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命日粮

雅米是灵命日粮的青年事工,来和我们一起使用《灵命日粮》灵修,享受与上帝亲近的甘甜!

灵命日粮:反映耶稣的光

/
在我与母亲发生冲突之后,她终于愿意跟我见面了。我们相约碰面的地点,距离我家要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当我到达的时候,却发现她早就离开了。我愤怒地写了一则短信打算发给她,但在那时候,我感觉上帝提醒我要以爱去回应,于是我修改了原本的短信。我母亲读到这经过修改的短信后,打电话给我说:“妳跟以前不一样了。”上帝使用我的短信,让我母亲开始想要认识耶稣,最终接受耶稣成为她个人的救主。 在马太福音第5章,耶稣清楚指出,祂的门徒是世界的光(14节)。祂说:“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16节)。我们一旦接受了基督成为个人的救主,我们就领受了圣灵的大能。祂会改变我们,使我们无论去哪里,都能为上帝的爱与真理作见证,发出亮光。 藉着圣灵的大能,我们可以成为盼望与和平的喜乐之光,一天比一天更像耶稣。我们所做的每一件美好的事,变成一个感恩敬拜的行动,吸引别人看见你我活泼

灵命日粮:人人皆敬拜

/
最近我去了希腊的雅典,参观了著名的古市集阿哥拉。这里是古时哲学家教导众人的地方,也是雅典人膜拜神祇之处。在雅典卫城的附近,我看到了阿波罗与宙斯的祭坛,而这里也曾竖立女神雅典娜的雕像。 如今我们或许不再膜拜阿波罗或宙斯,但对各种神祇的敬拜丝毫不减。美国小说家大卫·福斯特·华莱士(David Foster Wallace)警告说:“每个人都在敬拜。如果你敬拜金钱与物质,就永远不会满足;敬拜你的身体与美貌,就会总觉得自己丑;敬拜你的才智,就会觉得自己很愚蠢。”我们这个世代有自己的神祇,只是这些神祇都不会使人蒙福。 使徒保罗曾在阿哥拉的亚略巴古会议中,对雅典人说:“众位雅典人哪,我看你们凡事很敬畏鬼神”(使徒行传17章22节)。保罗接着描述那位创造万物的独一真神(24-26节);这位上帝要人们认识祂(27节),也透过耶稣的复活显明祂自己(31节)。不像阿波罗和宙斯,这位上帝并非人手所造;不像敬拜金

灵命日粮:都是值得的!

/
荷妮来自一个非基督教家庭,但一家人笃信宗教,他们对信仰的探讨总是枯燥且只停留在理论层面。荷妮说:“我一直按照祷告文来祷告,但从未听见任何回应。” 过后她开始读圣经,逐渐相信耶稣就是弥赛亚。后来荷妮接受了主耶稣,她如此形容那个关键时刻:“我听见心中一个清晰的声音说:‘妳已经听够了,看够了,现在妳只需要相信。’”但荷妮面临一个难题:她的父亲。她回想当时的情景说:“我爸爸的反应,就像维苏威火山爆发一样。” 当耶稣在世上时,群众跟随祂(路加福音14章25节)。我们不知群众在寻找什么,但耶稣在寻找门徒。成为门徒需付代价,耶稣说:“人到我这里来,若不爱我胜过爱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弟兄,姐妹,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作我的门徒”(26节)。祂用盖楼房的比喻说:“你们哪一个……不先坐下算计花费,能盖成不能呢?”(28节)耶稣并非要我们不爱家人,而是要我们以祂为最优先。祂说:“你们无论什么人,若不撇下一切所

灵命日粮:上帝的荫庇

/
在我们公寓大楼附近的池塘里,有几对加拿大鹅生了一些鹅宝宝。这些小鹅毛茸茸的,可爱极了。当我绕着池塘散步或跑步时,很难不多看它们两眼。但我已学会避免眼神接触,并与鹅保持距离。否则,这些鹅宝宝的父母为了保护幼鹅,一旦开始怀疑我可能会造成威胁,就会发出嘎嘎声,并且啄我,追赶我! 这些鹅宝宝的父母保护幼鸟的画面,也被诗人用来描述上帝以慈爱保护祂的儿女(诗篇91篇4节)。然而,在诗篇61篇,诗人大卫似乎感受不到上帝这样的看顾。虽然,大卫先前已体验过上帝是他的“避难所,坚固台”(3节),但这个时候他“从地极”绝望地求告上帝:“领我到那比我更高的磐石”(2节)。他渴望再一次“投靠在[上帝]翅膀下的隐密处”(4节)。 当大卫向上帝倾诉自己的痛苦并渴望得到荫庇时,他因知道上帝垂听了他的恳求而得到了安慰(5节)。因着上帝的信实,他要永远歌颂上帝的名(8节)。 就像诗人一样,当我们感受不到上帝的爱时,我们可以奔

灵命日粮:评价与怜悯

/
如果送餐员给你送外卖迟了,你可以用手机给他打一星评分。如果那家店的店员对你很不客气,你可以写一则负面评论。智能手机不但能让我们在线上购物,与朋友保持联系等,还能让我们公开地彼此评论,但这可能有点问题。 这种互相评论的方式的确是个问题,因这可能是在未能理解实际情况下所做的判断。送餐员送餐迟了,可能是由于不可控的情况。店员很不耐烦,可能是由于他彻夜照顾生病的孩子。我们如何才能避免像这样不公平地评论别人? 我们可以效法上帝的性情,正如在出埃及记34章6-7节,上帝说祂“有怜悯,有恩典”,意思是祂不会在不理解我们的状况下,就断定我们失职;“不轻易发怒”,意思是祂不会因一次不好的经验,就作出负面评论;“有丰盛的慈爱”,意思是祂提出指正是要让人得益处,而不是为了报复;“赦免罪孽”,意思是我们的生命不一定要以一星负评来定义。既然我们要先寻求上帝的义(马太福音6章33节),那么让我们学习以祂的特质行事,这

灵命日粮:信任上帝

/
当我的猫咪米奇眼睛发炎时,我每天都会给它滴眼药水。每次我把它放在浴室的洗手台上,它便会坐下来用害怕的眼神望着我,然后准备好让我给它滴眼药水。我低声说:“你好乖喔!”虽然它不明白我在做什么,但它从来不会跳下去或发出嘶嘶声,也没有抓挠我。相反地,它会紧紧地靠着我这个让它忍受痛苦的人。它知道自己能全然信任我。 当大卫撰写诗篇第9篇时,他大概早已多次体验到上帝的慈爱和信实。他曾求上帝保护他脱离仇敌,上帝便为他行事(3-6节)。在大卫身陷困境时,上帝也没有令他失望。因此,大卫更加认识这位上帝,知道祂慈爱且信实,公义又满有能力。大卫信任这位上帝,并深知祂值得信赖。 自从那晚我从街上将米奇带回家之后,这只当时瘦弱,饥饿的小猫好几次生病,都是我在照顾它,所以它知道,即使我对它做了些什么它不能理解的事,它也可以全然信任我。同样地,当我们不明白上帝在做什么的时候,回想上帝过去对我们的信实和祂的特质,能帮助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