节)。

 

问题反思:

  1. 是否有某些偏见或怨恨使你无法全心全意地与他人分享上帝的恩典和怜悯?祈求圣灵启示给你是怎样的偏见和怨恨,以及你要如何开始像上帝那样爱这些人。
  2. 回想某次上帝通过你的不完美来训练你的经历。通过那次经历,你对祂有什么新的认识?

 

 

– Nelle Lim,新加坡

Nelle 喜欢重播经典电视剧。她相信好的故事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最真实的自己,如果没有故事大师耶稣的故事,她也不会找人生的方向。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一代的声音!www.ya-m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