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福音灵修|今生和永生的粮(有声中文)

 

作者:Cindy Wang,澳大利亚

有声播读:Melody,加拿大

 

今日经文:约翰福音6章22-40节

 

22 第二日,站在海那边的众人知道那里没有别的船,只有一只小船,又知道耶稣没有同祂的门徒上船,乃是门徒自己去的。23 然而有几只小船从提比哩亚来,靠近主祝谢后分饼给人吃的地方。24 众人见耶稣和门徒都不在那里,就上了船,往迦百农去找耶稣。25 既在海那边找着了,就对祂说:“拉比,是几时到这里来的?” 26 耶稣回答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你们找我,并不是因见了神迹,乃是因吃饼得饱。27 不要为那必坏的食物劳力,要为那存到永生的食物劳力,就是人子要赐给你们的,因为人子是父上帝所印证的。” 28 众人问祂说:“我们当行什么,才算做上帝的工呢?” 29 耶稣回答说:“信上帝所差来的,这就是做上帝的工。” 30 他们又说:“你行什么神迹,叫我们看见就信你?你到底做什么事呢?31 我们的祖宗在旷野吃过吗哪,如经上写着说:‘祂从天上赐下粮来给他们吃。’” 32 耶稣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那从天上来的粮不是摩西赐给你们的,乃是我父将天上来的真粮赐给你们。33 因为上帝的粮就是那从天上降下来赐生命给世界的。”34 他们说:“主啊,常将这粮赐给我们!” 35 耶稣说:“我就是生命的粮。到我这里来的,必定不饿;信我的,永远不渴。36 只是我对你们说过,你们已经看见我,还是不信。37 凡父所赐给我的人,必到我这里来;到我这里来的,我总不丢弃他。38 因为我从天上降下来,不是要按自己的意思行,乃是要按那差我来者的意思行。39 差我来者的意思就是:祂所赐给我的,叫我一个也不失落,在末日却叫他复活。40 因为我父的意思是叫一切见子而信的人得永生,并且在末日我要叫他复活。”

 

有一位作家谈到,当我们走在人生的荒漠时,要记住上帝和我们的关系——“祂关心,且背负;祂承诺,就履行;祂开始,必成就;祂原谅了,便遗忘了”。而这些都包含在耶稣的一句话里,“我就是生命的粮。到我这里来的,必定不饿;信我的,永远不渴”(约翰福音6章35节)。

 

也就是说,耶稣是我们生命中每一个阶段唯一需要的吗哪。不管我们所处的状况如何,是否面临危机、难处,我们都可以依靠祂。在耶稣眼中,没有无关紧要的小事,如果关系到我们,就关系到祂。祂的眼目常看顾我们,又将我们铭刻在祂掌上(以赛亚书49章16节)。

 

以色列民靠着吗哪,在旷野存活40年,摩西告诉他们,上帝赐下吗哪是为了让他们知道“祂苦炼你,任你饥饿,将你和你列祖所不认识的吗哪赐给你吃,使你知道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耶和华口里所出的一切话”(申命记8章3节)。

 

耶稣再次告诉以色列人,“你们的祖宗在旷野吃过吗哪,还是死了……我是从天上降下来生命的粮,人若吃这粮,就必永远活着”(约翰福音6章49-51节)。耶稣知道我们最深切的需要不是在身体上,而是在灵魂上。入口的食物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耶稣自己,祂是属灵生命的源头,祂赋予生命,并让我们这走天路的人靠祂这天上的灵粮活着。

有时,我们陷在眼前的困境中,以至于忘记了我们在世上是寄居的,是过客。我们高度集中于即刻的需要, 应付眼前的状况,以至于忽视大局, 就是我们已得的福音。耶稣说:“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就有永生,在末日我要叫祂复活。”(约翰福音6章54节)。祂来,献出身体,为我们死, 洒净宝血,宽恕我们的罪, 并将永生赐给我们。那赐永生的主,也是我们在危机中,需要搭救时,可以指望的主。如果祂应许永恒,怎么会不看顾我们眼前的需要呢?

无需煞费苦心地找寻吗哪,我们无法预知行事奇妙的上帝的一举一动。因此我们只管将所求告诉祂,然后专心于该做的事情,祂会照顾我们的所需。因祂是生命的粮,吃这粮,必不饿;信靠祂,必永远不渴。

让我们把眼光放远,来面对当下,并“信上帝所差来的”(约翰福音6章29节)。在每个决定上,选择信靠耶稣,因祂亲自承诺,“……到我这里来的,我总不丢弃他。”(约翰福音6章37节)。

 

问题反思:

 

1. 你会如何形容你跟上帝的关系?

 

2. “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耶和华口里所出的一切话”。(申命记8章3节)你对这节经文的理解为何?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感恩的美好

约翰福音灵修| 我没有遇到仙女,却遇到了耶稣(有声中文)

作者:Nico,马来西亚

有声播读:枝子,中国

 

今日经文:约翰福音5章1-18节

这事以后,到了犹太人的一个节期,耶稣就上耶路撒冷去。在耶路撒冷,靠近羊门有一个池子,希伯来话叫做毕士大,旁边有五个廊子, 里面躺着瞎眼的、瘸腿的、血气枯干的许多病人。 在那里有一个人,病了三十八年。耶稣看见他躺着,知道他病了许久,就问他说:“你要痊愈吗?” 病人回答说:“先生,水动的时候,没有人把我放在池子里,我正去的时候,就有别人比我先下去。” 耶稣对他说:“起来,拿你的褥子走吧!” 那人立刻痊愈,就拿起褥子来走了。那天是安息日,所以犹太人对那医好的人说:“今天是安息日,你拿褥子是不可的!” 他却回答说:“那使我痊愈的对我说‘拿你的褥子走吧’。” 他们问他说:“对你说‘拿褥子走’的是什么人?” 那医好的人不知道是谁,因为那里的人多,耶稣已经躲开了。后来耶稣在殿里遇见他,对他说:“你已经痊愈了,不要再犯罪,恐怕你遭遇的更加厉害。” 那人就去告诉犹太人,使他痊愈的是耶稣。所以犹太人逼迫耶稣,因为他在安息日做了这事。 耶稣就对他们说:“我父做事直到如今,我也做事。” 所以犹太人越发想要杀他,因祂不但犯了安息日,并且称上帝为祂的父,将自己和上帝当做平等。

 

 

遇到耶稣前,我就像那个躺在毕士大池水边的病人,对现实充满着无能为力。我很小的时候,家里经历了骤变。那时候,不认识耶稣、喜欢阅读神话故事的我觉得世界一定有仙女。我默默地在心里许下愿望,希望我的生活会像神话故事一样,某一天会遇到仙女下凡,把我从一堆困境中解救出来。当然,仙女没等到,生活的难题每天还是得咬着牙挨。

约翰福音第五章的那个病人,他病了三十八年。当耶稣问他是否要痊愈时,他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说:“先生,水动的时候,没有人把我放在池子里,我正去的时候,就有别人比我先下去。”那个病人想必很无奈,因为好像方法就在眼前,可是他却一直得不到。

很多时候,我们的人生何尝不是如此?世界说着各式各样的方法,承诺给我们带来生命的突破——网路上无数“突破自我,让生活变得精致充实”的方法,更有一串串生命清单,应许只要我们完成,人生就可归列为成功。而我们,却常常好像卡在一处,自己没有力气去够着这些灵丹妙药,也没人可以推我们一把,直接把我们推到解药里。

 

那我们的盼望在哪里呢?

在五个廊子里,耶稣看到了那位病了三十八年的病人,问他“你要痊愈吗?”那位病人没有迫切地回应,只是说了自己一直躺在那里的原因,并竟,这个时候水没动。没想到,耶稣直接说:“起来,拿你的褥子走吧!”就这样,那个病人真的有力量起来走了,他痊愈了! 从此,他一定像童话里的主角一样,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吧?他会如何度过自由的新生呢?

后来,耶稣和这位病人在圣殿重遇,耶稣吩咐他不要再犯罪,否则将遭遇更严重的疾病(约翰福音5章14节)。很可惜,这位身体获得痊愈的病人好像没有听进去。他转身告诉之前责问他的犹太人,是谁在安息日医治了他,让他拿着褥子走了,“所以犹太人逼迫耶稣,因为他在安息日做了这事。”(约翰福音5章16节)

好可惜,当上帝的独生子用上帝的独生子才可能有的能力和权柄医治他,并告知他“不要再犯罪”时,毕士大池水边的资深病人没有对耶稣的身份有更多的思考和回应,只是满足了身体疾病的痊愈。

很感恩,我没有遇到生命中的仙女,只解决我当下的问题,而是遇到了耶稣。祂不仅有能力让我拿起褥子走,更赐我全新的生命。

 

问题反思:

 

1. 你是否也有长久积压的问题或重担希望有人医治分担?从约翰福音5章14节,我们可以看出,耶稣要给我们的是怎样的改变?是生命某个问题的解决还是生命从根本上的更新?

 

2. 根据约翰福音5章17节,耶稣的真实身份是什么?这样的认知可以给你的生命带来怎样的影响?

 

 

 

点击链接阅读原文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感恩的美好

约翰福音灵修|超越时空的医治者(有声中文)

作者:Cindy Wang,澳大利亚

有声播读:杨澜,中国

 

 

今日经文:约翰福音4章43–54节

 

过了那两天,耶稣离了那地方,往加利利去。因为耶稣自己作过见证说:“先知在本地是没有人尊敬的。”到了加利利,加利利人既然看见祂在耶路撒冷过节所行的一切事,就接待祂,因为他们也是上去过节。耶稣又到了加利利的迦拿,就是祂从前变水为酒的地方。有一个大臣,他的儿子在迦百农患病。他听见耶稣从犹太到了加利利,就来见祂,求祂下去医治他的儿子,因为他儿子快要死了。耶稣就对他说:“若不看见神迹奇事,你们总是不信。”那大臣说:“先生,求你趁着我的孩子还没有死就下去。”耶稣对他说:“回去吧,你的儿子活了!”那人信耶稣所说的话就回去了。正下去的时候,他的仆人迎见他,说他的儿子活了。他就问什么时候见好的。他们说:“昨日未时热就退了。”他便知道这正是耶稣对他说“你儿子活了”的时候;他自己和全家就都信了。这是耶稣在加利利行的第二件神迹,是祂从犹太回去以后行的。

 

因为冠状疫情,墨尔本几乎不间断地封城六个多月,这回不是以全球最佳居住城市上榜,而是封城的时间了。自三月起,主日就开始以线上视讯进行。

 

上周日敬拜一开始,我就注意到何阿姨忧郁的面容。她来自澳门,说话时带着浓浓的当地口音,是一位温文尔雅,荣辱不惊的老太太。分组祷告时,我禁不住问道,“何阿姨,您还好吗”?

 

她这才回过神来,贴着屏幕问道,“Cindy啊,我想问一下,我们可以为不信主的朋友祷告吗”?

 

“可以的,阿姨”。

 

她抑制着自己的情绪,理了理头发说道,“我有一个上海的好朋友叫阿船,她得癌了,她很优秀的,照顾一大家人,可是她得癌了,我听了后,晚上睡不着觉。”

大家静静地听着。

 

何阿姨终于掩不住泪水,声音有些发颤,“最近啊,她不想大家担心,所以她不和任何人联系了。”

 

那一刻,大家似乎都感受到阿船的绝望和阿姨的焦虑。是的,有一些间隔,我们无法跨越。新冠病毒将每个人困在了家里;墨尔本与上海,海一般的距离;癌症,生与死的面对;失联、绝望让人选择封闭。

 

曾有一位身为权贵的大臣,有着万贯家财,却无法挽回儿子的生命。他听说耶稣所行的神迹,所以不远长途跋涉,来求这位施神迹者。他不是来找救主,而是寻求神迹,一个医治他儿子的神迹。

 

主责备大家,“若不看见神迹奇事,你们总是不信”(约翰福音4章48节)。

 

他满心焦虑,听不进任何话语,只是再求:“先生,求你趁着我的孩子还没有死就下去”(4章49节)。

 

然而耶稣没有排斥这个希律王的大臣,没有计较他只是来求神迹而非救主的动机,没有不满他求主亲自下去,而不是完全相信。主耶稣满怀怜悯地对他说:“回去吧,你的儿子活了!”(4章50节)

 

听了这带着权柄、能力的命令,大臣信耶稣所说的话就回去了;耶稣说话的那一刻,医治穿越时空,临到他儿子的身上。(4章52节)

 

我们来到上帝面前,常常带着有限的信心,也会焦急只求神迹,忘了仰望救主,也可能只看到时间、空间、疾病的拦阻,而落在绝望里。但主祂满有怜悯、恩典,和能力。祂不仅医治身体,更医治灵魂。信靠耶稣需要信心,而这份信心,也需要耶稣格外的怜悯。祂知道我们的软弱,因此祂也给予人信心信靠祂。从祂过去的神迹,现在话语的教导,以及未来的应许,听见并听进去的人,就得着了信心!因此大臣去时虽焦虑、忧愁;返回,却有了平安和盼望。因为他做了最重要的事,就是未看到神迹就相信,然后回去了。最后他的信心因得知儿子康复的结果而得到坚定。求神迹时的信心之苗,此时已长成信心之树。最后他自己和全家都信了主(4章53节)。

 

所以,无论情况如何,我们都可以来到祂面前向祂祈求祷告,这是信心的第一步。

“何阿姨,让我们一起来为阿船祷告!”

 

问题反思:

 

1.你也常常为了寻求神迹而向主祷告吗?今天的经文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2.你可以如何增加对上帝的信心?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一同坐席

约翰福音灵修| 我开始渴望永生(有声中文)

 

作者:钟林君,中国

有声中文:杨澜,中国

 

今日经文:约翰福音3章1-21

有一个法利赛人,名叫尼哥底母,是犹太人的官。 这人夜里来见耶稣,说:“拉比,我们知道你是由 上帝那里来作师傅的;因为你所行的神迹,若没有 上帝同在,无人能行。” 耶稣回答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见 上帝的国。” 尼哥底母说:“人已经老了,如何能重生呢?岂能再进母腹生出来吗?” 耶稣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人若不是从水和圣灵生的,就不能进 上帝的国。 从肉身生的就是肉身;从灵生的就是灵。 我说:‘你们必须重生’,你不要以为希奇。 风随着意思吹,你听见风的响声,却不晓得从哪里来,往哪里去;凡从圣灵生的,也是如此。” 尼哥底母问他说:“怎能有这事呢?” 耶稣回答说:“你是以色列人的先生,还不明白这事吗? 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我们所说的是我们知道的;我们所见证的是我们见过的;你们却不领受我们的见证。 我对你们说地上的事,你们尚且不信,若说天上的事,如何能信呢? 除了从天降下、仍旧在天的人子,没有人升过天。 摩西在旷野怎样举蛇,人子也必照样被举起来, 叫一切信他的都得永生。“ 上帝爱世人,甚至将祂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祂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 因为 上帝差祂的儿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因祂得救。 信祂的人,不被定罪;不信的人,罪已经定了,因为他不信 上帝独生子的名。 光来到世间,世人因自己的行为是恶的,不爱光,倒爱黑暗,定他们的罪就是在此。 凡作恶的便恨光,并不来就光,恐怕他的行为受责备。 但行真理的必来就光,要显明他所行的是靠 上帝而行。”

 

“上帝爱世人,甚至将祂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祂的不致灭亡,反得永生”(约翰福音3章16节)。我清楚地记得,当我第一次听到这句经文的时候,心里好像暖流涌过,带来一股前所未有的安慰。“上帝爱世人”对我来说是全新的概念。上帝怎么可能爱世人呢?在我成长的背景知识里,神明与世人的关系跟“爱”似乎相隔了十万八千里。神明是来盯着世人的,如果世人表现不好,就要惩罚世人,不是吗?我的奶奶和妈妈带我去庙里拜菩萨的时候,我们要跪在垫子上,要磕头,要买香火进贡,还要准备水果零食,要诚恳地祈求,菩萨神明才会听我们的祈愿,神明怎么会爱我们呢?但我却被这位说“爱世人” 的上帝暖到了。我想要这份爱。

圣经接着又说:“因为上帝差祂的儿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因祂得救” (约翰福音3章16节)。说实话,当时的我并不渴望16节中所提到的永生,因为毕竟我不知道永生是什么样的。如果只是永远活着,这对我来说吸引力不大。每天的烦恼够多了,要是永远这样,实在是太让人绝望。但“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因祂得救”这个概念却像是一道光,照进了我找不到出口的心。虽然当时的我也并没有完全明白圣经中“罪”的概念,但我很清楚我是一个罪人。因为我知道我应该做什么,也很想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但我不管怎样努力,就是做不到。我总会犯错,总在犯错,没有办法做到不犯错。知道我的“罪”可以被这位“爱世人”的上帝赦免,对我来说,真的是人生最大的好消息。因此,毫不犹豫地,当我第一次听到约翰福音3章16-17节里讲的这个好消息时,我就相信了。我的整个身体从里到外都仿佛在渴望相信,渴望欢迎这位上帝的儿子进入我的生命。

 

犹太人的官尼哥底母深夜来见挑战了他所在群体权威的耶稣,就是因为他看到耶稣所行的神迹只有上帝同在才能行得出来(约翰福音3章1-2节)。尼哥底母渴望知道关于上帝国度的事情,耶稣用尼哥底母作为犹太人中的法利赛人所应该明白的话语和典故来告诉他,“从水和圣灵重生”才能进入上帝的国度(约翰福音3章3-15节)。可惜,尼哥底母好像并不是很明白。好在耶稣后来用更直白的语言说出来:“上帝爱世人,甚至将祂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祂的不致灭亡,反得永生” (约翰福音3章16节)。相信耶稣,就能得永生,进入上帝的国度,这么明晰的指引,完全不用像尼哥底母那样去猜,我们还等什么呢?如果永生等于进入“爱世人”的上帝的国度,等于罪被赦免,你不渴望得到永生吗?

 

 

问题反思:

  1. 你是如何理解永生的?通过阅读约翰福音3章1-21节之后,你对永生有什么新的认识吗?
  2. 根据约翰福音3章16-18节,我们如何才能获得永生?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一同坐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