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命日粮

雅米是灵命日粮的青年事工,来和我们一起使用《灵命日粮》灵修,享受与上帝亲近的甘甜!

灵命日粮:深远影响

/
几年前,我跟妻子在英国偏远的约克郡谷地的民宿过夜。当天入住的还有四对素不相识的英国夫妇。晚饭后,大家坐在客厅里享用咖啡,有人问:“您从事哪一行?”于是,大家开始聊起自己的工作。当时我是慕迪圣经学院的校长,我以为他们没人知道这所学院,及其创办人慕迪(D. L. Moody)。可是我一提到校名,他们立刻惊讶地问:“是慕迪跟桑基(Ira Sankey)的慕迪圣经学院吗?”还有人说:“我们有一本桑基写的赞美诗,我们全家经常弹唱他所写的诗歌呢!”120多年前,布道家慕迪与他的搭档福音歌手艾拉·桑基,曾多次在英伦三岛举办布道会,我真没想到,至今他们的影响力依然存在。 当晚我离开客厅时,思索着我们的生命当如何为上帝发挥深远的影响力,就好像注重祷告的母亲对孩子们的影响,同事间的鼓励,老师或教练的支持与挑战,或是朋友出于爱心的指正。圣经说:“祂的慈爱……直到万代”(诗篇100篇5节),我们能在这奇妙的应许中

灵命日粮:新的生命

/
父亲的话让拉维深受伤害。“你真是失败!你让家族蒙羞!”和其他才华洋溢的兄弟姐妹相比,拉维被视为家中的耻辱。他尝试在运动方面有所成就,结果也做到了,但仍觉得自己是个失败者。他常想:我有什么前途吗?我真的一无是处吗?能不能干脆毫无痛苦地死掉?这些念头总是在他的脑海盘绕,但他没有告诉任何人。他的文化背景不允许他诉苦,因为男儿有泪不轻弹,打落牙齿和血吞。 所以拉维只能默默撑着,苦苦挣扎。直到有一天,他自杀未遂在医院休养期间,有人带了一本圣经给他,并翻到约翰福音14章。拉维的母亲为他朗读19节,耶稣说:“因为我活着,你们也要活着。”拉维心想:这或许是我仅有的盼望,崭新的生活方式,按生命之主的意思而活。因此,他祷告说:“耶稣,如果祢是赐下生命的主,并使生命满有意义。那么,我想要这样的生命。” 生命有时充满挫败,但是如同拉维一样,我们可以在耶稣里找着盼望,因祂是“道路,真理,生命”(6节),上帝要赐给我

灵命日粮:恩福之谷

/
法国艺术家亨利·马谛斯(Henri Matisse)认为他最后几年的作品,最具代表性。在那段时间,他尝试新的艺术创作,以彩色纸张取代颜料,创作出各样色彩缤纷的大型画作。他房间的墙壁上,满是这些明亮的图像。这对他深具意义,因为当时他已罹患癌症,只能长期卧床。 有些人将经历生病,失业或各种打击称为“生命低谷”,因为所有的事物都笼罩在恐惧的阴影下。正如犹大百姓听到有大军入侵时,就陷入恐惧的阴影(历代志下20章2-3节)。他们的王向上帝祷告说:“倘有祸患临到我们……我们在急难的时候……向祢呼求,祢必垂听而拯救”(9节)。上帝回应他们说:“明日当出去迎敌,因为耶和华与你们同在。”(17节) 当犹大的军队来到战场,他们的敌人早已互相厮杀,尸横遍野。上帝的百姓花了三天的时间,拾取敌人遗留的装备,衣物和财物。他们在离开战场之前,集结在一起赞美上帝,并将那地命名为“比拉迦谷”,意为“称颂”或“祝福”。 我们

灵命日粮:虽失犹得

/
我和英国籍的未婚夫结婚后,便搬迁到英国。那时,我原以为这只是为期五年的异国生活。我从未想到在将近20年后,我仍住在这里。记得当时我和家人,朋友,工作,以及熟悉事物道别时,我觉得失去了自己的人生。但如今回顾这些日子,虽然失去了旧有的生活,我却找到了更好的。 这让我联想到,耶稣曾告诉门徒,为祂失去生命,必要得着生命,这听起来相当矛盾。那时耶稣派十二个门徒出去传扬福音,耶稣要门徒爱祂,胜过爱他们的母亲,父亲与儿女(马太福音10章37节)。在当时,家庭如同社会的基石,十分受到重视。然而耶稣却应许,若有人为祂牺牲生命,将要得着生命(39节)。 我们无须移居海外才能找到在基督里的生命意义。我们只要像门徒一样,四处传扬上帝国的福音,忠心地服事,就会发现上帝丰盛的爱浇灌我们,让我们的领受远超过我们的付出。虽然不论服事多寡,上帝都深爱我们,但在为他人的福祉付出的同时,我们会感到满足,生命也更有意义和价值。

灵命日粮:在风中茁壮

/
试想在一个没有风的世界,湖面平静,落叶纹丝不动。在凝滞的空气中,怎么会有许多树木轰然倒下呢?然而这样的事却发生在亚利桑纳州沙漠的温室。这个占地三英亩的玻璃圆顶温室巨大无风,其中所种植的树木,生长速度比在一般环境中更快,可是最后树木却突然倒下来。研究人员最终得出结论:这些树木需要经历强风,才能更加茁壮。 耶稣让门徒经历狂风暴雨,增强他们的信心(马可福音4章36-41节)。他们在黑夜里越过熟悉的水域,一阵突如其来的狂风,连这些老练的渔夫都招架不住。狂风和巨浪拍打着船身,耶稣却疲累地在船尾睡着了,门徒惊惧害怕地叫醒耶稣。他们都要死了,耶稣不在意吗?祂有什么用意吗?直到耶稣吩咐风和海止息,并且问门徒,为何仍然对祂没有信心,门徒这才明白其中的深意。 如果这阵狂风不曾刮起,门徒永远都不会问:“这到底是谁,连风和海也听从祂了。”(马可福音4章41节) 今天,生活在无风无雨的温室中,或许听起来很不错。但若

灵命日粮:记得那时⋯⋯

/
我的儿子为了戒掉毒瘾,奋战了七年。记得在那段时间,我和太太也经历了艰苦难熬的日子。我们除了不断祷告,期待他能脱离毒品的控制,也学会了为每一个小小的胜利而赞美。如果在24小时内,他没有出任何状况,我们就会对彼此说:“今天真是美好!”这短短的一句话提醒我们,要为上帝在这些小事上所赐的帮助心怀感恩。 在诗篇126篇3节,更进一步提醒我们上帝的慈悲和怜悯,对我们也极具意义:“耶和华果然为我们行了大事,我们就欢喜。”当回想起耶稣在十架上所显现的怜悯,这节经节就烙印在我们的心中!再怎么艰苦难熬的日子,都不能改变主长久以来所显明那极深的恩慈,因为“祂的慈爱永远长存!”(诗篇136篇1节) 当我们走过生命的困境,并体会到上帝的信实时,让我们谨记这种经验,好让我们有能力面对下一个逆境。也许我们不知道上帝会如何救我们脱离困难,但祂过去所展现的慈爱,让我们可以确信,将来祂也必为我们行大事。 —庞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