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命日粮
雅米是灵命日粮的青年事工,来和我们一起使用《灵命日粮》灵修,享受与上帝亲近的甘甜!
灵命日粮:欢迎每个人
/
0 评论
最近我和妻子度假时,参观了一座著名的体育馆。当时大门敞开,仿佛欢迎我们。于是我们开心地逛了地面层,欣赏悉心打理的运动场。正准备离开时,有人拦住我们,并冷峻地说我们不应该在那里。突然间,我们觉得自己是被拒绝的外人,心里很不舒服。
那次假期我们也拜访了一间教会。大门同样敞开着,我们就走了进去。情况天差地别!许多人亲切地跟我们问好,使我们觉得宛如回到家一般。礼拜结束后,我们带着受欢迎与被接纳的心情离开。
令人难过的是,有时外来的新朋友到教会,我们的态度似乎是在告诉他们:“你不应该在这里。”但圣经要我们接待所有人。耶稣吩咐我们爱邻舍如自己,即欢迎人们走入我们的生活与教会(马太福音22章39节)。希伯来书提醒我们当“用爱心接待客旅”(13章2节)。路加与保罗教导我们,要以行动去爱那些身心需要帮助的人(路加福音14章13-14节;罗马书12章13节)。对于同为肢体的信徒,我们更应以爱心相待(加拉太书6
灵命日粮:明光照耀
/
我们熟悉的经典儿歌《一闪一闪小星星》其实是英国的摇篮曲,其歌词是取自珍.泰勒(Jane Taylor)所写的一首诗,描绘在上帝创造的美妙宇宙中,众星“挂在天空放光明”。这首诗的后半段较鲜为人知,写出星星能指引方向:“因你灿烂的光明,照亮游子夜中行。”
在腓立比书,保罗勉励信徒向周遭的人传福音时,要纯洁无可指摘,“好像明光照耀”(2章15-16节)。或许我们觉得自己怎么能成为明光照耀,毕竟我们经常软弱,很难想像自己的“光”足以带来任何影响。但是星星并不是“努力”去做星星,它本来就是星星。明光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我们。上帝创造了世界的光(创世记1章3节),而且祂也藉着耶稣,为我们的生命带来属灵的亮光(约翰福音1章1-4节)。
我们有上帝的亮光在心里,要照耀世界,让周遭的人看见这光,并被光的源头所吸引。如同星星毫不费力地挂在天空绽放光明,我们的光也能影响世界,因我们是世上的光!当我们如同明光照耀
灵命日粮:变得更好
/
有一群渔夫在辛苦忙碌了一天之后,聚在苏格兰的一家酒馆聊天。其中一人兴奋地描述捕鱼的情景,他手臂一挥,结果将餐桌上的玻璃杯扫到墙上,杯子应声破碎,在白色的墙面留下污渍。那人向酒馆老板致歉,表示愿意赔偿损失,但这已无济于事,白色的墙面已经毁损。这时,有位坐在邻桌的先生说:“别担心!”他起身从口袋里拿出画图的器具,并以丑陋的污渍构图作画,接着一帧雄伟的鹿头壁画逐渐成形。这位化腐朽为神奇的人,就是苏格兰的动物艺术家埃德温.兰希尔爵士(Sir E. H. Landseer)。
诗篇51篇的作者是以色列的国王大卫,他也曾犯下使自己与国家蒙羞的罪行。他与一位朋友的妻子有了婚外情,并设局谋杀这个朋友,这两件事都足以构成他的死罪。他的人生几乎毁于一旦,但他乞求上帝:“求祢使我仍得救恩之乐,赐我乐意的灵扶持我。”(12节)
像大卫一样,我们以前所做的羞愧之事,常在午夜梦回时毫不留情地嘲弄我们。我们多么希望从未
灵命日粮:勇敢抵抗
/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开始时,纳粹入侵特瑞莎(Teresa Prekerowa)的祖国波兰,当时她只不过是十多岁。那时正值大屠杀初期,特瑞莎的犹太邻居开始被纳粹党抓走,再也没回来了。于是,特瑞莎和其他的波兰同胞冒着生命危险,设法营救他们的邻舍,包括那些住在华沙贫民区(隔都)和纳粹党扫除犹太人的地方。特瑞莎经历了战争和大屠杀,后来她成为杰出的历史学家,但人们记得她是因为她勇敢地挺身而出,对抗纳粹的邪恶势力。为此,耶路撒冷的犹太大屠杀纪念馆特别将她列入“国际正义人士”的名单中。
要对抗黑暗的权势,实在需要勇气。保罗告诉以弗所教会:“因我们并不是与属血气的争战,乃是与那些执政的,掌权的,管辖这幽暗世界的,以及天空属灵气的恶魔争战”(以弗所书6章12节)。对于那些肉眼看不见的仇敌,显然不是我们能凭一己之力抵挡的,所以上帝给了我们必要的属灵资源,也就是“全副军装”,让我们可以“抵挡魔鬼的诡计”(11节)
灵命日粮:寻求帮助
/
忙碌了一整天之后,收到朋友寄给我的一封电子邮件。坦白说,我没有打开邮件,因为当时我正忙着帮一位病情严重的家人,所以根本没时间,也没有心思理会。
隔天早上我才阅读朋友的邮件,看到她问:“有什么我可以帮忙的吗?”当下我觉得很过意不去,准备回复“不需要”。然而,我稍微停顿了一下,发现这句话十分熟悉,就像是上帝在问我这个问题。
因耶稣也问过类似的问题。在出耶利哥城时,耶稣听到瞎眼的乞丐向祂呼喊,便停下问那名叫巴底买的乞丐类似的问题:我能帮忙吗?或如经上所记:“要我为你做什么?”(马可福音10章51节)
这个令人惊叹的问题,显明耶稣这位大医生乐意帮助我们,但首先你我必须谦卑地承认自己需要祂。乞丐巴底买确实需要帮助,他贫穷,孤单,可能还饥饿,绝望。但他渴望获得新生,将最基本的需要坦诚地告诉耶稣:“我要能看见!”
对盲人来说,这是最诚实的请求,耶稣也马上医治了他。我朋友也希望我能坦诚相告,所以我告诉她我
灵命日粮:上帝的一根柴
/
焦急的女佣抱着最小的孩子,从着火的房子冲了出来。她一边跑,一边大声呼唤五岁的杰克跟着。
但杰克没有跟上来。屋外一个围观者赶紧站在朋友的肩上,在屋顶倒塌前的瞬间,从楼上的窗户将杰克救出来。过后,杰克的母亲苏珊娜说他就像“从火中抽出的一根柴”。“这根柴”就是伟大的布道家约翰.卫斯理(1703-1791年)。
苏珊娜其实引述了先知撒迦利亚所说的话,这位先知让我们看见了上帝的属性。在撒迦利亚所见的异象中,有一个法庭的场景,撒但就站在大祭司约书亚的旁边,控告约书亚(3章1节)。但上帝反驳撒但,说:“这不是从火中抽出来的一根柴吗?”(2节)上帝也告诉约书亚:“我使你脱离罪孽,要给你穿上华美的衣服。”(4节)
随后上帝给约书亚一个挑战,也可说是个机会:“你若遵行我的道,谨守我的命令,你就可以管理我的家。”(7节)
这是多么美好的一幅景象,藉着信靠耶稣,你我就能领受上帝所赐的恩典!祂把我们从火中抽出来,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