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篇》灵修3 | 内忧外患中的救恩

 

经文:诗篇第3篇

(大卫逃避他儿子押沙龙的时候作的诗。)
1 耶和华啊,我的敌人何其加增!有许多人起来攻击我。
2 有许多人议论我说:“他得不著上帝的帮助。”(细拉)
3 但祢耶和华是我四围的盾牌,是我的荣耀,又是叫我抬起头来的。
4 我用我的声音求告耶和华,祂就从祂的圣山上应允我。(细拉)
5 我躺下睡觉,我醒著,耶和华都保佑我。
6 虽有成万的百姓来周围攻击我,我也不怕。
7 耶和华啊,求祢起来!我的上帝啊,求祢救我!因为祢打了我一切仇敌的腮骨,敲碎了恶人的牙齿。
8 救恩属乎耶和华,愿祢赐福给祢的百姓。(细拉)

 

内忧外患中的救恩

作者:Paul
有声播读:穆如清风

 

诗篇第三篇是大卫逃避他儿子押沙龙时所做的诗。透过撒母耳记下十五章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到押沙龙是有计划先取得民心,再反叛大卫。因此,大卫不只是面对押沙龙的背叛,也是面对以色列百姓的背叛。所以,大卫在诗篇3章1和6节才会说:“我的敌人何其加增…虽有成万的百姓攻击我”。若对这段历史够熟悉,便会知道大卫的遭遇基本上就是承担他犯罪的后果。首先,他与拔示巴犯姦淫并用计谋杀了乌利亚,因此上帝藉著先知拿单指责大卫,告诉大卫他的家会兴起祸患来攻击他(撒母耳记下12章11节)。其次,大卫并非是一位尽责的父亲 ; 当押沙龙为著报仇杀害自己的兄弟暗嫩时,大卫没有真正地採取行动管教他,反倒有些默许放纵押沙龙。从以上两点我们可以看到,大卫会面临这样的景况,可以说是他咎由自取。

虽是如此,若我们站在大卫的立场,会发现他实在是面对一个锥心刺骨的景况。从环境来看,他面对自己所爱儿子和这些当初拥戴他为王的百姓们的背叛(撒母耳记下5章1-3节); 从内心来说,笔者相信大卫一定知道现在的景况正是他犯罪的代价(撒母耳记下16章11节)。所以,大卫可以说是处在“内忧外患”之中,他的心中必然充满了深刻的罪疚感。但就是在这样极艰难的景况中,我们才能看到大卫对上帝真正的信靠。

我们从原文来看,会发现有一个字在这篇诗篇中不断地出现——就是“救恩(יְשׁוּעָה)”,分别在第2,7,8节(第2节的帮助,原文的直译是救恩)。因此,大卫的敌人们不仅是要攻击他,更是要摧毁他对上帝的信靠——他是一个犯罪者,一定得不著上帝的救恩(第二节)。但大卫的回应让我们看到一幅美丽信靠的图画:

一、定睛上帝——大卫明白谁是他真正的倚靠和荣耀,不是他以色列君王的身份,而是那位真正的大君王耶和华。
二、祷告上帝——定睛上帝的实际行动,就是祷告。当敌人和百姓前来攻击时,大卫的回应就是祷告。
三、认识上帝——这一点可以说是上面两点的核心。

大卫对于上帝的认识,让他知道:上帝已经赦免了他,因此他可以放胆来到上帝的面前,做出信仰的宣告—上帝是我的盾牌 ,并深信上帝已经垂听他的祷告,他可以安然入睡 。最重要的是,他知道这位上帝不只是危急的拯救者,更是灵魂的拯救者——救恩属乎耶和华。大卫在危难中信靠上帝的画面,实属不易 ; 但诗篇第三篇的故事不仅停留在此,更是指向一位更伟大的君王——耶稣基督。

耶稣基督在地上时的敌人何其多,甚至祂到自己的地方来,自己的百姓却不接待祂(约翰福音1章11节)。祂是祷告信靠上帝的完美榜样,但祂却来到十字架。在十字架上,众人嘲笑祂已被上帝离弃(马太福音27章41-43节); 耶和华父上帝似乎不再是祂的盾牌,祂所拥有的不是荣耀而是羞辱 ; 在各各他山,当祂大声呼求:“我的上帝!我的上帝”时,上帝的回应是完全的静默 。耶稣承担百姓的罪,被当作上帝的仇敌打碎了。为什麽会如此?因为,这是上帝回应大卫祷告的方式——“救恩属乎耶和华;愿祢赐福给祢的百姓”。

为什麽大卫可以被赦免?为什麽所有信靠耶稣的人都可以被赦免?因为耶稣为我们承担了一切的离弃、羞辱、罪疚感与罪债,祂以死亡战胜了那终极的敌人“罪与死”。耶稣(希腊文的约书亚)才是那位真正的拯救者(יְשׁוּעָה,这个字的发音就是约书亚)。而祂已经复活了,今天所有在基督裡面的人,上帝都成为我们的拯救、盾牌和荣耀。你知道吗?如今这位复活的耶稣基督,祂正在天父上帝的右边为你祈求,天父必会应允祂的祷告。

各位读者们,也许你与大卫一样正处在极深的艰难中,但你比大卫更加蒙恩,因为你已经在基督裡了。我鼓励你来仰望十字架的救恩、来向你的天父祷告、透过圣经来认识上帝的应许 。那麽,圣灵必会让你真实地经历到救主的信实和赦免。祂永不撇弃你。

让我们一起祷告:

天父上帝,我来到祢的面前献上我的祷告。主啊,祢知道我正面临许多的艰难和挑战,这是真实的,也是痛苦的。但因著主耶稣的十字架与复活,我知道我的上帝永远不撇弃我 ; 我也知道祢已经拯救了我,祢是我的盾牌、荣耀和喜乐。因此,求圣灵帮助我效法大卫,在一切的艰难中持续地仰望主,向主祷告,不断经历主的恩典和喜乐。因为上帝是我在一切患难中随时的帮助。奉主耶稣基督的名祷告,阿们。

 

问题反思:

1、大卫的这首诗篇给予你在患难中什麽样的提醒?
2、你是否不断地默想基督的福音,使你在患难中,能真实经历上帝的拯救和信实呢?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诗篇》灵修2 | 祂仍坐在宝座上

 

读经:诗篇 第2篇

1 外邦为什么争闹,万民为什么谋算虚妄的事?
2 世上的君王一齐起来,臣宰一同商议,要抵挡耶和华并祂的受膏者,
3 说:“我们要挣开他们的捆绑,脱去他们的绳索!”
4 那坐在天上的必发笑,主必嗤笑他们。
5 那时,祂要在怒中责备他们,在烈怒中惊吓他们,
6 说:“我已经立我的君在锡安我的圣山上了。”
7 受膏者说:“我要传圣旨。耶和华曾对我说:‘你是我的儿子,我今日生你。
8 你求我,我就将列国赐你为基业,将地极赐你为田产。
9 你必用铁杖打破他们,你必将他们如同窑匠的瓦器摔碎。’”
10 现在你们君王应当醒悟,你们世上的审判官该受管教!
11 当存畏惧事奉耶和华,又当存战兢而快乐。
12 当以嘴亲子,恐怕他发怒,你们便在道中灭亡,因为他的怒气快要发作。凡投靠他的,都是有福的!

 

祂仍坐在宝座上

作者:Kiki
有声播读:穆如清风

 

 

最近,很多主内的网站在中国大陆直接被关停,一大批信仰类的APP也被迫下架。随著形势越来越紧张,新一轮的逼迫似乎要开始了。这让本来就只能在夹缝中生存的信徒们更加没有喘息的空间。这一切使得我常常对环境和现状感到不满,总想问为什么?

但纵观历史,每一个世代的信徒似乎都在面对著来自社会和政权的逼迫,从来没有停止。使徒时代的信徒们面对罗马帝国的逼迫更加残酷,最初的时候是只要被抓到几乎都会送命,直接扔去喂猛兽。然而,基督信仰却是在这样的境况中复兴起来。罗马政权害怕这群他们不了解的人群快速崛起,所以准备灭绝他们,但之后发现越是逼迫他们越是复兴,所以开始很想要弄明白,究竟是什么令这群人即使牺牲生命也要坚守。后来,基督信仰成为了罗马的国教。

这像极了诗篇第二篇中描述的场景。“世上的君王一齐起来,臣宰一同商议,要敌挡耶和华并他的受膏者,说:我们要挣开他们的捆绑,脱去他们的绳索。那坐在天上的必发笑;主必嗤笑他们。那时,他要在怒中责备他们,在烈怒中惊吓他们,说:我已经立我的君在锡安-我的圣山上了”(诗篇第2篇2-6节)。

原来祂早已经给了我们明确的话语,祂已经建立了稳固的国位,是任何世上的君王和政权都无法撼动的。所以我们应当有稳妥的信心和平安的心,无论在面对怎样的环境时,都可以握住祂给我们的应许。而且,当主看到这些地上君王的“胡闹”时,是用嗤笑的态度看待他们,并且在怒中责备了他们。这足以让我们清楚真正掌权的是谁。

“现在,你们君王应当省悟!你们世上的审判官该受管教!当存畏惧侍奉耶和华,又当存战兢而快乐。当以嘴亲子,恐怕他发怒,你们便在道中灭亡,因为他的怒气快要发作。凡投靠他的,都是有福的”(诗篇第2篇10-12节)。
这一段让我们看到,地上的君王若不悔改就会受到管教。无论是谁,都应当存敬畏的心来对待耶和华。否则,让全然公义的祂怒气发作可不会是任何人想要遭遇的事情。而投靠祂的人,才是有福的。作为投靠耶和华的人,我们更应当有底气和信心来面对一切外面的环境。

让我们一起祷告:

公义而圣洁的主啊,感谢祢借著诗篇第二篇坚固我们的信心,让我们认识到祢才是真正掌权的那位。求祢帮助我们,让我们在面对各样患难和环境的逼迫时能够依然持守祢的真理,也因著握住祢的话语而得力量不再惧怕。奉耶稣基督的名,阿们!

问题反思:

1、当你遭遇环境和逼迫时,你是怀著怎样的心态去面对的?
2、今天的经文对你有怎样的激励?

《诗篇》灵修1 | 两种生命

 

经文:诗篇第1篇

1不从恶人的计谋,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亵慢人的座位,

2 唯喜爱耶和华的律法,昼夜思想,这人便为有福!

3 他要像一棵树,栽在溪水旁,按时候结果子,叶子也不枯干,凡他所做的,尽都顺利。

4 恶人并不是这样,乃像糠秕,被风吹散。

5 因此当审判的时候,恶人必站立不住,罪人在义人的会中也是如此。

6 因为耶和华知道义人的道路,恶人的道路却必灭亡。

 

两种生命

作者:Jessie

有声播读:穆如清风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一个幸福的人。如果现在不幸福,那就祝愿将来会幸福;如果现在很幸福,就希望这份幸福能持续到永远。有的人觉得幸福是拥有财富、权势、资源,让自己的生活一无所缺;有的人渴望在这世上得到一份真挚的感情,心有归属;有些人则透过热于助人,牺牲自己成全别人得到幸福。不管是哪一种,其实我们在追求幸福的路上都基于一个出发点:自己的心愿和渴望都能被满足。但真是如此吗?只要我的心愿和渴望都被满足了,我就是一个幸福的人了吗?

诗篇第一篇给我们展示了真正“有福”的人是怎样的。首先,这个有福的人是一个正直的人。他“不从恶人的计谋,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亵慢人的座位”。从“从”,“站”到“坐”,这三个动作描绘出一个越来越投入和委身的过程。同时也让我们看见,面对不合上帝心意的行为,我们往往最开始是“跟从”、“顺从”恶人提供的计谋和计策。也许一开始就是隐瞒真相、再撒个小谎,这些计谋一般可以给大家免去很多麻烦,乍看还能给所有人带来好处。看起来只有利而无害,唯一一点就是这计谋是不正确、不正直的。

再来就关乎决定、选择和立场。如果从一开始“跟从”了恶人的计谋,抱着“虽然这个行为不对,但有利可图”的想法默认、同意了那些计谋,那么后面就会渐渐地站在恶人的道路,做出和罪人一样的选择、决定,并且为此捍卫立场。只要不承认这是错的,总有可以解释、可以辩驳的说辞。

如果继续往这条道路上走,这个人就会越发认同那些错误和有罪的行为。他们会投入在其中,甚至致力这么做,将自己交托在错误、虚妄的期盼中,在罪中越陷越深。“坐”表明一种安稳和投入,同时也是一种等待和交托的姿势,他们会以为自己所交托的,所相信的才是正确的,是适用于这个世上的法则,他们所持守的才是“真理”。由此,他们再也听不进去真正的真理,甚至带着亵慢的态度去面对真理。

义人却不是这样。他的行为正直,这是因为他“昼夜思想耶和华的律法”。比起满足自己心所愿和渴望的,他更希望自己能讨上帝的喜悦,遵守上帝的旨意。当他的心不是为了满足自己,而是竭力追求荣耀上帝时,他的生命就像一棵饱含生命力、结果子的树。同时,他是被上帝所“知道”的,上帝眷顾他、供应他,就像园子的主人呵护、照顾这棵树,供应他一切所需。而上帝的眷顾和保守,也使他心所愿的得满足。

然而恶人的结局却是悲惨的。他们一开始只为满足自己的私欲,有利可图,看重眼前的利益而放弃了公义的原则。毕竟公义和正直是难守的,眼前的好处是可以即时得到的。但最终,他们等不来自己所期望的,反而在审判之日无所遁形。上帝不眷顾、不呵护他们,因为他们自己离弃了正道,于是就如糠秕,随风飘散,在永恒中消亡,无人纪念。

其实这两种人都想要成为有福气、幸福的人。罪人只在乎自己的欲望被即时满足,只看见眼前的利益和罪中的小乐,得了甜头就以为这条路的终点也必定是美好的。他们放弃了正直的路,因为正直的路是艰难的。然而义人却留心留意上帝的律法,因为律法指出那条真正永恒的道路。我们的主耶稣基督正是那位义人,祂专心寻求上帝的心意,并且遵守,而祂也被父上帝所眷顾、呵护,结出累累的果实。最终显明只有遵行上帝旨意的义人,被上帝所认识的,才是真正有福的人,并且这份福气是存到永远的!

让我们一起祷告:

慈爱的天父,谢谢祢让我从诗篇第一篇中看到两种生命。义人是遵守和寻求祢的,恶人是偏离祢的律法的。求祢保守我的思想和行为,使我常常思想祢的律法,也谨慎自己不要犯罪作恶。谢谢祢让我看见耶稣基督就是那位完全的义人,我倚靠祂,也能成为真正有福的人。以上祷告是奉主耶稣基督的名,阿们。

思考问题:

  1. 你认为怎样才是一个有福的人?
  2. 我们该如何避免一步步走向恶人的结局?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诗篇》灵修 | 耶稣的祷告本

作者:Jessie

有声播读:穆如清风

 

 

《诗篇》在圣经中属于诗歌智慧书中的一卷,与《诗篇》并列为诗歌智慧书的还有《约伯记》、《箴言》、《传道书》和《雅歌》。“诗歌”作为圣经文学的其中一种类别,比圣经中其他的文体都更让人心向往之,因为诗歌最能直观地震撼我们的灵魂,把我们内心深处许多无法言说的情感,透过美的文字表达出来。有人把圣经比喻为上帝写给人的“情书”,诉说着上帝自己如何爱人,那么《诗篇》在圣经的正中,仿佛也是情书中最美最芳香的文字。历朝历代的圣徒,无不在诗篇中找到得以向上帝抒发的情感。诗篇是圣灵所启示写下给我们的,更是叫我们使用诗篇来对上帝有称颂、赞美、倾诉、认罪、哀叹、感恩。人所能想到的所有情感,都能在诗篇中找到合上帝心意的表达。

基督徒都热爱诗篇,然而我们也需要知道,诗篇是指向基督的,因为主耶稣自己说:“这就是我从前与你们同在之时所告诉你们的话说:摩西的律法、先知的书和诗篇上所记的,凡指着我的话都必须应验。”(路加福音24章44节)圣灵也就是基督的灵,启示和感动诗篇的作者写下诗篇,表达了作为中保王基督的心声。甚至有的解经家认为,福音书是耶稣的“言行传记”;教牧书信是耶稣教导的解释;而耶稣的内心世界,就是透过诗篇来窥知一二。一位解经家霍志恒认为,诗篇是上帝教导百姓,如何在基督里向天父称颂和赞美的一卷书,因此这本耶稣的“祷告本”,也当成为我们的祷告本。

因此阅读过诗篇的人一定会发现,诗篇中充满了关于国度的“元素”。里面提到了君王、国土、城池、敌人的攻击、得胜的喜悦,和对上帝的赞美和崇敬。这是一卷关于上帝国度和合上帝心意之王的诗歌,应该被所有上帝子民传诵、珍惜、热爱,传承下去,也分享给身边的人。

诗篇在希伯来语标题为“赞美之书”,但是其内容包含忏悔、哀叹、赞美、咒诅、感恩、自然、训诲等内容。主要作者是大卫(一共有75篇),其他作者包括亚萨、可拉的后裔、所罗门、摩西、希幔及一些未知作者。写作年代最早可至摩西(第90篇),最晚可到以斯拉,大约是在主前15-5世纪之间。

诗篇一共分为五卷,卷一是第1篇至41篇,卷二是第42篇至第72篇,卷三是第73篇至第89篇。卷四是第90篇至106篇,卷五是107篇至150篇。若我们以“上帝的国度”作为主要线索串联的话,卷一到卷三主要谈论耶和华作王和上帝国度的拓展,卷三的结尾部分出现上帝国度的危机、困境和失败。因此卷四一开始便开始追溯到摩西、亚伯拉罕,上帝曾与他们立约应许拯救,因此人要回到上帝面前倚靠祂。卷五让我们看见上帝的旨意不落空,祂的计划完成了,因此百姓要称颂耶和华直到永永远远。

诗篇有崇高恢弘的叙事,同时也有贴合我们当下情感的表达。当我们在阅读、传诵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我们许多说不出来的情感都能在诗篇中得到表达。诗篇也确实安慰、鼓励我们。诗篇中有时候出现的一些咒诅的表达,其实也是站在上帝国度的角度,对敌对、阻碍上帝的敌人的一种公义表达。诗篇是丰富而且深厚的,盼望我们能一起从中发现上帝藉着诗篇赐给我们的宝藏!

让我们一起祷告:

天父,谢谢祢赐下诗篇给我们,让我们从中看到基督是我们的王,我们的主。也让我们看见,尽管在生活中我们也如诗人,陷入到沮丧和绝望的境地,但是祢的应许是永不改变的。谢谢祢拯救我们,也愿人都称颂祢的名直到永永远远。祷告是奉主耶稣基督的名,阿们。

思考问题:

  1. 你最喜欢诗篇中的哪一篇?
  2. 我们如何能从诗篇中看出基督?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