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存档: 上帝的爱

【6月图文特辑】祂爱你本来的样子

绘画:Eve
*内容节选自雅米文章《我竭力追求着完美,抽不出空明白,这世界从来就不完美》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社交订阅号里充斥着《吸引力法则》、《精致女孩的秘诀》、《招人喜欢的五招要诀》……

那些信息仿佛都在告诉我们,成为一个受人欢迎、拥有完美人设的人生才是成功的。

一开始,我也觉得这些对我很有帮助,作者讲的也非常有道理,可渐渐地,我的生活目标从荣耀上帝,变成了“如何让自己变得更完美”,我开始照着这个世界的标准去看待和要求自己。

然而,爱我的祂,却不是这样看待我的。

 

 

*此图文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一代的声音!www.ya-mi.org”

【圣诞日历第23天】祂要我们的爱拿来做什么呢?

作者:灵翎

绘画:Chin

有声播读:佳音

 

“主我再次到祢跟前,浇奠我向你的爱。”这是小羊诗歌里非常经典的一首悔改的歌曲——《再次将我更新》。听了很多年,很多次,知道最近才更明白“浇奠爱”是什么意思。

信主多年,人人都知道圣经里的诫命:“你要尽心、尽性、尽力爱耶和华你的上帝”(申命记6章5节)。可是,主到底要我们的爱来干什么呢?许多年来我一直不明白爱怎么能是一种诫命呢?爱不应该是自由,自愿而发的吗?况且,圣经里说,我们在基督里是有自由的。“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约翰福音8章32节)。当一个人要求你必须爱他的时候,这样的要求就成了律法捆绑着你。难道你不想逃开吗?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在祷告里求问主:“主啊,我不明白如何在诫命中自由地爱你,求祢怜悯我的无知,并且光照我让我明白。”

主是听祷告的上帝,之后的几年,祂带领我明白这一切只有在基督里才可能。我的心需要住在基督里,爱、律法、怜悯和公义才可能并存。主是圣洁公义的,祂是光,不与黑暗同居,而我们里面的黑暗何其大!祂光照我们,我们悔改;祂洁净更新我们,我才有可能真正地经历住在祂里面的属灵实际。事实上,若没有主的光照,我们连真实的悔改都做不到。真实的悔改是知道自己得罪了上帝,愿意回转归向祂,借着基督的牺牲献祭来满足上帝对于公义圣洁的要求。并愿意一生追求主,不断悔改好让自己的心持续住在基督里,能够在生命中活出基督。

真实的悔改是信心中的悔改,而信心永远是指向上帝,不是指向自己的。自由不是不行律法,自由是在基督里行律法。爱不是随自己的心任意选择,爱是在基督里把自己献上给上帝。

主要我们的爱,要我们爱祂,然后呢?祂要我们的爱到底要干什么?难道祂自己的膀臂不能做各样的事工,需要我们给祂跑腿打杂?“但祢(主)是圣洁的,是用以色列的赞美为宝座的”(诗篇22篇3节)。难道祂真的这么需要我们?需要我们去称颂赞美祂,然后祂从中得到了什么呢?

基督从始至终都是倾倒自己来成全我们的上帝。不是祂需要我们,而是我们需要祂。祂命令我们要爱祂、亲近祂,其实是祂给我们最深的爱的诫命。因为上帝迫切地想把祂自己给我们,祂自己就是最好的,是一切美善的源泉。是的,主要我们爱他,祂要我们浇奠自己的爱,就是要我们把自己全然献上给祂,好来把我们里面的那些罪恶、黑暗和污秽全部都拿走!主拿走那些罪恶,并且背在自己身上,而且祂还要把自己给我们!祂自己就是良善、温柔、怜悯、圣洁和美善,祂要以祂自己来满足我们!

主要我们爱祂,祂得到了什么呢?祂得到了我们的罪恶和污秽。而基督自己要的是什么呢?祂要的是与我们置换,把我们的死给祂,祂把祂的生给我们。是的,这确实是一个诫命,但是有什么诫命比这个诫命更加充满爱和无私呢?这是爱的诫命。只有在基督里,我们的心才能明白和领受这诫命,经历这诫命的大能。

“主啊,我花了那么多的年月,才稍稍摸着祢的心,求祢怜悯我,让我不断在祢里面悔改,更深地认识和经历祢。” 曾经我一次次地用口宣告把自己全然献上给祢,心里却恐惧着,不知道我的人生在祢手中要经历何等的磨练和苦难。如今我明白了,祢要我献上自己的生命给你,是因为祢要来与我置换、成全我。爱祢的第一步,就是把自己和自己的罪恶、不堪交给祢。曾经的我太可笑了,我竟然还以为我爱祢能给祢什么。爱是什么呢?爱是成全、爱是关系。祢渴望与我们有这样成全的关系。这才是祢以祢的宝血与我所立的新约的本质。祢渴望我用生命来回应这美好的新约,与祢联合,与祢有关系!主啊,我走过这么多年才明白啊!我里面的骄傲昏聩何等深重!感谢祢苏醒我的心。

“若不是耶和华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枉然劳力;若不是耶和华看守城池,看守的人就枉然警醒”(诗篇127篇1节)人若不先把自己献上,爱祢,靠自己能建造什么呢?全部都是草木禾秸的工程,大火一烧就没有了。让我们先把自己全然献上给祢,把自己交给祢,成为祢的殿,祢必定以圣灵的能力来建造我们属灵的生命。

主说:“我所做的事,信我的人也要做,并且要做比这更大的事……”(约翰福音14章12节)让我们每天都亲近主,活在祂里面,不断让祂来与我们置换,让我们有基督的心,生命像基督一样,充满祂的能力!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一代的声音!www.ya-mi.org”

我种下向日葵,上帝种下了我。

作者:Jessie
有声播读:洋澜

 

马来西亚的十一月开始刮着东北季候风,这两个月来雨量颇丰。大马是四季如夏,一雨成秋,所以这几天长袖长裤也从衣柜深处搬了出来。没有冬季的赤道国家,因为刮季候风常下雨的关系,倒也附庸了冬天的一季风雅,也能开始期待冷冷的圣诞节。雨季的阳光总像蒙上面纱的新娘,刺眼的光芒都变得羞涩,藏在氤氲的雾气中,温和地润泽大地。我在这平静温润的日子中,等待十月种下的种子长出嫩芽。它们安静地吸取降下的雨水和拥抱它们的日光,用力把根往下延长,慢慢地长大,等待养分充足,集满了所有爱意开花。

这样的等待一点也不无聊,因为我是等待生命所有的可能。就算是最小的种子,看起来那么不起眼,那么卑微,仿佛随意一扔就再也看不见,也没人在意,但只要被种下,就能长成它原本的样子,甚至开花结果。所以种子和灰尘最大的不同,就是它饱含着生命,它里头有爱意和恩典。在创世之初,就被那位慈爱的创造主置入了“生命”,这生命就是与创造主的连接。在一日一日接收恩典之中也一日日地生长,这过程本身就是互动和交流,是爱意的流转。尽管沉默却是有着巨大的力量。

我们也是如此啊。我们比种子更幸福,我们里头有更多的爱意和恩典,我们不但能够接收,还能有语言回应。我一直都相信植物和动物有自己回应创造主的方法,被罪玷污的人就无法看见听见了。但一旦我们与创造主和好,一定就能明白它们,甚至看见和听见它们。树的姿态如此挺拔美好,它们的枝丫向天伸展像是在赞颂天地之主;微飔拂过的时候绿叶就轻轻地颤动,仿佛也在为得到的所有爱意欢喜愉悦。但它们始终只能以沉默的方式连接。人却不同,我们竟然可以在言语、在道中回应得到的所有爱意。那爱意在我们灵魂内,也在外包围着我们。

我们甚至可以亲自看见、触摸到道本身!道成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有恩典有真理。天地是藉着道被建立的,当我触摸树木和花草就仿佛是在触摸道,但这一切都不及那一位真正肉身的道,因为祂成为和我们一样的人,和我们住在一起。祂对我们说话,向我们启示祂自己。只有被道重生的人才能听懂天地草木无声的赞颂,知道日光和雨水都是恩典,度过的岁月不是零碎无意义的生活,而是一条流淌着恩典的小河,波光粼粼。沿岸的风景是飘扬的歌,在灵魂深处不断唱着,即使遗忘了也会永远保存在天上。

我的2021年也像种在土里的向日葵种子,有祂日日浇水,小心呵护。阳光强烈,就拿出来晒一晒;下大雨就挪到屋檐下,两周施肥一次,每个傍晚看看它们长了几片叶子,等待开花。上帝对我们的爱是仁慈的爱,祂希望我能开花结果,也就如此细致入微地带领和安排我的这一年。其实许多时候,我的信心比芥菜种子还小,疫情使我期望落空,也不再期待未来会更好。那时,我看见上帝递过来的都是苦杯,都是盛满泪水的皮囊。然而花开那日我才知道,我喝下的从来都是祝福的杯,因为所有苦杯都被耶稣基督饮尽了。是他天天背负我的重担,成为遮挡狂风暴雨的屋檐。在祂怀中,我可安然生长。

我种下向日葵,上帝种下我;我呵护小幼苗生长,上帝也使我的生命慢慢成长。有了道,我就能饮尽恩典沐浴阳光,我的里头的“生命”成为与创造主的连接,祂支撑着我,我依赖着祂。这样的甜美无需等待果子熟透那日——就在此时此刻,在这细雨绵绵的十一月,当我守着种子,祂守着我时,我能亲身品尝恩典的味道。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一代的声音!www.ya-mi.org”

韩剧《海岸村恰恰恰》观后感——治愈的三个过程【含剧透】

作者:Jessie

 

不久前韩剧《鱿鱼游戏》火爆全网,在看似充满童趣的游戏背后是血腥、暴力和对人性黑暗赤裸裸的揭露。越是残忍无情的内核也许就越需要童真单纯为包装,这样别人就不会看见真实的情况。游戏如此,人也是如此。如果说《鱿鱼游戏》是用童真包装血腥,那么另一部韩剧——《海岸村恰恰恰》就可以说是用温暖包裹悲伤了。这部剧的火热程度和《鱿鱼游戏》倒也不相上下,豆瓣评分8分以上,是一部公认的“治愈小甜剧”。全剧清新又充满温情,故事发生在一个风景怡人的海边小镇公辰。但在这个平静的海村里,那些表面看来愉快惬意的人,其实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伤痛。

在那些人当中,男主角洪斗植有着阳光的笑容,热于助人的心,喜欢冲浪、会泡咖啡、懂红酒、能下厨,设计装修不在话下,还是个摄影爱好者。在公辰居民眼中,他是个手持无数张资格证的“百事通”洪班长。人长得帅就算了,还热心能干又聪明,堪称完美人设。但就是这样完美的人身上,有个大家都不知道的谜团:首尔大学毕业的洪班长到底为什么要回到公辰这个小村落?在首尔念书和工作的那5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除了这个谜团之外,公辰还有另外两个谜团,一是到底是谁中了14亿彩票,二是吕华贞统长和张永国区长离婚的真正原因,随着剧情发展,这三个谜团也都被一一解开。在这过程中,来自首尔的牙医,也就是女主角尹惠珍,从一开始带着大城市对乡下的嫌弃和不适应,到热爱和乐于服侍这个海边小镇,间中亦经历了不少误会、和好、宽容和谅解。而她骨子里的倔强和正直,像刺猬一样用尖刺呵护自己,也是源于从小就失去母亲和面对父亲再娶的失措不安。

这部剧里的每个人都像公辰的海,平时看起来是那么温暖,在水深之处却汹涌着不为人知的伤痛。但他们也都被公辰的宽广包裹,仿佛再大的悲伤都能抛掷给这片海。我身边的朋友都说这部剧非常“治愈”,我自己在看15,16集的时候也有这样的感受(大概用掉3包纸巾吧)。看完之后我发现,男主角洪班长在面对赎罪和离别的伤痛中,经历了治愈的三个过程:抒发、原谅和接纳。

一、抒发

在剧中,洪班长内心深处有一道不肯痊愈的伤口,而这道伤口总在告诉他,爱他的爷爷、学长、认识的大叔和父母,都是因为他才过世的。长大之后他甚至不养任何小动物,因为他认为只要是他爱的或爱他的,都会因为自己死去。所以他认为自己没有资格幸福,他才是那个该死的人,他也差一点就用自杀来赎罪。既然死不了,那就必须用一生来赎罪,还清那些本不是他该还清的罪债。

这件事埋藏得太久太深,在自我封闭几天之后,他终于把所有的事向女主角坦白。那反复成为恶梦的事,那不愿意去面对的死亡,像被忽略太久而溃烂的伤口,透过一字一句的诉说,重新撕裂成鲜红的伤痕,自此也有了痊愈的可能。心里的伤口和外在的伤口一样,要得到最全面的治疗和彻底痊愈的第一步,总是需要把那些掩盖的东西挪走,面对它最真实的样子。即使溃烂成殇,只要愿意看见真实的情况,就有治愈的可能。

二、原谅

洪班长无法原谅自己,同时又无法真正淡忘,所以那件学长买给自己的西装外套始终挂在衣橱里,却也始终无法再穿上。我们如何能原谅自己呢?面对那么深的自责如何才能走出?洪班长面对了自己真实的情况,也抒发了压抑许久的伤痛,然而治愈的关键(也是最引起大家落泪的地方),是在见到学长的遗孀之后。学长的遗孀告诉他,自己已经不怨恨他了,所以洪班长也要原谅自己。在泪眼婆娑中,学长也来到他身边告诉他,那些不幸的事,包括自己的死亡,都不是他的错。

原来自我原谅的前提是先被原谅。洪班长拼命要赎罪的大叔的儿子也主动与他和解,他亏欠的所有人都亲口告诉他,他们原谅他,所以他不用再把自己关在自责的牢笼里,“被原谅”释放了他,也给了他真正的自由。

三、接纳

除了赎罪,洪班长另一道无法面对的伤口是离别。故事的最后,从小做饭给他吃照顾他的坎离奶奶安详地离世。坎离奶奶在洪班长的爷爷去世后用心照顾洪班长,虽然洪班长不是她亲生的孙子,但却非常爱他。洪班长总是问坎离奶奶为什么不收他的钱,是不是把他当外人,而在坎离奶奶最后写给洪班长的信中说,他从来就不是外人,而是自己的儿子、孙子。

在世上没有血缘关系亲人的洪班长,独自背负着赎罪的重担孤单地生活着,在那一刹那明白原来自己早就被接纳为坎离奶奶的儿子。原来坎离奶奶不但在情感和物质上照顾洪班长,更是在身份上认定洪班长就是她的儿子。这一身份的认同,使洪班长不再是漂泊的种子,他能够在公辰,在这片大海边扎根生长。

直面我们真实的本相,知道人在这天地之间就好似尘土。当我们站立在繁华街道,或置身在广袤的大自然中,却突然意识到我们似乎是亏欠着谁,好像那朵花、那片星空是我们不配得的。我们生来有着难以说明的罪恶感,谁也不能说自己配得无缘无故,无条件的爱和付出。我们当然亏欠一切无条件爱我们的人,然而更是亏欠那创造我们的上帝。那种与生俱来的亏欠感,乃因为我们得罪了创造天地,供应和满足我们一切的上帝。这正是我们的本相。

更可怕的事实是,得罪了上帝的我们,竟然早已被原谅了!生命的亏欠只能用生命来偿还,我们被原谅却不用“以死谢罪”,这根本的原因就在于‘那一位’舍了自己的生命,已经替我们偿还了。人只有知道自己被天地的主原谅了,才能真正安心地活在这世上,不用一生因为“生而为人而感到抱歉”,因为所有的罪过,都已经被原谅了。

被原谅的人是真正自由的人,因为罪被清除,谁也不能再控告他了。然而上帝的爱不止于此,祂更是接纳从前得罪祂的人为自己的儿女,使我们能呼唤祂为“阿爸,父”。于是我们忽然发现,原来在天地间,我们不是孤独地活着,不是偶然被生出来,不是一场意外。我们虽然是独立的灵魂,在这宇宙中但却是被牵挂,被在意,被爱着的。

这部剧真正感动我的地方正是在此。我们实在需要直面和抒发那些残忍的真相,也实在需要有个谁由衷地告诉我们:你已经被原谅,被接纳了。如此我们才能真正放下生命中的重担,获得真正的自由,去包容、谅解和体谅别人。先被原谅了,才有力量去原谅人;先被接纳了,才能真正接纳别人。并且,只有与创造者和好了,此生才能安然度日,不再害怕死亡和离别。

所以比起《鱿鱼游戏》,我还是比较推荐大家去看《海岸村恰恰恰》呢。希望我们都能从中“被治愈”,不只是在剧中,更是在真实的生命中经历。

 

*图片取自网络,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一代的声音!www.ya-mi.org”