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
与朋友相处的甜酸苦辣有时候难以言喻,友谊这班列车总有人上车又下车。来看看友谊的花园里有哪些值得驻足欣赏的风景吧!

请将手机调成“朋友模式”
/
0 评论
作者:陈明惠,新加坡 2月22号是新加坡的“朋友模式日”。这项运动的倡导者是一群学生。他们意识到,当我们和朋友在一起时,应该把手机放下,最大程度地专注于朋友。 这群学生解释道:“我们的智能手机有很多模式,比如‘飞行模式’和‘静音模式’。我们现在要向大家介绍一种新模式。无论什么牌子、什么型号的手机,都有这个模式。我们称它为‘朋友模式’。将手机调成‘朋友模式’是呼吁每个人付出实际行动,在和朋友或亲人相聚时放下手机。” 这些学生们发起这项运动,是因为他们观察到,很多人终日黏着手机,沉迷于手机游戏或社交网络,以致于大大减少了与人面对面的交流。 你是这其中的一员吗?你是否对手机有难以割舍的感觉?你会不会时时查看有没有新信息,或有没有人赞你的照片?如果哪一天你因手机没电或不小心掉进厕所而出现戒断症状的话,那就表明你真的对手机上瘾了。 这不免引发我的思考。如果我们对餐桌旁的朋友或家人都关注甚少,那么我们给上帝的时间又会有多少呢?我们玩手机的时间本可以更好地用来与上帝亲密交流,或好好地研读祂的话语啊。 也许我们已深陷社交网络,忘记了上帝正是坐在我们对面的那个朋友。祂正等着我们抬起头来关注祂。我们不需要给祂发信息,再等单勾变双勾(Whatsapp的用户们,你们懂的)。我们随时随刻都能联系上这位朋友。 “经上记着:‘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更要靠上帝口里所出的一切话。’”(马太福音4章4节,新译本)在现今的大背景下,我们或许可以将其改编为“人不应单单活在社交网络中,还要活在每一个得以亲近上帝的时刻”。 上帝在以赛亚书55章3节中说:“你们要侧耳而听,要到我这里来。”(新译本)祂希望我们密切关注祂。祂希望我们关注祂的“推特”(Tweets)消息并转发——这些都记录在祂的话语里。祂希望我们紧跟祂的instagram,就是祂美丽的创造(#无需滤镜哦)。祂希望我们随时都与祂在同一个频道。 人类真的才刚开始让交流变得更加便利,上帝在两千多年前却早已使之成为可能。问题是:我们愿意关注上帝吗?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版)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

4个维系友谊的秘诀
/
作者:Michelle Chun,马来西亚 自从10岁起,我就和安娜(化名)成为好朋友。要是你认识我俩,你大概会奇怪这两个人为什么会走到一起呢。其实有时候我也挺纳闷的。没错,我们在一起度过了非常快乐的童年,可要知道,现在的我们已不再是当年的小女孩了。我们没有共同的爱好,也没有相同的朋友圈。确切来说我们并不“投缘”,有时连找些什么来聊都感到费力,更多时候,我俩只是安静地呆在一块儿。 可是,她却是我生命里其中一个最重要的人。 现在的友谊来得快,去得也快。多媒体数字时代的到来,让交友异常便捷。我们扎进许多不同的社交圈子(工作、学校、教会、运动等等),随时有事可做、有地方可去。一路上,我们不断结交新朋友,也失去朋友。 一过二十岁,我们会渐渐发觉,虽然通讯录里有那么多个人名,但当我们失眠或者需要代祷、建议或及时的赞赏时,能拨出的号码却屈指可数。我们也知道,当这几个最铁的朋友也需要无声的陪伴,或只是想听个冷笑话时,他们也同样会打给我们。 安娜就是这样的朋友。其实淡忘这段友情简直易如反掌,因为在过去的六年里,她的家都远在世界的另一端。然而我决定维系这段友谊,这也是我这辈子最棒的决定之一。在与安娜的友谊中,我学习了许多。 1.…

朋友——上帝赐给我的礼物
/
作者:Melisa Manapiring,印度尼西亚 我以前是个书呆子,整天除了写功课、上学就是去教会礼拜,再无其他。我满脑子想的也都是怎样取得好的成绩。外加我又很安静,因此同学们都觉得我有点奇怪。当时我觉得与人交往会影响我的学习成绩。直到初中二年级遇到一位学长时,我的这个看法才发生改变。这位学长就是我的表哥。 我的表哥经常花时间去帮助别人补习功课。他总是优先考虑其他人,然后才考虑自己。尽管如此,他还是能在许多全国和国际数学、物理竞赛中胜出。放松的时候,他也会读漫画,玩游戏,和朋友一起出去玩。从他身上,我看到原来努力用功的人也可以玩得尽性。 受到表哥的影响后,我决定多参与教会生活。我答应教会的青少年小组出任两年的出纳员。我也学会了向友谊打开心门。但我的初中生活还是平淡无奇。因为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精英私立学校,大多数学生都来自富裕的家庭,他们只愿意与财富、地位相等的人交朋友。 但是,高中就不同了。所有的学生都来自不同的背景、不同的社会阶层,属于不同的民族,信仰不同的宗教。我很幸运地交到了三位新朋友。虽然我们彼此大不相同,但我们至今仍然是亲密的朋友。他们在友谊与人生的真谛这些方面教会了我非常宝贵的功课,例如: 要看重人过于物质;
要关爱别人,不可自负;
要愿意花时间来建立良好的关系。 我感谢上帝安排这些朋友和我的表哥进入我的生命。他们是上帝用来塑造我的器皿,让我成为了现在的我。
“铁磨铁,磨得锋利;朋友互相切磋,才智(‘才智’原文作‘面’)也变得敏锐。”
…



患难中的知心人
作者:恩,马来西亚霹雳州 看见朋友正经历一些悲伤事,我突然想起自己那些年最深刻的经历。 虽然当个女强人一直都不是我的目标,但是那些年最难熬的日子,我都是一个人熬过来的。我知道一个人去体会、面对和处理所有事情,是多么的不容易。 我每次想起那段经历,都非常感谢那些在我的生命幽谷中曾经用心陪伴过我的人。他们没有说太多无谓的话,却在事情发生的时候,二话不说地来到我的身边,感受我的感受,并给我最实际的陪伴,与我分担痛苦。虽然他们无法代替我去经历和面对那些悲伤和哀痛,但是,有他们陪伴,最起码我会感觉自己不那么孤单。如果你也有类似的经历,我想你会明白我的感受。那些在患难中出现的人给予我的恩情,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有时候,拥有相似经历的朋友透过彼此聆听和分享,能分担彼此的悲伤哀愁。虽然对方还是必须独自面对,但他会知道他并不孤单,因为这世界上有人明白他的感受。这是一种心灵上的共鸣与陪伴——虽然可能还是必须孤独面对困难,但内心却不那么孤单。 曾经有一个人,名叫耶稣。祂只活了短短33年,却经历了人世间最痛的背叛、出卖、弃绝,被迫与最爱的人分离,受侮辱、被冤屈、最终牺牲。或许你的经历比较特殊,能陪伴你、懂你的人不多,但耶稣同样走过艰难的人生,足以体会你的每一份心情。最重要的是,祂可以时时刻刻、无处不在地陪伴与帮助你。
“母亲怎样安慰儿子,我(上帝)就照样安慰你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